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技术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多种教学 方法
“活”学:
采取多种学法 “乐”学: 鼓励学生自学 主动学习,技 能大赛 教学做一体化, “博”学: 注重学生实验 利用图书馆、 操作能力 网络资源
4、课程实施——教学方法
教学做 任务驱动教学法
启发 视频 引导 演示
案例分析法
师生 互动
讨论法 讨论法
如:利用分光光度计测 运河水中磷的含量
仪器分析技术
2013.3
内容简介
1 2 3 4 5 6
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课程内容 教学资源 课程实施 课程的改革与教学效果 教学示例
1
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技术 课程类型:职业能力 基本信息 学时:96 学分:6
1、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专业培养目标所需
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培养依据,强调应用性, 突出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理论课与实验课 几乎同步进行
“教中做”、“做 中学” 卷面考核与实践 考核并重
考核中增加了实 践部分成绩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过渡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
5、课程的改革与教学效果
5、课程的改革与教学效果
Text 教学内容 in here 精选
教学 成果
教学方法 实施
考核方式 的改变
5、课程的改革与教学效果
校企合作教材正在编写之中!
(2)参考教材:
①李继睿、杨迅、静宝元. 仪器分析.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②董慧茹. 仪器分析(第二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③郭景文.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④谷雪贤,黎春怡,柳滢春. 仪器分析实用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4、课程实施——教学方法
在仪器分析课程中,我们将实验与毕业设计相结合,进行任务驱动教 学,按论文的要求完成实验报告,从题目选取-查资料-确定实验方案-取样-检 测-数据分析与处理-报告,全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加以指导,让学生熟练 掌握常用分析仪器的操作技能。经过训练,学生进入实习岗位后,很快能选 定毕业设计题目,在帮助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技能,按 时保质的完成毕业论文,深受单位的喜欢。
•考工考证所需
化学分析工、环境监测工
•职业岗位所需
质检员、化验员、环境监测员
1、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所对应的岗位需求 ——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质检部门的质检员 ——化工产品、药品的化验员 生产操作 ——环境监测人员 B ——新材料研发(科研单位等)
分析检测 A
专业工作 岗位
C 生产管理
技术开发 E 与应用
本课程精品课程网站正在建设之中!
3、教学资源——图书和期刊杂志
学校图书馆有各类《仪器分析》图书多册,校图书馆、系部网站 及兄弟院校的网页形成多层次交叉的资源平台,充分合理利用教学 资源!
3、教学资源——校内实训条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液相色谱仪
原子吸收光谱仪
红外光谱仪
气相色谱仪
我系获批2012年中央财政 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 目一项,该项目获得中央财 政支持的金额达180万,镇 江市配套金额180万元,学 校为了建好该实训基地也投 入180万元,项目建设周期 为2年。目前各项建设工作 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1、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后 续 课 程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前 导 课 程
工业分析 仪器分析 有机分析 分析 环保分析 化工产品检验 环境监测工考证 有机分析
仪器分析技术
顶岗实习、毕业论文
工业分析 有机分析
1、课程的性质与定位——教学目标
总体教学目标:认识仪器---阅读仪器说明书---操作仪器--数据处理、谱图分析--报告---仪器故障排除维护一系列工 作,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上岗能力,并为考证做好准备
3、教学资源——校外实训条件
3、教学资源——师资条件
师资队伍
42.10%
26.32% 21.58%
外聘教师
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所有授课教师皆为双师资格!
4
课程实施
学情分析 授课 对象 学生 情况
有一定的理论
应对 措施
学习 方法
高职二年级学生
基础 喜欢动手实践, 实验操作基本 功参差不齐 没有自主学习 的习惯 接受新知识的 能力较差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
1、会使用岛津UV25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能对水中的苯酚进行测定
6、教学示例——紫外分光光度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布置任务 讨论设计 方案
新知识讲 授
实施检测 任务 课题练习
任务拓展
由水中苯 酚污染引出 课程,布置 检测任务。
师生一起分析 讲授紫外分光 解决问题,哪些 光度法原理。 步骤在现有知识 学生通过实验 基础上能够完成? 做出典型有机 怎么完成?哪些 物的紫外吸收 步骤暂时不能完 光谱图,讨论 成,需要具备什 总结出生色团、 助色团、红移、 么新知识? 蓝移、溶剂效 应等概念
(1)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学生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良好,认为理论知识不再枯燥,动手 能力提高了不少,思维方式也得到了锻炼,对工作和日后发展很 有用。 (2)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情况 用人单位认为学生仪器分析的基本知识扎实,上手快,用得上, 留得住,化验室的岗位首选我们学生。 (3)行业对课程的综合评价 系部通过建立专业建设委会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入交流,行业企业 专家认为我们的《仪器分析技术》课程设置合理,学生理论扎实, 动手能力强,将职业技能鉴定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提高了学 生的职业技能。
分析总结
对实验过程总结,查漏补缺 ,分析重点,知识拓展(20min)
方案设计
复习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 学以致用(60min)
实验操作
教师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 验,并完成数据分析(60min)
实验准备
分工合作,试剂配制(30min)
/yqfx/index.asp?selected=05
6、兰州城市学院仪器分析精品课程:
/2011sj/yqfx/dzja/
7、陕西师范大学仪器分析精品课程:
/yqfxan/index/xiaoguo/ziwo.html
3、教学资源——网络资源
1、中国仪器分析网:/ 2、仪器分析信息网: / 3、西北师范大学仪器分析精品课程:
/jpkc/hgxy/instrument/
4、河南师范大学仪器分析精品课程:/yqfx/ 5、厦门大学仪器分析精品课程: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
