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北京四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四中 2017-2018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
题
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50 分)
可能使用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a-40
Ⅰ 卷(选修五模块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 2 分,共 46 分。
请将答案
填在机读卡上。
)
1. 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
下 列贸易商品中,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 B
【解析】
分析:蛋白质、纤维素、油脂均为有机物,二氧化硅为无机物,据此分析。
详解: A 、中国丝绸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有机物,选项 A 错误; B 、捷克水晶主要成分 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物,选项 B 正确; C 、埃及长绒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物, 选项 C 错误; D 、乌克兰葵花籽油主要成分是油脂,属于有机物,选项 D 错误。
答案选 B 。
2. 下列对应符号表述正确的是
A. 一氯甲烷的结构式 CH 3Cl
B.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 C 6H 12O 6
C. 苯的分子式
D. 丙烯的实验式 CH 2
【答案】 D
解析】
A . 中国丝绸
B .捷克水晶
C .埃及长绒棉
D .乌克兰葵花籽油
分析】
A .结构式是用元素符号和短线表示化合物 (或单质) 分子中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的式子;
C .苯的分子式为 C 6H 6;
D .烯烃的的通式为 C n H 2n ,则实 验式均为 CH 2。
,选项 A 错误; B .苯的分子式为 C 6H 6,苯的 则丙烯的实验式为 CH 2,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 D 。
3. 下列高分子物质中,不能水解的是
A. 淀粉
B. 纤维素
C. 蛋白质
D. 聚乙烯
【答案】 D
【解析】
分析:相对分子质量在 10000 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 常见的能水解的高分子化 合物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
详解: A .淀粉是高分子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能发生水解得到葡萄糖,选项 A 错误; B .纤维素是高分子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能发生水解最终得到葡萄糖,选项 B 错误; C .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生成氨基酸,选项 C 错误; D .聚乙烯是高分子化合物, 但不能发生水解,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 。
点睛: 本题考查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和性质, 题目难度不大, 注意常见的能水解的高分子化 合物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
注意解题关键词“不能水解、高分子化合物”。
4. 下列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 四氯化碳
B. 甲烷
C. 乙烯
D. 乙酸
【答案】 C
【解析】
分析:由选项中的物质可知, 含碳碳双键的物质能被高锰酸钾氧化而使其褪色, 以此来解答。
详解:四氯化碳、甲烷、乙酸与高锰酸钾溶液均不反应,不能使其褪色,但乙烯能被高锰酸 钾氧化,使其褪色,答案选 C 。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注意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 熟悉常见有机物的性 质即可解答,侧重氧化反应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B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
C 6H 12O 6 ; 结构简式为
,选项 B 错误; C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 CH 2OH (CHOH )4CHO ,选项 C 错误; D .烯烃的的通式为 C n H 2n ,
详解】 A .一氯甲烷的结构式
5.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
B. 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
C. 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
D. 乙烯与溴反应生成1,2- 二溴乙烷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取代反应的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进行判断。
详解:A .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该反应为加成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选项 A 错误;B.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该反应为取代反应,选项 B 正确;C.乙醇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醛和水,该反应为氧化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选项C 错误;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该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选项 D 错误;答案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熟练掌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发生反应的类型,明确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的区别。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的沸点高于丙烷
B.氨基酸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反应
C.甘油、汽油、植物油不属于同一类有机物
D.光照时异戊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最多有5 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A .乙醇中含氢键,物质沸点较高;B 、氨基酸属于两性物质,含有羧基与氨基;C、甘油、汽油、植物油分别属于醇、烃和油脂;D、异戊烷有4 种氢,一氯代物有4 种。
详解:A .氢键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含氢键的物质沸点较高,所以乙醇的沸点远高于丙烷,选项A 正确;B .氨基酸属于两性物质,含有羧基与氨基,能与氢氧化钠、盐酸反应而生成相应的盐,选项B 正确;C、甘油、汽油、植物油分别属于醇、烃和油脂,不属于同一类有
机物,选项C 正确;D、如图,异戊烷有4 种氢,光照时异戊烷发生
