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考8679《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号:8679 社会学概论
一、判断题
1.(√)社会是人类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2.(×)人们交往是社会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合。

3.(√)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

4.(×)为了表达他们的理想、方向,孙中山谢了“天下为公”、“大同书”的座右铭。

5.(×)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学说和活动,可以被认为即使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也是社会学者们学科产生
的先驱。

6.(√)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

7.(×)社会需要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生理反应。

8.(×)需要的产生并是完全主观的,有其客观性。

9.(√)驱力所指偏重于生理方面的要求,而需要则不仅是生理方面的需求。

10.(×)生理需求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11.(×)社会需要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1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则从宏观上阐明了人的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动力源泉。

13.(√)社会交往是个人成长的条件。

14.(×)社会关系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人们通过交往而形成社会关系,进而形成社会。

15.(×)人际交往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

16.(√)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

17.(×)情景定义时社会学家布卢默用来解释人们社会互动机制或过程的概念。

18.(√)人际关系是个人之间交往形成的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具体体现。

19.(×)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人单方面接受环境影响和教育的消极被动过程。

20.(×)个人的需要是个人进行各种活动的外因,环境和教育是个人发展的内因。

21.(√)规范先于个人存在,一个人要参与社会生活必须学习这些规范,才能同他人交往。

22.(×)社会制度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23.(√)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

其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角色人选。

24.(×)再社会化的现象,一般是指犯有越轨行为的成年人。

25.(×)群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26.(√)社会群体不但是由人组成的群体,而且是社会性的群体。

27.(×)社会人团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共同体。

28.(×)社会群体是它反映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29.(×)初级社会群体包括:机关、政党、军队、学校等。

30.(√)初级社会群体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

31.(×)组织环境是对组织存在和发展具有影响的内部事务。

32.(√)目标是社会组织力争达到的未来状态。

33.(√)社会组织的运行时其各要素有效搭配达到目标的过程。

34.(√)组织目标在时序、层级上的分解和相互交织就使组织目标成为一个系统。

35.(×)科层制是泰罗提出的行政管理模型。

它是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
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36.(×)科层制的最大优点是能更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37.(√)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共同体。

38.(×)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群体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共同生活的人群。

39.(×)社区的文化特点都是由这个社区的历史传统决定的。

40.(×)农村社区的主要产业是农业。

41.(√)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42.(×)衡量城市化程度的指标是城市规范化。

43.(×)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

44.(√)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作社会分层。

45.(×)社会分化是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形式。

46.(×)阶级起源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47.(×)阶层的划分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作标准的。

48.(×)阶级的划分还包括人们的社会地位的高低、政治权利的大小以及其他因素在内。

49.(√)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而产生,他们对社会生活都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

50.(√)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的产物,制度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51.(×)在阶级社会里,社会规范不可避免地要打上阶级的烙印。

52.(×)社会是一个系统是由各种不同要素组成的综合体。

包括组织系统和设备系统。

53.(×)社会制度都包含着一整套行为规则即规范系统。

54.(×)制度是抽象的,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

55.(√)人们的正常生活、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一定的社会秩序。

56.(×)制度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约束人们行为的方式。

57.(×)正式控制是使用不怎么成型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

58.(×)外在控制就是社会成员用内化了的社会价值规范来约束好指导自己行为的过程。

59.(×)道德是以行为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60.(×)道德靠人们的内心信念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

61.(×)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关系失调、人际关系失调两个方面。

62.(√)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地球表面附近所有物质实体的总和。

63.(×)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大都经过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而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64.(√)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65.(×)工资是通过劳动取得收入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生活的活动。

66.(√)就业是劳动者自身社会地位肯定的过程。

67.(√)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制度。

68.(√)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保证社会成员的安全,以维持社会稳定。

69.(×)狭义的社会工作对象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当他们陷入生活困境需要帮助时,就成了社会工作的对象。

70.(×)广义的社会工作对象主要是:因各种原因而陷入困境的贫弱者,主要是老弱病残、流离失所、无依无靠
的人。

71.(×)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72.(√)社会工作的历史渊源。

专业社会工作由先前的慈善事业发展而来。

73.(√)社会变迁是一种牵涉到社会整体、社会系统的变动。

74.(×)人类要善于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社会发展服务,要保护资源、开发资源、管理资源三种措施统一考虑。

