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损害 →骨软化症(痛痛病) ↑
妊娠、授乳时,缺钙、低蛋白,内分泌紊乱等
? Cd 污染
发病机制: 镉金属硫蛋白,主要蓄积在肾脏损害肾小管, 使肾功能异常,尿钙增多;
镉直接损伤肠粘膜,使钙吸收减少;
干扰钙磷代谢导致骨质疏松或软化。
镉毒性作用分子机制 :① 镉与酶类巯基结合或替代作用,置换出细胞内酶类金属,尤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环境卫生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1. 世界哪些地区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最大(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
2. 环境卫生学定义;
3. 环境因素的种类;
4. 食源性健康危害物的危险性评估;
5. 环境的分类(按是否受人类活动影响) ;
6. 生态平衡、生物富集作用定义;
7. 环境化学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转化;
环境介质:
是指大气、水体、 土壤、 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一切生物体, 可以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 因素。
环境因素:
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有机和无机的组成成分。 环境因素 1 生物因素 2 化学因素 3 物理因素 4 社会心理因素
食源性健康危害物的危险性评估:急性
微生物 藻类毒素 植物毒素 真菌毒素 人为污染
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
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围绕人类周围的空间, 以及该空间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存
在的各个因素, 由环境介质 ( Environmental Media) 和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Factor)组成。
85%~90%。腐殖质通常带有电荷并具有较
强的吸收、缓冲性能,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有重要影响。
土壤中腐殖质含量越高,卫生上越安全。
腐殖质: 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 外界的有机物由复杂化合物分解为简单化合物,
与此同时
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又重新合成为有机高分子物质。
腐殖质是一种疏松的暗褐色物质, 它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 其中最主要的部分为腐殖酸 (即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土壤污染概念: 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
影响农作物的生
长发育,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
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和植物生理
功能失调的现象
土壤污染的基本特点: 土壤环境的多介质、 多界面、 多组分以及非均一性和复杂多变的
缺血性心脏病、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等各种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 缺乏身体活动?
(2) 人群膳食结构?
(3) 工作和生活压力等精神因素?
(4) 遗传因素? 生产生活硬件设施?
健康与安全生产意识?
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
更加洁净的空气、水源和食品卫生状况?
环境卫生学: 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
从食物中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 93%~ 98%
环境优先污染物是指那些造成环境污染并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的一类化学品,在环境监 测和治理中应该优先考虑。
4. 治理周期长 :重金属需要 100~ 200 年
土壤的污染来源 生活污染 :垃圾
工业和交通污染:污水灌溉 、酸雨和降尘、汽车尾气
农业污染: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灾害污染源 (放射性污染 )
土壤污染物种类 :化学污染物(重金属、化学农投品、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等)
物理污染物 (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
生物性污染物(如病原体等)
指该地区未受污染的天然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本底值的意义:
