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音乐下册 第六单元 黄河的故事课件1 湘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4
5
九 ·一八
档案九一八
6
松花江上 剧情版
7
• 这首歌曲的结构是带尾声的 二部曲式。具有倾诉性,叙述 性兼抒情性的特点。歌词内 容有很强的说服力,真切感人。
• 第一部分是由两个乐段组成, 每一段又都由三个乐句组成。 这一部分的音调富于叙事与 抒情的特点,倾诉着自己的家 乡东北,有丰富的物产,还有自 己的爹娘,
《黄河大合唱》 的一首可以独 立存在的混声 合唱或女中音 独唱歌曲。用 歌谣式的三段 体写成,它的音 调朴素,平易动 人。这首歌分 三部分。
黄水谣 伴奏
12
“黄水谣”分析
• 第一部分抒情、亲切。描写了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同时 倾诉着人们在美丽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景像。
• 第二部分:“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 ”以它较低的音 区。悲痛的音调、缓慢的速度,宽广而沉重的节奏,与第一段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表现了我大好河山被敌寇践踏,处于 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义愤填膺的情绪和燃烧起来的仇恨怒火, 这悲愤有力的控诉,深深地打动着人们的心弦。
•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黄河奔腾依旧,而遭到毁 坏的人民生活,却呈现出一幅凄惨景像,歌声在平稳、低沉的 情绪中结束,使人久久难忘。
• 这首歌曲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成为一些专业团 体和专业歌唱家的必备演出曲目。还曾被其它音乐形式所借 用,是一首久唱不衰的声乐作品。
13
第二幕 相遇
14
19
课堂小结
•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 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铭记历史是为 了展望未来,而不是把仇恨继续!
20
21
• 殷承宗 黄河 钢琴协奏曲
• 宋飞 黄水谣 二胡独奏曲
22
黄河对口
• (朗诵词) 妻离子散, 天各一方! 但是, 我们难道永远逃亡? 你听听吧, 这是黄河边上 两个老乡的对唱。
《河边对口曲演唱伴奏》
15
第三幕 奋起
16
保卫黄河
(朗诵词) 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死的
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17
18
• 《在太行山上》是1938年7 月,由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 曲、桂涛声作词,特为在山 西境内浴血奋战、抗击日本 侵略者的抗日军民而创作的 一首合唱曲。在这首歌曲中, 冼星海将充满朝气的抒情性 旋律同坚定有力的进行曲旋 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歌 曲既充满战斗性、现实性, 又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瑰丽 色彩。描绘了太行山里的游 击健儿的战斗生活和勇敢顽 强、乐观开朗的性格
1
“黄河大合唱”
•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 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交响乐代表作。 分为八个乐章,作于1939年3月,并于 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 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 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 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 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 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 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 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 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 第二部分的旋律以环回萦绕、 反复咏唱的方式得到了展开, 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 断的效果。
8
9
第一幕 逃亡
10
《黄水谣》
• (朗诵词) 是的,我们是黄河的儿
女,我们艰苦奋斗,一天 天的接近胜利。但是,敌 人一天不消灭,我们便一 天不得安生,不信,你听 听河东民众痛苦的呻吟!
11
• 黄水谣
3
4
5
九 ·一八
档案九一八
6
松花江上 剧情版
7
• 这首歌曲的结构是带尾声的 二部曲式。具有倾诉性,叙述 性兼抒情性的特点。歌词内 容有很强的说服力,真切感人。
• 第一部分是由两个乐段组成, 每一段又都由三个乐句组成。 这一部分的音调富于叙事与 抒情的特点,倾诉着自己的家 乡东北,有丰富的物产,还有自 己的爹娘,
《黄河大合唱》 的一首可以独 立存在的混声 合唱或女中音 独唱歌曲。用 歌谣式的三段 体写成,它的音 调朴素,平易动 人。这首歌分 三部分。
黄水谣 伴奏
12
“黄水谣”分析
• 第一部分抒情、亲切。描写了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同时 倾诉着人们在美丽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景像。
• 第二部分:“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 ”以它较低的音 区。悲痛的音调、缓慢的速度,宽广而沉重的节奏,与第一段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表现了我大好河山被敌寇践踏,处于 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义愤填膺的情绪和燃烧起来的仇恨怒火, 这悲愤有力的控诉,深深地打动着人们的心弦。
•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黄河奔腾依旧,而遭到毁 坏的人民生活,却呈现出一幅凄惨景像,歌声在平稳、低沉的 情绪中结束,使人久久难忘。
• 这首歌曲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成为一些专业团 体和专业歌唱家的必备演出曲目。还曾被其它音乐形式所借 用,是一首久唱不衰的声乐作品。
13
第二幕 相遇
14
19
课堂小结
•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 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铭记历史是为 了展望未来,而不是把仇恨继续!
20
21
• 殷承宗 黄河 钢琴协奏曲
• 宋飞 黄水谣 二胡独奏曲
22
黄河对口
• (朗诵词) 妻离子散, 天各一方! 但是, 我们难道永远逃亡? 你听听吧, 这是黄河边上 两个老乡的对唱。
《河边对口曲演唱伴奏》
15
第三幕 奋起
16
保卫黄河
(朗诵词) 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死的
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17
18
• 《在太行山上》是1938年7 月,由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 曲、桂涛声作词,特为在山 西境内浴血奋战、抗击日本 侵略者的抗日军民而创作的 一首合唱曲。在这首歌曲中, 冼星海将充满朝气的抒情性 旋律同坚定有力的进行曲旋 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歌 曲既充满战斗性、现实性, 又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瑰丽 色彩。描绘了太行山里的游 击健儿的战斗生活和勇敢顽 强、乐观开朗的性格
1
“黄河大合唱”
•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 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交响乐代表作。 分为八个乐章,作于1939年3月,并于 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 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 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 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 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 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 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 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 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 第二部分的旋律以环回萦绕、 反复咏唱的方式得到了展开, 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 断的效果。
8
9
第一幕 逃亡
10
《黄水谣》
• (朗诵词) 是的,我们是黄河的儿
女,我们艰苦奋斗,一天 天的接近胜利。但是,敌 人一天不消灭,我们便一 天不得安生,不信,你听 听河东民众痛苦的呻吟!
11
• 黄水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