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礼记·曲礼》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它反映的古代中国手工业经营状态属于
A.家庭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田庄手工业
2.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3.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

这主要是因为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业经济的发展
4.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C.XX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金属货币广泛应用,XX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5.明朝后期,在某些地区的某些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居于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
A.轻视工商业的意识有所淡化B.明朝政府鼓励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国家对手工业者人身控制的放松D.私营手工业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
6
①自然经济已经瓦解②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④丝织业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D.②③
7.淅川下寺曾发掘出一处春秋楚国贵族墓群,出土大量青铜礼器,不少还带有铭文,其铸造使用了失蜡法溶模工艺。

这一发现,把我国使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个多世纪。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
A.青铜器铸造在春秋时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B.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
C.青铜器的铭文有助于印证古代史料的真伪
D.春秋时期各国主要使用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
8. 1759年,一位清朝官员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XX〕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

〞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①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十分发达②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
③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青铜器铸造的繁荣时期出现于
A.夏朝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10.有一部小说描写了这样一段情节:“主人公从21世纪回到了西汉,……一位农夫正用耦犁在田里劳作,不远处有一院落,篱笆墙内,一妇人正专心纺织棉纱,好一幅安静恬然的世外桃园生活场景……〞由此可知①该故事情节反映了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我国西汉棉纺织技术发达③该小说属于现代主义文学④该小说作者缺乏历史常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
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
12.桑弘羊上书汉武帝指出:“今意一总盐铁,非独为利也,特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兼并之路也。

〞桑弘羊建议由国家管理盐铁的直接目的是
A.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B.加强对人民的统治C.限制土地兼并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13.《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14. 明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

由此不能得出
A.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农产品商品化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15.与“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16.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

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①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②商业交通比较发达③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④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

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

〞这主要说明了唐朝
A.严格管理城市商业
B.长安商品经济繁荣
C.对长安、XX的商业活动进行特殊管理
D.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
18.明朝万历年间,孙春阳在XX开一小铺,后规模日大。

“其店选制之精,合郡无有〞。

明亡以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钱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

材料说明孙春阳的店铺兴旺发达的原因是
①注重商品质量②制作精细③信誉极好④采用手工工场的经营模式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19.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XX生活燃料
已用煤取代木柴的
结论;又有学者根
据材料二“赐在京
〔汴都〕官员柴、
炭各有差,柴578
万,炭585万〞,
对上述结论予以反
驳。

下列说法中最
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
料相互矛盾,结论
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20.〔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21.清乾隆年间XX《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XX〕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22.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

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X,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

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23.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

……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

〞计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24. 八卦〔见右图〕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
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

“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

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

这表明
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
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
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
2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XX〕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

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26.我国古代的耕作方式“耜耕〞比“火耕“进步,主要表现①土地挖的深②土地翻的松③土壤的熟化过程加快④耜耕的土地可以多种一两年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7.《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

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

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

这反映出当时登州①自然经济解体②家庭手工业发展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史籍记载,东汉XX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

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29..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
30.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①盐铁官营制度②早市夜市出现③商人群体形成④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1.新航路开辟的决定性因素是
A.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B.《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流传的影响
C.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D.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3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海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

〞“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思想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
33.下图是选自重大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
中的一幅局部路线图。

下图反映了
①达·伽马(葡萄牙王室支持)航海路线
②麦哲伦(西班牙王室支持)环球航行路线
A.两位航海家先后到了印度
B.拉开了两个早期殖民国家竞争的帷幕
C.欧洲国家的航海技术领先亚洲
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4据《XX资本》统计数据:美洲在17世纪和
18世纪分别生产了42,000吨和74,000吨,各有27,000吨和54,000吨运到欧洲,两个世纪合计81,000吨。

在欧洲获得的XX中,大约一半(39,000吨)又转手到亚洲,这些XX最终主要流人中国。

对这组数据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中国的封建经济仍然在不断发展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
C.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欧洲需要更多的资本D.中国客观上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35. 1505年,葡萄牙远征军指挥官阿尔马达率队开赴印度之前,国王亲自授旗并指示:“同穆斯林作战,同其他异教徒做生意。

〞对此材料理解全面的是
A.葡萄牙仇恨穆斯林,不同他们做生意
B.葡萄牙只是为了发展贸易而对外远征
C.葡萄牙远征更多是为了改造异教徒
D.葡萄牙远征兼有经济和XX双重目的
36.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X。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B.欧洲向全球扩X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
C.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X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37.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
C.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
D.开始结束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
38.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

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年份
1570 1670 1780
国家
甲232 000 568 000 450 000
乙51 000 260 000 1 000 000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
39.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
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2/3左右。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B.小麦、棉花产量的提高
C.工业革命带来运输业的发达D.受英国经济危机的影响
40.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常、错乱。

