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图形、描画图形的活动中,以边数的多少对图形进行分类,知道四边形的形状和名称,然后进一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图形的周长,进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图形与几何”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学习,使学生会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简单的测量计算。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一课时四边形
教学内容教材第79-82页。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情景图和生活中的事物,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四边形。
教学难点四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方格纸、各种卡片、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图形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许多漂亮的图案都是由图形组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图形的世界。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师: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圈出来。
集体订正。
反馈:说一说生活中,你还看到那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想一想: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这些四边形,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四边形的特点,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认为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呢?
生:四边形都有4条直的边。
生:四边形都有4个角。
小结: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9页的“做一做”第1题。
可以让学生在教室内寻找。
2、完成教材第79页的“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四边形,基本上了解了它的一些特征,它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学习有关它的知识。
五、当堂训练
1、必做题
找一找,那些是四边形。
练习十七 1
2、选做题
练习十七 2、3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8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交流,是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2、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
教具准备方格纸、各种卡片、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探索长方形的特征。
师:仔细观察下面的长方形,说说有什么特点?跟小组同学说一说。
(出示例2)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发现跟大家说一说吧!
生1: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生2:长方形有4个直角。
只要学生回答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
2、认识长方形各部分的名称。
我们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3、探索正方形的特征。
师:(发正方形纸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正方形,说说有什么特点?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生1: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生2:四个角都是直角。
4、认识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
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相同: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直角。
不同: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小结:长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都具备,所以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0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以组完成,画出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完成教材第80页的“做一做”第2题。
学生动手操作,集体汇报。
通过操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各部分的名称。
五、当堂训练
1、必做题
练习十七 2、4、6 、7
2、选做题
练习十七 5、8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周长
教学内容教材第83、8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
掌握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具准备皮尺、树叶、各种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物品和平面图形,你们认识吗?出示物品。
请各组派一名同学选择一个你们喜欢的物品或图形。
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平面图形的周长。
板书课题:周长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周长的含义。
(1)谁知道周长的含义是什么?
请你具体指一指,你所喜欢的图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样的长度。
找同学分别到前边指一指物品或图形的周长。
(2)总结周长的含义。
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研究求周长的策略。
大家已经知道了周长的含义,如果你想知道你所喜欢的图形或物品的周长,你有什么办法吗?学生独立思考。
(1)出示:钟表
这个钟表的周长是多少?你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①用直尺量。
找一个学生试量,感知直尺不能量出这个圆形钟表的周长。
②先用绳子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
学生实际操作,感知此方法的可行性。
③用米尺量。
在钟表上做一个记号,把钟表在米尺上滚一圈,就能知道它的周长。
(2)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说一说怎样知道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分别把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3)出示树叶,这个树叶的周长你们能知道吗?
先用绳子围一圈,再把尺子量绳子的长度就可知它的周长。
3、小结:刚才我们对一些图形和物品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像一些比较特殊的图形,我们需要借助绳子才能量出周长。
对于有些问题需要我们多角度、多方面考虑,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工具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83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说一说在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理解了什么叫周长,会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五、当堂训练
1、必做题
练习十八 1、2、3
2、选做题
练习十八 4
六、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周长是一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就是把所有围成多边形的线段长度相加,是几条边就是几条边的长度相加。
教后反思
第四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教材第85、86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篮球场的形状,准确计算出篮球场的周长。
2、组织学生在独立计算中,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长正方形的周长,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1、教学过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推导。
3、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具准备挂图、直尺、正方形纸板、手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
一定很熟悉篮球场吧!
2、出示篮球场教学挂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师:篮球场是什么形状?
师: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
师: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
学生们在小组开始讨论几种方法。
2、老师将学生不同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生1:6+4+6+4=20(厘米)
生2:6×2+4×2=12+8=20(厘米)
生3:(6+4)×2=10×2=20(厘米)
教师指3个不同的算式问:他们算得对吗?为什么?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小组讨论
3、反馈归纳:
(1)谁能在图上指出6×2和4×2分别表示哪部分?(6×2表示两个长的和,4×2表示两个宽的和)
归纳:长方形的周长就是两个长与两个宽的和。
(2)指名一同学在图上指出6+4表示哪部分。
(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
问:10×2表示哪部分。
(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的2倍,也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归纳:长方形的周长还可以用两个长和宽的和计算出来。
(3)小结:通过观察,求长方形周长,同学们想出了3种方法,都对。
一种是四条边长连加的和,第二种方法是:用两个长的和加上两个宽的和。
第三种方法是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的2倍来求周长。
第三种方法运用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因此比较简便。
4、出示教材第85页例4。
指导学生按照长方形周长计算推导方法完成例4.
5、出示教材第85页例5。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拼图方案,让后计算周长,看哪种方案求出的周长最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5页的“做一做”第1、2题。
提问: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求长方形周长需要什么条件?正方形呢?
2、完成教材第86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当堂训练
1、必做题
练习十九 1、2、3、4
2、选做题
练习十九 5、6、7、9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