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489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安装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AT489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安装
规范
篇一: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
分类
一、功能分类
1、行人过街触发式信号机
2、多时段定时式信号机
3、感应式信号机
4、集中协调式信号机
二、安装环境分类
1、信号机按安装环境可分为室内机和室外机
2、室内机安放在室内、室外机箱等非露天环境中工作,室外机直接安装在室外露天环境工作。
机柜结构设计
信号机机柜结构设计应满足:
——信号机机柜
内部空间应足够大,应有利于信号机的散热和安装、使用、维修。
——信号机机柜设计应能防雨并且尽可能降低灰尘及有害物质的侵入,机柜和安装机箱的设计还要防止顶面积水。
——机柜的结构设计应使信号机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承受正常条件下可预料到的运输、安装、搬运、维护等过程中的操作。
材料
信号机机柜应采用防锈、防腐蚀材料或做过防锈、防腐蚀处理的材料。
信号机内部的印刷电路板材料及部件应进行防潮、防腐、防盐雾的处理。
设置功能
信号机应能通过操作面板或手持终端进行控制方式的设置和信号参数的调整,并按设置的控制方案正常进行。
在进行集中协调控制中,信号机可以通过通信接口接受并执行上级控制机的各项控制指令。
调光功能
信号机可根据需要增加夜间调光功能,在此功能下信号机根据要求可自动开始及终止调光控制。
进行调光控制时信号灯的光强应下降25%~50%。
篇二:交通工程说明
1概述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黄腾峡大道是东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道路终点远期与规划的汕湛高速公路连接,是对外交通的主要出口道路。
对于改善东城区域交通现状、缓解过江交通压力、
促进东部城区的快速形成与发展、扩大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项目路线起于大学路与北江五桥引道相接,紧贴南华工商学院,向北经白麻村、大岭头山垭口、横田村西侧、与省道
S377平交后,止于规划旅游大道平交口,设计路段长
4.454km,结合本项目功能定位,将本项目采用60km/h城市主干道标准进行设计,与北江五桥技术标准一致。
(17)公安部《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指南》;
2 道路交通标志
2.1 设计原则
交通标志的设置力求做到种类齐全、功能完善,使道路使用者在设计车速行驶的条件下,能正确、完整地捕获有效信息,如方向、地点、距离等,并强化对车辆的引导作用,合理地引导车流。
全线设置各类警告、禁令、指示、指路、路名牌等常用交通标志。
标志板在同一根立柱上并设时,应按照禁令、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排列。
1.1设计规范
本次设计遵循的规范、规程如下: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4) 国颁《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5)《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 (6)《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02); (7)《公路交通标志板》(JT/T279-2004); (8)《路面标线涂料》
(JT/T280-2004); (9)《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03);
(10)《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06);
(11)《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安装规范》(GA/T489-2004);
(12)《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术语》(GA/T509-2004); (13)《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A47-2002);
(14)《交通电视监控系统验收规范》(GA/T514-2004); (15)《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JT/T455-2001);
2.2 标志版面设计
(1)警告标志:
警告标志的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
警告标志的形状为等边三角形,顶角朝上。
本工程范围内黄腾峡大道、大学路、职教二路、职教一路上对应的三角形标志边长为90cm。
(2)禁令标志:
禁令标志的颜色,除个别标志外,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图案压杠。
禁令标志的形状为圆形、八角形、顶角向下的等边三角形。
本工程范围内黄腾峡大道、大学路、职教二路、职教一路上对应的圆形标志直径为80cm,三角形标志边
长为90cm。
(3)指示标志:
指示标志的颜色为蓝底、白图案。
本工程涉及指示标志的形状有圆形和正方形。
本工程范围内黄腾峡大道、大学路、职教二
路、职教一路上对应的圆形标志直径为80cm,正方形边长为80cm。
(4)指路标志:
指路标志的颜色为蓝底白图案。
标志板为长方形,采用中英文对照。
根据道路技术标准,本工程范围内对应的的指路标志字高为40cm。
续,指示明确,使得不熟悉本工程区域路网的驾驶员可以正确到达目的地。
(6)辅助标志:汉字字高为20~30cm。
交通标志以确保交通通畅和行车安全为目的,应结合道路线形、交通状况、沿线设施等情况,根据交通标志的不同种类来设置。
交通标志应设在车辆行进正面方向最容易看到的地方,不得被道路两侧的树遮蔽,根据具体情况设在道路的右侧、车行道上方。
标志牌立柱立于道路右侧的分隔带内或人行道内。
路侧式标志应尽量减少标志板面对驾驶员的眩光。
在装设时,应尽可能与道路中线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禁令和指示标志为0~45°C。
指路和警告标志为0~10°C。
