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阶段滚动检测(三)(2021年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滴系列)高中生物阶段滚动检测(三)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水滴系列)高中生物阶段滚动检测(三))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水滴系列)高中生物阶段滚动检测(三)的全部内容。

阶段滚动检测(三)
(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
测控导航表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下列生命活动在蓝藻细胞内一般不能进行的是( A )
A.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

[H]的氧化和CO2的产生
C.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
D。

DNA的复制和RNA的合成
解析: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不能进行基因重组,蓝藻没有细胞核,也就没有染色体,因此也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蓝藻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能进行[H]的氧化和CO2的产生;蓝藻细胞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能进行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蓝藻细胞在分裂时能进行DNA的复制,蓝藻细胞中的基因能够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转录的产物是RNA。

2.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D )
A。

蛋白质的加工都要高尔基体参与
B。

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C。

DNA的复制都在有丝分裂间期
D.遗传信息都贮存在脱氧核糖核酸上
解析:原核细胞没有高尔基体;原核细胞不含核仁,因此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原核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因此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都贮存在脱氧核糖核酸上。

3。

(2016·辽宁大连模拟)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B )
A.都由8种必需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B.都含有结构式为—CO—NH—的肽键
C.都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D.都能调节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解析:必需氨基酸是不能在体内形成的氨基酸,人体内不是每种蛋白质都是由8种必需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故一定含有肽键;分泌蛋白需要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而细胞内蛋白不需要;能调节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的是激素,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如酶具有催化作用,不具有调节功能。

4.如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该分子中含有198个肽键
B。

这200个氨基酸中至少有200个氨基
C.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 600
D。

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解析:由图示可知:该蛋白质分子含有两条肽链,并且两条肽链间由肽键连接,所以链内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00—2=198(个),链间肽键2个,该蛋白质分子共有肽键数=198+2=200(个);由于该蛋白质分子的两条肽链间的肽键(2个)是由第25位和第120位、第70位和第165位氨基酸的R基上的氨基和羧基形成的,所以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200个氨基酸中至少具有的氨基数=200+2=202(个);由于该蛋白质分子共有200个肽键,200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为200个,所以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200×18=3 600;由于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而该蛋白质具有两条肽链,所以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

5.(2016·陕西咸阳一模)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全部来源于细胞呼吸
B。

细胞呼吸一定发生在细胞内,并将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
C。

细胞呼吸产生的产物中一定含有CO2
D.细胞呼吸一定有O2和水的参与
解析: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一定发生在细胞内,其实质是将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CO2;有氧呼吸一定有O2和水的参与,无氧呼吸没有O2的参与。

6。

如图为某小组研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示意图,在环境条件稳定情况下,下列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D )
A。

若小油滴无移动,则酵母菌死亡
B.若小油滴向左移动,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C。

若小油滴向右移动,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D。

若小油滴向右移动,则酵母菌可能进行无氧呼吸
解析:小油滴的移动是由瓶内气体体积变化引起的。

若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O2量和释放的CO2量相等,瓶内气体体积不变,小油滴不移动;若小油滴向右移动,说明产生的CO2量大于消耗的O2量,则酵母菌可能进行无氧呼吸.
7。

在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均会发生的是( D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着丝点的分裂
D.核膜和核仁的消失和重现
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会发生基因突变,但减数第二次分裂不进行DNA复制,不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的分裂,但减数第一次分裂不会发生着丝点的分裂;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在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在末期又重新出现。

8.(2016·湖南永州一模)如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

图①中一定存在两条Y染色体
B.图②中染色体数∶染色体DNA数=1∶2
C。

图③中含有4个中心粒
D.图④中一定存在两条Y染色体
解析:正常情况下精原细胞中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而图①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含有两条Y染色体;图②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DNA已复制,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图③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含有2个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有2个中心粒,即细胞中含有4个中心粒;图④中细胞处于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已分离,则该细胞中可能含有2条X染色体或含有2条Y染色体。

9.(2016·河北衡水三模)下列可以说明动物细胞已发生分化的是( C )
A。

细胞中有生长激素基因
B.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C。

细胞中出现血红蛋白的mRNA
D.细胞中ATP的合成与分解速率发生改变
解析:同一生物体所有细胞含有该个体的全部基因,故具有生长激素基因,不能说明细胞是否分化;几乎所有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与细胞分化无关;只有红细胞能合成血红蛋白,其他细胞不合成血红蛋白,细胞中有血红蛋白的mRNA,说明该细胞发生了分化;细胞中ATP的合成与分解速率发生改变与细胞的代谢旺盛程度有关,与细胞分化无关.
10。

