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教学目标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 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 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和思路, 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
荒漠化是 如何形成的呢?
3、荒漠化的
自然原因:气候变异 人为原因:过度经济活动
4.荒漠化的具体表现(三退)是什么?
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
5、荒漠化有哪些类型(三化)?
土壤沙漠化、次生盐渍化、石质荒漠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范围
自然边界: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
行政范围: 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
1、土地荒漠化的形成
→ → 土地缺少了
水分和养分
植物就无法 正常生长
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 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
→→
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 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即将发生土地退化
→→
是土壤中的水分和 养分进一步流失
2、荒漠化的
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三退” 引起的“三化”现象。
气候区:
非季风区 (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区地区)
2、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观察17页图2.2,从位置、植被、气候、地形方面来分 析!)
干旱
荒 漠 化 的 自 然 原 因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作用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1)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
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人为原因的表现
调查表明:在西北地区 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
是人为因素所 致。
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能源缺乏地区
植被遭到破坏
半干旱草原牧区, 加速草原沙化
干旱绿洲边缘
和退化过程
农垦区周围和 荒漠绿洲
使土壤风蚀沙化 和次生盐渍化
传统的游牧经济,畜牧品种多样、分散 的小规模经营、季节游牧,有利于牧草的恢 复生长,是一种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经济 模式;
商业性的定居畜牧业,牲畜品种单一、 大规模的集中经营、采取掘井定居的经营模 式,势必增加草场的压力,导致草场退化, 甚至导致整个草场的毁灭。
3、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粮食 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素促使萨赫勒以南的旱作业不断向 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
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求猛增,迫使人们不断扩大耕地 面积以至向牧区推进。
人口增加 → 草地变旱地 → 草地缩小 → 牧场超载

劳动
力需 求
荒漠化加剧

转向脆弱地区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防治的内容: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一个重点
荒漠化防治的三项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5)控制人口增长
3、目前西北地区的现状
土壤沙漠化
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荒 漠 化
石质荒漠化 过度樵采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两条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3)一个重点
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滴灌
喷灌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1、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请根据下面的图文 资料,并联系已学知识,
(1)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裁员的过渡地 带,降水量在100--500mm之间。 (2)降水集中在7、8两月 (3)处于热带地区,全年高温,蒸发量大
气候的严酷性决定了萨赫勒地区的传统经济以自给形式 的游牧业为主,二十世纪以来,随着沿海国家人口和经济 的发展及本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这里的传统游牧经济向 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