1、是评价化学污染物对土壤污染程度的参照值; 2、是制订土壤中有害化学物质卫生标准的重要依据; 3、是评价水土化学环境对居民健康影响的重要依据; 4、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科学依据 土壤环境容量: (或称土壤负载容量)是指一定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 即保证农产品质量和生物学质量, 同时也不使环境污染时, 土壤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
④ 镉可以使细胞内钙稳态失衡, 占据钙离子通道并进入细胞内, 也可在进入细胞前与细 胞表面的孤儿受体上的抗原决定簇胞外锌位点结合,干扰细胞钙代谢。
⑤ 镉能诱导富含巯基的金属硫蛋白的形成, 金属硫蛋白参与了镉在机体内的吸收、 转运、 排泄和蓄积。
⑥ 镉能引起 DNA 单链断裂,并损害 DNA 修复系统,导致细胞凋亡。
其是降低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使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引起氧化损伤。②
镉损伤
线粒体,活化黄嘌呤氧化酶、血红色素氧化酶,协同铜、铁离子,在受干扰的相关细胞呼吸
过程中产生氧自由基,从而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造成肾脏功能及结构损害。③
镉能降低
内源性抗氧化物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水平,妨碍细胞
GSH循环系统正常执行抗氧化功能。
胡敏酸、乌明酸、克连酸等) ,另外尚有木质素,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氨基酸、脂肪酸
等多种物质。
腐殖质的化学性质稳定,病原体已经死灭,不招引苍蝇,无不良气味,质人工堆肥法
土壤的整体特征:多相、多孔、疏松系统, 吸附、解吸、交换作用的胶体系统 络合、螯合、氧化还原的反应系统 各种生物、微生物活动的陆生系统
痛痛病可分为 5 期: I. (潜伏期 ):过度劳累后疼痛 II. (警戒期 ):持续疼痛,出现 " 镉环 " III. (疼痛期 ):疼痛明显,骨盆、耻骨尤甚,步态蹒跚 IV. (骨骼变形期 ):卧床不起,骨骼软化、变形、萎缩 V. (骨折期 ):自发性骨折 痛痛病防治措施:本病无特效疗法 ,病死率很高。
,几乎可以长期以不同形
式存在于土壤中。
化学污染物在土壤或农作物中的残留情况与化学污染物的特性及土壤的理化特性有关。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残留情况常用半减期和残留期表示。 镉污染与痛痛病:痛痛病:又称骨痛病 痛痛病发病经过及机理 神冈铅锌矿
排出含 Cd 废水→神通川→用水
Cd 经口摄取← (土壤、农作物、饮水 ) ?
迁移:由于外力作用 (农田土壤翻耕、地表径流和土壤水渗滤、淋溶等因素
) 引起的转
移。一般通过流动和扩散完成污染物迁移。
转化和降解:化学物质通过物理、化学、 生物学作用,改变其化学结构和性质的过程叫
转化;由复杂化合物逐步转变为简单化合物的过程称为降解。
农药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残留
光化学降解 :太阳辐射和紫外线能量引起农药分解。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食品添加剂 农药残留 慢性 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 ,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次生环境:人类活动下形成的环境,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是主要问题 化合物的剂量 -反应关系曲线
化合物的剂量 -反应关系曲线
A-C: 单阈值化合物 ; 曲线 B-C: 两个阈值的化合物 本底值 (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 )
17. 慢性危害影响因素与根本原因;
18.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19. 生物标志物和效应标志物;
20. 环境化学致癌物与其分类;
21. 人类出生缺陷;
22. 环境致畸因素、基本特征;
23. 水俣病
2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来源;
25. 生物标志。
第二、三章 1.大气的结构; 2.大气污染来源; 3.常用空气动力学直径表示颗粒物大小; 4.污染物分类(按形成过程) ; 5.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6.两种烟雾事件发生对比; 7.慢性影响; 8.大气污染物对健康的间接危害; 9.大气质量标准基本概念; 10. 我国制定环境卫生标准的原则、制定方法和标准; 11. 大气卫生的防护措施和监督管理; 12. 水质性状和评价指标; 13. 水体污染主要来源;
预防措施 1、保证土壤中镉含量不超过 2、成人每周摄入的镉不应超过
1.0 mg/kg 400-500 μg 。
3、为了早期发现镉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我国制定了 《环境镉污染所致健康危害区判定标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准》( GB17211-1998)
4、消除污染源
5、保护高危人群
6、对症治疗中毒患者 : 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用大量维生素 蛋白高热量富营养膳食,可使病情缓解。络合剂驱镉治疗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14. 水体污染自净极其机制; 15. 生物富集、生物放大概念; 16.生物性污染危害(水俣病) ; 17. 我国制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 18. 水环境功能区划; 19. 介水传染病; 20. 饮用氯化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 21. 生活饮用水标准的制定原则; 22. 集中式给水; 23. 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 24. 氯的杀菌机制、加氯量和余氯量的关系; 25.读书报告题 4 选 1(可能)
