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效果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窦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效果的影响
彭向东;褚玉敏;王金辉
【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combined with sinus perfusion and flushing on chronic sinusitis and its cytokines.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received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Fifty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sinus perfusion and flushing with self-made sinus perfusion fluid one week after operation,twice a day for four weeks.Fifty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without sinus perfusion and flushing after operation.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the transmission velocity of nasal mucosa cilia,serum interferon-γ(INF-γ),interleukin(IL)-2,IL-4,IL-5 and eosinophili count in nasal mucosa tissues were determined as well.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treatment,the transmission velocity of nasal mucosa cili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two groups,which was faster in the observation in contrast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eosinophili count,and the levels of IFN-γ,IL-2,IL-4 and IL-5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two groups in contrast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P<0.05),and the decrease of the indexes mentioned above was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P<0.05).Conclusion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combined with sinus perfusion and flushing achieves
favorable effects on chronic sinusitis,which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transmission velocity of nasal mucosa cilia,release the local inflammatory responses,regulate the Th1/Th2 immunologic balance,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联合鼻窦灌注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慢性鼻窦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50例于术后1周采用自制的鼻窦灌注液进行鼻窦灌洗,2次/d,共4周,对照组50例手术后按常规治疗,未行鼻窦灌注冲洗。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两组治疗前后鼻黏膜纤毛传输速度、血清干扰素γ( IFN-γ)、白细胞介素( IL)-2、IL-4、IL-5及鼻窦黏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数。

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鼻黏膜纤毛传输速度均提高,而且观察组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嗜酸性粒细胞数、IFN-γ、IL-2、IL-4、IL-5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降低更明显( P<0.05)。

结论鼻内镜手术联合鼻窦灌注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好,可有效提高鼻黏膜纤毛传输速度,减轻局部炎症反应,调节Th1/Th2免疫平衡,提高临床疗效。

【期刊名称】《广西医学》
【年(卷),期】2015(000)005
【总页数】3页(P617-619)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鼻窦冲洗;纤毛传输速度;干扰素;白细胞介素;中草药
【作者】彭向东;褚玉敏;王金辉
【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市 51015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
三医院,广州市 51015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市 5101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5.4+1
慢性鼻窦炎是临床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复发率高,常迁延难愈。

临床上多采用保守治疗,如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但是疗效都不理想[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鼻内镜手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但远期疗效不佳。

我们临床观察发现行鼻内镜术后进行鼻腔灌注液冲洗,可以有效提高慢性鼻窦炎的远期疗效,降低复发率[2]。

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对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的同时进行鼻窦灌洗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慢性鼻窦炎患者100例。

纳入标准:(1)诊断符合《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中关于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标准[3]。

(2)年龄20~60岁。

(3)依从性好,愿意接受本临床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鼻病者、合并有恶性肿瘤、全身性感染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50例,其中男24例,女26 例;年龄23 ~57(36.2 ±10.2)岁;对照组50例,男
24例,女26例;年龄22~60(32.4±9.6)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
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鼻内镜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取仰卧位,采用1%丁卡因棉片行鼻腔局部、
鼻总导、中鼻道、嗅裂等局部麻醉。

手术参照 Messerklinger术式,在鼻内镜(德
国产Storz牌)下切除筛泡等组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开放病变的鼻窦,清理鼻
窦腔内的不可逆转的鼻息肉以及严重的炎症黏膜组织。

必要的时候进行鼻中隔偏曲的纠正手术,肥厚性鼻炎的患者同时进行鼻甲切除。

1.2.2 鼻窦灌洗:鼻窦灌注液为我院耳鼻喉科自行配制,药物组成:辛夷150 g,
细辛150 g,苍耳子150 g,藁本150 g,川芎 150 g,金银花 150 g,连翘 150 g,麻黄150 g,黄芪150 g。

用高压蒸煮制成药液放凉后加入庆大霉素16万U、地塞米松5 mg。

观察组于术后1周开始鼻窦灌洗,2次/d,共灌洗4周。

对照组未行鼻窦灌洗。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鼻黏膜纤毛输送功能、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5及鼻窦黏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数。

1.4 检测方法 (1)鼻黏膜纤毛输送功能:采用糖精试验法:患者取坐位,术者将1粒
1 mm×1 mm×1 mm的糖精颗粒置入患者下鼻甲前端稍后1 cm处,嘱患者每隔30 s作一次吞咽动作,记录患者感受到甜味的时间,再测量糖精位置处与咽后壁
之间的距离,计算鼻黏膜纤毛输送速率。

(2)细胞因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 IFN-γ、IL-2、IL-4、IL-5,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3)嗜酸性粒细胞:鼻内镜下取适量鼻窦黏膜组织,采用Carbol Chromotrope 2R染色,镜
下观察并记录嗜酸性粒细胞个数。

1.5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患者症状消失,鼻内镜下检查术腔结构清晰,无黏液或
脓性分泌物,黏膜表面光滑,无肥厚、肉芽及息肉组织,各窦口开放良好、清晰。

好转:症状明显改善,鼻内镜检查可见窦内黏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有少量脓性分泌物。

