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生态环境防治形势分析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菏泽市生态环境防治形势分析与对策
【摘要】菏泽市地处鲁西南地区,与安徽宿州和河南的开封、新乡、商丘等地接壤,其实按照山东省的生态环境防治规划来讲,菏泽市的生态环境防治任务原本并不复杂,只是因为与相邻省份毗邻较多,在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上的许多政策都难以完善的落实,才导致菏泽市的生态环境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本文就结合实际情况,对菏泽市的生态环境防治形势进行分析,以期望从中探讨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菏泽市;生态环境防治形势分析;人文生态环境
0.概述
菏泽市地处鲁西南地区,单从菏泽的市名就可以解读出来,这里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城市,拥有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但是,由于受到城市快速扩张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一段时期以来,让菏泽这颗鲁西南地区秀美的明珠在生态环境上出现了较大的缺失。
再加上菏泽市与安徽省、河南省等地都有较大面积的接壤,在生态环境的改造过程中,有些政策和政令在执行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菏泽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一度出现了僵持和进一步恶化的局面。
1.菏泽市生态环境防治的重点
菏泽市的生态环境防治重点其实很明确,在前几年的时候,整个菏泽的水系污染相当严重,这其中固然有上游来水的污染,但是菏泽本地在过度注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城水系的污染更是一个主要的因素。
另外,因为菏泽市市区的人口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明显的出现了快速膨胀的局面,进而导致了市区的基础设施完全没有同步跟上,也使得菏泽市区的居民用水在急剧增加的过程中,一部分备用饮用水水源也造成了人为的过度使用。
以菏泽天香公园附近的水资源为例,在2009年之前,已经基本上丧失了作为环城水系的作用,更谈不上作为备用饮用水水源来加以实际利用了。
2.菏泽市生态环境防治的误区
正是基于菏泽市生态环境中,水资源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因此菏泽市委市政府在下大力度开始对菏泽市的生态环境启动改造和防治工程的时候,将换成水系的改造列为工作的重点内容。
从区域内施政的角度上来看,这个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个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特别是县域范围内落实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偏差,尽管这种偏差在生态综合治理和防治的方面看起来大的方向没错,但是由于具体措施的不完善,让生态环境防治工作出现了一定的缺失。
经过工作实践的总结,这种偏差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上:
第一,形式大于内容。
对于菏泽市而言,生态环境防治的重点其实是以主城
区为主,对于周边区县而言,生态环境防治的压力要小的多,但是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数次“百日会战”中,所有区县都上交了整改方案和与之相对应的措施。
这些方案和措施中,有些是完全没有必要操作的修正的。
第二,标本不一突出,对于菏泽的外来水系而言,流经安徽和河南的也较多,尽管菏泽市提出了对水系的整体解决和整改方案,但是这些都是对于上游水资源在菏泽范围内的整改措施,而对于上游水资源的整改,因为涉及跨省政策的原因,一直得不到落实,这也是菏泽市长期大力度的投入水资源治理,但是实际收效却并不和投入成正比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政策制定过度单一。
菏泽市的水资源污染问题的确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但是这绝对不是菏泽市生态环境污染的全部问题,针对菏泽市而言,个别地方由于落后产能企业的影响,大气污染问题也是较为突出的,但是这一点在菏泽市的前期生态污染治理规划上却鲜有提及。
3.菏泽市生态环境防治的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现实问题,菏泽市委市政府也在实际的工作规划中发现了不足,因此在后续的相关政策制定和生态环境污染工作治理上,也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调整,力争将菏泽市的生态环境改造工作全面、系统的展开。
根据菏泽市的相关地方性政策法规和相关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菏泽市生态环境防治的具体措施大致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成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挥部。
菏泽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挥部的成立,在表面上看来是将菏泽市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大气污染问题列为专项的治理目标,从深度的意义上来分析,其实已经说明了菏泽市委市政府,特别是菏泽市的环保等部门已经充分地意识到了菏泽市生态环境改造工作不仅仅是水资源污染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的全局性工作问题。
因此,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挥部不仅下辖了12个专门的工作组,其指挥部的领导还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兼任。
这就让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从单一的行政部门行为,上升到了个部门联动的行为上来。
第二,加大污水处理、治理工作力度。
菏泽市区的水系污染问题,有一部分是因为供水资源紧张造成的,而作为周边的区县而言,这种压力就小的多。
基于这种实际的情况,菏泽市及时的调整了水污染处理和治理的相关措施,一方面让污水处理压力较小的区县,加大了对城区水资源保障力度的同时,一方面在一些污水治理方面压力较大的区县增设了污水处理厂,这种双管齐下的措施,不仅确保了城区的污水资源处理工作,也确保了城区的自然水系和人为水系构成的换成水系水质的基本达标。
也许这些水资源在目前看来恢复成备用的饮用水水系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适度政策的调整下,这种治理将逐步的发挥其常态化功效。
第三,加强企业排污的管控。
2012年7月起,市委、市政府对全市47条重要河流全面实行“河长制”,县(区)域内重点河段或出境河流分别由县区委书记、
县区长担任“河长”。
对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展缓慢、工作措施迟迟得不到落实、水质达不到要求的,市政府对该河流“河长”进行约谈或媒体曝光,并对相关区域实施“限批”。
“河长制”让菏泽的流域综合治理机制得以顺利构建。
在这种“河长制”的制约和管控下,各区县都自行加大了对辖区企业,特别是落后产能企业的排污管控措施。
从目前的实际效果上来看,这种“河长制”对于企业排污的管控是能够起到决定性的功效的。
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洙赵新河于楼断面COD、氨氮浓度均值分别为18.39毫克/升、0.86毫克/升,东鱼河徐寨断面COD、氨氮浓度均值分别为22.34毫克/升、0.81毫克/升,万福河湘子庙断面COD、氨氮浓度均值分别为20.18毫克/升、0.66毫克/升,全部达到了国家和省规定的水质目标要求。
第四,探索再生水资源的利用工作。
尽管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缓解菏泽市城区的用水压力,但是从目前来看,菏泽市的用水缺口较大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防治水资源在治理期间受到二次污染和二次破坏,菏泽市在山东省范围内率先启动了再生水资源的利用研究,通过近3年多的实际工作来看,菏泽市的再生水资源利用工作,不仅在山东省范围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相比之周边的河南和安徽等地来讲,也是较为先进的。
第五,加大与周边省份的沟通。
由于涉及的省份和较多,如果单方面的组织环境联合执法工作,可能对于其它相邻地区根本造成不了影响,因此菏泽市委市政府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特别是山东省环保厅的大力协调下,已经和安徽宿州等周边城市设立了生态环境备案机制。
如此一来,无论是水系污染、大气污染还是其它方面涉及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如果在短时间内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和变化,那么多个城市都会按照前期制定的预案来迅速部署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客观地讲,菏泽市的生态环境由于基础打的较好,因此在进行治理和防治的过程中,相关的措施开展起来就较为顺手,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偏失,但是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民的高度关注下,菏泽的生态环境防治工作将逐步走向规范化。
关注民生从关注生态环境做起,关注生态环境不仅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精准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公岩,刘东,路小慧,吴晓华,姜福红.菏泽黄河故道湿地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保护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03).
[2]卢智慧.对菏泽市旅游市场营销的探讨[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11).
[3]彭蓉,王铎.菏泽“中华牡丹园”改建规划设计[J].山东林业科技,2008(05).
[4]贺珍瑞.菏泽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研究[J].资源·产业,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