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八年级五月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八年级五月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不过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丙文】负笈从师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注)①任末:人名。
②笈:书箱。
③或:有时。
④庵:茅草小屋。
⑤荆:这里指荆的枝条。
⑥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
⑦悦:敬佩。
⑧易:交换。
6.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个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不过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
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⑴往来而不绝者⑵帅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⑴临溪而渔⑵把酒临风
C、⑴宴酣之乐⑵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⑴宴酣之乐⑵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8、下列各组中加横线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⑴非丝非竹⑵无丝竹之乱耳
B、⑴往来而不绝者⑵以为妙绝
C、⑴行者休于树⑵捕蛇者说
D、⑴杂不过前陈者⑵其一犬坐于前
9、下列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乙文第三段通过四个场面的具体描写,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从侧面烘托出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
B.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一句,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表现出山林的幽静。
C.“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活脱脱地刻画出一个萎靡不振的醉汉形象。
D.甲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以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
“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真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10、对丙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本文说明勤奋是成功的基础,一个人从小就要立志苦学而且学习要不怕困难,这个点,与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相同。
B、从全文看,任末的学习有两个特点,它们是(1)勤奋,刻苦,每曰必读。
(2)读书若有领会处,马上随手记录下来。
C、行尸走肉常用来比喻不学无术,无所作为,稀里糊涂得过且过混日子的人。
D、本文旨在说明读书或知识的巨大感召力使人勤奋,正如《送东阳马生序》里的“以中有足乐者”所说的这种乐趣。
11、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1、比“禽流感”、“疯牛病”、“口蹄疫”、“苏丹红”、“残留农药”以及“三聚氰胺”更可怕的是:人类能够食用的动植物品种正在迅速减少。
2、比动植物品种减少更可怕的是那些我们每天必须吃的贴有“绿色食品”标志的水果、蔬菜以及肉类,它们的个头越来越大,颜色越来越好看,但味道却越来越差。
3、相关资料表明:1万年前,世界人口只有500万,却有5000种植物为人类提供食品;而今,世界人口达到60多亿,却只剩下150多种植物提供食品。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已经灭绝了75%的农作物品种,今天只剩30%的植物品种满足着全世界95%的需要。
而当前世界上又有80%的食品市场是由世界十大食品企业控制着,这些食品巨头只需要符合他们标准的肉、奶、蛋、土豆和谷物,他们的大规模集约化生产,使那些产量小、收益低的地方农产品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4、而另一方面,过去一只鸡要饲养3个月才会被宰杀,现在通过给鸡喂各种生长激素,鸡出生后45天就被送进食品冷藏柜。