取代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最多
有 4 种,选项D 不正确。
答案选D。
7.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点燃乙炔前,对气体进行验纯
B.制备乙酸乙酯时,将浓硫酸沿试管壁缓缓加入乙醇中
C.蒸馏时,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
D.将少量钠保存在乙醇中,置于阴凉处
【答案】D
【解析】
分析:A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该先验纯;B、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应注入密度小的液体中;C、蒸馏时,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D、钠能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
气。
详解:A. 乙炔是可燃性气体,点燃乙炔前必须对气体进行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选项A 正确;B、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且密度比乙醇和乙酸的大,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再缓慢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待冷却后再加入醋酸,选项B正确;
C、蒸馏时,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可以防止液体暴沸,选项 C 正确;
D、钠能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钠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反应,与煤油不反应,且密度比煤油大可保存在煤油中,置于阴凉处,选项 D 不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安全,试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仪器及药品的使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B,解题时要注意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且
密度比乙醇和乙酸的大,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再缓慢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待冷却后再加入醋酸。
8. 下列反应类型不能..引入醇羟基的是
A. 加聚反应
B. 取代反应
C. 加成反应
D. 水解反应
【答案】A
【解析】
A、加聚反应为加成聚合反应,不会引进羟基,选项 A 选;
B、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可以引
入羟基,选项B不选;C、烯烃和水发生加成反应引入羟基,选项C不选;D、酯发生水解
反应生成羟基,选项D 不选。
答案选A 。
9.下列四种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作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是
A. 丙烯酸
B. 乳酸CH3CH(OH)COOH
C. 甘氨酸
D. 丙酸CH3CH2COOH
【答案】D
【解析】
分析: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单体通过加聚反应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含有羟基和羧基或羧基和氨基的单体通过缩聚反应可得到高分子化合物。
详解:A.含碳碳双键,可为加聚反应的单体,选项 A 不选;B .含-OH 、-COOH ,可为缩
聚反应的单体,选项B不选;C.含-NH 2、-COOH ,可为缩聚反应的单体,选项C不选;
D .只含-COOH ,不能作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单体,选项D 选;答案选D。
10.室温下,下列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A.甲苯
B. 丙三醇
C. 苯酚
D. 1- 氯丁烷
【答案】B
【解析】
分析:从相似相溶的角度分析,水为极性分子,则极性分子易溶于水,而非极性分子难溶于水,如与水反应,则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 、甲苯是非极分子,难溶于水,而且所有的烃都不溶于水,选项 A 不选;B、丙三醇是极性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极易溶于水,选项 B 选;C、常温下苯酚微溶于水,选项C不选;D、所有卤代烃都不溶于水,所以1-氯丁烷难溶于水,选项D 不选;答案选B 。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气体的在水中的溶解度,要注意了解常见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并作比较记忆,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11.下列有机物中,一定条件下不能..与H2 发生反应的是
A. 苯
B. 乙醛
C. 乙酸
D. 油酸甘油酯
【答案】C
【解析】
分析:A 、苯环内含有特殊化学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 、乙醛与碳相连的碳上含有H 原子,能被还原;C、乙酸中C 上无H 原子,不能被还原;D 、油酸中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
详解:A 、苯能与氢气在镍的催化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选项 A 不选;B、乙醛中与碳相连的碳上含有H 原子,乙醛具有氧化性,能被还原为乙醇,选项B 不选;C、乙酸中羧
基 C 上无 H 原子,不具有还原性,只具有氧化性,不能与氢气反应,选项 C 选; D 、油酸 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含有碳碳双键, 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硬脂酸甘油酯, 又 称为油脂的硬化,选项 D 不选;答案选 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以与氢气能否加成为载体,难度不大。
12.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
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 CH 2=CH 2 B. HC ≡CH C.
【答案】 D
解析】 6 个原子共平面、乙炔中 4 个原子共线、苯分子中 12
个原子共面,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 .CH 2=CH 2是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选项 A 错误;B .HC ≡CH 是直 线型分子, 所有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同时也在同一平面上, 选项 B 错误; C .苯为平面结构, 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选项 C 错误; D . 中具有 1个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所 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 。
13. 醌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有抑菌、杀菌作用,可由酚类物质制备: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Ⅰ、Ⅱ均为氧化反应
B. 对苯醌、萘醌均属于芳香化合物
D.