75.(×)制度文化就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做事的方法、行动的蓝图。

76.(×)按照流动的方向划分,有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社会群体流动。

77.(×)按照流动的主题划分,有水平流动、垂直流动。

其中垂直流动又有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的区别。

78.(√)社会流动会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大多数人流动的方向和频率反映着社会变迁的方向和程度。

79.(×)政治独立了,等于国家真正独立了。

80.(×)第一次产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

81.(×)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

82.(×)依附理论的代表人物荷兰著名经济学家丁伯根,主张只有脱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
状态。

83.(√)继依附理论之后,一又出现了所谓世界体系论。

它是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社会学家沃勒斯坦首先提出的。

84.(×)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奥地利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首次使用“后工业社会”的名称,提出了他对未来
社会的设想。

85.(√)全球发展理论中,在研究现代化问题有一个突出的机构就是罗马俱乐部。

86.(√)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87.(×)调查研究的实施阶段要提出调查研究的设想,制定调查研究的详细方案。

88.(×)准备调查阶段要完全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两项内容。

这是一个调查人员直接向调查对象索取、收集第一
手资料的过程。

89.(×)选题要考虑的制约条件必要性是指进行这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它包括理论意义这个方面。

90.(×)预测性判断是关于社会现象状态的推测判断。

91.(×)描述性假设是关于社会现象变动原因或内部关系结构的推测性判断。

92.(×)解释性判断对社会现象发展趋向的判断。

93.(√)全面调查也叫普查。

是在较大范围内对被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全部单位进行的逐一不漏的调查。

94.(×)典型调查时选择某一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收集与它有砉所有资料,对之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细致分
析的研究方式。

95.(√)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其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
科的思想体系。

96.(×)斯宾塞对如何重建当时社会秩序较为关注,主张应当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97.(√)美国社会学是当今世界各国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社会学最早是从欧洲传入的。

98.(√)冲突学派的理论观点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以达伦多夫为代表的辩证冲突论和以科瑟尔为代表的功能冲突
论。

99.(×)在方法论上导出芝加哥学派侧重“硬”科学的内省方法,而依阿华学派则强调采用“软”科学的方法。

100.(×)民俗学方法论,其代表人物是A.舒茨,它的重点是分析行动者的思想和随之而引起的行动的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A中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C劳动)
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B康有为)
5.马克思研究人们的经济关系从(C商品)入手一样。

6.文化是指(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7.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D马斯洛)
8.“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B安全的)
9.(B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者社会的发展。

10.“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B库利)
11.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朋友谈心)
12.根据交往的(C性质),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13.(A社会关系)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14.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D米德)
15.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角色丛)
16.一个人同时担当了集中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B角色冲突)
17.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C春游)
18.一切(D交往)都是在人类劳动创造的财富的举出上进行的。

19.(C物质交往)首先是人们在生存过程中的交往。

20.“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享乐主义)
21.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时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B具体运算)
22.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2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D继续社会化)
24.(A需要与环境)和教育的结合,便是人的社会化,人的成长好发展变化的实质。

25.社会规范是(C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它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的关系。

26.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B人际关系密切)
27.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A核心家庭)
28.人的(B社会化)的初始是在初级社会群体中进行的。

29.社会学家(B库利)首先提出来的,有时也被翻译成“守属社会群体”或“基本社会群体”。

30.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交换关系)
31.管理学家(C麦格雷戈)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惯例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

32.霍桑实验得出的著名结论是:人是(社会人)
33.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论属于(B
古典管理理论)
34.(A家长制)是手工业作坊的管理方式,是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早起社会组织状况有关的。

35.社会组织目标是(C经济组织)存在的根据。

36.社会组织的运行过程包括(B内部行为)规范化、相互协调及管理监督等活动。

37.我国的社区研究是从以(B吴文藻)为首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师生开始的。

38.农村社区成员是以(C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的。

39.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D城乡协调发展)
40.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B逆城市化)
41.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A芝加哥学派)提出的。

42.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共同生活的人群(B社区)
43.城市居民的(D组织程度高)和组织结构复杂。

44.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A柏森斯)
45.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个社会学家。

(C韦伯)
46.我国消灭剥削阶级采取的政策是(D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
47.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B社会分化)
48.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D社会分层)
49.整合作用是指(C社会各部分协调称为一个整体)
50.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你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称为(制度化逃避)
51.社会制度的设备系统包括(D实用性设备)和象征性设备。

