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图书馆:顾炎武手稿、吴骞稿本《巾箱集》等珍贵稿抄本13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图书馆:顾炎武手稿、吴骞稿本《巾箱集》等珍贵稿抄本
13种
这一期南京图书馆晒的是它们珍贵的稿抄本,本次晒的是13种珍贵的稿抄本。
其中有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稿本《天下郡国利病书》,钱大昕、黄丕烈(倩沈书山书)跋,以及著名藏书家吴骞稿本《巾箱集》,此手稿从未刊刻,亦未见于各家书目著录,极为珍贵。
(图文来自微信公号“南京图书馆)
天下郡国利病书不分卷
(清)顾炎武撰稿本
钱大昕、黄丕烈(倩沈书山书)跋
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昆山(今属江苏)人。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以明遗民
自居不仕,清代考据学先驱,有《音学五书》《日知录》等。
顾氏身处明末存亡之际,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历览廿一史、天下郡县志书及文集章奏,汇录为舆地之书与利病之书。
舆地书为《肇域志》,利病书即此书。
此书曾遭兵燹有所散佚,后又经顾氏增补,然终未全部完成。
顾氏自序云此书“不曾先定义例”,但是从整体结构来看,此书先总论,后分省,有一定的叙述原则。
无板框,各册行款不定。
钤“臣大昕印”等印。
国家名录号01652。
玉琴斋词不分卷(清)余怀撰稿本
吴伟业、尤侗题辞,
顾广圻、孙星衍、魏锡曾、许增、丁丙跋
余怀(1616-1696),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广霞,又号壶山外史、寒铁道人、衲香居士,晚年自号鬘持老人。
莆田(今属福
建)人,侨居金陵,自称江宁余怀、白下余怀、下邳余怀等。
正文不分卷,收词二百余阙。
词采清丽,意境绵邈。
框高20.7厘米,宽12.3厘米。
半叶七行,行十八字,蓝格,上下花边,左右双边。
白口,无鱼尾。
钤“余怀之印”、“广霞”、“吴伟业印”、“梅邨”、“尤侗之印”、“楝亭曹氏藏书”、“长白敷槎氏堇斋昌龄图书印”等印。
国家名录号06533。
莅政摘要二卷(清)陆陇其辑稿本
潘世恩、张廷济、陆震跋
陆陇其(1630-1692),原名龙其,谱名世穮,字稼书,平湖(今属浙江)人。
是书二卷,述为官从政之道。
开篇云:“莅官之要曰廉与勤,不特县令应尔也。
”
半叶八行,行二十四字。
无版框。
钤“陆震”、“臣陆震印”、“嘉兴张廷济叔未父稿书”等印。
国家名录号04237。
东城杂记二卷(清)厉鹗撰
稿本丁丙跋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书前为雍正六年作者自序。
正文分上下二卷,记录杭州东城旧闻遗事、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偶涉诗文题咏。
叙事略古而详今,可补武林旧志之所未详。
框高18.2厘米,宽12.7厘米。
半叶十行,行二十一字,四周单边,上下黑口,单黑鱼尾。
钤“八千卷楼珍藏善本”、“钱唐丁氏藏书”、“疆圉柔兆”、“疆圉涒滩”、“四库著录”、“辛卯劫后所得”等印。
国家名录号01682。
山海经补注五卷
(清)惠栋撰稿本
惠栋(1697-1758),字定宇,一字松崖,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时人称“小红豆先生”,乾嘉学者,专治经学。
正文分五卷。
卷一《南山经》《西山经》,卷二《北山经》《东山经》,卷三《中山经》,卷四《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海内南经》《海内西经》,卷五《海内北经》《海内东经》《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
正文后有惠栋撰跋,撰写时间为雍正庚戌。
框高21.4厘米,宽15.2厘米。
半叶十二行,行字不等,四周双边,上下粗黑口,双对黑鱼尾。
国家名录号04817。
三国志注补六十五卷
(清)赵一清撰稿本
陶浚宣校并跋
赵一清(1709-1764)字诚夫,号东潜,浙江仁和(今杭州余杭)人。
正文前有清光绪二十二年陶浚宣撰跋,佚名抄录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关于避讳帝名的圣旨,《晋书·陈寿传》,《宋书·裴松之传》,刘宋元嘉六年裴松之撰《上三国志注表》。
正文六十五卷:三国志注补目录上,卷一至卷三十魏志;三国志注补目录中,卷三十一至卷四十五蜀志;三国志注补目录下,卷四十六至卷六十五吴志。
框高20.2厘米,宽14.8厘米。
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小字双行同,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
钤“浚宣手校”、“陶文冲读书记”、“八千卷楼珍藏善本”、“丁氏八千卷楼藏书记”等印。
国家名录号10171。
巾箱集四卷
(清)吴骞辑稿本吴骞题识
吴骞(1733-1813),字槎客,一字葵里,自号兔床山人,海宁(今属浙江)人。
藏书家,筑藏书楼名拜经楼。
其中精善之本多有吴
氏所作校勘并跋文,后被录入《拜经楼藏书题跋记》。
时黄丕烈拥有宋版书百种,自题藏书室名为“百宋一廛”,吴骞多元版珍本,便自题其室名曰“千元十驾”,以相匹敌,学林传为佳话。
每册封面原题名“湖海诗存”,后圈涂改为“巾箱集”。
正文分四卷,收录清人一百二十余家诗作四百余首。