过去一棵梨树只能结出70公斤梨,现在通过使用转基因种子和复合化肥,能够生产190公斤梨。
过去的某些应时蔬菜、水果每年只有一两个月的上市期,而现在通过温室技术、无土栽培,差不多能够天天享用。
5、现在不但是水果、蔬菜以及肉类,它们的个头越来越大,颜色越来越好看,但味道却越来越差,而且还是“快产时代”!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份研究表明,在玻利维亚,土豆产量已从每公顷4吨增加到15吨;在肯尼亚,玉米产量已从每公顷2.25吨增加到9吨;在巴基斯坦,芒果产量已从每公顷7.5吨增加到22吨……
6、但是,西班牙巴伦西亚理工大学农业多样化保护和改良中心的研究表明:在30年前,西红柿的味道指数(即酸甜度)是3.24,而现在是2.77,损失了近15%;西红柿的维生素C 含量也比30年前降低了17毫克,含糖量也从原来的5.29%降到了4.95%。
相反,西红柿的硬度却从过去的6.86上升到现在的12.10。
西班牙《世界报》去年载文说:“现在的鸡肉吃起来令人乏味,而羊里脊则像一泡水。
它们从美学上讲都变得更好看了,但是它们都失去了其原本的特点,即已经没有过去那种味道了。
”为什么没有过去那种味道了?因为“快产时代”的粮食、蔬菜、水果以及动物,因为达不到原来的自然生长日期、糖分、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蛋白质就达不到原来的标准,其“可感结构”(气味和味道)就会受到损害。
比如有些西瓜因为使用催熟剂、膨大剂,瓜瓤特别鲜艳,但瓜子却是白色的,吃起来还有异味。
一些添加了过量激素的草莓,虽然个头硕大,但形状不规则,中间有空心,吃起来当然也淡而无味。
7、为了拯救消失的美味,国际慢餐协会从1997年开始,发起“美味方舟”计划,深入世界各地努力发掘那些在快餐潮流中即将被人们遗忘的食品资源,比如科尔巴拉的番茄、阿尔彭加的紫芦笋、文托泰内岛的小扁豆、特莱维的黑芹菜、佩里戈尔地区的黑块菌、维苏威的杏子。
然后在中央数据库实行编目和记录,在世界各地设立“推荐食品专柜”。
2004年4月23日,国际慢餐协会的一个“推荐食品专柜”落户北京燕莎友谊商城的食品超市,他们向中国消费者推荐的食品有:起源于罗马帝国时代的瓦尔威罗皇家调味醋、瓜利亚修道院修士秘制的瓜利亚修道院酒、Caffarel纯味巧克力、全世界种植面积仅有130公顷的“水彩画”大米等。
8、国际慢餐协会把麦当劳的汉堡包视为“垃圾食品”,把星巴克的泡沫咖啡视为“一种盛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中的东西”,把传统食品视为“世界文化遗产”。
慢餐运动的支持者认为,学校决不是为贵族而设立的,它要拯救趋于消亡的饮食文化,在世界快餐潮流中迎难而上。
15、(2分)从文中信息可知,人类食品正面临两大危机是:
16、(2分)说说文中第5、6段主要使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分)任选一个角度,举例说明本文使用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分)第⑧段中“垃圾食品”的含义是什么?
19、(2分)保护濒危的食品物种,拯救消失的美味,势在必行。
请你围绕这个主题,拟一条宣传标语。
(要求语言简洁,有感染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下列链接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分)
[相关链接]:材料一:产自大连的鸡蛋在香港被检出三聚氰胺超标,多数专家怀疑是鸡饲料中被加入过量三聚氰胺。
调查表明,在动物饲料中加三聚氰胺,已成公开的“行业秘密”。
在饲料中加三聚氰胺,五年前从水产养殖行业开始,后逐渐向畜禽养殖等行业蔓延。
更令人吃惊的是,加入动物饲料中的三聚氰胺,基本来自于化工厂废渣。
(10月30日《南方日报》)材料二:三聚氰胺,无论是添加在牛奶里,还是添加在饲料里,都是利用科技的力量增加蛋白含量。
显然,这是“科学的文化”。
但作为一种化学品,三聚氰胺食量过多,有害人体健康。
“蛋白精”显然是没有考虑“人文的文化”,因为人文的文化是以“人”为终极关怀的,而食品里添加三聚氰胺恰好是与之相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
(二)爱的回音壁(15分)
①现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几乎都是只有一个孩子,关爱之心,大概达到中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值。
家的感情像个苹果,姐妹兄弟多了,就会分成好几瓣。
若是千亩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独步天下了。
②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能否感到莫大幸福?我好奇地问过。
孩子们撇嘴说:”不,没觉着谁爱我们。
”
③我大惊,循循善诱道:”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多么爱你们啊……”
④孩子们很漠然地说:”那算什么呀!谁让他们当了爸爸妈妈呢?也不能白当啊,他们应该的。
我以后做了爸爸妈妈也会这样。
这难道就是爱吗?爱也太平常了!”
