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试题
1.统一全国的隋朝皇帝是
A.杨广B.杨坚
C.李世民D.武则天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统一全国的隋朝皇帝。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派兵南下,灭陈,重新统一全国。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2.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
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 ) A.加强中央集权B.实现国家统一
C.开通京杭大运河D.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李纲所说的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就是指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实现国家统一,他于589年灭陈,重新统一南北。
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说明了大运河开凿的重大意义是
A.巩固了封建统治B.加重了人民负担
C.促进南方经济发展D.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朝大运河开凿的重大意义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隋朝实现了国家统一,开凿了北起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4.下面关于隋炀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隋朝的建立者B.进行汉化改革
C.开凿了大运河D.抗击倭寇侵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炀帝的相关知识内容。
四个选项中很容易排除答案A、B、D,隋朝的建立者隋文帝,进行汉化改革是孝文帝,抗击倭寇侵略是戚继光;开凿了大运河是隋炀帝的活动;故选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5.阅读下表判断:
画“ⅹ”;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画“〇”。
(1)隋朝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
()
(2)开元盛世表明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
(3)之所以出现贞观之治是由于武则天选用良吏,轻徭薄赋,简法轻刑,重视教育。
()
(4)中国的盛世只有隋唐时期才会出现。
()
(5)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是当朝皇帝开拓进取,措施行之有效。
()
【答案】(1)(√)(2)(○)(3)( ×)(4)( ×)(5)(√ )
【解析】本题考查隋唐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的有关知识。
(1)隋文帝统一中国后,由于他明白到“古帝王没有好奢侈而能持久的”之道理,所以由他辅政时
开始,就提倡生活节俭,这种躬行节俭,使人民的负担相应得到减轻,而且有利于各项措施的推行。
隋文帝在位时,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正由于这些措施的推行,隋在
文帝统治的最初二十多年间,政治清明,人口增加,府库充实,外患不生,社会呈现了一片繁荣,历史称为“开皇之治”。
这些内容在表格中明显地概括指出,属于表格中显性的内容。
所以画√;(2)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
唐玄宗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
想为宗,提倡文教。
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天
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前后共29年。
“开元盛世表明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这是史实,但本题表格中并没有涉及此内容,所以画〇;
(3)“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
由于唐太宗能任人
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
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贞观之治出现在唐太宗时期,而不是武则天时期,所以画×;
(4)隋唐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繁荣开放的一段时期。
隋朝开创性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为唐朝加
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
唐初统治者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政治清明。
如唐
太宗在位时期,善于用人纳谏,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调整统治的政策和措施,为唐朝前
期繁盛的局面打下了基础。
唐初,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以及发展生产的努力。
人民安居乐业后辛
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为唐朝前期的繁盛做出了重大贡献。
所以,这段时期出现的盛世局
面多,但盛世局面的出现并非是隋唐独创,比如汉朝时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等,清初时有“康
熙盛世”等,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画×;
(5)一般来说,在经历了长时间大混乱,民生凋弊,经济崩溃后,改朝换代时,初代统治者较
为睿智(如隋文帝、唐太宗等),有意休生养息,发展经济,整个社会自上而下呈现出一种奋发
的态势,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就有可能会出现“盛世”,这种情况也可能发生在一个朝代中
期青黄不接之时,也叫作中兴之治(如“光武中兴”)。
之所以有各种盛世局面的出现,往往是当
朝皇帝善于总结经验、开拓进取,措施行之有效、有利于农业等的发展,从本题表格中可以概括
得出这个重要原因,因此画√。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6.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三次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是在隋朝,具体事件是
A.隋文帝建立隋朝B.杨坚夺取北周政权
C.隋炀帝灭陈D.隋文帝灭陈
【答案】D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隋朝的统一。
魏晋以来,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北周末年,外
戚杨坚掌握大权。
581年,它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
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新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7.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答案】B
【解析】隋炀帝杨广(569—618)隋文帝次子,隋朝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于604—618年
在位。
581年封晋王,589年任行军元帅统兵伐陈,600年立为太子。
604年即皇帝位,年号大业。
在位期间,政绩和暴政都很突出,他主持修建大运河、长城和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
绸之路,三征高句丽,开创科举。
但是,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滥用民力,使生产遭到严
重破坏。
巨大的工程和连年的战争使民生不堪重负,引发大规模的叛乱。
在农民军的打击下,隋
朝统治摇摇欲坠,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部将缢杀,隋朝灭亡。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繁荣一时的隋朝。
8.隋朝涿郡一位商人下江南做生意,乘船沿大运河一直南行,最远可达()
A.洛阳B.长安C.江都D.余杭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内容。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由此可见,隋朝涿郡一位商人下江南做生意,乘船沿大运河一直南行,最远可达余杭。
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9.大运河在古代中国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
大运河连接淮河与长江的一段是
A.通济渠B.永济渠
C.江南河D.邗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对教材所给地图准确记忆即可回答,大运河连接淮河与
长江的一段是邗沟,答案为D。
通济渠连接洛水和淮水,A错误;永济渠连接涿郡和洛阳,B错误,江南河连接江都和余杭,C错误。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荣一时的隋朝
10. 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建立的概况。
结合所学可知,581年杨坚建立隋朝,称隋文帝,结束
了三国以来四百年的分裂,并于589年完成了统一。
故选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荣一时的隋朝
11.(7分)材料一隋朝运河材料二元朝运河
材料三隋朝时并没有现在这样的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大运河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
是其中的一部分……..
