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图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图
建工学院
— 4 —
制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有效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先修课程: 《管理学原理Ⅰ》 、 《土木工程施工》 、 《工程管理概论》 。 掌握工程造价构成、工程造价的定额计价方法、工程计量、工程造价的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Ⅰ 48 第 6 学期 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具备编制工程造价的基本能力。先修课程: 《房屋 建筑学Ⅱ》 、 《建筑结构》 、 《建筑材料Ⅰ》 、 《土木工程施工》 。 掌握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策划,房地产开发市场调查,房地产开发投资,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32 第 6 学期 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掌握一些房地产制度及相应的法制 法规。先修课程: 《工程经济学Ⅰ》 掌握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选择原则和方法,掌握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 40 第 6 学期 的内容和方法,初步具备根据建设项目特点进行投资决策分析和设计项 目融资方案的基本能力。 先修课程: 《工程经济学Ⅰ》 《工程项目管理Ⅰ》 、 。 掌握项目决策和实施阶段项目管理的各项具体任务及其管理方法与手 工程项目管理Ⅱ 32 第 7 学期 段,熟悉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网络平台解决工程管理的技术方案,具 备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的基本能力。先修课程: 《工程项目管理Ⅰ》 。 掌握建设工程项目环境评价、建设工程项目综合评价、建设工程项目成 工程造价管理 32 第 7 学期 本管理、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程序和方法,使学生具备进 行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咨询的基本能力。 先修课程: 《工程项 目管理Ⅰ》 、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Ⅰ》 。 熟悉工程招投标的方式、程序及有关合同管理问题。掌握工程施工招标 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32 第 7 学期 和投标的编制,具备编制招标文件或投标文件,并能进行合同管理的能 力。先修课程: 《建设法规》 、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Ⅰ》 。 专 业 拓 建筑结构 CAD 32(32) 第 5 学期 建筑 CAD 32(32) 第 3 学期 掌握 Auto CAD 基本绘图.编辑方法与技巧,能熟练运用 CAD 软件进行 建筑图形设计。先修课程: 《建筑制图》 。 使学生掌握并能运用 CAD 进行结构辅助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先修课程: 工程制图 建工学院 建工学院 建工学院 建工学院 建工学院 建工学院 建工学院 建工学院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ppt课件
课程
修养类 课程
志趣
知书 达理
美德 少年
身心 健康
科学类 课程
高远 智慧 少年
体育类 课程 善于
创新
幸福
少年
健康
乐学 善思
少年
多才 多艺
艺术类 课程
38
思考:培养目标 与 课程目标之关系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培养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前提。 课程目标要以培养目标为依据。
39
(二)构建学校课程内容结构
建设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1
十年课程改革的提示
十年来课程改革的进展、成效与问题。 “也许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
么而出发。” ——纪伯伦
“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 ——教育规划纲要
2
一、课程是学校工作的核心领域
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 是学校一切工作最终的物化体 现,是一所学校师生能力与水 平最有力的证物,是学校的核 心竞争力。
案例一:领导力课程 目标: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塑造学生当担责
任。 理念:“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领袖,
不是所有的孩子未来都会成为总统,商业巨子 或像特雷莎修女一样的伟人,但每个孩子都蕴 藏有影响他人生命的潜能,他的未来影响力取 决于父母如何挖掘!”——美国未来领袖训练 机构主席提姆•爱摩(Tim Elmore)
图 北京潞河中学课程体系结构
11
案例:清华附小的课程整合
整合国家课程,分为四大类: ——健康与生活,包括:品生与品社、体育与
健康、心理健康等。 ——语言与阅读,包括:语文、英语等。 ——数学与科学,包括:数学、科学、综合实
践课程。 ——艺术与审美:音乐、美术、书法等。
12
(二)系统化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伺服技术 组态技术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传感器技术 PLC 控制技术 变频器技术 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 毕业(论文)设计
专业技能层次
初级 层次 技能
公共课程(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语文、数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1、具有组装与调试计算 机的能力:2、具有检测 与维修计算机能力;3、 具有保护电脑数据,恢复 数据的能力;4、具有计 算机装配调试工的岗位 能力。
