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_太空里的植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春天,叶子发芽,百花齐放。

请同学们回忆,你在学校里、家里、路上都见过什么样的植物?大家描绘的栩栩如生,老师仿佛已经看到了他们,我们现在就一起放松心情,去大自然中看一看还有什么样的美丽植物。

你看到了什么样子的植物?走在这样的植物丛中,深吸一口气会格外清爽,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地球植物这么的美好,太空里的植物是什么样子的呐?带着好奇心,我们一起遨游太空,去看看太空里的植物。

(出示课题:太空里的植物)
二、新授:
1、对比观察,自主发现太空植物的特点
师:仔细看视频,太空里的植物和地球植物有没有不同?哪里不同?
生多说自己的想法,师总结:形状、颜色、花纹、大小、本领。

2、图片欣赏,细致分析太空植物特点如何表现
师:原来太空植物的形状、颜色、花纹、大小、本领都很特殊,真是奇特啊!我们继续看还有什么其他的太空植物。

哪个最吸引你?为什么?
生多说自己的想法,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对形状进行联想,开拓思维;对点、线、面的花纹进行分析,学会装饰。

3、师生合作,绘画表现奇特的太空植物
师:太空世界无奇不有,神秘的太空允许我们大胆的想象。

就在3个月前,全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探测器——中国嫦娥4号,向国内传回了一张最新照片,照片显示,嫦娥四号从地球带去的棉花
种子在月球上发芽了,这个小嫩芽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完成了人类首次在月球上的生物实验。

老师听到这个消息,真为我们国家的科技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

同时,育秀三年级的同学也把收到的太空种子种下,精心培育,与太空种子共同成长。

这么美妙的时刻,老师想拿起画笔来画画,我们一起想象,太空种子长大后会是什么独特的样子呐。

你来描述老师画。

(生联想,师板绘,最后师点缀装饰材料)
4、出示教具,探究发现不同的表现方式
师:除了平面的表现方式,我们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立体的太空植物,老师这里就有一个。

你能看出我用了什么材料吗?什么方法?
生说,师总结:综合运用各种材料来剪、卷、折、粘、组合。

5、欣赏学生作品,激发创作兴趣
师:再来看看别的小朋友的作品吧!(绘画、其他表现形式)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生说,师用美术语言点评总结作品中的突出优点。

三、创作
师:好了,现在把创作时间交给大家,请你画出或制作出奇特的太空植物。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评
1、将优秀的绘画、剪贴作品贴于太空背景图上,立体作品摆于讲台。

2、互评、自评、师评
五、情感升华
师:大家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了这么多奇特的太空植物作品,老师看出了大家对植物的喜爱。

说到爱植物,许老师不得不提一位老爷
爷,植物科学画家曾孝濂,他被人们誉为中国植物画第一人。

他和全国几百名植物学家、植物科学画家用了45年的时间编撰出了全世界最大型的,种类最丰富的一套巨著《中国植物志》,一共126册,5000万字,9000多幅植物画,记录了中国3万多种植物。

曾老为什么对植物如此着迷,画植物对曾老来说意味着什么那?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

从一而终,只为描绘生命。

花是种子植物渴望生存和繁衍的,最狂热、最绚丽、也最奇妙的表现形态。

花不是为人开的,但是人却能从花那儿得到爱和美的启迪,愿每一位同学能像花儿一样独特又灿烂地盛开。

同学们,下课!
学情分析
新入学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和自己的个性,因此,对待这些刚进入课堂的小朋友,我们在情感态度上要做出很大的努力,小学生在思维的想象力、创造力方面发展的空间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把握机会,激发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们能发现美,有创造美的想法。

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但是动手能力较弱。

低年级阶段,造型活动均是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和游戏性,丰富学生的感受。

效果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他们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在课堂中敢说、敢想、敢创造,敢于表现自我。

学生能借助教师的引导,在图片对比观察中自主发现并学会观察事物,准确从美术角度分析事物的特点。

会倾听别的学生的发言,并相互启发、共同学习,体验想象的乐趣,创造性地运用收集来的材料,表现自己的所思、所创,感受创作带来的成就感。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太空里的植物自由想象和设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学生能自主研究,发现植物构成的基本形状,并用各种材料组合制作或绘制太空里的植物。

3、学生体验想象、创作与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想象和探究的方法,能对太空里的植物进行想象创作。

三、教学难点:
能用各种材料绘制或组合、粘接制作太空里的植物。

四、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立体太空植物作品
学生:彩笔、白纸、彩纸、剪刀、胶水、太空泥、纸杯、吸管等。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本课属于想象题材的课程。

茫茫太空既是科学家向往的地方,也是梦想家最感兴趣的地方。

我们的同学未来不一定成为科学家,但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梦想。

梦想并不是空想,更不是白日做梦,而是基于生活经验而产生的奇思妙想。

所以,本课的设置虽然源于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但是并非在讲科学道理,而是着重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环境中的植物,并结合相关生活情境来大胆想象。

与此同时,启发学生发现并运用彩纸、彩泥、纸杯等材料制作符合自己奇思妙想的“太空植物”。

加强学生的交流,相互启发,创造性地运用材料,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力、探究问题的能力,体验想象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这样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情趣,学生乐学,兴趣浓厚。

评测练习
一、说一说
请从形状、颜色、花纹、大小、本领5方面具体描述太空植物与地球植物的不同。

二、试一试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画或手工制作)创作独特的太空植物。

课后反思
本课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身边环境中的植物样子,与后面太空植物的样子形成鲜明对比,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太空植物的奇特之处,再通过一系列图片欣赏,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

在师生合作创作中,
学生的想法再次得到肯定。

欣赏优秀学生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并通过学生观察和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彩笔、彩泥或各种废旧材料来制作太空里的植物。

一年级学生好问、好动、好奇心强,他们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应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敢说、敢想、敢创造,敢于表现自我,正确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想象的乐趣,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发挥、提高。

让学生探究表现方法,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创造性地运用收集来的材料,表现自己的所思、所创,培养学生的想象创作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能力,体验想象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特征,使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课标分析
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

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顿域。

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
领域中指运用描绘、雕塑、拓印、拼贴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美术创作活动。

表现则是通过多种媒介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的过程。

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

“造型•表现”学习
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