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层次讲企业文化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层次讲企业文化建设
物质:企业面貌、产品的外观和包装、技术工艺设备特性、纪念物、标志
制度:工作制度、责任制度、专门制度、专门风俗、行为规范
精神:组织最高目标、经营哲学、核心价值观、精神、风气、道德
(一)、提炼或强化以企业精神为灵魂的价值观念体系。
企业精神是企业实现自己价值体系和社会责任而从事生产经营中所形成的人格化的团队意识,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是企业灵魂所在。
在企业文化精神提炼中必须应当注意:
a.行业市场进展的国际化趋势;
b.创新性;
c.表达企业进展历史及对以后的追求;
d.表达企业在进展中所形成的共同意识及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个性。
企业价值观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社会信誉和资信的评判标准,是企业追求的最大目标和据此判定事物的标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公司在提炼共同价值时应当注意:
a.简捷性;
b.和谐统一性;
c.系统性;
d.尊重人才;
e.注重回报社会;
f.不断求实论证以便得到更广泛认同。
(二)、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它要紧由静态和动态系统组成,企业形象设计是一种形象文化战略,是企业对自身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进行深化实践,使之更具有专门性、鲜亮性,同时,借助各种宣传手段和载体传送企业文化,以产生强大的品牌认知力和认同力。
1.建立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应遵循的理念,是整个识别系统运作的原动力,它要紧指企业经营治理哲学、企业使命和宗旨等。
针对嘉裕目前面临的竞争和进展态势及自身资源现状等,公司务必建立其适合自身进展内在要求的经营理念、治理理念、市场竞争理念、市场营
销理念、市场进展理念、服务理念、质量理念、人才理念、科技创新理念、产品研发理念、组织结构设计理念体系。
2.建立对内的行为要紧包括企业伦理和道德,领导行为规范,职员行为规范,工作作风,服务态度规范,礼仪规范,工作环境和职工福利等项目。
对外的行为要紧包括公共关系,市场调研,促销活动,流通计策,废弃物处理,公害计策服务计策,公益性文化活动等。
企业行为识别系统设计的重点在于职员队伍形象的塑造,因此,公司应当依照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制订和设计个人形象。
3.建立企业文化具体化、形象化的视觉传达形式,它通过组织化、系统化的视觉方案传达企业经营特点。
建立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过程中,必须运用能够表达公司企业精神理念,具有鲜亮视觉和专门的产品与服务环、境形象及标识。
(1)产品形象。
公司要从品牌、科技、质量、服务、外观设计、包装等方面着手,树立企业良好产品形象。
(2)环境形象。
公司要以“绿化、美化、硬化、净化、亮化”为内容,以“现代化”为目标,建立“一把手”责任制,实行环境建设评先、评优考核,使用一票否决制,构建公司绿色格局,使企业通过环境形象系统促进企业进展。
(三)、实施制度在建工程。
企业文化与企业的体制机制相辅相成,只有通过充分表达先进企业文化的体制机制和各项治理制度及岗位行为规范,才能真正规范企业全体人员意识和行为。
制度是整个企业对文化的一种规范,它也是企业治理的薄弱环节。
在制度方面我的方法是通过我在大学里的专业知识的积存,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治理相结合
1.规范培训制度和体系,丰富培训内容和层次。
企业要把企业文化教育培训、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培训、岗位技能操作规范培训等内容纳入公司治理制度中。
2.健全公司绩效考评治理制度,把企业文化建设成效纳入公司部门个人绩效考评体系。
3.开展思维创新,治理创新,技术创新,建立健全公司鼓舞和约束机制。
(四)、实施典型示范工程。
先进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是企业精神、优秀理念生动、形象的表达和象征,具有专门强的示范、辐射、传成作用,没有个性鲜亮的典型就没有专门的企业文化。
嘉裕在实施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当把先进企业文化典型化。
1.大力挖掘、发觉、培养、总结公司先进典型。
2.大力宣传和表彰先进典型。
