人民版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专题:古代监督体制与选官制度 23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 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
雁塔
人于洛成殿"
宋朝 - 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 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
•消极影响:
科举产生出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 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 学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维、韩愈、柳宗元、 刘禹锡、颜真卿、柳公权、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王安 石、苏东坡、司马光、朱熹、包拯,明代的张居正、汤显 祖、海瑞、徐光启,清代的纪晓岚、刘墉、郑板桥、林则 徐、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和决策编制的审核,并稽查财政上的不法 行为的权力。
历史上称汉文帝时代开始的委派丞相下属的 官吏出察的行政监察形式为“出刺”。所谓 “刺”,有侦问察探的意思;由于这种官员往往 为丞相的下属官员“史”来充任,于是又称为 “刺史”。
刺史职级仅为六百石官,秩位不高,但是出 刺时却是作为朝廷的正式代表,可以监察二千石 的地方官僚和王国相,也可以监督诸王。刺史的 职权虽重,却不直接处理地方行政事务。由此体 现了小大相互制约、内外相互协调。
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扩大了录 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 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明朝 - 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秋闱 )、会试(礼闱 )、殿试 三级。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 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进士榜称甲榜,进士榜用黄纸 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
"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清代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 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 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1905年废除科举制
评价科举制:
积极作用:
中国古代的监察与选官制度
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 中写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 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 的经验,防止滥用权力的办法, 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
一、监察制度
(一)历代监察机构的设置:
秦朝: 中央:Βιβλιοθήκη 御史大夫 地方: 监御史中央: 御史大夫 西汉:
地方: 刺史
东汉到元朝 御史台
(宋有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提点刑狱司)
明初至清末: 都察院
• (二)中监察机构主要职权 • (1)弹劾权。它是指弹劾群僚结党营私,
贪污渎职等非法行为的权力。
• • (2)谏诤权。这是古代谏官的主要职权。 • • (3)司法权。这里的司法权,包括司法监察
权和司法审判权。可以说,古代御史既是 监察官又是司法官。
• • (4)审计权。它是指对国家财政预算的执行
古代考场重现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隋朝统一全国后,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 替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 士”一词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 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
(三)监察机构的特点 1、相对独立 2、以卑临尊(位卑权重)
(四) 评价
积极影响: 监察体制的逐渐健全,(一定程度防止
官员腐败、贪脏枉法,滥用职权等,)适应 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
消极影响: 1.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代表皇帝不代
表社会) 2.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脏枉法的情形
司空见惯,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八股取士 束缚思想
问题解析
六名孝材廉料的一名:额东皇,汉当帝顺权的帝的烦六贵年恼族,之勋河选戚南官争尹相取田请才歆托掌,握结了果察真举
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材料二: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
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 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 五公。
材料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 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虽然察举制有机动灵活、节约成本的优点,但是 这项制度的缺点更多,通过材料大家谈谈察举制有哪 些缺点?
缺点:1.容易任人唯亲; 2.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 3.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科举制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 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 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 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 隋代开始实行,到1905 年废除,经历了一千三百 多年。
与今天监察制度进行简单对比
二、选官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制度
世官制
察举制
实行时间 先秦时期(西周至春秋)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依据
宗族门第
才能、品德到门第
科举制
隋唐至明清时期 考试成绩
特点 世袭
推荐
魏晋南北朝 发展为九品 中正制
考试
局限
官职被限定 在贵族范围
以官举士权操于上成 为世族把持政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