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滨州市博兴县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2009学年度滨州市博兴县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著名诗句中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白玉为床金作马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秋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下列变化能表现出物质的某种化学性质的是
A.木炭燃烧B.酒精挥发
C.冰雪融化D.樟脑球在衣柜中消失
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A.颜色变化B.状态变化C.发光发热D.新物质生成4.物质的用途往往是由其性质决定的,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根据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氢气填充气球B.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C.夏天人们常吃冰糕来降温D.用石墨做电极
5.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一环时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设计的正确步骤为(1)充分掌握资料(2)设计合理方案(3)明确实验目的(4)进行科学试验A.(3)→(1)→(4)B.(1)→(3)→(2)
C.(3)→(1)→(2)D.(1)→(2)→(3)
6.酒精灯不使用时,要盖上灯帽的原因是
A.因酒精易燃,防止酒精自然
B.酒精易挥发,引起人们酒精中毒
C.防止酒精吸水,不易点燃
D.防止酒精挥发,灯芯上留有水分,难以点燃
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水的天然循环,所以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因为蒸馏水没有任何杂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身体健康
C.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会造成淡水资源的紧缺
D.水分子体积的大小是随状态(气、液、固)的不同而不同
8.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分子是由比它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C.当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也一定发生变化
D.气态和液态的物质的分子之间有空隙,固态的物质的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9.在一个原子的原子核里一定含有的微粒是
A.质子和中子B.质子
C.质子和电子D.质子、中子和电子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B.核外电子数完全相同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
C.核内质子数完全相同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
D.在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可以不相同
1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在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
C.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被溶解的物质一定是溶质
12.下列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A.空气B.稀有气体C.冰水混合物D.河水13.我县市民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出了许多建议,其中部分建议如下:
(1)安排洒水车在主干道洒水(2)植树造林,增加小区绿化面积(3)增加公交车,减少出租小汽车和三轮车(4)关闭火力发电站
(5)增加火力发电站烟筒高度(6)将有污染的化工厂搬到城区以外(7)禁止劣质煤在县城销售
(8)采取集体供暖,禁止住宅小区使用小锅炉供暖
以上八条建议既能提高空气质量又合理的一组建议是
A.(1)(2)(3)(4)(5)B.(4)(5)(6)(7)(8)
C.(1)(2)(5)(6)(7)D.(1)(2)(3)(7)(8)14.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冰、干冰、醋酸B.氮气、氧气、空气
C.水银、水、医用消毒酒精D.石墨、熟石灰、稀盐酸
15.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16.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质量分数为70%的酒精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用镊子夹住两角展开,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

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这是魔术,你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D.手帕上的水和酒精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17.已知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的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在上述条件下,测得1体积的甲气体(化学式为X4)和6体积的乙气体(化学式为Y2)完全反应生成了4体积丙气体,则丙的化学式为
A.X2Y3B.XY3C.XY6D.XY2
1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在下列仪器中不需选用的是
A.导管B.集气瓶C.酒精灯D.带孔橡皮塞19.我国东海蕴藏着数量相当可观的“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和甲烷晶体(CH4·H2O)下列关于是一水和甲烷晶体说法中正确的是
A.(CH4·H2O)晶体中水是溶剂
B.(CH4·H2O)的组成元素有3种
C.在(CH4·H2O)CH4和H2O的质量比是1:1
D.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是具有可燃性的
20.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
(1)都具有氧化性(2)都具有还原性(3)都易溶于水(4)都能与碳反应(5)都是氧化物(6)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
A.(1)(2)(3)B.(1)(4)(6)
C.(1)(3)(6)D.(3)(5)(6)
21.你经常做家庭小试验吗?根据你的经验,下列家庭小试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家庭用水是不是硬水
B.用食盐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C.用废干电池皮和稀盐酸制取氢气
D.用花瓣制作指示剂、检验纯碱溶液的酸碱性
22.下图表示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pH与滴加盐酸质量的关系,能正确表示pH 随质量变化的图像是
23.实验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研究“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与什么离子有关?”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提交的实验方案,其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
A.观察Na2SO4、K2SO4溶液的颜色
B.观察CuCl2、Cu2(NO3)2溶液的颜色
C.向Cu2SO4溶液中的加适量的NaOH溶液,静置后观察溶液颜色
D.加水稀释后观察溶液的颜色
24.欲使任意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A.降温B.升温C.加溶质D.倒出一些溶液25.做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经常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好吃,加入的这种物质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纯碱B.火碱C.小苏打D.食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6.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在设计实验时必须明确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4)___________。

27.蒸馏是利用互溶物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___________不同进行的分离提纯的方法。

其过程是:加热样品使其中某组分___________,然后使___________加以收集。

28.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1)锰酸钾___________(2)硫酸钙___________,(3)熟石灰___________(4)氧化亚铁___________。

29.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用药品的三个方案:方案一,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方案二,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方案三,块状石灰石与浓盐酸。

三个方案
中,最好的方案是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某造纸厂排除的废水尽管经过处理已经变成无色,但经过环保部门的检验,废水仍显碱性。

请你根据碱的两条不同性质设计两个实验来证明(在表中简要填上步骤、现象)
31.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通常将___________加入到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___________,然后再由___________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镁,就能得到氯化镁。

三、实验简答题(32小题14分,33小题8分,共22分)
32.赵强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可观察到怎样的现象?
(2)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又观察到怎样的现象?
(3)观察到以上两项现象后,集气瓶内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本实验可推测出氮气的性质有哪些?
(4)赵强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进入集气瓶里的气体未达到预定高度,请你帮助他分析一下可能存在的原因。

33.王红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做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实验。

(1)该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红将该实验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不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现象,请你帮助他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

四、计算题(共8分)
34.将4.4g二氧化碳气体通入200g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3)所得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