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新人教版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九年级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Zn-65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15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试管破裂 B.冰雪融化C.酒精挥发D.蜡烛燃烧
2.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3.下列叙述中,主要利用了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是 ( )
①档案材料要用碳素墨水填写②木桩埋入地里的一段用火将其表面烤焦③石墨做铅笔芯④古代用墨汁写字绘画⑤石墨粉作耐高温的润滑剂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4.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

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纸篓着火用水浇灭B.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C.夜晚液化气泄露开灯检查D.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
5.“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5 B.+3 C.+1 D.﹣1
6.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4X↑+2O2↑,则X的化学式为( )
A.NH3B.H2C.H2O D.HCl
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氨气 B.红磷 C.酒精 D.蒸馏水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淡黄色固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罩干燥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黑色固体燃烧,发红光,放热,生成二氧化碳
D.磷在空气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B.稀有气体C.蒸馏水D.海水
10.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装订线
11.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
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C.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电子数
D.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
12. 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A. 点燃混合气体,使一氧化碳转变成二氧化碳
B. 把混合气体通入石灰水中
C. 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把混合气体从一容器倒入另一容器
13.右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
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
2
CO密度大
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14.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 AgCl
B FeCl2
C MgCl2
D AlCl3
1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有四种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8:32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20分)
16.(5分)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
(1)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________
(3)2个硝酸根离子(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5)乙醇
17.(5分)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
38 Sr

87.62
(1)锶属于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图2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图3
(4)它与地壳中含量第一位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是。

18.(5分)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_______。

(2)为了保护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C.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工业“三废”未经处理任意排放
(3)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知道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九年化学上(2017、12)第2页共4页
(4)净化水时,水中异味用(填物质名称)除掉;生活中通常用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9.(5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三大化石燃料是煤、、天然气,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三大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产生二氧化氮等气体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防治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写出一点)
(3)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我们要注重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有待开发的新能源有(写一种即可)。

三、简答题(共3小题,共14分)
20.(3分)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

(2)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能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可用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4分)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在空气中制品(填“铝”或“铁”)更耐腐蚀。

(2)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填“大”或“小”)。

(3) 铸造硬币的合金不需考虑的是_______。

A.耐磨性
B.抗腐蚀性
C.色泽
D.导电性
(4)为防止钢铁锈蚀,常在其表面涂油漆或镀上其他金属,这些方法能防止钢铁锈蚀的原因是。

22.(7分)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F是单质,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
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有些转换关系,反应条件等略去),试回答:(1)写出E、F的化学式:E___________;
F ___________;
(2)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转换关系:
C→A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_______。

(4)E→C反应过程______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20分)
23.(5分)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上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部分图示。

实验一是探究燃烧需要__ _;实验二中原来在热水里不燃烧的白
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说明燃烧还需要_ __。

(2)图3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可燃物燃烧满足的条件是;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

(3)高楼起火时,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此措施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 。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理由是。

__ _
实验三
【制定计划】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

他们在实验中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和细致的观察。

【收集证据】你认为实验①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解释与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设计有错误,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
【反思】反思后甲同学对自己的实验进行了改正,其作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证明了探究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活动中猜想_____________正确。

五、计算题(共6分)
26.(6分)取锌、铜的混合物8g与154.7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62.5g。

请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2)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是多少?
九年化学参考答案
一、DABAC CDBCB CCDAB
二、16.HgO N2 2NO3- P2O5C2H6OH 17.金属 38 87.62 Sr2+ SrO 18.(1)一水多用,洗米水浇花等(2)BC (3)氢元素氧元素(4)活性炭煮沸 19.(1)(1)石油 , CH4+2O2C02+2H2O (2)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3)风能、地热能、太阳能、潮汐能等
三、20.(1)原子排列方式不同(2)2Na 2O2+2CO2=2Na2CO3+O2.
21.(1)铝(2)大(3)D (4)与空气中氧元素隔离
22. (1) CO、C;(2) 冶炼金属;(3))CaCO3高温
CaO+CO2↑分解(4)放出
四、23.(1)可燃物氧气(2)温度达到着火点提供热量(3)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24.(1)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伸到液面下,会使生成的气体从其逸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aCO3+2HCl====CaCl2+H2O+ CO2(2)D ,⑤
2KMnO4K2MnO4+MnO2+O2↑(3)A 可以加热
25.Cu Fe Ag;银白色固体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实验中没有证明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将实验②(或试管②)中铁丝换成铜丝;猜想二
五、26. 0.2g 1.5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