电子技术与技能训练; 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 THT/SMT 生产工艺; 单片机应用技术 THT/SMT 电子焊接工工艺;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 电子元器件检测员考证。
1、具有对常用仪器仪表 的正确使用的能力;2、 具有对电工电子电路图 的识读和分析的能力;3、 电工电子线路的装配与 调试能力;4、具有电子 电路手工焊接和热风焊 接技术的能力。
支撑课程
电工基础 电工基本技能 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基本技能 电工仪表与测量 单片机应用技术 电子焊接技术 电气识图 电子电路 CAD 家电维修技术; 电子设备装接工考证
典型工作岗位
电子设备装接工 电子元器件检验员 计算机装配调试工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岗位能力
1、电工基本电路安装与调 试;2、电子基本电路安装 与调试;3、无线电电路安 装与调试;4、51 单片机 电路安装与调试;5、 THT/SMT 锡焊接技术;6、 电子、电气基本识图;7、 电子电路 CAD 和电子仿真 等。
电工技能实训 电子技术基础
中级 层次 技能
高级 层次 技能
技师 层次 技能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ppt课件
课程
修养类 课程
志趣
知书 达理
美德 少年
身心 健康
科学类 课程
高远 智慧 少年
体育类 课程 善于
创新
幸福
少年
健康
乐学 善思
少年
多才 多艺
艺术类 课程
38
思考:培养目标 与 课程目标之关系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培养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前提。 课程目标要以培养目标为依据。
39
(二)构建学校课程内容结构
5
“课程”概念家族
管理体制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课程形态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社团
课程、环境课程 课程领域 人文社会课程、语言阅读课程、科学技
术课程、艺术审美课程、体育健康课程 课程功能 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选择性课程、
综合性课程 学习方式 必修课、必选课、自选课
表现形式 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清华附小“十二五规划” 办学行动纲领》
3
什么是课程?
在教育理论界,对于课程概念,目前尚存在着 诸多纷争。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 程与安排。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
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 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 活动。
36中关村一小课程体系架构示意图中关村一小课程体系架构示意图做最好的我做最好的我品德成人学习成才做事成功品德成人学习成才做事成功会学习敢负责能担当懂生活会学习敢负责能担当懂生活37创新之心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创新之心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智慧之心热爱学习主动求知课程相互包容家校有效合作课程相互包容挖掘教育资源家校有效合作社会之心实践体验厚德笃行社会之心实践体验厚德笃行健康之心强身健体阳光心态审美之心艺美怡情才艺修身审美之心艺美怡情才艺修身国家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整合拓展转变创新思维课创新思维课基础学科课实践体验课实践体验课身心健康课艺术审美课38语言类课程修养类课程体育类课程艺术类课程科学类课程达理身心健康善思多才善于创新志趣高远美德少年智慧少年健康少年幸福少年人大附中实验小学幸福基因39思考
培训课程设计体系图
培训课程设计体系图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正确价值观。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科学素养。
技能目标包括:具备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运用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对XX学科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认识XX学科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的安排如下:第1-2课时: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XX学科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讲解XX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第3-4课时: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分析XX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介绍XX学科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例第5-6课时: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来说,教学方法的安排如下:•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课程体系结构图