分析: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乙烯中
C. 苯酚与萘酚含有相同官能团,但不互为同
系物
答案】B
解析】
A、比较苯酚与对苯醌的结构简式可知,反应Ⅰ为“加氧脱氢”的过程,属于氧化反应,同理,反应II 也为氧化反应,故A 正确;B 、对苯醌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化合物,故B 错误;C、苯酚中含有1个苯环和1个酚羟基,萘酚含有2个苯环和1个酚羟基,二者官能团相同,但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故 C 正确;D、含有酚羟基,属于酚
类,具有醌式结构(不饱和环二酮结构),属于醌类,故D 正确。
故选B。
14.生活中常用烧碱来清洗抽油烟机上的油渍(主要成分是油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热的烧碱溶液去油渍效果更好
C.清洗时,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D.油脂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又称皂化反应。
详解:A.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 A 错误;B.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水解吸热,所以热的烧碱溶液可以促进油脂水解去油渍效果更好,选项B正确;C. 清洗时,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选项C正确;D. 油脂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A。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B.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新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
C.阿司匹林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可以长期大量服用
D.葡萄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单糖,在人体中发生氧化反应,放出能量
【答案】C
【解析】
A、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故 A 正确;B 、维生素C
又名抗坏血酸,对防治坏血病有很大的帮助,水果蔬菜中富含维 C ,故 B 正确; C 、阿司匹 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长期大量服用会有水杨酸反应,应停药并静脉注射 NaHCO 3溶液,故 C 不正确; D 、葡萄糖是一种单糖,主要作用是为生物提供能量,故
D 正
确。
故选 C 。
16.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 CH 3-CH=CH 2 和
D. CH 3CH 2CH=C 2H 和 CH 2=CHCH=C 2H
【答案】 C
【解析】
分析: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CH 2 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互为 同系物的物质具有以下特点: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分子式通式相同、分子式不同、物 理性质不同. 注意同系物中的“结构相似”是指物质种类相同, 若含有官能团, 官能团的种 类与数目相同。
详解: A .CH 3-CH=CH 2属于烯烃, 属于环烷烃, 二者结构不同, 不是同系物, 物,选项 B 错误; C. 和 都含有 1个苯环,其余为烷基结构,结 构相似,相差 1个 CH 2原子团,二者互为同系物,选项 C 正确; D. CH 3CH 2CH=CH 2属于烯烃,
CH 2=CHCH=C 2H 属于二烯烃,二者结构不同,不是同系物,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C 。
17. 丁子香酚可用于制备杀虫剂和防腐剂,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 丁子香酚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
B. 丁子香酚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是羟基和醚键
C. 1 mol 丁子香酚与足量氢气加成时,最多能消耗 4 mol H
2
属于酚,二者结构不同,不是同系
选项 A 错
误; 属于芳香醇,
D.丁子香酚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可证明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答案】D
【解析】
A. 丁子香酚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故 A 正确;
B. 丁子香酚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和醚键三种官能团,其中含氧官能团是羟基和醚键,故B 正确;
C. 丁子香酚中的苯环及碳碳双键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1 mol 丁子香酚与足量氢气加成时,最
多能消耗4 mol H 2,故C正确;D. 因酚羟基、碳碳双键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因与苯环相连的烃基第一个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也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丁子香酚能使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不能证明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故D 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明确有机物中官能团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常见的反应类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是D 项,根据丁子香酚的结构可知,丁子香酚中含有酚羟基、碳碳双键、醚键等官能团,因酚羟基、碳碳双键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因与苯环相连的烃基第一个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也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丁子香酚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不能证明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18.将“试剂”分别加入①、②两只试管中,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A 、证明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B、验证了羟基对苯环活性的影响;C、验证
