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建设的需求也持续扩大,而在施工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软土路基的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实施改善路基。

在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市政道路项目施工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软土地基的处理,可以通过准确合理的处理,能够提升路基的承载能力。

本文关键对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实施了讨论。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
引言: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难点,在软土地质区域实施施工时,改善软土路基的地质条件是质量保证的基础。

由于软土地基的抗压性与稳定性太差,在软土地基上实施道路施工,完成施工之后,道路的质量与耐用性满足不了现实的要求,所以我们从软土地基的实际状况出发,分析解决软土地基问题的详细处理技术。

1、软土路基对道路工程的影响
1.1影响数据的真实性。

道路设计是依据勘察数据报告来制定的,假如勘察数据不正确,一定会造成其设计和处理方法不符合实际,最后影响项目质量,甚至会导致路基下沉、倾斜与塌方。

而软土因为分布复杂,厚度改变幅度大,造成其固结速度慢,沉降不均匀,在平整度不同的软土中勘察,误差会非常大。

1.2增加工程成本。

现在许多道路项目公司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把项目重点放在了提升利润与加快工期中,所以在施工的时候一味的追赶工期,不思考施工质量的优劣,在软土路基固结处理的时候,盲目求快,最后造成路面发生下沉、变形的情况,不得不使项目返工,这样将会消耗很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2、软土路基的检测和判定方法
2.1软土路基的检测
对软土路基的检测能够使用弯沉测定:把比较完好的砼板块逐一编号。

使用两台5.4m贝克曼梁和一台bzz-100标准车,依照每车道双向往返检验。

选择位于横缝、断缝周围的板角等荷载最不利部位作为检验点,测点分主点(受荷板)、副点(未受荷板),位于板横缝前10cm的是主点,在横缝后10cm的是副点,分别对主点弯沉与副点弯沉进行测定。

在非不利季节检验时,弯沉值依据经验实施季节影响修正,实际取其系数 =1.1~1.2。

2.2软土路基的判定方法
平均弯沉值反映了原构造的承载能力,而弯沉差则反映了加铺后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发生的机率与严重程度。

导致原构造承载力不足的因素有板底脱空、基层强度低与软土路基。

软土路基使用排除法通过值来判别。

当≥45时,实施压浆处理;>45 时,先打裂砼板压实,让其和基层紧密结合;再次检验,依然有>45,说明基层强度严重不足或有软土路基;路面构造挖除后,通过路基顶面弯沉的检验,或者通过路基土的干密度、天然含水量综合判定。

3、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3.1置换技术
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表面上的处理技术不能确保路基耐用性,所以想要应用与养护好道路,就要使用更加有效的办法。

于是软土路基施工项目置换技术在技术人员的一起努力下产生了。

这个技术关键是把软土以优质的土壤来取代。

从而填土的稳定性获得保证,沉降量获得减少。

使用软土路基施工项目置换技术关键的施工方法有,爆炸技术、人工挖掘的置换强行挤出软弱土。

软土路基施工项
目置换技术可以彻底让路基的土质获得改善,所以已经被广泛运用。

强制的置换
方式的可靠性比人工挖掘的置换方式要差,由于人工挖掘置换形式运用要更加普遍。

在道路的软基处理中,粗粒土是重要的置换材料。

可是置换的时候要保证是
不是已经充分压实。

这种方法有一定的优势,却也有劣势,重要的弊端是相对大
地破坏了地表,在施工的时候也持续增加了成本。

3.2堆载预压法
堆载预压法大部分运用于道路施工建设工作以前,通过大型填压器械,在施
工建设以前对道路的地基应用大于现实荷载能力的材料对地基实施预压,可以帮
助加速地基完成地质层的改变,使软土地基的强度进一步的提高。

同时,预压的
时候,可以帮助地基实施表层排水。

应用堆载预压法的时候要注意地基的改变,
防止因为荷载材料太重造成地质剪切破坏或者严重变形。

在完成之后依据地基的
改变,对下沉与偏斜位置应用其他方法加以巩固。

堆载预压法的施工成本相对低,可是施工周期相对长,为了可以完成堆载预压法的现实作用,在工期相对紧张的
时期,堆载预压法能够与别的方法结合应用。

3.3表层处理法
假如软土层含水量高,而且土质构造比较好,那么通过排水法可以迅速提高
软土路基强度。

这时能够在填筑路基以前,在地表出开挖沟槽,这样就可以把地
表水排除来使地基表层的含水量降低。

设置水沟要考虑到详细的地形与软土的土质,然后使排水通畅。

一般而言水沟的断面尺寸通常会选取在0.5米的宽度,在0.5到1米之间的深度。

在路堤填筑以前能够应用砂砾生死回填产生盲沟。

同时
布置沟槽同样需要思考到详细的地形与软土的土质,普通沟槽也是为0.5米的宽度,也要控制在0.5到1米之间的深度,在路堤天柱以前,沟槽也能够应用砂砾
实施回填,并产生盲沟。

并且纵向盲沟是与道路垂直,而横向盲沟则要依照距离10到15米实施布置,假如要埋设管道,还需要应用过滤材料实施保护。

在软土地基路基层相对厚并且含水量相对高的状况下,能够使用铺设砂或砂
石垫层的方法法对软土地基实施处理。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砂垫层法关键针对的是
软土路基土层相对薄的施工路段。

针对这一施工路段,砂垫层法通过在软土路基
表面铺设砂砾的形式达到砂垫层的效果。

在应用砂垫层法实施软土路基施工时,
要依照施工部位安放样板,保证铺设的砂层均匀平整。

需要注意的是,砂砾的含
土量要注意控制,并依据软土地基的详细状况决定铺设砂层的厚度。

砂垫层法不
但可以很好地完善软土路基的土质构造,还可以发挥砂的透水功能帮助路基表层
有效排水。

另外,在软土路基地下排水中,砂垫层法也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排水作用。

由于地质状况,软土路基地下水位相对高,加上土层吸水性相对强,水位很
难降低,所以,应用砂垫层法分离软土地基和地下水,可以起到相对好的排水效果。

在施工过程中实施路堤的铺垫可以提升路基的承载能力,防止发生路基不均
匀沉降的状况。

铺垫材料一般选用编织土工布或者土工格栅,在软土路基上铺设
双向土工织物对降低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有优良的效果。

3.3.5对于表层为粘性土时通常选取添加剂法,就是在粘性土中添加合理的添
加剂,实施改善地基的压缩性,使地基强度加强。

另外还可以起到加强填土稳定
和加固地表构造的作用。

添加材料关键是生石灰,熟石灰与水泥。

石灰类添加材
料通常是现场拌和或厂拌,这种添加材料一方面可以降低土壤含水量并形成团粒,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固结的土会实施化学性固结,改变粘土成分,对土体
加起到固稳定。

结语
中国市政道路建设中常见的问题是软土地基,地基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道路施
工过程中的建设速度与道路完成建设后的质量。

所以,在软土路基处理时,需要
注意市政道路施工四周环境、施工基地的情况和不同公路等级要求下道路的性质。

软土路基加固时,要结合市政道路的设计,注重分析施工路段的现实地址状况,
并开展勘察采样工作,拟定合理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富黎东.浅谈市政工程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0(26):136.
[2]吕红岩.关于软土路基的处理探析[J].价值工程.2013(08)
[3]陈文彬. 深搅桩施工技术在某软土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 2013(19):33-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