放射性污染物
土壤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 :
1、间接性 土壤 --作物 --人
土壤 --地下水 (地面水 ) --人
2、复杂性 3、长期性
土壤自净: 是指受污染的土壤通过物理、 化学和生物学的作用,使病原体死灭,各种有
害物质转化到无害的程度,土壤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这一过程称为土壤自净。
化学污染物的转归:转归表现为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降解和残留
8. POPs、总暴露量、吸收率、改变作用靶定义;
9. 化合物剂量反应关系曲线
10. 作用时间与蓄积效应; 11. 联合作用类型、健康效应谱;
12. 地球化学因素与健康(常量、微量元素)
13. 微量元素的生物学效应;
14. 硒的抗癌机制学说;
15. 环境污染与环境污染物的定义;
16. 环境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特点、环境污染物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复杂性;
1. 何为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土壤的环境容量、腐殖质,其意义如何? 2. 痛痛病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3. 与土壤的特征相结合谈谈土壤的卫生学意义。 4. 简述农药污染及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5. 如何对土壤进行卫生监督监测? 6. 简述土壤污染的来源、方式及土壤的自净过程。 7. 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是什么? 8. 土壤化学物质背景值在制订卫生标准中的重要性。 9. 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 10. 土壤重要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危害性
痛痛病流行病学特征:年龄、性别与发病的关系
: 多在营养不良的条件下发病,镉
区四十多岁的妇女高发,发病缓慢,最短潜伏期为
2- 4 年。
污染
地区分布 : 环境镉污染是引起区域性慢性镉中毒的主要原因。 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镇新马村
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河流域、
镉摄入量与发病的关系 可达 5%~ 20%
:尿镉达 5~10 μ mol/mo1 肌酐时,肾小管功能异常的患病率
D 并补充钙、磷,同时给予高
铊 急性中毒表现 :
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 、呕吐 、腹泻 、便血
神经系统症状:如痉挛性麻痹、精神障碍、下肢痛觉过敏、头晕、头痛、乏力、烦燥、 失眠、多汗、肌力减退、还有大量脱发。
严重者可有精神失常、 震颤、 抽搐、 昏迷、 呼吸困难、 心脏停搏 ,并可在一周内死亡 。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铬:土壤铬污染主要来自铬矿和金属冶炼、电镀、制革等工业废水、 废气、废渣及含铬工业废水灌溉
量。
土壤有机质:系土壤中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包括腐殖质、
生物残体及土壤生物。它
与土壤矿物质一起共同构成土壤的固相部分。 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仅占百分之几, 最高也不
过 10%左右。
腐殖质( humus ):即进入土壤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等死亡残体经分解转化形成的物质,
是土壤特有的有机物质,约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
三价铬主要存在于土壤与沉积物中,六价铬主要存在于水中,但易被
Fe2+和有机物等还
原。三价铬比较稳定,三价铬化合物由消化道吸收的少,
毒性不大。而六价铬因具有强氧化
性和腐蚀性,又可透过生物膜,比三价铬毒性大
100 倍
铬渣中六价铬含量约占 1%左右, 六价铬易溶于水, 经长期雨水冲淋, 易经过土壤进入农 作物而危害居民健康
特点决定:
1. 土壤污染的隐蔽性 :污染物被土壤生物所分解或吸收,改变了其本来性质和特征,
通过食物链而损害人畜健康时, 土壤本身可能还会继续保持其生产能力。 土壤污染危害以慢
性、间接危害为主 , " 看不见的污染 "。
2. 累积性与地域性 :吸附、固定,包括植物吸收,重金属、放射性物质
3. 不可逆转性 :重金属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化学降解 :水解和氧化作用
生物降解:土壤微生物作用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转化 :影响因素 :
土壤腐殖质的吸附和螯合作用:
pH 值:
土壤的氧化还原状态:形成不溶性的硫化物
砷还原 As3+ As5+
重金属和农药的残留: 土壤中的重金属由于化学性质不活泼, 迁移能力低, 另外土壤中
有机、无机组分吸附、鏊合限制重金属的移动能力,如不迁移出去