苯环对甲基活性的影响;D、水是弱电解质,乙醇是非电解质,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不同。
详解:A、醋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而苯酚不能使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证明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的酸性,选项 A 不选;B、饱和溴水与苯进行萃取、与苯酚生成三溴苯酚沉淀,验证了羟基对苯环活性的影响,选项 B 不选;C 、酸性高锰酸钾与甲苯反应生成苯甲酸,溶液褪色,验证苯环对甲基活性的影响而不是甲基对苯环的影响,选项C 选;D、水是弱电解质,乙醇是非电解质,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不同,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不同,能证明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选项 D 不选;答案选C。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A .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分层,能通过分液操作分离;B.硫酸铜与硫化氢反
应生成硫化铜沉淀;C.乙醇易挥发且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碳酸钠能与醋酸
反应但不能与硼酸反应。
详解:A.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分层,能通过分液操作分离,选项 A 正确;B.硫酸铜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从而除去乙炔中的硫化氢,选项 B 正确;C.乙醇易挥发
且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乙烯,选项C错误;D.碳酸钠能与醋酸反应但不能与硼酸反应,现象不同,能得到证明,选项D 正确;答案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
能力。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混有苯酚的苯中加入浓溴水,过滤,可除去其中的苯酚
B.维生素C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说明维生素C有还原性
C.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加新制Cu(OH)2 浊液,加热未见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未水
解
D.向NaOH溶液中加入溴乙烷,加热,再加入AgNO3 溶液,产生沉淀,说明溴乙烷水解【答案】B
【解析】
A. 向混有苯酚的苯中加入浓溴水,生成的三溴苯酚仍可溶于苯中,A错误;
B. 向酸性KMnO 4 溶液中滴加维生素C溶液,KMnO 4溶液褪色,说明维生素C有还原性,B正确;
C. 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加新制Cu(OH) 2 浊液,由于没有先加碱把硫酸中和,所以不可能产生红色沉淀,C不正确;
D. 向NaOH 溶液中加入溴乙烷,加热,再加入AgNO 3溶液,产生沉淀,由于没有先加稀硝酸将溶液酸化,过量的碱也可以与AgNO 3溶液反应产生沉淀,所
以D 不正确。
本题选B 。
21.聚氯乙烯是制作装修材料的最常用原料,失火时聚氯乙烯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一系列复
杂的化学变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其过程大体如下:
A. 聚氯乙烯的单体可由乙烯与 HCl 加成而得
B. 上述反应中①属于消去反应,④属于(脱氢)氧化反应
C. 火灾中由聚氯乙烯产生的有害气体中含 HCl 、CO 、C 6H 6 等
D. 在火灾现场,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弯下腰尽快远离现场
【答案】 A
【解析】
A. 聚氯乙烯的单体可由乙炔与 HCl 加成而得 ,A 不正确;
B. 上述反应中①属于消去反应, ④属于(脱氢)氧化反应 ,B 正确;
C. 由题中信息可知,火灾中由聚氯乙烯产生的有害气 体中含 HCl 、CO 、C 6H 6等,C 正确;
D. 在火灾现场,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弯下腰尽 快远离现场 , D 正确。
本题选 A.
22. 聚乙炔导电聚合物的合成使高分子材料进入了“合成金属”和塑料电子学时代, 当聚乙 炔分子带上药物、 氨基酸等分子片段后, 就具有了一定的生物活性。
以下是我国化学家近年 来合成的聚乙炔衍生物分子 M 的结构式及 M 在稀硫酸作用下的水解过程。
A. M 与 A 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B. B 中含有羧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 B 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
C. 1 mol M 与热的烧碱溶液反应,可消耗 2n mol 的 NaOH
D. A 、B 、C 各 1 mol 分别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2
【答案】
D
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解析】
试题分析:M 为酯类物质,故在稀硫酸条件下M 水解产物A 的结构为:,M 与A 的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均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因此A项正确;B的结构为: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羟基的β-碳原子上含有氢
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因此B项正确;1 mol M 中有2n mol 的酯基,可以与2n mol 的NaOH
发生反应,因此C项错误; 1 mol A 中有n mol 羧基, 1 mol B 中有 1 mol 羧基、 1 mol 羟基,
1 mol C 中有
2 mol 羟基,它们与金属钠反应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2 mol,1 mol,1 mol,故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2:2,故D 项正确;本题选C。
考点:有机框图推断。
23.扁桃酸衍生物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种衍生物的说法正确的
