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燃气计量管理中关键控制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燃气计量管理中关键控制策略
摘要:对于燃气企业来说,做好天然气输配的管理工作,向用户提供稳定、
安全的燃气供应是首要任务。
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主体,燃气企业也不
能免俗,在燃气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有效的计量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通过
有效的计量管理,控制和降低输差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
从计量管理
制度编制,到计量管理人员培养,搭建了基础的计量管理体系。
从设计、选型、
施工、巡查、抄收和检定等多个环节,全面的纳入计量管理范围之内,以确保计
量设备的有序运行。
本文通过实际的计量管理工作过程中,实施有效的计量管控
手段关键措施,对燃气计量管理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镇燃气;计量管理;输差
一、计量设备投产前的选型和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燃气计量设备技术也日新月异,从传统的皮膜表、孔板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罗茨流量计到新式的超声波流量计、热式质量流量计,虽然计量原理无外乎速度计量、体积计量、热值计量等,但每一类型的流量计的
计量特性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当地气源的气质、管网状态以及用户用气设备的运
行特性进行审慎选择。
对拟选用的流量计类型和品牌应组织技术、采购、管网等
部门进行联合审核,确定适合的流量计类型和品牌。
表1 燃气流量计国家标准及检定规程
工商业用户用气报装时,应要求用户出具真实、准确的用气设备参数,包括
压力、流量、功率等指标,最好一并提供用气设备的技术参数书。
在设计单位完
成设计后,应由技术部门对设计单位选择的流量计型号规格进行确认和审批,理
想的用气设备流量应在流量计量程的70%左右,过低或过高都有可能导致流量计
计量失准。
对一定规模以上用户应安装远传设备,实时将运行数据传回公司。
在用户用气设备安装后投产前,应组织对流量计进行专项验收,对流量计外观、参数、铅封、压力温度示值等项目进行检查,确保流量计可以正常运行,禁
止问题装置投产。
二、计量设备运行后的运维和检查
当新发展用户开始用气后一个月内,应对流量计运行状况进行回头看,除了
对流量计本身的外观、参数、铅封等进行检查外,还应重点检查用户用气流量是
否在流量计的最佳量程区间70%左右,以及计量得到的瞬时流量是否与用户设备
的标称用气量相符。
对于工商业流量计设备应以月为单位组织专项检查和保养,确保流量计安全、稳定、长期、有效的运行,并国家规范要求,定期将流量计送检测单位进行定检。
可将用户的流量计作为“三方资产”纳入资产系统管理,以确保流量计在检定到
期前得到提醒。
表2 燃气流量计检定周期
对于民用皮膜表,应对抄表人员和安检人员加以培训,在抄表和安检的过程中,对皮膜表的电池、字轮、铅封以及运行数据进行检查,确保皮膜表没有发生
直通、死表的情况。
三、计量设备运行数据的核查和分析
用户的日常用气数据特别是大型工业客户的用气气量,须每月甚至每日与客
户进行确认和签字,以保在后期收费的合理合法,若发生计量争议也能尽可能的
锁定计量争议的时间范围。
通过SCADA系统、商业远传抄表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工具,提取用
户的用气数据,根据用户用气设备的用气参数,分析用户的用气规律和习惯,对
偏离正常规律的用气数据的发生原因进行跟进和分析,找到用户用气的变化是正
常的生产调整还是计量设备出现的异常,并进行跟进和隐患处置。
四、计量设备的隐患治理
对于日常巡查和数据分析中发现计量隐患和已经出现失准的计量装置要及时
进行处置,控制计量失准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对于计量失准中计量偏高的情况,也应秉承“诚信为本”的理念及时妥善处置,此举能使用户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得
到极大的提升。
对于可能出现问题的计量装置编制改造计划,包括公司自用流量计的更新改造,也包括用户计量设备与用气设备不匹配情况下的改造,对于第二项,应在用
户签订的工程合同和用气合同中明确申报气量与实际气量偏差过大导致计量失准
情况下的计量设备更换责任和费用由用户承担。
同时,为了配合用户计量器具的检定期间的计量和发生计量争议时的应急计量,应根据用户各类流量计的规格、型号的多少,公司应配置合理数量的备用流
量计。
重点不可中断工业客户应明确要求双路计量或自行购置备用流量计,以确
保用气的稳定、不中断。
总之,燃气计量作为一项综合技术,涵盖了物理、机械、电子、通讯等多种
学科,其实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在计量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管理内容进行不断的
改进和完善,同时也需要培养一批优秀的计量管理人才,才能从错综复杂的各种
工作状况中,准确的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和改善的方案,以实现提高计
量管理水平降低输差指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敏敏.加强计量管理降低燃气计量输差的探讨[J].石化技
术.2017,(10).153
[2] 张琦.加强计量管理降低燃气计量输差[j].魅力中国.2019,(37).369-370
[3] 李彦昆.标准化管理在燃气企业计量工作的实践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6).4070
[4] 张祥兆,何登刚,柴新丽.加强计量管理降低燃气计量输差[J].工业计量.2010,(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