52.(B社会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现实条件的产物。

53.(C社会制度)是相对稳定的、规范化的社会结构之一。

54.提出社会失范论的是(C迪尔凯姆)
55.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这称为(C创新)
56.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放弃文化目标,但遵从制度化手段”,这称为(V形式主义)
5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个部分间的不整合、不一致,是哪一种越轨行为的理论(A社会失范论)
58.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C积极的控制)
59.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使人们遵从(C社会行为规范)
60.建立在既定的社会规范之上的(C社会控制)
61.使用比较成型、比较正规的规则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C正式控制)
62.什么问题正成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C环境问题)
63.我国的基本国策是(B计划生育)
64.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A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65.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这是(D隐性失业)
66.对贫穷的定义更具有操作性好描述性的解释是(A经济学定义)
67.人口的急剧增长超过了(A资源)好环境承受的限度,会引发多种社会问题。

68.社会问题直接给(A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以威胁,以致造成痛苦。

69.社会问题的特征是(C普遍性)、特殊性、复杂性和破坏性。

70.人口问题本质上是(B发展)问题。

71.社会保障的实质是通过(B国民收入)再分配来缓解各种社会问题。

72.社会保险是(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73.谁工作是指(A推行和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
74.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思想有全球性思想、全局性思想和(D长期性思想)
75.社会保障是(C预防型)的,保障水平有高有低。

76.社会保障属于(A分配范畴),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77.社会主义的(A人道主义)是我国社会保障的哲学、伦理学基础。

78.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视(C社会均衡论)
79.“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A社会进化论)的观点。

80.“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总是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说法。

(A
文化类型说)
81.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讲师,这种流动称作(D水平流动)
82.(C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变动的过程。

83.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众,人们生活表现的类型化了的活动形式好特征(B生活方式)
84.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
矛盾运动)
85.以下不属于社会变迁的内容的是(A自然环境)
86.《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是(B托夫勒)
87.不发达国家只有脱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状态,这是(C依附理论)的观点。

88.社会趋同论最早是谁提出的。

(B丁伯根)
89.“后工业社会”论是由谁提出的。

(A贝尔)
90.(A依附理论)的代表人物费兰克,主张只有脱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状态。

91.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由理论与技术结合、方法体系和(C方法论)
92.社会调查研究的体现分析性、科学性好(D目的性)特点。

93.通常社会调查的主要类型有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好(C抽样调查)
94.(A访谈法)是指调查员同调查对象接触,通过有目的的谈话收集资料的方法。

95.(C观察法)是调查者通过耳闻目睹收集好积累具体、生动资料的方法。

96.孔德主张应当用(B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97.孔德提出了世界历史演化过程中,人类智慧的发展可以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好(D实证)等阶段。

98.孔德提出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D历史法)几种研究方法研究人类社会。

99.韦伯认为取得这种权威的人是根据制定规则的合法性而发布命令(B法理权威)
100.韦伯认为这种权威是建立在领导者的要求好信徒的信仰上并由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来执行这种权威(C传统权威)
三、多项选择题
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ABC)的学说和活动,被认为既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
2.社会学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BCDE)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B结构C功能D
发生E发展
3.社会学把社会(ABC)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

4.社会学把社会(ABC)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

A整体B内部C外部
5.社会学是从实际调查研究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也是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其(AC),并立足于科学研究之
林的。

A理论C学说
6.理论社会学又称纯粹社会学,它的研究主要包括(ABCDE)
A社会发展动力B社会因素C社会过程D社会组成E社会控制
7.需要是一种社会(AB),通过人的自觉能动性体现出来,表现了需要的社会性。

A心理现象B客观事物
8.需要也是通过社会文化的(BC)规范来满足的。

B思想C行为
9.人最基本的需要体现人体生理上的主要要求,包括(ABCD)需要。

A食品B衣服C居住D喝水
10.包括防备生理(ABC)上的灾难和意外事情的发生,以及工作安定、有保障等。

A损伤B疾病C经济
11.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有个(AC)的地位。

A稳定C牢固
12.一个人希望充分实现其(AB)的潜在能力,做他最适宜的工作,完成他自己的别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之后,
才有可能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A天才B才能
13.根据交往的性质,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ABCD)
A竞争B合作C冲突D顺应
14.根据交往的形式划分为(BC)
B直接交往C间接交往
15.根据交往的主题划分为(AE)
A个人交往E群体交往
16.符号相互作用论强调人类交往中的(ABC)的重要性的理论。

A象征B符号C意义
17.人际关系以个体之间的角色关系分有(ABC)
A夫妻关系B师生关系C同学关系
18.人际关系以关系的情感特征分有(ABE)
A亲密关系B疏远关系E敌对关系
19.个人的需要是个人进行各种活动的内因,(BD)是个人发展的外因。