(2016·天津卷,6)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

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
变化
B。

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
C.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Art的对照实验
D.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
解析:癌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正常细胞相比发生了变化,因此可以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Art,通过检测其放射性,可确定Art是否进入细胞;要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设置的对照实验不含Art;凋亡蛋白Q是一种蛋白质,饲喂的条件下会被消化而失去作用,因此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不能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10分)下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某发芽种子细胞呼吸方式而设计的一套实验装置,不考虑其他微生物的干扰。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如该装置内着色液滴向左移动较长距离,则发芽种子一定进行了
呼吸.
①为了准确反映该发芽种子的细胞呼吸类型,与图示装置相比,还应设计的一套装置不同点在于.
②为了精确反映该发芽种子的该类型呼吸速率,与图示装置相比,还应设计的一套装置不同点在于。

(2)如该装置内着色液滴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不再移动,则着色液滴不移动时发芽种子(有活性)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的第二阶段(填“有”或“没有”)ATP生成,原因
是。

解析:(1)如该装置内着色液滴向左移动较长距离,说明消耗的O2较多,发芽种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为了准确反映该发芽种子的细胞呼吸类型,与图示装置相比,还应设计一套小试管内盛等量的蒸馏水的装置以确定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为了精确反映该发芽种子的该类型呼吸速率,还应设计一套容器内装的是等量死亡的发芽种子的装置,以来校正环境因素引起的气体变化。

(2)如该装置内着色液滴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不再移动,则着色液滴不移动时发芽种子(有活性)进行的是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没有能量释放,故没有ATP生成。

答案:(每空2分)(1)有氧
①小试管内盛的是等量的蒸馏水
②容器内装的是等量死亡的发芽种子
(2)没有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没有能量释放
12.(2016·四川成都模拟)(15分)下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部分时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期和期。

前一时期是不同;后一时期是不同.
(2)只考虑一个细胞周期,该图示缺少处于期的示意图,而该时期细胞主要是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即进行。

(3)图示细胞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其中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用字母表示)图细胞所处的时期。

核膜、核仁消失在期。

(4)D图中1结构称为,其向四周扩展会形成。

(5)DNA与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的图示是(用字母表示)。

(6)细胞周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比不可能是如图中的.
解析:(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分裂期的前期和末期,前期是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是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2)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图中只有分裂期,还缺少分裂间期;分裂间期,细胞中只有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由图可知,A细胞处于后期,B细胞处于前期,C细胞处于中期,D细胞处于末期,因此先后顺序依次是B→C→A→D;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即图中C图细胞所处的时期;核膜、核仁的消失发生在分裂前期.
(4)D图中1结构称为细胞板,其向四周扩展会形成细胞壁.
(5)图中B和C细胞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2∶1∶2。

(6)A图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为2∶1,不存在这种情况;B图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 数目之比为1∶1,可能属于有丝分裂后期;C图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2,可能属于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D图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1,可能属于有丝分裂末期。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
(1)分裂前分裂末纺锤体形成方式细胞质分裂方式
(2)分裂间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2分)
(3)B→C→A→D(2分) C 前
(4)细胞板细胞壁
(5)B、C (6)A
13.(2016·河南信阳一模)(15分)下列是有关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表示有丝分裂,则B1C1段表示的时期是。

(2)图4细胞应为(填“雌”或“雄”)性动物细胞,判断依据
是。

图2中D2E2段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段变化相同。

(3)图5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图3~图5中图细胞正在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

(4)图3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①和⑤是(填“同源”或“相同”)染色体。

解析:(1)若图1表示有丝分裂,则B1C1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包括前期和中期(或G2、前期和中期)。

(2)图4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该生物为雄性动物;图2中D2E2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与图1中的C1D1段变化相同。

(3)图5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卵细胞和极体(第二极体);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4。

(4)图3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①和⑤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相同的染色体。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
(1)前期和中期(或G2期、前期和中期)
(2)雄(1分)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C1D1
(3)卵细胞和极体(第二极体)4
(水滴系列)高中生物阶段滚动检测(三)
(4)4 相同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