各家之下附作者小传,次为诗作正文,行文间有吴骞评注,多为其读诗感受,也表明了编辑者的遴选标准。
一些诗作仅凭此书得以保留。
此手稿一直不曾刊刻,亦未见于各家书目著录,极为珍贵。
开本高26.8厘米,宽18.4厘米。
行款不一,无行格。
国家名录号12030。
石洲诗话五卷
(清)翁方纲撰稿本
翁方纲、叶继雯跋
翁方纲(1738-1818)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
乾隆进士,历典江西、湖北、江南、顺天乡试,累
官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
博学宏揽,精研经术,于金石、谱录、书画、词章皆有所长,尤以诗名著称,为嘉庆中期诗坛领袖。
曾参与《四库全书》的编纂。
著有《两汉金石记》《苏诗补注》《复初斋全集》等。
是书乃翁方纲视学粤东时与学生论诗所记,作于乾隆三十至三十三年。
在翁氏改定时,前五卷草稿被人窃去。
五年后,友人叶继雯从书肆购得,返还翁氏。
翁氏发现书尾竟已被人冒用自己名义作跋,无奈将伪跋圈去,于旁另作一跋述其经过。
此二跋并列书尾,字迹悬殊,令人莞尔。
叶继雯,字桐封,乾嘉时湖北汉阳人,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
富藏书。
框高19厘米,宽13.2厘米。
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二字,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
钤“覃溪”、“叶氏珍藏秘笈”、“翁方纲”(伪)、“正三一字忠叙”(伪)等印。
国家名录号12070。
古欢堂经籍举要一卷
(清)吴翌凤撰稿本
章钰题跋
吴翌凤(1742-1819),初名凤鸣,字伊仲,号枚庵、一作眉庵,别号古欢堂主人,祖籍安徽休宁,侨居吴县(今江苏苏州)。
全书仅一卷,据卷端“古欢堂经籍举要卷之一经类一”可知此书非全本。
框高19.3厘米,宽13.5厘米。
半叶十行,行二十一字。
蓝格,四周单边,白口,单鱼尾。
钤“士礼居藏”等印。
国家名录号11707。
孟子正义三十卷
(清)焦循撰稿本
汪鋆题跋
焦循(1763-1820),字理堂,扬州人。
博闻强记,于经史、历算、声韵、训诂之学皆有研究。
今存最早的《孟子》注解为东汉赵岐所作《孟子章句》,焦循此本即对汉赵岐注所做的正义,也可看作是对赵注的完善。
此书采择历代经史传注及清初以后六十五家学人著述中,有关《孟子》与赵注的诠释与论见,并对原书涉及到的名物典制,几乎无所不考,是对乾嘉时期《孟子》研究成果的总结。
框高18.2厘米,宽13.4厘米。
半叶十行,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同。
红格,红口,左右双边。
钤“真州汪氏砚山所读”、“仪征汪氏珍藏”等印。
国家名录号11518。
水经注疏证四十卷
(清)沈钦韩撰稿本
沈钦韩(1775-1831),字文起,号小宛,别号织帘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嘉庆举人。
学问渊博,精史地之学,长于训诂考
证,尤擅地理方面疏证。
著有《两汉书疏证》、《左传补注》等。
此稿本以武英殿活字印本《水经注》四十卷为底本,于原书天头地脚及行间批注细加笺注。
此书经沈氏以朱墨二笔多次校对,卷后多记校刊时间。
书名据卷末朱笔“沈钦韩定本并疏证”而定。
每册内封行书大字水名。
书根以司空图《诗品》典雅篇语“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澹如菊”为序次。
框高24.4厘米,宽15.3厘米。
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同,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
钤“沈生”、“钦韩曾读”、“小宛心赏”、“织帘勘书之室”等印。
国家名录号01689。
春秋比类观例二卷(清)王铭西撰稿本
夏炜如跋戴望、骆粲、陈鼎、许棫、汤成烈、陆鼎翰、吴康寿题款
王铭西(1822-1893),字愚溪,自号大痴,阳湖(今江苏常州)人。
精《十三经注疏》,有《春秋》学著作三种。
对天文地理亦有研
究,尤其熟习吴中水利,著有《常州武阳水利书》。
正文凡二卷,卷一元王月日时例等十四条,卷二平暨及输例等三十七条。
开本27.9厘米,宽18.0厘米。
半叶十二行,行三十一字,小字双行同。
钤“夏印炜如”、“永曦”印。
国家名录号10112。
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六卷续十卷
(清)薛福成撰稿本存十一卷(一、续全)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号庸盦,江苏无锡人。
曾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公使,近代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之一。
此日记六卷今存卷一,起迄时间为光绪十六年正月十一日至二月十七日;续卷十卷,起迄时间为光绪十七年三月初一至光绪二十年五月二十八日。
前卷:框高18.6厘米,宽11.4厘米。
半叶九行,行二十五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
版心下镌“松竹斋”。
续卷:框高17.1厘米,宽12.6厘米。
半叶十行,行二十一字,左右双边,黑口,单鱼尾。
版心下镌“无锡薛氏私稿”。
有清薛莹中校。
国家名录号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