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牡丹江28号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牡丹江28号高产栽培技术
徐德海
【摘要】水稻牡丹江28号具有优质、高产、稳产、熟期较早、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较好的中早熟粳稻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插秧栽培.牡丹江28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是: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建立合理群体,科学进行水肥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期刊名称】《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1(000)001
【总页数】2页(P22-23)
【关键词】牡丹江28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作者】徐德海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1
牡丹江28号(原名牡97-123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以上育397为母本,空育131为父本,经系谱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牡丹江28号具有优质、高产、稳产、熟期较早、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较好的中早熟粳稻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插秧栽培.
1.1 产量表现
牡丹江28号2001年参加黑龙江省预备试验,产量8 504.7 kg/hm2,比对照品种东农416增产18.7%,增产极其显著;2002年预备试验产量7 041.7 kg/hm2,比对照品种东农 416增产0.5%;2003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产量7 535.6 kg/hm2比对照品种东农 416增产3.7%;2004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产量8 083.6
kg/hm2,比对照品种东农 416增产6.3%;2005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产量7 640.7 kg/hm2,比对照品种东农 416增产7.1%.该品种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在三年的中试中,最高产量达到了8 000 kg/hm2,2007-2008年生产示范应用,百亩连片产量达到11 000 kg/hm2.
1.2 形态特征
牡丹江28号株高93.7 cm,穗长17.1 cm,每穗粒数91.9粒,千粒质量24.9 g,谷粒椭圆形.2005年人工接种苗瘟9级,叶瘟3级,穗茎瘟5级.处理后空壳率14.1%~23.3%,自然空壳率8.63%~2.48%.生育日数128~130 d,从出苗到成熟需活动积温2 494.0℃.
1.3 分蘖性
牡丹江28号分蘖力强.分蘖穗是构成产量的主体部分,因为1/3左右的产量是由第二次分蘖穗组成,所以在生产上具有一定价值.
1.4 抗逆性
牡丹江28号根系发达,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强,抗病性强,尤其是抗稻瘟病性极强.接种鉴定:2004年人工接种苗瘟9级,叶瘟1级,穗茎瘟3级;2005年人工接种苗瘟9级,叶瘟3级,穗茎瘟5级.耐寒冷性鉴定:处理后空壳率14.1%~23.3%,自然空壳率8.63~2.48%.在大田调查没见到稻瘟病的发生,纹枯病的发生也较轻.
1.5 适应性
牡丹江28号在牡丹江地区可作常规移栽稻、抛秧播稻、直播稻、机播稻,4月中旬播种,5月中旬移栽,全生育期128~130 d左右.
1.6 稻米品种性状
牡丹江28号2003-2005年品质鉴定结果:糙米率为82.4%~84.1%,精米率为74.1%~75.7%,整精米率为60.9%~74.7%,长宽比为1.7,垩白大小4.1%~7.1%,垩白米率7.0%~7.1%,垩白度0.1% ~0.3%,碱消值 7.0级,胶稠度60.0~82.5 mm,直链淀粉含量18.4%~19.7%,粗蛋白为6.7%~8.4%,食味评分83~87,米质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
2.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每年的4月15-20日播种育苗,5月15-20日插秧.坚持肥床旱育秧,降低播种量,播种量控制在52.5~60 kg/hm2.
2.2 建立合理群体
牡丹江28号分蘖力强,种植过程中要提高分蘖成穗率,建立合理、高效的群体结构,促进个体生长发育,增加总颖花数,提高结实率,同时增加抗逆性,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插秧规格为30 cm×15 cm,每穴3~4株苗.
2.3 肥水管理
水耙地前追施底肥尿素100 kg/hm2,二铵100 kg/hm2,钾肥50 kg/hm2;返青后施尿素150~200 kg/hm2,分返青肥和分蘖肥施入.为保证有效分蘖苗的健壮生长,灌水要干干湿湿、干湿交替,控水增气,达到养根保叶和减轻病虫害的目的.
2.4 病虫草害防治
病虫草防治的重点是做好水稻苗期和大田前期的防治工作,控制好稻瘟病的发生,同时要做好其他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关文献】
[1]柴永山,李明贤.水稻新品种牡丹江24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中国林副特产,2002(4):29.
[2]柴永山,孙玉友,姜龙,等.水稻新品种牡丹江26的特性及栽培技术[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4(3):16-17.
[3]孙玉友,柴永山,姜龙,等.水稻新品种牡丹江27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林副特产,2005(6):26.
[4]姜龙,孙玉友,曲金玲,等.水稻牡丹江29栽培技术简报[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29-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