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程规划油井压裂效果预测方法讨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油工程规划油井压裂效果预测方法讨论
摘要:采油工程是一项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工程项目,在实际的采油工程开展的过程中,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就是进行相关工程的规划,在其规划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油井压裂效果的预测,为了保证压裂效果预测的准确性,本文建立了相关的油井压裂效果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采用工程开展过程中的各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简单分析,这能够有效的促进油井压裂预测精度的提升。

关键词:工程规划;油井压裂;效果预测;讨论
在采油工程规划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开展油井压裂预测工作,而在其预测工作中,有几种常用的预测模型,如统计模型、数值模拟模型、解析模型等,这几种模型具有其各自的预测方法,但是每一种预测模型都具有其各自的缺陷,这对于油井压裂效果预测精度的提升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不利于采用工程规划工作,而本文对于压裂效果的预测要求是比较高的,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还需要具备较快的预测速度,因此,本次研究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采油工程规划油井压裂效果预测模型。

一、建立采油工程规划油井压裂效果预测模型
在采油工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油水运移的控制效果产生影响,其中的油藏的储层物性、构造等因素对其影响是比较大的,,我国油藏构造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多油层,该特征的存在会对压裂措施的实施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开展油层低渗部位压裂之后,其压裂层的产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这会导致油井井底的流动压力的变化,并且非压裂层的产量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这会直接对压裂层的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实际的采油工程中,压裂层与非压裂层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本次研究中的预测模型是在在多油层的地质模型基础上开展建设,将相关的地质模型进行有效的转化,将整个地质模型转化成为措施层与非措施层的多层地质模型,其中,措施层是将实际压裂层段中的各生产层的地质参数、生产参数等进行加权合并而成,而非措施层是将非压裂层的小层地质参数、生产参数进行加权合并而成。

(一)油井压裂层的采液指数计算
在油层的低渗透储层中,裂缝的渗透率是远远的高于地层的渗透率的值的,而压裂层油井的流体流动半径在实际的采油工作中是可以划分为两部分的,其中一部分是流体从缝隙延伸半径到井筒环形区域之间的流动,而另一部分主要指的是流体从供给边缘到裂缝延伸半径到环形区域内的流动,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
为了简化计算,可以不考虑重力与毛管力的影响,那么压裂后的压裂层的产量公式用下式来进行表示:
实施压裂工作之后,需要对地层的总渗流阻力值进行计算,可以用下式来开展相关计算:
上式中的S= ,m表示的含义是流体粘度;hx表示的含义是压裂层中各点的有效厚度值,Rw表示的含义是井筒半径,Rf表示的含义是裂缝半径;Re表示的含义是油井边缘供给半径;kfwf表示的含义是裂缝的导流能力;kx表示的含义是压裂层中各点的渗透率。

(二)压裂后油井生产参数的预测
将各个理想生产小层的生产压差用DP11,DP12,…,DP1n,DP2来进行表示,假定压裂之后的合理生产压差的值为DP’11,DP’12,…,DP’1n,DP’2,假设各个生产小层的地层压力值近似等于全区平均地层压力值,应用达西公式,将各数值的值代入,能够得到压裂之后各小层的产量值,并能对其含水率进行计算,最终得到油井产油量的计算公式如下式所示:
对压裂层进行定量分析,假定压裂前后总的产液量的值保持不变,可以对油井的产油量应用下式来进行表示:
二、相关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一)压裂层含水率
将压裂层的含水率分别取65%、70%、75%、80%、85%,保持全井的含水不变,观察压裂层的含水率的变化,发现其主要的变化规律为:随着压裂层的含水率的上升,说明油层的非均质性较弱,并且全井的储量的动用程度是比较高的,其油井的可采储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小,因此,压裂之后的增产呈倍数式的下降,其绝对增油量的值也在不断的下降。

(二)压裂时机
将全井的含水率分别取90%、92%、94%、96%时,对其增产曲线进行观察,其曲线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全井的含水率的不断增大,非压裂层的采出程度在不
断的增加,但是压裂层的含水率是基本保持不变的,这会形成剩余油相对富集的一个区域,其增产的倍数会表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但是其绝对增油量的值会逐渐下降。

(三)无因次缝长
无因次缝长主要是指缝长与油井供给半径之比,将无因次缝长的值分别取0110、0116、0122、0138、0157,对其压裂增产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的变化规律为:随着无因次缝长的增加,其增产倍数表现出增大趋势,并且随着无因次导流能力的增大,其压裂后的油层的等效阻力的值表现出一定的减小趋势,由此可见,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随着无因次导流能力的增加,其增产倍数会表现出一定的增加趋势。

(四)无因次导流能力
无因次导流能力主要指的是裂缝的导流能力与压裂层的地层系数之比,将无因次导流能力的值分别取一串不断增大的数值,对其曲线变化图进行简单分析,发现其主要的变化规律为:随着无因次导流能力的增加,其压裂之后的油层的等效阻力的值会不断的减小,由此可见,随着无因次导流能力的增大,增产倍数会不断的增大。

(五)无因次有效厚度
无因次有效厚度主要指的是压裂层的有效厚度与地层总有效厚度之间的比值,将其值取一串连续增大的数值,对其增产曲线图的变化情况进行简单分析,发现其主要的变化规律为:随着无因次厚度值的增大,其压裂动用储量的值会不断的增加,压裂效果会更好。

三、对采油工程规划油井压裂效果预测模型实施检验
将本次研究中的预测模型应用于某油田的油井规划工作中,以便于对该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验证,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是非常的高的,能够很好的满足相关的采油工程规划工作。

本文主要是结合采油工程规划工作中的油井压裂的特点,建立起了相关的油井压裂效果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油田预测工作中,发现其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对于采油工程规划工作的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立,冯其红,张雷,陈月明,金东明,武卫东.面向采油工程规划的油井压裂效果预测方法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1(4).
[2]冯立,冯其红,张雷,金东明,武卫东.油井压裂效果预测方法研究[J].石油钻
采工艺,20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