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中铁离子的定量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N
Fe2++3 N
N Fe
N
3
本实验采用标准曲线法 (又称工作曲线法), 即配制一系列浓度由小到大的标准溶液,在给定 条件下依次测出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以标准溶 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在 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测定未知试样时,操作 条件与测绘标准曲线时相同。测出试样的吸光度, 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被测物质的浓度
3.测定水样的含铁总量 取水样40 mL装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加入
5 mL硝酸溶液并加热煮沸数分钟。 冷却后倾入 与标准比色液所用相同规格的比色管中, 用蒸 馏水稀释至50 mL处,最后加入 1mL硫氰酸钾溶 液,混匀后与上列比色管比色,得出结果
络合滴定法
对于三价铁离子,可在用磺基水杨酸作指示剂的情况下用 EDTA直接滴定。但是由于Fe3+与EDTA的络合缓慢,而且在 酸性不高时,Fe3+水解成多核羟络合物,使之与EDTA络合更 慢。因此。可以硝酸铋反滴定法测定之。具体方法如下:先 加入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于酸性溶液中, 调节PH为2~3, 煮沸溶液,此时溶液的酸度较高, 又有过量的EDTA存在, Fe3+不会形成多核羟络合物。煮沸则又加速了Fe3+与EDTA的 络合反应。然后将溶液冷却,并调PH5~6, 以保证Fe3+与 EDTA络合反应定量进行。 最后再加入磺基水杨酸指示剂, 此时Fe3+已形成Fey络合物,过量的EDTA用Bi3+标准溶液进行 反滴定,这样测得的准确度比较高。
具体方法如下:先加入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于酸性中, 调节PH为2~3,煮沸溶液,此时溶液的酸度较高,又有过 量的EDTA存在,Fe3+不会形成多核羟络合物。煮沸则又加 速了Fe3+与EDTA的络合反应。然后将溶液冷却,并调 PH5~ 6,以保证Fe3+与EDTA络合反应定量进行。最后再加入磺 基水杨酸指示剂,此时Fe3+已形成Fey络合物,过量的 EDTA用Bi3+标准溶液进行反滴定,这样测得的准确度比较 高。
氧化还原滴定
次亚磷酸钠-亚硫酸钠还原硫酸铈含量法测定铁
为了适应当前环境,消除汞害的要求选择用次亚磷酸钠亚硫酸钠还原三价铁,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再用硫酸铈 标准溶液滴定亚铁,从而可以测定溶液中三价铁离子的 含量,
此方法中,硫酸铈溶液不但很稳定,而且在冷溶液中不 与过剩的次亚磷酸根反应.
不管是在平时的学习实验还是在工业生产中, 为了获得不同精确度要求的测定结果,我们必须 熟悉和掌握以上所述的几种不同种类滴定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如条件,成本,分析要求)选择 不同的滴定方法!
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法
酸 碱 滴 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光学分析法
络合滴定
滴定分析法
沉 淀 滴 定
氧化还原滴定
仪器分析法
溶液中铁离子浓度的测定
邻二氮菲吸光光度法 EDTA络合滴定 次亚磷酸钠-亚硫酸钠还原硫酸铈容量法
邻二氮菲吸光光度法测定铁
实验原理 :吸光光度法是测定物质含量的一种 常用方法。当入射光波长和液层厚度一定时, 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c成正比,数 学表达式为: A = k·c 由上式可知,通过测量有色溶液的吸光度,便 可求得有色溶液的浓度。
谢谢大家
由于EDTA铋络合物的稳定性与EDTA铁络合物 的稳定性相比较弱,因此在滴定过量的EDTA时 可选择铋离子,结果相对更准确!
设在滴定V体积铁离子溶液时加入的过量EDTA 浓度为C0,体积为V0,反滴EDTA的硝酸铋溶液 体积为V1,浓度为C1,可得到待测溶液中铁离子 浓度为从C=(C0V0-C1V1)/V
硫氰酸钾比色法
: Fe3+ + 3SCN- = Fe(SCN)3 (红色)
1.准备有关试剂: 硫酸铁铵标准液 硫氰酸钾溶液 硫氰酸钾溶液
2.配制标准比色液
取六支同规格的50 mL比色管,分别加入0.1 mL、0.2 mL、0.5 mL、1.0 mL、2.0 mL、 4.0 mL硫酸铁铵标准液 , 加蒸馏水稀释至40 mL后 再加5 mL硝酸溶液和1滴2 mol·L-1 KMnO4溶液, 稀释至50 mL,最后加入l mL硫氰酸钾溶液混匀 ,放在比色架上作比色用。
测 定 Fe2+ 离 子 , 选 择 邻 二 氮 菲 为 显 色 剂 , 在 pH=2~9时,邻二氮菲与Fe2+ 离子生成稳定的橙 红色配合物:
Fe3+ 能与邻二氮菲生成淡蓝色配合物,故显色前 要加入还原剂盐酸羟胺使其全部还原为Fe2+:
2Fe3+ + 2NH2OH+2OH- = 2Fe2+ + N2↑ + 4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