隋朝虽然是个短命的王朝﹐但很多方面在历史上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大运河的开凿就是
其中的一项。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
(1)从材料一图片中﹐你得到关于大运河的什么历史信息?(任写一条相关的得1分)
(2)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想想那时为什么能开通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可依
据材料介绍或所学知识回答一到两条)(2分)
(3)比较材料一﹑二﹐你能看出两幅图片上有何不同?(2分)
(4)两个不同时代的运河却承载着相同的历史功能﹐请问﹐二者的相同作用是什么?(1分)(5)你能再举一例隋朝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历史贡献吗?(1分)
【答案】(1)北抵涿郡,南达余杭;有四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五大水系等(任答一方面得1分)
(2)①隋炀帝 (1分) ②隋文帝时期,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人口的增长,为劳动力的征发提
供了条件; 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等 (任答一方面得1分)
(3)黄河改道;元运河在隋运河基础上裁弯取直,隋运河短等。
(只要图相符合都可)(2分) (4)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1分)
(5)开创科举制三省六部制(1分)
【解析】(1)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提取图片中的信息即可,答案在北抵涿郡,南达
余杭;有四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五大水系中任选一点
即可。
(2)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
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能够开通的原因可以从国家经济实力、劳动力条件和运河线路的自
然条件优势等方面任答一点,如经济实力方面,隋文帝时期,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劳动力条
件方面,人口的增长,为劳动力的征发提供了条件;运河线路的自然条件优势,有天然河道和古
运河为基础。
(3)本题考查对隋朝和元朝大运河的比较相关知识,观察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答
案如黄河改道;元运河在隋运河基础上裁弯取直,隋运河短等。
(4)本题考查隋朝和元朝大运河的相同作用,结合所学知识,隋朝和元朝大运河都促进了我国
南北的统一和交流。
(5)本题考查隋朝政治制度相关知识,题目强调的是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答案可选开创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中一项即可。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贞观之治
12.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有功有过,作出他对历史影响深远的一项措施是()
A.兴建许多粮仓B.开凿大运河C.统一全国D.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内容。
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的统治,隋炀帝时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13.继秦汉之后,又一次实现中国统一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曹操D.隋文帝
【答案】D
【解析】秦汉之后,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动荡时期,直到南北朝末期,才出现了局部统一,最终由隋朝完成了统一,在隋文帝统治时期的589年完成,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荣一时的隋朝
14.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B.建立三省六部制
C.创立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建立的历史意义。
587年,隋灭南陈,继秦汉后又一次实现了统一,将中国历史推进到崭新的阶段,这是隋朝最大的贡献,所以答案选A。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的统一与大运河·隋朝的统一
15.(9分)请你仔细观察右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1)右图描述的是_________(水利工程的名称)?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4)此河呈什么走向?它的开通有什么作用?