妊娠、授乳时,缺钙、低蛋白,内分泌紊乱等
? Cd 污染
发病机制: 镉金属硫蛋白,主要蓄积在肾脏损害肾小管, 使肾功能异常,尿钙增多;
镉直接损伤肠粘膜,使钙吸收减少;
干扰钙磷代谢导致骨质疏松或软化。
镉毒性作用分子机制 :① 镉与酶类巯基结合或替代作用,置换出细胞内酶类金属,尤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环境卫生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1. 世界哪些地区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最大(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
2. 环境卫生学定义;
3. 环境因素的种类;
4. 食源性健康危害物的危险性评估;
5. 环境的分类(按是否受人类活动影响) ;
6. 生态平衡、生物富集作用定义;
7. 环境化学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转化;
环境介质:
是指大气、水体、 土壤、 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一切生物体, 可以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 因素。
环境因素:
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有机和无机的组成成分。 环境因素 1 生物因素 2 化学因素 3 物理因素 4 社会心理因素
食源性健康危害物的危险性评估:急性
微生物 藻类毒素 植物毒素 真菌毒素 人为污染
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
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围绕人类周围的空间, 以及该空间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存
在的各个因素, 由环境介质 ( Environmental Media) 和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Factor)组成。
85%~90%。腐殖质通常带有电荷并具有较
强的吸收、缓冲性能,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有重要影响。
土壤中腐殖质含量越高,卫生上越安全。
腐殖质: 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 外界的有机物由复杂化合物分解为简单化合物,
与此同时
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又重新合成为有机高分子物质。
腐殖质是一种疏松的暗褐色物质, 它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 其中最主要的部分为腐殖酸 (即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土壤污染概念: 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
影响农作物的生
长发育,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
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和植物生理
功能失调的现象
土壤污染的基本特点: 土壤环境的多介质、 多界面、 多组分以及非均一性和复杂多变的
缺血性心脏病、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等各种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 缺乏身体活动?
(2) 人群膳食结构?
(3) 工作和生活压力等精神因素?
(4) 遗传因素? 生产生活硬件设施?
健康与安全生产意识?
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
更加洁净的空气、水源和食品卫生状况?
环境卫生学: 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
从食物中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 93%~ 98%
环境优先污染物是指那些造成环境污染并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的一类化学品,在环境监 测和治理中应该优先考虑。
4. 治理周期长 :重金属需要 100~ 200 年
土壤的污染来源 生活污染 :垃圾
工业和交通污染:污水灌溉 、酸雨和降尘、汽车尾气
农业污染: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灾害污染源 (放射性污染 )
土壤污染物种类 :化学污染物(重金属、化学农投品、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等)
物理污染物 (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
生物性污染物(如病原体等)
指该地区未受污染的天然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本底值的意义:
1、是评价化学污染物对土壤污染程度的参照值; 2、是制订土壤中有害化学物质卫生标准的重要依据; 3、是评价水土化学环境对居民健康影响的重要依据; 4、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科学依据 土壤环境容量: (或称土壤负载容量)是指一定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 即保证农产品质量和生物学质量, 同时也不使环境污染时, 土壤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
