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 基础集训 一 农业的区位选择PPT-优质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铜川市积极开展林下套种中草药,同时对外推广
方法归纳 农业区位的分析与选择
如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苹果——暖温染物对中草药的影响,也不能减少病虫害,A、B两项错误。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技术装备: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
进程。
知识构建
解析 生产有机香蕉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劳动力数量、市场需求、环境质量、资金、技术以及国家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
由于大量人口外流导致劳动力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导致不能满足双季稻的种植需求,②正确。
规范答题农业区位的分析、选择与描述
角度2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020云南昆明一中高三月考)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省重要的水稻主产区,曾 广泛种植双季稻,但随着人口外流,逐渐改种蔬菜、单季稻、油料作物等。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家大力支持恢复双季稻种植。据此完成3~4题。 3.长株潭地区改种双季稻为种单季稻的原因可能是( ) ①户籍人口减少 ②劳动力人口减少 ③粮食作物收益少 ④农业多样 化生产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4.国家大力支持恢复双季稻种植的原因可能是( ) A.双季稻较单季稻品质好 B.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C.促进滞留的劳动力就业 D.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光照 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光照不足,不 适宜谷物种植,适宜多汁牧草生长;③日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
气 候 热量
上可弥补热量不足的问题 ①热量(或积温)直接影响作物生长期、复种指数和单产;②昼 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农产品品质优
①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宜发展种植业,200~400毫米宜发展
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
影响
光照 热量
决定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影响农作物 产量 、作物种类、 耕作制度 、 栽培方法
土地
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地肥力影响土地生产力
水分
多少和时空分布影响农业生产类型
地形
影响 种植业 类型
2.技术经济因素 (1)劳动力需求: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水稻种植>小麦种植。 (2)技术装备: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 专业化 进程。 (3)生产技术:包括良种培育、 耕作技术 、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 防治等。 (4)种植方式:如单作、 间作 、套作、混作、连作等。 (5) 耕作制度 :又称熟制,有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等。 3.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交通运输、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森林具有防风的作用,可使林下种植的中草药处于静风的环境中,D项正确。
据材料可知,闽宁镇坐落在贺兰山东麓的宁夏平原上,地势平坦开阔,而西海固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地势起伏大;黄河流经宁夏平原,灌溉水源丰富;据图可知,闽宁镇降水较少,
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位于贺兰山东麓,风沙灾害小。
答案 (1)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开阔;离黄河近,水源丰富;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位于贺兰山东麓,风沙灾害小。
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
考向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规律•深化整合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 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 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①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更多有机物;②光照
【典例】 〔2018 北京卷,36(4)〕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第(2)题,人口迁出,对迁出区而言,可以缓解人地矛盾,使西海固地区人口容量趋于合理,减轻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生态环境得到修复,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农业区位因素
答案 3. C 4. B 解析 第3题,据题干可知,长株潭地区人口外流,主要为外出务工经商等,户 籍人口并未显著减少,①错误。由于大量人口外流导致劳动力人口减少,劳 动力不足导致不能满足双季稻的种植需求,②正确。粮食作物收益相比于 种植蔬菜、油料作物较低,③正确。农业多样化生产不是该地区改种双季 稻为种单季稻的主要原因,④错误。C项正确。第4题,双季稻与单季稻均 为水稻,品质相似,A项错误。双季稻的产量大于单季稻,可以有效保障国家 的粮食安全,B项正确。长株潭地区大量人口外流,没有劳动力过剩的状 况,C项错误。单、双季稻的种植与农业现代化水平无关,D项错误。
【素养解读】试题以某地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 景观为背景材料,考查农业区位及其选择、降水特点及季节分配特点等,培 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 【思路导引】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南坡。该 地位于52°N附近,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葡萄植株之 间的阻挡少,可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 利于葡萄的生长。第(2)题,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顺坡垄加重了水土 流失,不利于保水保土。温带半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种 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灌溉不便,故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 采用顺坡垄。
夏季(全年)降水少、干旱,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制约条件
答案 (1)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开阔;离黄河近,水源丰富;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位于贺兰山东麓,风沙灾害小。
答案 劳动力廉价而充足;市场需求量大;政府政策支持;资金、技术投入多;环境污染少。
(4)种植方式:如单作、
、套作、混作、连作等。
(2020云南昆明一中高三月考)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省重要的水稻主产区,曾广泛种植双季稻,但随着人口外流,逐渐改种蔬菜、单季稻、油料作物等。
理环境的影响 右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
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概括该国生产有机香蕉的社会经济条件。
解析 第1题,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大陆性较强,气候类型并不复杂,①错误。
夏季(全年)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机械化水平,如平原地区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区宜发展林牧业、立体农业(多种经营)