⑤我震住了。
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族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
⑥不过,你怎样让你一手哺育长大的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呢?从他眼睛接受第一缕光线时,就被无微不至的呵护包绕,从小就对关照体贴熟视无睹。
生物学上有一条规律,当某种物质过于浓烈时,感觉迅速迟钝麻痹。
⑦如果把爱定位于关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看顾渐次减少,孩子就会抱怨爱的衰减。
”爱就是照料”这个简单的命题,把很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领入误区。
⑧寒霜陡降也能使人感悟幸福,比如父母离异或是早逝。
但它是灾变的副产品,带着天力人力难违的僵冷。
孩子虽然在追忆中明白了什么是被爱,那却是一间正常人家不愿走进的课堂。
⑨孩子降生人间,原应一手承接爱的乳汁,一手播洒爱的甘霖。
爱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账簿,可惜从一开始,成人就迫不及待地倾注了所有的爱,劈头盖脸砸下,把孩子的一只手塞得太满。
全是收入,没有支出,爱沉淀着,淤积着,从神奇化为腐朽,反让孩子成了无法感知爱意的精神残疾。
⑩我又问一群孩子:“那你们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呢?”
⑾没指望得到像样的回答。
一个成人都争执不休的问题,孩子能懂多少? ⑿没想到孩子的答案明朗坚定。
⒀“我帮妈妈买醋来着。
她看我没打了瓶子,也没洒了醋,就说闺女能帮妈干活了……我特高兴,从那儿,我知道她是爱我的。
”翘翘辫女孩说。
⒁“我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因为我们刚在幼儿园里学了一首歌,歌里唱的是给妈妈倒水,可我妈还没回来呢,我就先给我爸倒了。
我爸只说了一句‘好儿子……’就流泪了。
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
”光头小男孩说。
⒂“我给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要是别人,她才不让呢,马上就得揪下来。
可我插的,她一直戴着,见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最爱我了……”另一个女孩说。
⒃我大大地惊诧了,惊诧于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铁的逻辑,更感动他们谈论时神情的郑重和结论的斩钉截铁。
爱与被爱高度简化了,统一了。
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觉到了自己幼小生命的意义。
成人注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的爱意,在尝试给予的同时,他们懂得了什么是接受。
爱是一面宽阔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爱意反复折射着,回响着,变成巨大的轰鸣。
当付出的爱被隆重地接受并珍藏时,孩子终于强烈地感觉到了被爱的尊贵与神圣。
⒄被太多的爱压得麻木的孩子,就这样完成给予和领悟爱的双重任务。
⒅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小开始为你和周围的人献爱心。
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不要抱怨孩子天生无爱,爱与被爱是一种本领,需要磨炼,就像走路一样,需反复练,才会举步如飞。
⒆在爱中领略被爱,会有加倍的丰收。
孩子逐步长大,才能成为一个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也爱自然的青年。
21.被爱是一种幸福,当作者问及那些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感觉到这种 莫大的幸福时,孩子竟然漠然回答“不,我没觉得谁爱我们”。
其中,“漠然”是什么意思?它给了你怎样的触动?(2分)
22.作者在第⑦段中说”这个简单的命题,把很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领入误区”,句中的”误区”具体指什么?(2分)
23.作者通过具体转述三个孩子对于”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的回答,想说明什么问题?(2分) 24.谈谈你对以下两句的理解。
(3分)
(1)一个不懂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
(2)被太多的爱压得麻木,腾不出左手的孩子,只得用右手,完成给予和领悟爱的双重任务。
25.“爱是一面宽阔光滑的回音壁”一句的含意是什么?它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分)
26.结合全文来看,请你觉得大人们怎样才能使孩子富有爱心,懂得关爱。
(3分) 四、 综合性学习(共8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近年来,食品安全已成为百姓最关心的话题。
我校将展开“我与食品安全”研讨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27、同学们收集了以下两则材料,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两则信息的主要内容。
(2分) 【材料一】
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世界性的恐慌,比利时发生的二恶因事件,英国的疯牛病,欧洲爆发的口蹄疫,香港的禽流感使人们谈“肉”色变,中国大陆发生的瘦肉精中毒事件,工业用油抛光毒大米市场出售,食用农药残留蔬菜中毒事件等见诸报端、使人们在市场上不知买什么东西好,吃什么东西安全。