无效:症状无改善,内窥镜检查可见术腔黏膜水肿肥厚,或有
脓性分泌物,窦口狭窄或闭锁。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黏膜纤毛传输功能治疗前两组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鼻黏膜纤毛传输速度均较治疗前提高(P <0.05),且治疗后治疗组鼻纤毛传输速度快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比较(x ± s,mm/min)组别 n 治疗前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50 4.8 ±1.0 6.3 ±1.2 3.002 0.043对照组 50 4.8 ±1.1 5.1 ±1.0 2.953 0.046 t值 0.152 2.899 P值0.889 0.049 2.2 两组治疗前后 IFN-γ、IL-2、IL-4、IL-5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 IFN-γ、IL-2、IL-4、IL-5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后两组 IFN-γ、IL-2、IL-4、IL-5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IFN-γ、IL-2、IL-4、IL-5水平比较(x ± s,pg/mg)组别 n IFN-γ治疗前治疗后 t值 P值IL-2治疗前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 50 22.1
±2.6 10.2 ±2.1 3.121 0.036 17.8 ±3.2 15.1 ±2.8 3.160 0.034对照组 50 22.4 ±2.6 19.6 ±3.1 2.792 0.049 17.4 ±2.8 24.6 ±7.2 2.912 0.047 t值 0.083 3.114 0.095 2.899 P值0.929 0.035 0.917 0.048
续表2组别 n IL-4治疗前治疗后 t值 P值IL-5治疗前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 50 68.4 ±7.8 36.5 ±4.1 2.951 0.043 83.4 ±6.8 38.7 ±7.5 11.786 <0.001对照组 50 67.2 ±8.4 48.6 ±6.9 2.853 0.046 82.7 ±6.5 43.6 ±8.3 5.893 0.002 t值 0.141 3.156 0.314 2.947 P值0.872 0.034 0.795 0.042
2.3 两组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目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鼻窦黏
膜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量均减少(P<0.05);且观察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减少
更明显(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鼻窦黏组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比较(x±s,个)组别 n 治疗前治
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50 29.8 ±2.3 11.4 ±2.7 12.365 <0.001对照组
50 30.1 ±2.1 16.3 ±2.4 7.892 <0.001 t值 0.316 3.045 P值0.768 0.040
2.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9.230,
P=0.010),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组别 n 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观察组
5028(56.0)18(36.0) 4(8.0) 46(92.0)对照组
5019(38.7)25(50.0)6(12.0)44(88.0)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主要表现为鼻塞、浓涕、头痛等,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甚至会导致鼻腔病毒感染进而诱发颅内感染而危及患者生命。

其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是由多种因素诱发[4-5]。

鼻内镜手术的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明显提
高了鼻和鼻窦疾病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在各大医院广泛应用,其符合微创手术的理念和要求[6]。

临床观察发现,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后定期进行鼻腔清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7],然而,临床上往往多注重于手术而忽视术后综合治疗,从而增加了复发率[8]。

因此,开展有效的术后综合治疗措施往往是保障手术质量的关键。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鼻内镜手术后应用鼻腔鼻窦灌注液进行灌洗对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有积极作用[9]。

慢性鼻窦炎早在《素问》中就有记载,中医在治疗该病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具有副作用低,标本兼治的优点[10]。

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在鼻窦炎的发病中起
到关键作用。

鼻息肉和炎症组织中有大量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以及黏附分子等,
这些炎症因子在鼻黏膜的趋化聚集,而诱发鼻窦炎的发生发展[11]。

机体免疫
反应调节另外一个重要因素Thl/Th2,它们之间的消长平衡是免疫调节的重要方式之一,正常情况下,它们处于平衡状态,在环境改变以及遗传变异等因素影响后会导致平衡的偏倚,导致变应性疾病的发生[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4周,观察组与对照组鼻黏膜纤毛的传输速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P<0.05),
并且观察组的传输速度更快(P<0.05);治疗后两组鼻窦黏膜组织嗜酸性粒细胞计
数及血IFN-γ、IL-2、IL-4、IL-5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下降更为显著(P<0.05)。

表明使用鼻内镜手术联合术后中药灌注液鼻
窦灌洗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好,有效提高鼻黏膜纤毛传输速度,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Rosenfeld RM.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n adult sinusitis[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7,137(3):365 -377.
[2]李星玉,杨建,江华.慢性鼻窦炎内镜术后两种浓度盐水鼻腔冲洗的效果分析[J].重庆
医学,2009,38(13):1 604-1 605.
[3]黄选兆,王宝吉,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35.
[4]李健鹰,杨莉萍.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前后黏膜的结构及功能变化[J].河北医药,2010,32(11):1 452 -1 454.
[5]苏宗海.鼻内窥镜鼻窦开放术后中药液做术腔灌注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90例[J].新中医,2002,34(4):64-65.
[6]楼正才,朱巧英,金忠平.额镜照明下经鼻内镜鼻-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7):1 244 -1 246.
[7]顾兆伟,曹志伟,王韫秀.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窦炎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0):1 870 -1 871.
[8]唐凤珠,梁建平,张月敏,等.鼻内镜术后高渗盐水鼻腔冲洗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7,29(8):1 150 -1 152.
[9]王玉明.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10]杨兆科.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疗效机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4):2 740 -2 742.
[11]覃启才.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946例疗效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0,
16(9):990 -991,994.
[12]张大铮,刘敏,张勤修,等.中药冲洗治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术腔恢复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5):576 -590.
[13]方培鑫.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4):555 -5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