B环境D教育
20.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好高级神经活动作用,转变为人的(ACD)规范的过程。

A思想C心理D行为
21.人的环境,大致上包括(CD)等方面。

C自然环境D社会环境
22.社会化的基本过程包括(ABCE)阶段。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E设计运算
23.(CDE)都是对人进行社会化,都是让人学习社会文化,价值与行为规范。

C继续社会化D再社会化E特殊社会化
24.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即要受(CD)的限制,更要受社会关系的制约。

C生理限制D心理限制
25.初级社会群体它反映人们(AE)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A最简单E最初步
26.初级社会群体形成的条件(CDE)
C规模小D面对面的互动E持久互动关系
27.初级社会群体包括(AC)等
A家庭C邻里
28.次级社会群体包括(ABDE)等
A政党B军队D学校E机关
29.社会群体的特征具有(ABC)的成员关系。

A直接B明确C持久
30.按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分(ABCE)
A主干家庭B联合家庭C隔代家庭E核心家庭
31.社会组织的类型从功能角度划分(ABCDE)等
A经济组织B政治组织C文化教育组织D军事组织E行业协会组织
32.社会组织的要素包括(ABCDE)等
A成员B目标C规则D权力E设备
33.社会组织目标的制定由诸多因素制约包括(BCDE)等
B环境需求C组织资源D组织能力E上下指令
34.社会组织的存续要实现对(AB)平衡
A内部B外部
35.(ABCD)是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的演进过程
A家长制B古典管理理论C行为科学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36.行政管理是组织内部(BCD)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B职位分层C权力分等D分科设层
37.按社区所发挥的功能划(ABCDE)
A经济社区B政治社区C军事社区D文化社区E宗教社区
38.按人口好地域分划分(ACE)
A巨型社区C中型社区E区微社区
39.按形成方式分(BD)
B自然社区D法定社区
40.按社区的结构及其综合表现划分(BC)
B农村社区C城市社区
41.农村社区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包括(ACDE)
A田种植业C林业D牧业E渔业
42.城市社区的结构划分为(CDE)结构。

C区位D产业E组织
43.社会分化的基本因素可以分为(AC)
A生物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
44.解释社会分层的理论有(BCD)
B功能论C需要论D天才论
45.由于(ABC)等不同关系,就形成了不同的级别或社会等级。

A阶级B地位C权力
46.(BCDE)分工以及他们的社会价值和等级,则构成了社会分层的基础。

B财富C声望D权力E职业的分工
47.阶层的划分还包括人们的(AD)高低的大小以及其他因素在内。

A社会地位D政治权利
48.在我国剥削阶级灭亡后,进行阶层分析更能准确地理解(CD)人们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更能完善地解决有关
的社会矛盾。

C不同阶层D不同集团
49.本原的社会制度包括(AE)
A经济制度E家庭制度
50.派生的社会制度包括(BCD)
B宗教制度C教育制度D政治制度
51.社会制度的特征包括(BCDE)
B普遍性C变异性D稳定性E阶级性
52.构成社会制度的要素(ABCD)
A概念系统B规则系统C组织系统D设备系统
53.社会制度的功能包括(ABCD)
A满足生活需要B提供社会化C社会整合D传递社会文化
54.当社会中某种制度得到人们的认可,顺利推行时,就表示某种(AB)得到公众认可。

A社会规范B价值观
55.正式控制是使用比较成型、比较正规的规则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包括(ABC)
A法律B条例C规章
56.非正式控制是使用不怎么成型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包括(DE)
D舆论E群体压力
57.社会控制的功能(ABC)
A维护社会秩序B维持正常生活C促进社会发展
58.作为社会规范的宗教,主要表现为(AB)
A教规B宗教仪式
59.社会群体以何种方式,何种手段去(CDE)其成员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越轨行为。

C预防D约束E制裁
60.违背习俗的人常常会受到周围大众的嘲笑(AB)
A攻击B孤立
61.人文环境失调包括(AB)等方面。

A社会关系B环境关系
62.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失调表现在(BD)等方面。

B原生环境D次生环境
63.人口的急剧增长超过了(BC)承受的限度,会引发多种社会问题。

B资源C环境
64.社会关系的失调表现欲(ABCD)几个方面
A利益冲突B价值观冲突C结构失调D社会解组
65.人口素质既包括人的(ABC)
A身体素质B文化素质C精神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