【材料二】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食品生产加工领域中,食品小作坊约占食品生产企业总数的70%—80%,绝大部分小作坊卫生条件差,生产设备简陋,无相对应检验设施,对所生产的食品难以从根本上保证卫生和安全。
这是我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
答:① ; ② 28、请你就【材料二】的内容提出一条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
(2分)
答: 29、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主张食用“绿色食品”,请你就下面这则材料,分析概括出“绿色食品”中的“绿色”的含义。
(用两三个词语表述)(2分)
所谓垃圾食品是指含人体所需营养成分,经过炸、烤、烧等加工工艺使营养成分部分或完全丧失,或在加工过程中添加、生成或长期过量食用在人体内产生有害物质潴留的食品。
如含苯并吡的油炸类食品、含亚硝酸盐的熏制类食品以及易造成水钠潴留的腌渍类食品等等。
答: 【材料三】: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 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
日本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振兴一个民族, 中国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震惊一个民族。
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
从大米里我们理解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理解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理解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理解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理解了硫磺,从木耳中理解了硫酸铜,今天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
这些我们一日三餐都要吃的食品里含有的各种各样的激素、色素、防腐剂、吊白块、甲醛、苏丹红、瘦肉精、漂白剂、增白剂、保鲜剂、催熟剂、甜蜜素、香精、双氧水、福尔吗林、工业盐、明矾、滑石粉、石蜡、硼砂、尿素、氨水....甚至敌敌畏、剧毒农药1605和3911,这些名目繁多各种化学添加剂和农药的残留直接对人体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危害,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病从口入一词最为贴切,据权威机构的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食物残留农药和化学添加剂中毒的人数超过10万人;而近40%的癌症是由饮食引起的;各种肠道、胃、肝脏、肾脏、心脏、脑血管、血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病、痴呆症、帕金森病、传染病、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低下等等疾病更是与毒食品有着直接的联系;
30、就材料三,自由选择一个角度赏析语言的味道。
(2分)
五、作文。
从奋不顾身接住坠楼孩子的“最美妈妈”吴菊萍、身受重伤不忘保护乘客安全的“最美司机”吴斌,到“最美奶奶”、“最美大学生”、“最美战士”“最美乡村教师”……,最美的发现、最美的眼神、最美的姿态、最美的声音、最美的凝视……崇高精神、美好瞬间持续体现在普通人身上。
他们的身体里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体会到这个充满爱的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感动,我们身边这些极为平凡的人用行动诠释着美丽与尊严,我们的身边从来不缺美丽,从来不缺伟大,请以“平凡的你”或“最美的 ”写一篇作文。
班级 姓名 考号
1、D
2、D
3、D
4、D
5、B
6、B
7、D
8、B
9、C 10、D
11、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
任末,他14岁时就背着书箱拜了很多老师,不怕艰难险阻。
他常说:“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凭什么去完成一番事业?”他贫穷无家,有时没有宿处,只在树下搭一个草棚,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
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亮的日子就点燃枯草杂木照明。
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用来记下它。
跟他学习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为了要研读他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经常轮流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
不是古代圣贤的著作他是不看的。
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如果终身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
12、1、略
2、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用来记下它。
13、闲适恬淡、超凡脱俗、怡然自得的心境,真意是归隐田园的自然意趣,是远离尘俗的思想境界,是安贫乐道的人格力量。
14、略。
消失的美味
15、1、人类能够食用的动植物品种正在迅速减少。
2“快产时代”的粮食、水果、蔬菜以及肉类,产量高,但味道却越来越差。
16、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用数据准确具体地表明“快餐时代”的农产品水果、蔬菜产量高但味道差。