能力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目标
1、课程的性质与定位——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
(1)理解各仪器的 工作原理; (2)掌握各仪器的 分析测定方法; (3)掌握各仪器的 结构和保养、维护及 故障排除方法; (4)掌握数据处理 的方法及检验报告的 标准格用基本 操作技能; (2)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一定的信 息迁移能力 (4)具有较好的逻 辑思维能力及综 合分析能力
6
教学示例——紫外分光光度法(4课时) 本次课地 位
已掌握了吸收定律和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特点 、分析方法、使用范围;之后要学习红外分光光度 法;本次课时对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拓展
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生色团与助色团、 红移与蓝移、溶剂效应、吸收带的类型;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以及紫外吸收光 谱的应用。
如:学习气相色谱时 设计情境
如:紫外分光光度法 中的术语 讨论时,教师给 予适当的启发引 导,抓住问题的 中心,把讨论引 向深入。
我讲给你听 我做给你看 你做给我看 我来纠正你
教师下达任务,学 生分组进行训练。 每个同学独立完成 分析实验到报告的 撰写,教师起指导 和纠正的作用
案例分析,培养学生 发现问题、分析、解 决问题的能力,引导 学生面对具体的问题 建立可行性研究方案
教师一边讲解一 边演示仪器基本 操作。然后分实 验小组,每位学 生根据设计方案, 配制溶液,用仪 器亲手演练,完 成检测。
知识归纳:紫 外分光光度法 与可见分光光 度法的联系与 区别 。 任务拓展:紫 外分光光度法 的其他应用
6、教学示例——紫外分光光度法
水中苯酚的测定
了解水中苯酚的测定 方法(10min)
3、课程内容——重点、难点
解决办法
1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实现理论讲解与 实际操作、学校教 学与生产应用的有 机结合
2
利用网络资源 充分利用多媒 体、网络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3
校企合作,实例 观摩 身临其境,解 决实际检验问题
3
教学资源
(1)建议课程教材
该教材紧扣高等职业 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产品 质量检验人才的目标, 体现了以能力培养为本 位的特色,选材面广、 内容新颖、实用。
(1)严谨求实,爱 岗敬业 (2)责任意识、诚 信意识 (3)职业道德和工 作作风 (4)团队协作能力
1、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设计理念
校企合作开发 课程
根据学生差异实 现教学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 建构知识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 导向设计学习 流程
2
课程内容
——选取原则
结合岗位需求 结合职业标准 结合学生实际
模块名称 电位分析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红外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气相色谱分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学时(理论/实验) 2/1 10/10 8/9 9/10 10/10 8/9
2、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编号
1 2 3 4 5 6
能力训练项目
利用电化学分析法测定几个工业产品的pH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运河水中的磷、Fe含量及苯酚 物质的测定 利用原子吸收法对水中的铅、镉等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检测 评价 利用红外光谱法对有机原料进行分析检测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工业废水中的苯、甲苯进行检测 利用液相色谱法对萘 、果汁(苹果汁)中有机酸 进行检 测
精选教学内容 :“够用、实 用”,以应用 为目的,以培 养技能为主, 为学生的可持 续发展奠定良 好的基础
2、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质谱分析法
电分析法
仪器分析技术
光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
热分析法
分析仪器联用技术
2、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重点介绍光度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 主要授课内容如下:
模块名称学时理论实验电位分析法2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010红外吸收光89原子吸收光谱法910气相色谱分析法1010高效液相色谱法892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编号能力训练项目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运河水中的磷fe含量及苯酚物质的测定利用原子吸收法对水中的铅镉等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检测评价利用红外光谱法对有机原料进行分析检测利用液相色谱法对萘果汁苹果汁中有机酸进行检测2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2课程内容重点难点要求学习情境主要内容规范操作分析仪器的使用分析仪器的构造及使用分析样品的配制仪器分析对样品的要求前处理和配制重点讲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方法的分析原理条件的选择性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谱图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相色谱分析法难点
环境监测工技能考证
化学分析工技能考证
仪器分析教学
4、课程实施——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100%
平时成绩20%
出勤5% 作业或是实验 报告10% 学习态度5%
卷面成绩40%
实验方案 10%
实际操作40%
操作 25% 结果分析 5%
5
课程的改革与教学效果
课程改革
先理论课,再实 验课 考核以理论考试 为主 理论课与实践课 教学分开
D 产品营销
1、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对分析、化工、精细化工三个专业07、08、09级共计 121人毕业生问卷调查显示:在从事化学及相关行业中都涉 及到分析仪器的使用。
1、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仪器分析技术》
工业分析 与检验
应用化 工技术
仪器分析技术 化学制
药技术 环境监 测与治 理技术
是结合了高职高专 教育特点,以及化 工行业质检岗位实 际所需而设的一门 课程,是工业分析 与检验、环境监测 与治理等专业的核 心课程;是校企合 作开发的基于工作 过程的课程。
2、课程内容——重点、难点
要求 学习情境
分析仪器的使用 分析样品的配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红外吸收光谱法 方法的分析原理、条件 的选择性、定性分析方 法、定量分析方法、谱 图分析
主要内容
分析仪器的构造及使用 仪器分析对样品的要求、 前处理和配制
规范操作
重点讲解
原子吸收光谱法 气相色谱分析法
难点:根据样品性质、分析对象设计分析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