④ 镉可以使细胞内钙稳态失衡, 占据钙离子通道并进入细胞内, 也可在进入细胞前与细 胞表面的孤儿受体上的抗原决定簇胞外锌位点结合,干扰细胞钙代谢。
⑤ 镉能诱导富含巯基的金属硫蛋白的形成, 金属硫蛋白参与了镉在机体内的吸收、 转运、 排泄和蓄积。
⑥ 镉能引起 DNA 单链断裂,并损害 DNA 修复系统,导致细胞凋亡。
其是降低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使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引起氧化损伤。②
镉损伤
线粒体,活化黄嘌呤氧化酶、血红色素氧化酶,协同铜、铁离子,在受干扰的相关细胞呼吸
过程中产生氧自由基,从而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造成肾脏功能及结构损害。③
镉能降低
内源性抗氧化物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水平,妨碍细胞
GSH循环系统正常执行抗氧化功能。
胡敏酸、乌明酸、克连酸等) ,另外尚有木质素,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氨基酸、脂肪酸
等多种物质。
腐殖质的化学性质稳定,病原体已经死灭,不招引苍蝇,无不良气味,质人工堆肥法
土壤的整体特征:多相、多孔、疏松系统, 吸附、解吸、交换作用的胶体系统 络合、螯合、氧化还原的反应系统 各种生物、微生物活动的陆生系统
痛痛病可分为 5 期: I. (潜伏期 ):过度劳累后疼痛 II. (警戒期 ):持续疼痛,出现 " 镉环 " III. (疼痛期 ):疼痛明显,骨盆、耻骨尤甚,步态蹒跚 IV. (骨骼变形期 ):卧床不起,骨骼软化、变形、萎缩 V. (骨折期 ):自发性骨折 痛痛病防治措施:本病无特效疗法 ,病死率很高。
,几乎可以长期以不同形
式存在于土壤中。
化学污染物在土壤或农作物中的残留情况与化学污染物的特性及土壤的理化特性有关。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残留情况常用半减期和残留期表示。 镉污染与痛痛病:痛痛病:又称骨痛病 痛痛病发病经过及机理 神冈铅锌矿
排出含 Cd 废水→神通川→用水
Cd 经口摄取← (土壤、农作物、饮水 ) ?
迁移:由于外力作用 (农田土壤翻耕、地表径流和土壤水渗滤、淋溶等因素
) 引起的转
移。一般通过流动和扩散完成污染物迁移。
转化和降解:化学物质通过物理、化学、 生物学作用,改变其化学结构和性质的过程叫
转化;由复杂化合物逐步转变为简单化合物的过程称为降解。
农药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残留
光化学降解 :太阳辐射和紫外线能量引起农药分解。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食品添加剂 农药残留 慢性 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 ,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次生环境:人类活动下形成的环境,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是主要问题 化合物的剂量 -反应关系曲线
化合物的剂量 -反应关系曲线
A-C: 单阈值化合物 ; 曲线 B-C: 两个阈值的化合物 本底值 (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 )
17. 慢性危害影响因素与根本原因;
18.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19. 生物标志物和效应标志物;
20. 环境化学致癌物与其分类;
21. 人类出生缺陷;
22. 环境致畸因素、基本特征;
23. 水俣病
2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来源;
25. 生物标志。
第二、三章 1.大气的结构; 2.大气污染来源; 3.常用空气动力学直径表示颗粒物大小; 4.污染物分类(按形成过程) ; 5.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6.两种烟雾事件发生对比; 7.慢性影响; 8.大气污染物对健康的间接危害; 9.大气质量标准基本概念; 10. 我国制定环境卫生标准的原则、制定方法和标准; 11. 大气卫生的防护措施和监督管理; 12. 水质性状和评价指标; 13. 水体污染主要来源;
预防措施 1、保证土壤中镉含量不超过 2、成人每周摄入的镉不应超过
1.0 mg/kg 400-500 μg 。
3、为了早期发现镉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我国制定了 《环境镉污染所致健康危害区判定标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准》( GB17211-1998)
4、消除污染源
5、保护高危人群
6、对症治疗中毒患者 : 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用大量维生素 蛋白高热量富营养膳食,可使病情缓解。络合剂驱镉治疗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14. 水体污染自净极其机制; 15. 生物富集、生物放大概念; 16.生物性污染危害(水俣病) ; 17. 我国制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 18. 水环境功能区划; 19. 介水传染病; 20. 饮用氯化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 21. 生活饮用水标准的制定原则; 22. 集中式给水; 23. 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 24. 氯的杀菌机制、加氯量和余氯量的关系; 25.读书报告题 4 选 1(可能)