为满足全球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该国增加有机香蕉的种植面积,设立环境监测、质量保障等管理机构,加大投入,提高有机香蕉的产量和品质。
的分析方法(综合思维) 规范答题农业区位的分析、选择与描述 农 业 地 域 类 型 的 特 点 【素养解读】试题以某地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为背景材料,考查农业区位及其选择、降水特点及季节分配特点等,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
答案 (1)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 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 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 (2)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 水保土。
题组•训练突破
角度1 农业区位因素 (2020陕西西安二模)陕西省铜川市因煤而兴,同时有着悠久的药材种植历 史,独特的自然环境使该地拥有600多种中药材。近年来,铜川市积极开展 林下套种中草药,同时对外推广 中药文化的影响力,在产业转型 中积极发展中药材产业。下图 为铜川市地理位置及等高线和 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据此 完成1~2题。
据材料可知,闽宁镇坐落在贺兰山东麓的宁夏平原上,地势平坦开阔,而西海固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地势起伏大;黄河流经宁夏平原,灌溉水源丰富;据图可知,闽宁镇降水较少,
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位于贺兰山东麓,风沙灾害小。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夏季(全年)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多种气象灾害影响生产(寒潮、台风、干旱、暴雨、洪涝等)
①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宜发展种植业,200~400毫米宜发展畜牧业;②降水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③降水过少或过多易造成旱涝灾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2.掌 握 主 要 农业 地 域 类型 的 特 点及 其 形 成条 件 (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及其形成条件 温带半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灌溉不便,故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价格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和效益
种植经验 种植历史和经验影响农业单产、质量和品牌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①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②利用农业科
科技(机械、技,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③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如利
化肥、良 用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无土栽培和植物
1.铜川市中草药资源丰富,主要得益于( ) ①气候类型复杂 ②环境污染小 ③地势起伏大 ④土层深厚,土质疏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铜川市积极推广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是因为林下可提供( ) A.无污染物的环境 B.无病虫害的环境 C.阴凉干燥的环境 D.温凉静风的环境
答案 1. D 2. D 解析 第1题,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大陆性较强,气候类型并不复杂,① 错误。环境污染状况与该地中草药资源丰富与否关系不大,②错误。该地 地处渭河平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且黄土高 原地区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适合多种中草药生长,③④正确。D项正确。第 2题,林下套种并不能阻断污染物对中草药的影响,也不能减少病虫害,A、 B两项错误。林下种植可减少阳光照射,进而减少水分蒸发,使中草药的生 长环境更加阴凉湿润,C项错误。森林具有防风的作用,可使林下种植的中 草药处于静风的环境中,D项正确。
(2)小范围地域的农业区位分析和选择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思路•典题透析
【典例】 〔2020全国Ⅰ卷,36(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喜光,耐旱。右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 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1)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 的优势。 (2)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运输、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粮食作物收益相比于种植蔬菜、油料作物较低,③正确。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2. 农 业 生 产 活 动 对 地 (5)
:又称熟制,有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等。
3. 结 合 实 例 说 明 农 业 生 产 活 动 对 地 理 环 境 的 有 单、双季稻的种植与农业现代化水平无关,D项错误。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地理
内容索引
素养导读 体系构建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 核心素养 专项提升
素养导读 体系构建
考点呈现
核心素养
(2)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
1. 理 解 影 响 农 业 区 位 的 主 要 因 素 , 掌 握 农 业 区 位 问题②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条件,发展优势、特色农业。 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 环境污染状况与该地中草药资源丰富与否关系不大,②错误。
种、冷藏) 工厂可使农作物全年播种、全年收获;④保鲜、冷藏技术
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3.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方法归纳 农业区位的分析与选择 (1)大范围地区的农业区位分析和选择 ①考虑地形条件的影响:地形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与分布,可结合下图理 解。
②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作物生长,这种影响有 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 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 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水源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如干旱地区的绿 洲农业
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市场
市场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政策
政府政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农业布局和农业结构 的调整
地价
地价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和效益(从城市近郊到远郊)
降水 畜牧业;②降水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③降水过
少或过多易造成旱涝灾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地形
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机械化水平,如平原地区宜发展种植业, 山地、丘陵区宜发展林牧业、立体农业(多种经营)
土壤
土层厚度,土壤水分(湿度)、温度、透气性、肥力(有机质、 矿物质含量)影响农作物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