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献刀l李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狡猾、多疑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却说曹操领兵夜行,前过袁绍别寨,寨兵问是何处军马。 操使人应曰:“蒋奇奉命往乌巢护粮。”袁军见是自家旗号, 遂不疑惑。凡过数处,皆诈称蒋奇之兵,并无阻碍。及到乌 巢,四更已尽。操教军士将束草周围举火,众将校鼓噪直 入……眭元进、赵睿运粮方回,见屯上火起,急来救应。曹 军飞报曹操,说:“贼兵在后,请分军拒之。”操大喝曰一霎时,火焰四起,烟迷太空。眭、赵二 将驱兵来救,操勒马回战。二将抵敌不住,皆被曹军所杀, 粮草尽行烧绝。
历史为英雄搭建了表演的舞台,
而小说则为豪杰做了诗意的诠释……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 如今,都已沉沉睡去 但,每当我们翻开《三国演义》时 眼前,却依然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教人禁不住共其悲欢,久久难忘……
在本课中,作者为我们展 示了一个怎样的曹操形象?
什么对象
解方读法提示:怎鉴么赏刻人画物
①语言描写:
“我是客商,覆姓皇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
②侧面烘托:“愿弃一官,从公而逃”
智谋机警, 非凡的远大志向,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有感召力
①语言描写:
“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 “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识大义 勇敢果断 随机应变
——性格的双面性!
那么,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个 什么样的人呢?
(曹操)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 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 非常佩服他。
——鲁迅
曹操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 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 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 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 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②动作描写:
“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 “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
③侧面烘托:“宫曰……”“陈宫寻思……”
多疑、狡诈、残忍、自私——体现其奸枭的一面
小说中还有其他 表现曹操性格的经典 章节吗?
第一回 宴桃园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操幼时……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 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 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 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 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 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汝南许邵,有知人之名。 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邵不答。又问,邵曰: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闻大喜。
• 曹操虽生性狡诈多疑、残忍自私, 然功过持平,历史上的真实的曹操仍 不失为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杰出的政 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
• ①目光远大,胆识过人
• ②求贤若渴,重视人才; ③胸襟开阔,豁达乐观
• ④军纪严明、爱护百姓。 ⑤豪爽多智,指挥若定
• ⑥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⑦善于总结,著述颇丰。
罗贯中 为什么要这 样来写曹操 呢?
——易中天《品三国》
曹操之过: (1)镇压起义,充当屠夫。 (2)欺君罔上,窃国谋逆。 (3)玩弄权术,残暴不仁 (4)虚假伪善,奸诈狡猾。 (5)骄奢淫逸,嫉贤妒能。
曹操之功: (1)削平群雄,统一北方。 (2)为三国鼎立、三国归晋奠定基础。 (3)对建安文学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公正评价历史上的曹操 :
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 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 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 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
——奸诈狡猾、多疑残忍
多疑 狡诈 残忍 自私
识大义 有谋略 勇猛 有胆识 ——体现其英雄 的一面
①动作描写:
“操径入”
②语言描写:
“马羸行迟耳。” “愿借试一骑。”
③心理、动作描写:
“操暗忖曰……惧卓力大,未敢轻动。”
④心理、动作、语言描写:
“操又思曰……曹操背后拔刀……操惶遽, 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勇敢果断 善度势情 随机应变 临危不乱 ——是一个全 身成事的英雄, 而不是一个舍 生取义的莽汉
形人象物必形须象抓住文中的细节
鉴赏评价
等描写依,不可脱离文本泛
泛而谈据。
情节叙述
人物描写
课文主要情节: 借刀 献刀 遇陈宫 杀伯奢
①神态、动作描写(对比):
“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
②语言描写:
“……还能哭死董卓否?” “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 耳。” “……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 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三国演义》的作者显然 是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同时 也糅合了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 理,在全书中体现出尊刘抑曹 的思想倾向:把刘备集团作为 善的代表,渗透了作者的理想 和抱负;把曹操集团作为恶的 象征,寄予了作者对丑恶的批 判。
《三国演义》中,作者对曹操的描写 有不少是虚构的。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
——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正确区分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 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
课后认真阅读《曹操 青梅煮就酒论英雄》,紧 扣文本,对比一下刘备和 曹操不同的性格特征。
祝愿同学们能自 由、快乐地遨游在中 国古典文学的海洋之 中,认真汲取营养, 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 素养!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曹操替父复仇进攻徐州时,传令 三军:“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 行杀戮”,于是,“大军所到之处, 杀戮人民,发掘坟墓”。
——失去了理智的曹操近乎 疯狂,滥杀无辜,显得残暴不仁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 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 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 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 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 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 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 粮已尽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