五、课程体系结构图通识教育院级课程课程体系结系构级图专业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必修34选修8必修78专业必修9专业方向选秀修9选修6综合实践10专业实践14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2.第二外语(日语、法语、德语)(8)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6.形势与政策( 2)7.计算机应用基础(4)8.体育( 4)9.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 )10.创新与创业( 1)综合素质类选修1.基础英语( 22)2.英语口语( 6)3. 英语阅读( 8) 4. 英语写作( 4)5. 英语听说( 6) 6.高级英语( 8)7 口译( 2)8. 笔译( 2)9.英语语法( 4)10. 英语语音( 1)11. 英美文学选读( 4)12. 英语国家概况( 2)13. 语言学概论( 2) 14. 跨文化交际( 2)15. 翻译理论与实践( 2)16. 英语报刊选读( 2)17.英语词汇学( 1)1. 心理学( 2) 2. 教育学 (2)3.英语教学法(2) 4.英语学科课程与教学论(2)5 教师职业道德( 1)5.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2)6.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 1)7.英语课程教学设计( 2) 9. 教师语言( 1)10. 教育研究方法( 1)11.微格教学训练( 2)1.二语习得(2) 2.英语文体学(2) 3.教育名著选读(2)4.中外教育史(2) 5.英语修辞学(2) 6.中国文化概论(2)1.军训与军事理论( 2)2.普通话水平测试( 0)3.素质拓展学分( 8)4.文明修身( 0)1. 毕业专题( 6)2. 专业(教育)实习(8)。
热学课程内容体系示意图
机械运动→热运动:摩擦生热 热运动→机械运动:高温高压气体膨胀作功 电磁运动→热运动:电流通过电炉丝发热、火花放电 热运动→电磁运动:温差电堆 热运动→化学运动:燃烧
五、热学的研究对象
热学是以物质的热运动以及热运动与其他运 动形态之间的转化规律及其应用为其研究对象。
确定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焦耳的热功当 量的精确实验,给与了热力学第一定律以坚定的实验基础。
6. 1824年
法国青年工程师卡诺研究了理想热机的效率问题。德国物理 学家克劳修斯和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发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7. 1850年前后
克劳修斯、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等学者普遍认识到了热现象 与分子运动的联系,分子运动论得到飞速发展。
二、热运动 宏观物质(由大量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或
离子组成的系统)以热现象为主要标志的这种运 动形态称为热运动。
三、热现象与其他现象相伴而生
自然界发生的一些实际过程中,热运动与电磁、机械、化 学等其他运动形态之间存在着广泛和深刻的内在联系。
如:炮弹和飞机在空中运动时,物体会变热,周围的空气 也会热起来,空气在传播声音时,其冷热程度将发生变化,这 又反过来影响声波的传播。在化学反应中有时也伴随发光、放 热等现象。
热学的 研究对 象、方 法、发 展史
热学课程内容体系示意图
温度
第一章
宏观
着重研究理
理论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章 想气体,并
部分
以此为例分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三章
别阐明两种 理论不同的
微观
观点和方法
理论
气体动理论
第四章
部分
气体内的输运过程 第五章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引言概述: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涉及自动控制系统、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自动化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
一、基础课程1.1 数学基础- 线性代数:介绍向量空间、线性变换、特征值等数学概念,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概率模型、统计推断等内容,为自动化系统建模和分析提供数学工具。
- 微积分:掌握微分、积分等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为控制系统分析和优化提供数学基础。
1.2 电路与电子技术- 电路分析:学习电路元件、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为电子电路设计和分析打下基础。
- 电子技术基础:了解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数字电路等基本原理和应用,为电子系统设计提供基础知识。
- 信号与系统:研究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的表示、分析和处理方法,为控制系统的信号处理提供理论支持。
1.3 计算机科学与编程基础- 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方式,以及常见算法的设计和分析,为自动化系统的软件开发提供基础。
- 计算机组成原理: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为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 编程语言与软件工程:掌握常用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应用,了解软件开发过程和工程管理方法。
二、核心课程2.1 控制理论与应用- 系统建模与分析:学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理解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指标。
- 控制器设计与调试:研究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和调试方法,掌握PID控制、模糊控制等常用控制算法。
- 现代控制理论:了解状态空间法、鲁棒控制等现代控制理论和方法,为复杂系统的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2.2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学习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了解各种传感器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 信号调理与处理:研究模拟信号调理和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为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 测量技术与仪器: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校准方法,了解测量误差的分析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