标志板与铝合金龙骨及角铝的连接、龙骨与支架连接应牢固。
标志钢构件均应做热浸锌防锈处理。
标志在道路开放交通之前已安装完毕时,应用适当材料将标志板面遮盖,以防板面损坏。
基础预埋件做好防锈处理,外露的地脚螺栓应涂上黄油后包扎好,防止碰坏丝扣。
为保证路基的稳定性,标志基础的回填应确保压实度,在压实度不能保证的情况下,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同意,可采用15号素混凝土回填。
双柱、单柱式标志板内边缘距路肩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
25cm,单悬臂、附着式标志板的下边缘与路面的垂直距离应满足净空高度要求。
由于标志结构塑层不耐摩擦,立柱、横梁钢管等构件在堆放或运输时振动摩擦会破坏塑层,因此构件运输时要用草绳或其它不损害构件塑层的物品把构件相互隔开放置。
混凝土基础尺寸应严格按图纸执行,混凝土标号应满足设计要求。
2.3 标志版材料
标志板采用LF2型铝合金板,为了保证板面的平整度及强度,结合本地区铝合金板设计经验,对于板面面积小于11m2的标志,底板采用2mm厚的铝合金板;对于板面面积大于11m2的标志,底板采用3mm厚的铝合金板;铝合金板中部采用铝合金龙骨加强,边缘采用角铝加强,铝合金板与龙骨及角铝之间均采用铝合金沉头铆钉连接。
单柱式结构标志当标志板长度大于150cm时,标志板(含铝合金龙骨)与立柱之间通过抱箍、方头螺栓、横向钢管、双头螺栓等相连接;当标志板长度小于等于150cm时,标志板(含铝合金龙骨)与立柱之间通过抱箍、方头螺栓相连接;悬臂式结构标志及双悬臂式结构标志的标志板(含铝合金龙骨)与立柱钢管或横梁钢管之间通过抱箍、方头螺栓相连接。
标志板面应无裂缝、撕破或其它表面缺陷,标志板边缘应整齐、光滑,标志板的尺寸误差应小于±0.5%,平面翘曲的误差应小于
±3mm/m。
2.4 反光膜
指路标志底板反光膜采用二级反光膜,字膜采用二级反光膜,反光膜的色度性能及逆反射系数值应符合《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02)的有关规定及达到二级反光膜的技术指标。
2.5 标志结构设计
指路标志支架采用单悬臂F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路名牌等支架一般采用立柱式。
交通标志板及标志的结构不得侵入道路建筑限界。
满足道路净空不低于5.5m。
单柱、悬臂标志立柱根据板面尺寸大小采用不同直径的钢管,钢管下部与立柱法兰焊接,通过地脚螺栓及法兰与基础固定。
结构设计中主要考虑风荷载,风荷载采用350Pa/m2。
3 道路交通标线
3.1 交通标线种类及标准
标线的布设应确保车流分道行驶,起导流作用,保证昼夜的视线诱导。
布设的标线类型有车道分界线、车道边缘线、人行横道线、停止线、车行道边缘白色虚线等。
车行道分界线--根据清远市城市交通车辆运行的实际情况及交警部门的意
车道边缘线--用来指示机动车道边缘,或用来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分界,为宽15cm的白色实线。
人行横道线--设在准许行人横穿车行道的路段,为白色平行粗实线,人行横道线长5m,标线宽40cm,间隔为60cm。
停止线--设置在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表示车辆等候放行信号的停车位置。
停止线为白色实线,线宽30cm,距人行横道1.5m。
车行道边缘白色虚线--表示允许车辆跨线行驶,线宽
15cm,线段长2m,间隔4m。
才能撤走。
交通标线与标记施工应严禁在雨天和潮湿冰冻的路面上进行。
对常温型涂料施工时气温不低于5°C,对热熔型涂料施工时气温不低于10°C。
4 其他交通安全设施
4.1 隔离护栏
本工程大学路、职教一路交叉口处设置隔离护栏。
4.2 警示桩
本工程采用普通警示桩。
设置于主线各平交小路口两侧,提醒主线车辆提高警觉,防范被交叉路口车辆突然出现造成意外。
普通警示桩直径8cm,地上部分高度为80cm,地下部分高度为40cm,基础为C20 20X20X40砼基础,表面贴四级反光膜,柱身表面力求光滑,柱身每20cm涂红白相间之油漆。
3.2 交通标线材料
为了使标线在黑夜同白天有一样的清晰度,为了雨天夜间更好地起到引导作用,采用的热熔标线应具有水下反光功能,需要使用寿命长、反光效果好的材料做标线,同时,标线涂料应具备与路面粘结力强,干燥迅速,以及良好的耐磨性、持久性、抗滑性等特点,并具有良好的视认性,宽度一致,间距相等,边缘整齐,线形规则,线型顺畅。
交通标线材料采用反光热熔型标线漆。
标线涂层厚度1.6~1.8mm,标线表面均匀撒布玻璃微珠,含量为0.3~
0.34kg/m2。
在施划标线前应预涂底油,以提高标线粘结力,底油应符合下表规定。
5 智能交通设施
本工程范围内道路交叉口设置多相位信号灯控制系统。
涉及信号灯种类有长挑臂信号灯,一体式信号灯,人行信号灯。
信号机、设备箱、信号灯立柱、电子警察立柱、电视监控立柱应免设置在盲道上和无障碍通道的范围内。
1.信号机和设备箱
同一条道路应该安装在同一进口的同一位置上;
安装在人行道外侧绿化中紧靠人行道侧石外沿,开门朝向人行道,信号机位于靠近路口中心一侧;
所有机箱顶位于同一水平线,前面保持在一个立面上;④没有人行道道路的距离侧石50cm。
2.长挑臂信号灯
有侧分带的道路,长挑臂信号灯应安装于侧分带中,距离圆头5m;无侧分带的道路,单长挑臂信号灯应设置于直线侧石起点2~4m处,紧靠人行道侧石外边缘的
交通标线与标记的划法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并做到整齐、清晰、醒目,色泽与漆膜厚薄均匀;划漆线条流畅、线性规则。
交通标线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防滑性和辨认性,并按照规范采用符合要求的涂料。
交通标线与标记施工前要清晰地面,除净灰尘和泥土,然后按设计要求放样划
长挑臂信号灯只能设置于人行道板上的,则应尽量少占用道板,紧靠侧石边缘; ?长挑臂信号灯朝向面对来车方向;
④长挑臂信号灯下沿距离地面的净空不少于5.5m; 3.一体式信号灯
一体式信号灯设置于直线侧石起点2m处,距离人行道侧石(或者绿化带)外边缘不少于50cm,并设置于靠近车行道侧;
一体式信号灯设置于中分带中,则须位于正中距离圆头不少于1m; ?一体式信号灯应朝向面对来车方向;
④一体式信号灯灯下沿距离地面不少于2.5m; 4.人行信号灯
使用一杆一灯或一杆二灯式,灯罩下沿距离地面不小于2m。
灯面面对人行横道线,两侧保持对称布置。
人行信号灯安装在人行道板外侧或绿化带中(距离侧石边沿不少于50cm),安装在人行道板上的,则靠近慢车道,帽沿离侧石外边线50cm。
5.电缆管
过路钢管顶端的覆土厚度不小于60cm;道板下的尼龙管顶端的覆土厚度不小于50cm。
所有电缆管无穿孔、裂缝,管口光滑、无毛刺,固定牢固,防腐良好,护管两端伸出车道不少于五十公分,明设部分横平竖直排列整齐。