放射性污染物
土壤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 :
1、间接性 土壤 --作物 --人
土壤 --地下水 (地面水 ) --人
2、复杂性 3、长期性
土壤自净: 是指受污染的土壤通过物理、 化学和生物学的作用,使病原体死灭,各种有
害物质转化到无害的程度,土壤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这一过程称为土壤自净。
化学污染物的转归:转归表现为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降解和残留
8. POPs、总暴露量、吸收率、改变作用靶定义;
9. 化合物剂量反应关系曲线
10. 作用时间与蓄积效应; 11. 联合作用类型、健康效应谱;
12. 地球化学因素与健康(常量、微量元素)
13. 微量元素的生物学效应;
14. 硒的抗癌机制学说;
15. 环境污染与环境污染物的定义;
16. 环境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特点、环境污染物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复杂性;
1. 何为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土壤的环境容量、腐殖质,其意义如何? 2. 痛痛病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3. 与土壤的特征相结合谈谈土壤的卫生学意义。 4. 简述农药污染及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5. 如何对土壤进行卫生监督监测? 6. 简述土壤污染的来源、方式及土壤的自净过程。 7. 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是什么? 8. 土壤化学物质背景值在制订卫生标准中的重要性。 9. 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 10. 土壤重要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危害性
痛痛病流行病学特征:年龄、性别与发病的关系
: 多在营养不良的条件下发病,镉
区四十多岁的妇女高发,发病缓慢,最短潜伏期为
2- 4 年。
污染
地区分布 : 环境镉污染是引起区域性慢性镉中毒的主要原因。 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镇新马村
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河流域、
镉摄入量与发病的关系 可达 5%~ 20%
:尿镉达 5~10 μ mol/mo1 肌酐时,肾小管功能异常的患病率
D 并补充钙、磷,同时给予高
铊 急性中毒表现 :
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 、呕吐 、腹泻 、便血
神经系统症状:如痉挛性麻痹、精神障碍、下肢痛觉过敏、头晕、头痛、乏力、烦燥、 失眠、多汗、肌力减退、还有大量脱发。
严重者可有精神失常、 震颤、 抽搐、 昏迷、 呼吸困难、 心脏停搏 ,并可在一周内死亡 。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铬:土壤铬污染主要来自铬矿和金属冶炼、电镀、制革等工业废水、 废气、废渣及含铬工业废水灌溉
量。
土壤有机质:系土壤中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包括腐殖质、
生物残体及土壤生物。它
与土壤矿物质一起共同构成土壤的固相部分。 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仅占百分之几, 最高也不
过 10%左右。
腐殖质( humus ):即进入土壤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等死亡残体经分解转化形成的物质,
是土壤特有的有机物质,约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
三价铬主要存在于土壤与沉积物中,六价铬主要存在于水中,但易被
Fe2+和有机物等还
原。三价铬比较稳定,三价铬化合物由消化道吸收的少,
毒性不大。而六价铬因具有强氧化
性和腐蚀性,又可透过生物膜,比三价铬毒性大
100 倍
铬渣中六价铬含量约占 1%左右, 六价铬易溶于水, 经长期雨水冲淋, 易经过土壤进入农 作物而危害居民健康
特点决定:
1. 土壤污染的隐蔽性 :污染物被土壤生物所分解或吸收,改变了其本来性质和特征,
通过食物链而损害人畜健康时, 土壤本身可能还会继续保持其生产能力。 土壤污染危害以慢
性、间接危害为主 , " 看不见的污染 "。
2. 累积性与地域性 :吸附、固定,包括植物吸收,重金属、放射性物质
3. 不可逆转性 :重金属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化学降解 :水解和氧化作用
生物降解:土壤微生物作用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转化 :影响因素 :
土壤腐殖质的吸附和螯合作用:
pH 值:
土壤的氧化还原状态:形成不溶性的硫化物
砷还原 As3+ As5+
重金属和农药的残留: 土壤中的重金属由于化学性质不活泼, 迁移能力低, 另外土壤中
有机、无机组分吸附、鏊合限制重金属的移动能力,如不迁移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