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南方凤凰台生物二轮(江苏专版)专题四 核心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生物的遗传
核心1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9·浙江选考)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
B. 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
C. 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
D. 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2. (2019·南京二模)下图是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A代表噬菌体侵染细菌、B代表噬菌体空壳、C代表大肠杆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需含32P的无机盐
B. 若要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还需设计一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做对照
C. 保温时间延长会提高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成功率,使上清液中放射性的比例下降
D.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大肠杆菌为噬菌体繁殖提供了所有条件
3. (2019·扬泰南淮徐宿连二模)下图是用32P标记噬菌体并侵染细菌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用32P标记噬菌体→②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③搅拌、离心→④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
A. 过程①32P标记的是噬菌体外壳的磷脂分子和内部的DNA分子
B. 过程②应短时保温,有利于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C. 过程③离心的目的是析出噬菌体外壳,使被感染的大肠杆菌沉淀
D. 过程④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说明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
4. (2019·扬州期末)M13丝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闭合的环状DNA,由此可以推断( )
A. M13的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B. M13的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外壳的场所
C. M13的DNA复制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
D. 可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M13以标记蛋白质
5. (2019·扬泰南淮徐宿连三模)将大肠杆菌在含15NH4Cl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DNA的两条单链均含15N,再转移到含14NH4Cl的新培养基中培养。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通过有丝分裂增殖,确保DNA分子平均分配
B. 本实验使用的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其中不含有机碳源
C. 大肠杆菌内的15N仅分布在DNA分子的4种碱基中
D. 在新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子代大肠杆菌都含15N标记的DNA
6. (2019·无锡一模)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录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B. 转录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共同起作用
C. 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D. 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仍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7. (2019·扬州考前调研)某DNA上的M基因编码含65个氨基酸的一条肽链。

该基因发生缺失突变,使mRNA减少了一个AUA碱基序列,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突变基因表达时,翻译过程最多涉及62种密码子
B. 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会上升
C. 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多肽链中,最多有1个氨基酸不同
D. 与原M基因相比,突变后的M基因热稳定性相对下降
8. (2019·天一中学)将蚕豆根尖细胞在含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培养液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含BrdU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至分裂中期,取出根尖组织用姬姆萨染料染色(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BrdU的为浅蓝色,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不含或部分不含BrdU为深蓝色),其染色体被染色的情况是( )
A.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均为深蓝色
B.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为浅蓝色
C. 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为浅蓝色
D. 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为浅蓝色
9. (2019·南通三模)下列关于人体造血干细胞中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B. 转录过程是从RNA聚合酶与起始密码结合后开始的
C. 一个mRNA可指导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一条多肽链
D. 细胞内线粒体中可发生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
10. (2019·南通一模)下列有关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控制性状都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
B. 基因控制性状是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
C. 一种基因不可能控制多种生物性状
D. 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性状发生改变
二、多项选择题
11. (2016·江苏卷)为在酵母中高效表达丝状真菌编码的植酸酶,通过基因改造,将原来的精氨酸密码子CGG 改变为酵母偏爱的密码子AGA,由此发生的变化有( )
A. 植酸酶氨基酸序列改变
B. 植酸酶mRNA序列改变
C. 编码植酸酶的DNA热稳定性降低
D. 配对的反密码子为UCU
12. (2019·如皋中学)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种重要生理活动的示意图,A、D代表不同物质分子,E代表A、B 杂交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物质B相比,物质A的特有基团是核糖和尿嘧啶
B. E区域的形成是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果
C. 物质C代表RNA聚合酶,此外该生理活动还需要解旋酶
D. 物质D代表脱氧核苷酸,图示过程仅发生在细胞核中
13. (2019·淮阴中学等七校联考改编)下图为人体内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图解,其中a、b、c、d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过程需要用到某种蛋白质的催化功能,c过程需要用到某种核酸的运输功能
B. 据图推测,b过程为RNA的加工过程,剪切掉了部分脱氧核苷酸
C. 基因1的某次表达过程中可同时进行a过程和c过程,从而提高多肽的合成效率
D. d过程形成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同时作用于甲状腺和垂体
三、非选择题
14. (2019·南通调研)DNA甲基化是指DNA序列上特定的碱基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催化作用下添加上甲基,导致相关基因转录沉默。

DNA甲基化在细胞中普遍存在,对维持细胞的生长及代谢等是必需的。

下图甲、乙分别表示dnmt基因表达的两个过程,a、b、c、d代表相关物质,据图回答:
(1)甲过程所需原料是,c是酶。

(2)与甲过程相比,乙过程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完成乙过程除了图示的物质和结构外还需要。

(3)乙过程中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最终每个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都相同的原因是。

(4)细胞中DNA甲基转移酶增多,抑癌基因异常甲基化是引起细胞癌变的原因之一。

一种肺细胞的癌变是由ASPP基因(一种抑癌基因)甲基化引起的,则与正常细胞相比,该癌细胞中dnmt基因转录的mRNA和ASPP基因转录的mRNA含量分别会、。

15. (2019·苏北三市一模)下图是miRNA在细胞中产生及发挥调控功能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miRNA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①过程需要酶。

与双链DNA相比较,①过程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形式是。

(2) RISC中的miRNA能与靶mRNA碱基配对,若两者之间完全配对,则;若两者之间只有部分区域发生了匹配,则。

由此可见miRNA是生物基因表达的一类(选填“正”或“负”)调控因子。

(3) miRNA编码基因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病毒甚至单细胞生物中。

目前有研究表明,人巨细胞病毒(HCMV)含有的miRNA基因,有利于它在宿主细胞中较长时间的潜伏。

据此推测,HCMV编码的miRNA的作用可能有(填数字标号)。

①限制病毒自身基因的表达②监控和操纵宿主细胞中的生化环境③便于免疫细胞识别、监控和清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