(五)、创新企业文化的形式和载体,积极营造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公司能够通过自身的网站(需建设)、多媒体、广播、报纸、内刊、《企业文化手册》(筹)、板报和宣传栏等载体,广泛深入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也能够通过摄影、绘画、书法、漫画、演讲、企业之歌、企业宣传片、厂牌、企业徽章设计等各种文艺和体育活动来实施企业文化建设。
六、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步骤
组织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建立企业文化实施机构:企业领导人要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推行者。
(二)、凝视企业内外部状况,明确变革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体系。
(三)、公布并宣传企业文化的内容,采取培训教育的方式,发动企业全体成员学习了解。
(四)、组织成员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在讨论中实现新旧价值观及文化的碰撞及交替,确立并完善企业文化的内涵。
(五)、导入企业文化系统:如制定企业文化手册,进行企业形象策划等。
(六)、组织全体成员进行(可分部门)进行文化再培训。
对比原有企业制度、企业风气及现象中与企业文化主旨不符合的,加以修改或重新制定有关的企业治理制度
(七)、以企业文化为指导完善企业文化制度层,将企业文化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
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耿启亮
1.制度:被动的感应
那么,怎么说如何建设企业文化呢?如何让所有职员的意识都朝向同一个方向,而且是我们期望朝向的那个健康的方向呢?
在讲那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猴子和香蕉的实验。
先看实验的第一时期。
猴子和香蕉1:(此处缺图)
实验的情形是如此的,实验人员把3个猴子放进了一个大笼子里,为了讲述的方便,我们分别给他们起个名字:猴大、猴二和猴三。
在笼子上方有一挂香蕉,实验人员在香蕉上设计了电网,只要猴子一碰香蕉,就会招到电击。
情形确实是如此。
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这三个猴子的表现。
最先按捺不住的是猴大,二话没说就跳起来了,刚一接触到香蕉就大叫起来,跌下来望着香蕉团团转,接着就蹲在角落里看看香蕉,看看其它猴子。
原先,这香蕉只能看,不能碰,一碰就手就疼。
另外两个猴子不明因此,猴大这是如何了?不明白。
不到1分钟,猴二也跳起来了,因此,又有了猴大同样的故事,也蹲下来了。
这时,猴大叽叽大笑,猴三不明因此。
因此猴大、猴二都看着猴三,又再看看香蕉。
猴三想了想,比较惊奇,香蕉有什么问题吗?但是,没过1分钟,猴三依旧跳起来了,因此又有了同样的故事,而现在,猴大、猴二同时大笑。
但故事并没有就这么终止,又过了5分钟,猴大终于依旧按捺不住了,因此又有了同样的故事,只是大笑的变成了猴二和猴三。
就如此,同样的故事不断的进行着,只是随着时刻的推移,猴子跳起来的时刻间隔慢慢变长,下表是部分实验记录:
猴子和香蕉1实验记录表
实验时刻平均跃起周期
(猴子跳起时刻间隔)
15分钟5分钟
1小时10分钟
3小时15分钟
5小时15分钟
接着,实验人员改变了装置,又做了第二个实验,如下:
猴子和香蕉2:(此处缺图)
实验人员把电网改成喷水器,只要猴子一碰香蕉,所有猴子就会同时招到水击。
同时从新换了三个猴子,装进笼子里。
为了讲述方便,我们叫他们猴四、猴五和猴六。
然后连续观看。
不到1分钟,猴四跳了起来,刚摸到香蕉,惊奇的情况发生了,笼子里哗哗哗下起了大雨,一时刻三个猴子都莫名其妙的被淋成了落汤鸡。
还没等猴大反应过来,猴五和猴六就冲上来,暴打。
猴四好容易缓过劲来,就想,这香蕉不能碰,一碰就会挨打。
3分钟后,猴五依旧跳起来了,因此同样的故事重演了,猴四和猴六暴打猴五。
这时你会发觉,其中猴四使的劲最大,打得也最狠。
因此,故事就如此不断的重演,只是随着实验的进行,猴子跃起的时刻间隔迅速增大,并趋于平稳。
实验部分数据如下表:
猴子和香蕉2实验记录表
实验时刻平均跃起周期
(猴子跳起时刻间隔)
15分钟5分钟
30分钟20分钟
1小时56分钟
2小时58分钟
5小时1小时
好了,实验先看到这,现在,我们对实验的两个时期进行对比,分析一下。
时期1和时期2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处罚装置不同,时期1只处罚“当事人”,而时期2只要有一个成员违章,就对全体进行处罚。
时期1的结果是,花了3小时,将猴子的平均跃起周期增大到了15分钟,并差不多处于平稳状态;
时期2的结果是,只花了约1小时,就将猴子的平均跃起周期增大到了1小时,并差不多处于平稳状态。
明显,时期2不管从效率依旧成效上讲,都明显强于时期1。
什么缘故?