【答案】(1)隋大运河(1分)
(2)北京;杭州(2分)
(3)江南河,邗沟,通济渠(3分)
(4)南北走向;(1分)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
(2分)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京杭大运河和读图能力。
图中此水利工程由北往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可以判断此水利工程是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本题考查的是京杭大运河南北两端的城市。
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本题需要识记隋朝京杭大运河的示意图,包括京杭大运河的四段、沟通的五大水系和连接的城市。
本题考查的是京杭大运河的四段。
京杭大运河由北向南分别是永济渠(C段)、通济渠(D段)、邗沟(E段)和江南河(F段)。
由B余杭出发去洛阳,需要经过江南河(F段)、邗沟(E
段)、通济渠(D段)三段。
不可能经过永济渠(C段)。
(4)本题考查的是京杭大运河的走向及其影响。
由图中可以判断,京杭大运河呈南北走向。
京
杭大运河的开通,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对我国以后经
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同时,也巩固了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16.统一是中国历史上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继秦汉之后,又一次实现统一的是
A.三国B.隋朝
C.宋朝D.元朝
【答案】B
【解析】中国历史上在长期分裂后统一的政权有秦朝、西晋、隋朝、元朝,其中西晋只是短暂的
统一,故选B项。
隋朝是既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次实现的统一。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荣一时的隋朝
17.隋唐时期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①三省六部制②科举制③分封制④宣政院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A
【解析】注意题目中的时期为隋唐时期,选项中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宣政院是元朝时期设置管理
西藏的机构,排除这两项,故选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荣一时的隋朝
18.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
宰相则采用委员制。
”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省六部制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度,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
中枢政务,符合材料中“委员制”,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三省六部制
19.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唐朝的中央政府机构
A.防卫省B.中书省
C.门下省D.尚书省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政治制度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其
中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强了中央统治
力量,据此分析可知A不符合史实,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三省六部制
20.今天的台湾,隋朝时称之为:()
A.夷洲B.江都
C.流求D.澎湖
【答案】C
【解析】本题将历史知识与地理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台湾在三国时称夷洲,江
都是指扬州,澎湖列岛属于台湾岛西部的台湾海峡,在隋朝时,台湾称之为流求,元朝时台湾又
称琉球。
故选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荣一时的隋朝
2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
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隋朝的相关内容。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南陈,继秦汉后中国历史又一次实现了统一;公元605年,隋炀帝统治时期,开通了京杭大运河。
所以答案选A。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22.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版、
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听精华绝品。
“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构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
治时期开凿的?()
A.隋文帝B.隋炀帝
C.唐太宗D.唐玄宗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
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
北经济的交流。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23.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
成绩选拔人才。
该皇帝是()
A.隋炀帝B.孝文帝
C.秦始皇D.隋文帝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运河开凿于隋炀帝,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的办法选取官员,隋炀帝开始设
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所以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荣一时的隋朝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计多。
”
——唐朝诗人皮日休
材料三: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说出该河的名称?其中心和起止点的具体名称(今天的地名)。
(4分)
名称:ABC
(2)上述两则材料对“此河”的作用评价很高,对“此河”的开凿你有何看法?(2分)
(3)材料三中赵州桥建于何时?是谁设计建造的?它有何历史地位?(3分)
(4)材料三中的《金刚经》原藏于敦煌莫高窟,是什么时候印制的?它采用什么技术印制?它
在今天看来有何价值?(3分)
【答案】(1)京杭大运河。
A北京;B洛阳;C杭州。
(2)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但过度役使劳力,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
(3)隋朝;李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4)唐朝;雕版印刷;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术
【解析】(1)依据所学隋朝大运河的路线图为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
长四五千里。
隋朝的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所以依次填的内容为京杭大运河。
A北京;B洛阳;C杭州
(2)依据所学可知运河开凿的意义为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
和工商业发展;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3)依据所学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位于今天河北赵县的洨(xiao)河上,是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
计和主持建造的,可以得出其建造者为李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
座石拱桥
(4)依据所学敦煌莫高窟发现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反映了唐代印刷术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荣一时的隋朝;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
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
25.唐朝时,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它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你知
道这种灌溉工具是什么吗?()
A.曲辕犁B.筒车
C.翻车D.水排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筒车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抓住“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低处汲
到高处”,据此信息可以判断是筒车,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筒车在流水冲击下面的水轮转动,竹筒就
浸满了水,并自下而上地把河水带到高处倒出,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筒车
26.“盛世时期”是封建社会少有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时期。
隋朝时期的盛世局面形成于()A.隋文帝统治时期B.隋炀帝统治时期
C.唐高祖统治时期D.唐太宗统治时期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隋文帝时期的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据此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而
B虽然是隋朝但不和史实,CD是唐朝与题干时间不合,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开皇之治
27.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D.节俭盛行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朝历史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隋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较
短的朝代之一。
但隋朝在政治制度方面、在军事上、经济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隋朝581年
建立,618年灭亡只存在了37年,因此纵观隋朝历史短暂而繁荣,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隋朝的特点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
其中的一部分……
——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
(1)大运河是谁在位时期开通的?(1分)
(2)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
(2分)
(3)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
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
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
(2分)
【答案】(1)隋炀帝
(2)长城、金字塔。
(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
(3)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凿促进了我国南北的交流,影响深远。
大运河是人
类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大运河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
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开通了一条
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世界著名工程的准确识记,解题时一定要紧扣“两个古代著名工程”,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除大运河外中国的有长城,世界有古埃及的金字塔等。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