是
A. 分子式为C9H8O3Br
B. 不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沉淀
C.与HCHO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D.1mol 此衍生物最多与2mol NaOH发生反应
【答案】C
【解析】
A、分子式为C9H9O3Br,故A 错误;
B、酚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沉淀,故B错误;
C、酚能
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所以扁桃酸衍生物能与HCHO 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缩聚反应,故C 正确;
D. 酚羟基、溴原子、酯基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1mol 此衍生物最多与3mol NaOH 发
生反应,故D 错误;故选C。
、非选择题(共54 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24.(1)北京某化工厂生产的某产品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
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
由图可知该产品的分子式为________ ,结构简式为_______
2)下图所示的结构式与立体模型是某药物的中间体,通过对比可知结构式中的“Et ”表
示_____________ (填结构简式),该药物中间体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
3)化合物A和B的分子式都是C2H4Br 2,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所示,则 A 的结构简式。
请预测B 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______ 个峰。
【答案】(1). C4H6O2 (2). CH2=C(CH3)COOH (3). —CH2CH3 (4). C9H12O3 (5). BrCH2CH2Br (6). 2
【解析】分析:(1)黑色球为C原子,白色球为H 原子,斜线球为O原子,由结构得出分子式和结
构简式;(2)碳原子的周围形成四个价键,根据球的半径大小和成键情况分析;(3)由A
的核磁共振氢谱可知,分子中只有一种H原子,2个Br原子连接不同的碳原子,B与A 互为同分异构体,2个Br原子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结合分子中H 原子种类判断核磁共振氢谱图的特征峰值。
详解:(1)黑色球为C原子,白色球为H 原子,斜线球为O原子,由结构可知,该有机物
的分子式为C4H6O2;结构简式为CH2=C(CH3)COOH;( 2)碳原子的周围形成四个价键,根据球的
半径大小和成键情况可知“ Et”表示-CH2CH3;根据立体模型可知药物中间体分子的化学式为C9H12O3;(3)由A的核磁共振氢谱可知,分子中只有一种H原子,2个Br 原子连接不同的碳原子,故A的结构简式为CH2BrCH2Br,B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2个Br 原子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B 为CH3CHBr2,分子中有2 中H原子,故核磁共振氢谱图有2 个峰。
25.已知: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
利用如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
相关数据如下:
(1)实验过程中,所需正丁醇的量大于酸化的
Na2Cr2O7 的量,原因_________ ,加入药品时,应将________________ 逐滴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 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实验的安全,还需在反应容器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过程中温度计1示数为℃,温度计2示数在时,收集产物。
(4)_反应结束,为将正丁醛与水层分开,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口分出。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检验其中是否含有少量水。
【答案】(1). 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2). 酸化的Na2Cr2O7 溶液(3). 正丁醇(4).
碎瓷片(5). 90~95 (6). 76℃左右(7). 上口倒出(8). 无水硫酸铜
【解析】
1) Na2Cr2O7 溶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正丁醇,实验过程中,所需正丁醇的量大于酸化的
Na 2Cr 2O 7的量;加入药品时,应将酸化的 Na 2Cr 2O 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 ( 2)为了实验的 安全,还需在反应容器中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 3)由反应物和产物的沸点数据可知,温 度计 1 保持在 90~95℃,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温度 计 2 示数在 76℃左右时,收集产物为正丁醛; ( 4)正丁醛密度为 0.8017 g?cm -3 ,小于水的 密度, 故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5)水遇无水硫酸铜变蓝,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 入无水硫酸铜,检验其中是否含有少量水。
26. 根据下列高分子化合物回答问题
(1)合成聚丙烯酸钠的单体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 ,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 ; (2)①合成涤纶有两种单体,其中能和 NaHCO 3 反应的单体的结构简式是 _____ ,其核磁共 振氢谱的峰面积比是 ____ ;
②合成涤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①合成酚醛树脂需要两种单体, 和这两种单体均可以发生反应的试剂是 _______ (选填 字母);
a .H 2
b .Na
c . Na 2CO 3
d .酸性高锰酸钾
②下列对于线型酚醛树脂的制备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 a .酸性条件下制备 b .碱性条件下制备 d .不溶于任何溶剂
和乙醛在酸性条件下也可以发生类似于制备酚醛树脂的反应,此反应的
c .可以溶于乙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 (1). (4).
1:2(或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