通过那个实验,大伙儿想到了什么?
我们回到企业文化的话题上来。
实验中的电击和水击装置实际上确实是我们的企业制度。
我们再举个实际的例子,比如,我们开会不能迟到这件情况,我们来看看不同的制度产生的成效有什么不同。
针对开会不能迟到,有两种制度,一种类似与电击,确实是迟到就罚款,不同的公司罚
的额度不一样;另一种是罚站,只要有一个人迟到,所有的人员都集体罚站,你迟到几分钟,大伙儿就即刻把会停下来,集体陪你罚站几分钟,站完了,什么也不说,连续开会。
大伙儿想想,哪种制度成效好。
对,明显是后者。
那么,这是什么缘故呢?
事实上专门简单,回到前面的话题,企业文化是什么?一定是意识。
那么,只有你的制度触及到了意识,才能真正起到成效。
人差不多上要面子的,大伙儿一起罚站,别说10分钟,确实是10秒种,那也会成为莫大的耻辱,有过一次让人陪站的经历,谁都可不能再显现第二次,陪人站的经历尽管没有让人陪的味道强烈,但同样也有不一样的感应。
因此,我们在制订制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意识”的作用。
比如,美国消防人员中层领导有个制度:FIRSTIN,LASTOUT.人在同意外界信息的时候,会有刺激感应,确实是条件反射,制度就能达到那个成效。
当紧急时刻,人们的条件反射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成效,因此,美国“9•11”事件中,死的消防人员中,大多是中层,确实是因为“FIRSTIN,LASTOUT”那个条件反射引起的。
因此,制度是第一个层次的文化建设手段,它能让人产生一种被动的感应。
2.环境:被动的心理
在讲第二个层次的手段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前面提到的猴子和香蕉的实验第三个时期的情形。
猴子和香蕉3:(此处缺图)
当第二时期差不多稳固之后,实验人员没有改变任何设备,而是将其中一个猴子——猴四放了出来,又换了一个新的猴子——猴七进来,然后连续观看。
那个新来的猴七一进笼子就感受到有什么不对,猴五和猴六什么缘故那么紧张的看着我?猴七莫名其妙,他们确信有毛病,然后连续环顾四周,看着看着,咿,上面有香蕉……还没等猴七跳起来,猴五和猴六就冲了上来,暴打。
你说,这时猴七明白什么缘故被打么?明白香蕉会引起大雨吗?不明白。
但他明白一点:香蕉不能看!
因此,猴七就坐下来,死死的盯着猴五和猴六,终于,猴五看了一眼香蕉,猴七赶忙跃过去,暴打,这时,猴六也冲过来,一起暴打。
接着,笼子里的三个猴子就都互相观看,只要有一个猴子看一眼香蕉,另外两个猴子就同时跃过去,暴打。
连续了一段时刻,笼子里就只有暴打,而没有了大雨。
接着,实验人员又连续将猴五和猴六换出,这时,笼子里的三个猴子变成了猴七、猴八和猴九,而这三个猴子谁都不明白香蕉的真正隐秘,但在笼子里的三只猴子都有了一个共同的认识:香蕉不能看。
又连续了专门长时刻,笼子里依旧只有暴打,没有了大雨。
好了,实验讲到这,不明白大伙儿看出点什么没有?