关于工厂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于手工工场时期
B.工业革命后出现
C.工厂制度是工业化时代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41.据X跃发的《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1780年为100;1812~1815年为32;1860年为13。

导致英国这一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后黄金XX大量流入引发英国价格革命
B.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工人阶级购买力降低
C.英国棉织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棉布产量大增
D.圈地运动促进了毛纺织业发展,毛织品代替了棉制品
42. 1882年,洛克菲勒开创了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

这个极易聚集财富的结构使标准石油两年后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集团企业。

洛克菲勒成了蜚声海内外的“石油大王〞。

这说明
①生产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③石油能源在19世纪晚期影响巨大④垄断势力开始干预国家政治生活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3.下表反映了英、美、德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

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rray
A.经济危机的影响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C.交通运输的改进
D.世界市场的形成
44.19世纪中后期,“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来消磨时光,结果负债累累;一个年薪100镑的下院书记官一年受贿5 000镑;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财,有了钱就在自卑驱使下拼命讲排场〞。

这最能体现出
A.工业革命引发了道德危机
B.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更加混乱
C.工业革命引发阶级关系的变动
D.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5.1651年英国《航海条例》规定:“无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XX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运载,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XX国……〞1849年英国废除该条例,其原因为
A.最大竞争对手荷兰被打败
B.英国实施自由主义政策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D.殖民地独立运动影响
46.《全球通史》说:“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厂那里得到的东西要比矿山和工厂从科学那里得到的东西多得多。

〞“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

“形势发生了变化〞是在
A.18世纪晚期
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中期
47.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从全世界X围内获得它们需要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并倾销工业品或进行投资,它们之间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它们中的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波与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

这主要表明了
A.世界市场的不均衡性
B.世界市场的联系性
C.世界市场的不公平性
D.世界市场的可控性
48.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49.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

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50.右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
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51.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
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


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电力与蒸汽 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 D.煤炭与钢铁
52. 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XX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西班牙
A.当地盛产XX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高
C.不用XX做货币D.积极参与早期殖民掠夺
53. “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54. “三角贸易〞是15到19世纪西方殖民掠夺的一个重要方
式。

读右侧《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航程B贩运的主要是
A.枪支和工艺品
B.香料和布匹
C.黑人奴隶
D.黄金和XX
55.某国在1801年时人口不到九百万,到了1851年时增加一倍。

除了数目增加外,结构也有重大改变。

1801年时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城镇之中,到
了1851年,城居人口占了一半,再到1911年时,变成了五分之四。

下列符合这样叙述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56.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下列历史现象有密切关系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B.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C.资本主义在世界X围内的胜利D.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57.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A.科学与技术结合特别紧密B.整个革命进程时间缩短
C.先进国家几乎是同时进行D.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
58.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之实质是
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
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59.按照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选项,正确的顺序是
①生产力的发展②第二次工业革命
③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④帝国主义形成⑤垄断组织出现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④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③④⑤
60.1895年美国三百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会〞。

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表明
A.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D.美国XX政治不断完善
二、材料分析题:〔61题10分,62题14分,63题16分,共40分〕
61、回答关于古代中国经济的相关问题:
〔1〕中国历代封建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什么?实施这一政策的经济基础是什么?〔4分〕〔2〕历代封建王朝执行这一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3〕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的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2分〕
〔4〕简要叙述这一经济政策在明清时期产生的消极的经济后果。

〔2分〕
62.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

〔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

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

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6分〕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2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6分〕
63.工业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右图为两次工业革命的工业成果
材料二: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XX,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1)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所处的的地位如何?这种地位形成的关键是什么?(2分)
(2)材料一中的部分工业成果与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有什么关系?(2分)
材料三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

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1878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令人目不暇给,有52835项展示品,其中令举世惊奇的是:贝尔的、爱迪生的留声机、冷冻船等。

1900年法国巴黎世博会上,法国吕米埃兄弟制作的电影在全世界面前展示,成为了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

〔3〕材料三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材料四 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XX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以私人身份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

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世博会,这
是第一次真正由中国代表参加的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的展品是丝、茶、瓷器、绸货、雕花器、景泰器等。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仍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与世博:历史记录〔1851-1940〕》
〔4〕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展品与西方国家的展品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8分〕
材料五世博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为近现代工业化服务。

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几乎都在世博会上出现过。

如果没有世博会,爱迪生的发明也许不能迅速得到普与;如果没有世博会,机与电报机也许不能很快受到青睐;如果没有世博会,拉链、魔方和萨克斯也许不能如此风靡世界。

〔5〕根据材料五,概述世博会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分〕
XX一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61.〔1〕重农抑商;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

〔4分〕
〔2〕维护专制
主义国家政权
的经济基础
〔或封建自然
经济〕。

〔2
分〕
〔3〕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2分〕
〔4〕压抑社会经济活力;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萌芽,不能正常发育,严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并最终导致中国社会的落后。

〔其他言之成理也可〕〔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