过路电缆管采用规格为3xG100钢管,其它电缆管采用规格为1xvG50~10xVG50pvc管。
6.电缆管
窨井内四壁应用水泥抹平,井盖顶部与路面或道板保持在同一水平上,井内无垃圾杂物,雨后六小时后无积水。
井内线路预留长度恰当,无交叉现象,管子水平进入井内,且井内露出管口长度恰当。
7.所有带电设施的基础必须通过有关部门接地电阻的测试,符合安全规范要求,并提供完整的测试报告,具体为:
避雷装置的安装位置及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供连接临时接地线用的连接板的数量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④工频接地电阻值及设计要求的其他测试参数符合设计规定,雨后不能立即测量接地电阻。
8.所有基础的接地部分必须用水泥包封起来,不能有螺栓等露在外面,包封外型尺寸保持一致。
9.所有带电设施的电源均由路灯电源接出。
10.隐蔽工程的施工应该做好工程记录、质量记录、施工日记等工程资料,确保其真实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并且有完整的监理资料。
11.电缆线敷设
每组信号灯宜单独适用一根电缆线连接到信号机。
篇三:交警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交警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解决方案
目录
第 1 章概
述 ................................................... (1)
1.1 应用背
景 ................................................... .. (1)
1.2 行业现况及问
题 ................................................... (1)
第 2 章设计原则、依
据 ................................................... (2)
2.1 设计原
则 ................................................... .. (2)
2.2 设计依
据 ................................................... .. (3)
第 3 章系统设
计 ................................................... .. (5)
3.1 系统结
构 ................................................... .. (5)
3.2 系统组
成 ................................................... .. (5)
3.3 功能设
计 ................................................... .. (6)
3.3.1 视频车检器车流量及排队长度检测功
能 (6)
3.3.2 交通参数在信号控制本周期应
用 (7)
3.3.3 信号控制配置功
能 ................................................... .. (7)
3.3.4 视频交通参数采集设备接入功
能 (11)
3.3.5 多时段控
制 ................................................... .. (11)
3.3.6 感应控
制 ................................................... .. (12)
3.3.7 无缆线协调控制(绿波控
制) (16)
3.3.8 特勤路
线 ................................................... .. (17)
3.3.9 公交优先控
制 ................................................... . (17)
3.3.10 节假日不同季节控
制 ................................................... . (18)
3.3.11 行人过街按钮控
制 ................................................... . (18)
3.3.12 降级协调控
制 ................................................... .. (18)
3.3.13 全红控
制 ................................................... (18)
3.3.14 闪光控
制 ................................................... (19)
3.3.15 手动控
制 ................................................... (19)
3.3.16 设备故障检测、处理功
能 ................................................... .. 20
3.3.17 信号机状态监视功
能 ................................................... . (22)
3.3.18 校时功
能 ................................................... (24)
3.3.19 信号机特征参数导入/导
出 (24)
3.3.20 视频监控功
能 ................................................... .. (25)
3.3.21 扩展功
能 ................................................... (25)
第 4 章前端子系统设
计 ................................................... . (27)
4.1 系统架构设
计 ................................................... .. (27)
4.2 信号灯布设原
则 ................................................... . (27)
4.2.1 基本原
则 ................................................... .. (27)
4.2.2 安装数
量 ................................................... .. (28)
4.2.3 机动车信号灯安装位
