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荆柯刺秦王失败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谈荆柯刺秦王失败的原因
刘成慧
教《荆柯刺秦王》一文,在分析荆柯的人物形象时,大多数同学认为荆柯是一个机智勇敢、深沉刚毅、勇于牺牲的英雄人物。
但在盛赞荆柯的义勇刚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之余,也常会感叹:“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陶潜语)似乎荆柯刺秦王失败,是因荆柯剑术“疏”所致。
果真如此吗?笔者以为不然。
首先,请看原文开头处,太子丹的一段嘱托:“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这段交代行刺目的的话(可惜中学课本略去了)明确说明,太子丹要求荆柯首先生劫秦王,并迫使其答应退还从各国掠夺来的土地,这是上策;其次生劫不成,就把他刺死。
下文荆柯在受伤后,“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这话与太子丹最初的嘱托是相呼应的,荆柯刺秦王之所以失败,是由于太子丹要求荆柯首先能生劫秦王。
其次,写荆柯的匕首,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使人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这说明荆柯只要用匕首碰一下秦王,秦王就会即死去。
可是他为了生劫秦王,没有这样做,以致被侍医夏无且用药囊击中,使秦王有时间拔出长剑来砍荆柯,不得已,荆柯才“引匕首以提秦王,不中,中柱”。
这说明荆柯时刻牢记太子丹“生劫秦王”的嘱托,以致失败。
再次,荆柯刺秦王所以失败,还和太子丹的不能用人和猜疑有关。
“荆柯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
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之曰:日已尽矣,荆卿岂亡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
”太子丹逼荆柯出发,也是对荆柯的猜疑和不信任。
而派秦武阳去几乎坏了大事。
“荆柯奉樊龄期之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幸亏荆柯巧言掩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愿大王少假借之。
”荆柯的待客而未果,太子丹的迫行,秦武阳的振恐,笔墨不多,却也是点出
刺秦王失败的另一原因。
由此可知,荆柯刺秦王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荆柯剑术“疏”所致,而是由于太子丹要他生劫秦王,效法曹沫之与齐桓公的故事,再加上太子丹用人不当而招致失败的。
细心的读者只要注意到了作者在文中的点睛之笔,是不难发现作者的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