笼子里的猴子比前两个时期都要听话,这是什么造成的?明显,这差不多不是“制度”了,大伙儿看,整个过程中都没有下过雨吧。
那么,这是什么造成的?是什么让这些猴子产生了共同的意识?
文化建设的第二个层次,精确治理把她叫做:环境。
她能够由制度转化,但也能够自己形成。
在上边的实验中,笼子里产生了一种环境和氛围,从而猴子们产生了同样的意识:香蕉不能看。
那个环境是由制度产生的。
我再给大伙儿讲一个例子:
往常,在校园里开车的时候,常常看见各个路边都有一个大大的牌子,上边写着:校园内,车速不得超过**。
大伙儿明白,校园里对汽车是限速的。
如此的牌子大伙儿都见过吧。
那么,说内心话,管用吗?
呵呵,是的,不管用。
那个是制度,至于什么缘故不管用,大伙儿自己琢磨琢磨。
我们连续。
后来,慢慢的,大牌子没了,但路上显现了这么一种东西。
对,路障。
这一下子,所有的车都自觉的慢下来了。
只是,每次过路障的时候总要颠一下,总是有些不舒服。
后来,发觉,每个路障相应的位置都显现了这么两个小口,人们的车速照样依旧限制住了,只是没那么痛楚了。
这是什么?
对,环境。
环境对文化起作用的例子还有专门多,我们不再一一列举。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人同意外界信息,第一个层次是什么?对,是刺激感应,自然会有
一种条件反射,这是制度能够达到的。
那么比那个层次更深的是什么?对,是人的心理。
那个层次,人能够做相对比较复杂的思维。
那么,环境对文化的作用就能达到“心理反应”的层次。
比如,在一个专门洁净的街道上行走,即使你为找不到一个垃圾桶而发脾气,你也可不能随地将手中的废纸扔掉。
这确实是环境的作用,能够让你产生一种被动的心理。
3.鼓舞:主动的意识
讲到这,我们简单的回忆一下。
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一种专门的、统一的意识,我们能够通过制度和环境两种手段来实现企业文化向老总所期望的方向建设。
(此处缺图)我们来看个图,假设我们期望产生的企业文化方向是正西方,那么,我们就要把各个不同方向的个体意识通过各种手段逐步转向正西方。
那么,制度能够让人产生一种被动的感应,她能解决的是把人们方向错误的意识纠正过来,让人们的意识方向朝向正确的统一的企业文化方向,从图上来看,确实是能把原先指向东南、东北及东方的个体意识逐步转向正北或正南的方向上来,但制度没有方法将正北和正南方向上的意识连续转向西北或西南方向。
环境恰恰能做到进一步的转向。
环境能够让人产生一种被动的心理,在意识差不多正确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促进你更加靠近统一的正确的方向。
但,环境只能将正北和正南方向的意识逐步转移到西北或西南方向,再进一步就无能为力了。
那么,还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动力和手段,能够让正确的方向更加正确呢?
人在同意外界信息的时候,第一层次是感应,对应的是制度;第二层次是心理,对应的环境;还有第三层次,确实是意识,对应的是精确治理提供的专门的动力和手段——鼓舞!
当意识方向朝向西北或西南方向的时候,什么缘故环境无能为力了呢?缘故在于,到现在,文化建设的手段都还停留在“被动”的层次上,要让个体意识进一步转向正西方,必须激发个体意识的主动性,而鼓舞确实是让个体意识产生主动性唯独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鼓舞是意识层面的文化建设手段,她能够让人产生主动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