置 ................................................... .. (29)
4.2.4 非机动车信号灯安装位
置 ................................................... . (31)
4.2.5 人行横道信号灯安装位
置 ................................................... . (32)
第 5 章网络传输子系统设
计 ................................................... (33)
第 6 章后端管理子系
统 ................................................... . (34)
6.1 信号控制联网系统概
述 ................................................... (34)
6.2 信号控制联网系统运行环境要
求 (35)
6.2.1 CS客户
端 ................................................... . (35)
6.2.2 服务
端 ................................................... (36)
6.3 信号控制联网系统功能设
计 ................................................... . (36)
6.3.1 系统管
理 ................................................... .. (36)
6.3.2 路口监
控 ................................................... .. (37)
6.3.3 地图监
控 ................................................... .. (39)
6.3.4 绿波监
控 ................................................... .. (39)
6.3.5 特勤路
线 ................................................... .. (40)
6.3.6 运行监
控 ................................................... .. (40)
6.3.7 查询统
计 ................................................... .. (41)
第 7 章核心设备介
绍 ................................................... .. (43)
7.1 交通信号控制机(DS-
TSC300) ............................................. .. (43)
7.2 交通信号控制机(DS-
TSC500) ............................................. .. (44)
7.3 视频车检器(iDS-
TCD215) ............................................. .. (46)
7.4 视频车检器(iDS-
TCD225) ............................................. .. (47)
第 8 章系统特
点 ................................................... (50)
8.1 灵活适应的控制方
案 ................................................... (50)
8.2 设备快速维护及修
复 ................................................... (50)
8.3 独立、稳定的故障检测处
理 ................................................... . (50)
8.4 开放式NTCIP协
议 ................................................... .. (50)
第 1 章概述
1.1 应用背景
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的持续增加和城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道路交通量的增长速度和人口向城市的聚集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由此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的交通问题。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我们的国家、各级政府和研究机构一直在致力于寻求解决的方案和各种措施。
然而,进入21 世纪以来,我们普遍看到的情
况却是,我国的城市交通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而且愈演愈烈。
这样的城市路况背景下,引入一套先进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能在有限的道路空间上,合理地分时、分路、分车种、分流向使用道路,使路网交通压力均分,实现道路交通的有序、高效运行。
1.2 行业现况及问题
目前我国各城市都加大力度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改造建设,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作为ITS的一个子系统,各个城市都建设了许多。
信号控制系统普遍采用多时段定时信号机、感应式信号机和集中协调式信号机。
但各地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且系统建成后,如何更好的使用,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效果,各地都比较欠缺。
绝大多数城市,各路口信号控制建立时间前后相差较远,各路口信号控制机类型并不统一。
城市管理者逐渐发现设备类型的繁多、相互之间的不兼容给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进一步扩充、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技术力量和专业人员配备不够;
系统建设后期管理和维护问题;
设备的兼容性和稳定性差;
控制策略不够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