(其他概括的准确表述也可)举例子生动具体且准确地说明了“快产时代”食物的超自然生长速度。
17、“过去的某些应时蔬菜、水果每年只有一两个月的上市期,而现在通过温室技术、无土栽培,差不多能够天天享用。
”中的“差不多”在文章中的意思是“几乎”,如果作者删掉“差不多”,就会改变文章的原意,所以“差不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18、指类似于麦当劳的汉堡那种只有热量而没有味道的速食食品。
19、例保护美味食物享受幸福生活保护濒危食品物种,拯救即将消失的美味等
20、在食物中滥用化学物品,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是对人文文化的巨大伤害
爱的回音壁
21、漠然:冷漠淡然,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
文中,一群在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接受着前所未有的关爱,却不以为然,对父母的关爱熟视无睹,这种只知接受,不知付出的心理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
22、解析:“误区”就是错误理解或错误做法,既要指出大人的错误做法,又要说出孩子的错误做法。
①大人们把爱定位于关怀。
(认为关怀照料就是爱)②孩子们认为大人对自己的关爱理所理应。
(孩子们在关怀中感受不到爱)
23、解析:既要分析出孩子感到”被爱”的原因,又要分析出孩子感觉不到爱的原因,这是问题的本质。
参考答案:①说明孩子渴望大人们给他们懂得爱、付出爱、感受爱的机会。
(或:”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觉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
成人重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的爱意。
”)②孩子们缺少爱、不懂得爱的责任在大人。
24、(1)鱼在熟悉的环境中方能生存,但若离开了熟悉的生存环境——家族水箱,它将窒息而死。
而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只知一味接受爱,一旦他们离开了父母,在陌生的环境中,没有了关爱,又不懂得付出爱,他将怎样生存?(2)家长只知一味地照顾、关爱孩子,却不知教会孩子怎样去领略被爱,学会去关爱他人,付出自己的爱。
25、在含意上不但要联系回音壁的特点,还要结合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爱”去分析。
分析其作用时既要解析:联系文章的标题,又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关于孩子的”爱”的话题。
参考答案:①含意:爱不但仅是接受,也是需要付出的。
②作用:照应题目,表达了作者对现代的孩子们应该学会爱、懂得爱的呼唤和期望。
26、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①成人要有意识地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让孩子有爱的支出,感到自己是被他人需要的。
②成人应接受并珍藏孩子的爱意,注重并强调爱的价值,孩子就会感到深深的爱意。
③应在生活中尽早培养孩子的爱心,并持之以恒,反复训练。
对那些在爱中浸泡的孩子已习惯于爱的环境,只知接受,却不懂付出、领悟,对这份亲情关爱的现状的一种忧虑。
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脱离了熟悉的爱的环境,他将怎样在社会中生存,一个不懂得爱的民族,它又怎能在世界立足,这是一个关系孩子一生,关系民族命运的大问题,作者为此忧虑,引发了深刻的思考。
27、【小题1】【材料一】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世界性的恐慌。
【1分】
【材料二】食品小作坊生产是我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
【1分】
28【小题2】增强食品质量监督,增大处罚力度。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范食品生产工艺。
增强食品生产企业的行业自律。
在社会倡导诚信经营的理念。
【共2分,答出其中的一条即可】
29、【小题3】有营养、健康、无毒素、无公害、安全
【共2分,答出其中的两个即可得满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材料一中“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世界性的恐慌”这是中心句,可用来概括主要内容。
材料二中“这是我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这是中心句,指出这指代的意义即可用来概括主要内容。
考点: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点评:概括主要内容,要抓住段落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要自己实行归纳概括。
【小题2】试题分析:针对“食品小作坊约占食品生产企业总数的70%—80%,绝大部分小作坊卫生条件差,生产设备简陋,无相对应检验设施,对所生产的食品难以从根本上保证卫生和安全。
”提建议。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使用。
点评:根据材料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而不是随意提建议。
【小题3】试题分析:抓住“使营养成分部分或完全丧失,或在加工过程中添加、生成或长期过量食用在人体内产生有害物质潴留的食品。
”这个句子,从相反的方面提炼概括:有营养、健康、无毒素、无公害、安全等。
考点:本题考查信息的提炼与概括。
点评:根据题干要求,要从相反的方面实行提炼概括。
30、可从谐音、对比、夸张、讽刺、反语等方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