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办学行为,转变工作作风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共4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范办学行为,转变工作作风专项治理活动实
施方案
规范办学行为,转变工作作风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端正办学思想,改进工作作风,规范办学行为,全面规范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制止和纠正中小学存在的违背教育方针、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错误做法,
二、工作目标,
三、组织机构,
四、专项治理主要工作内容,
1、规范招生行为,
2、规范分班行为,
3、严肃治理乱补课问题,
4、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5、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6、规范教育教学管理行为,
五、工作要求,
1、各处室要认真宣传会议精神,充分认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转变工作作风专项治理活动的重要性,
2、加强领导,建立规范办学行为组织机构,由校长亲自抓,各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取得成效,
3、建章立制,严格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4、将规范办学行为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消除应付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开展“工作秩序涣散、纪律松弛”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和9月12日县局关于“规范办学行为,从严治理部分学校乱补课行为”的会议精神,并配合现阶段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阶段的工作,学校决定以规范办学行为为突破口,确实解决好当前我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等问题和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如个别教师“请销假不规范”、“乱补课”、“乱订教辅资料”等问题,进一步优化管理措施,改进管理行为,构建规范办学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水平,促进我县基础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订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端正办学思想,改进工作作风,规范办学行为,全面规范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制止和纠正中小学存在的违背教育方针、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错误做法;建立起稳定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步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校规范办学、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县教育局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以治理我行我素、纪律涣散、乱办班、乱补课、不上班、上花班、迟到早退、擅离职守、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干私活等现象为重点,集中力量尽快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严肃治理学校办学不规范行为,维护我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基本形成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教育体系结构和制度环境、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教育格局,促进我校教育均衡、协调和快速发展。
三、组织机构组长:副组长:成员:各处、室、组负责人
四、专项治理主要工作内容
1、规范招生行为。
学校严格执行就近、划片的原则在县招办规定的招生范围内招生。
2、规范分班行为。
继续对起始年级进行“阳光分班”;不以任何形式开设重点班、实验班。
3、严肃治理乱补课问题。
不延迟放假,绝不在寒暑假期间组织补课或提前开学。
严禁教师利用放学后、节假日办班或组织学生补课。
发现一起上报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4、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实行收费公示制度。
5、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严禁所有教师不上班、上花班、迟到早退、擅离职守,特别是要杜绝教师在上班期间用电脑和手机上网聊天、玩游戏、干私活或者从事与教育教学行为无关的活动,体育等室外课教学组织管理不规范不认真等现象。
教师要遵守职业道德,不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接受家长宴请、礼品和有价证券等,严禁教师进行或参与任何形式的办班补课和家教;严禁教师未经学校许可组织或暗示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教辅书籍资料;严格请销假制度,完善请假销假手续;以及其他家长和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
6、规范教育教学管理行为。
坚决执行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上好每一节课;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和布置作业,控制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规范日常考试;未经教育局批准,学校不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加强对学校教材教辅的管理。
五、工作要求
1、各处室要认真宣传会议精神,充分认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转变工作作风专项治理活动的重要性。
2、加强领导,建立规范办学行为组织机构,由校长亲自抓,各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取得成效。
3、建章立制,严格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确保规范的教育教学行为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实际行动上。
4、将规范办学行为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消除应付思想。
5、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责任人,并追究分管领导、相关处、室、组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对学校造成较大影响的上报教育局、县纪检委、监察局查处。
6、善于总结经验,注重工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