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的
影响
摘要:目的:本试验将针对循证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
症风险及心理应激的影响进行研讨分析。
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
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档时间不同分
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临床相关数据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评分为(36.17±3.05)分、抑郁评分为
(35.93±2.5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89±4.23)分和(45.86±3.91)分。
此外,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上,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
症的发生率,同时能够缓解患者的负面情况,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干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风险;心理应激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随结石体积变大、结石对胆囊或胆管刺激,会诱发胆囊炎症反应,出现局部疼痛感受,增加肝功能损伤。
腹腔镜技术是治
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案,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特点。
但是受到手术牵拉、
术中失血等影响,患者术后缺血性、牵拉性疼痛感受明显,易引发相关生理应激反应,增加术后应激反应,影响康复效果,因此需加强护理干预。
循证护理是指护理
人员在临床护理干预中,结合患者意愿、具有明显优势的临床科研结论及护理经
验制订护理计划,并审慎实施,以保证科学性、方向性,提高护理执行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研的时间方面,即2019年3月起,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抽取此段
时间内带到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0例,在分组前要以盲抽的情
况选择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在26~48岁,平均年龄为(34.45±1.78)岁。
观察组患者男女比
例为16∶14,年龄在27~49岁,平均年龄为(45.12±1.23)岁。
客观比较上述
每组资料,达到研究标准,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试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讲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改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加强对患者的饮食管理。
同时,以成功案例来讲解,树立患者的信心,缓解负面情绪,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
训练。
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操作如下:
①循证问题:收集患者临床意见反馈、医院护理流程、临床护理经验等,提出
胆结石腹腔镜术后相关疼痛感受、应激情绪、康复速度等。
②循证依据:以“胆
囊结石”“腹腔镜”“疼痛”“应激情绪”等为关键词,在数据库中搜索护理问
题解决方案,整理护理证据后,结合临床护理资源、医院护理流程等确定可行性护
理方案,保证护理方案能够满足临床护理需求。
③循证实施:a.疼痛管理。
术后6h,结合患者疼痛评分结果,实施针对性疼痛管理。
评分1~3分,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在其背部、下肢膝盖弯曲部位垫置软枕,提高患者体感舒适度,指导患者深呼吸,
保持全身肌肉放松,缓解肌肉紧张感,降低疼痛敏感度;评分4~6分,在上述护理基
础上,对患者进行头部梳理、按摩,指导患者以冥想方法分散注意力,缓解疼痛,如
效果不佳可遵医嘱口服镇痛药物干预;评分≥7分,立即配合医生检查,明确引发疼
痛的原因。
b.情绪疏导。
与患者一对一沟通,了解其目前情绪状态及应激情绪来源,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包括列举成功案例、讲解情绪状态与术后生理功能康复
之间关系、讲解胆囊手术后期生理功能代偿性变化等,指导患者以短期正念疗法、深呼吸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护理操作前对患者轻声提醒,以提升患者疼痛阈值。
c.康复护理。
在A组护理基础上,肛门排气前指导患者咀嚼口香糖,促进胃肠功能
恢复,指导患者下肢踝泵运动,必要时应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避免发生下肢静脉
血栓形成,术后12h协助患者下床行走。
d.饮食管理。
患者进流质饮食后,与医护
人员共同制订饮食方案,以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食物为主,减少产气、刺激性
食物的摄入,嘱家属尽量与患者保持饮食一致,注意提高患者术后营养水平。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计算本研究中所有数据。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情绪对比分析
统计结果
显示,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在治疗后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
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后心态评估结果表
组别n SDS SAS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观察组3056.89±
4.97
35.93±
2.57
57.33±
5.34
36.17±
3.05
对照组3056.46±
4.82
45.86±
3.91
57.69±
5.72
46.89±
4.23
P值>0.05<0.05>0.05<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分析
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上,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n肩部疼
痛
恶心
呕吐
腹
胀
切
口感
染
总
并发症
(%)
对照组
3
322126
.67
观察组
3
0011 6.
67
P 值
<0.05
3 讨论
腹腔镜技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案,通过清除结石、胆囊摘除等方式,阻
断结石对患者胆囊及周围组织持续性损伤。
随着腹腔镜技术发展,在胆囊结石手
术治疗患者中,手术创伤逐渐减小,可最大限度减轻患者手术疼痛程度,促进其术
后生理功能恢复。
但是无论何种术式,患者受到手术牵拉、术中出血等因素影响,
均会出现明显疼痛感受。
在强烈疼痛感受下,会诱发患者应激情绪,使其出现血管
收缩、血压升高情况,影响局部血流动力学状态,增加患者术后切口缺血疼痛感受。
在疼痛感受刺激下,影响胃肠道正常功能,延长患者术后正常进食时间,减慢术后
生理功能康复速度,增加尿潴留、腹胀发生风险,并且会使其较长时间处于术后疼
痛急性期。
因此,应加强对腹腔镜胆囊结石手术患者疼痛护理干预。
循证护理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同时结合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制订出
更加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方案,以减轻其疼痛程度,促进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通过按摩、分散注意力或者药物镇痛等,可有效减轻患者的
疼痛感,并能提高其生理舒适度,从而有助于改善其睡眠状态。
综上所述,胆囊
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采用循证护理,有利于患者疼痛感的减轻,睡眠质量的改善,及住院时间的缩短,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艳芬.心理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结石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及疼痛程度
影响评价[J].心理月刊,2021,16(01):127-128.
[2]郝晓红.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06):787-788.
[3]姚娟娟,张茜,蒋盼盼.精细化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06):145-146+149.
[4]杨芳,戴菲菲.循证护理干预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06):747-749.
[5]谷亚.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术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
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6):134-135.
[6]江丽丽.循证护理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围术期的干预效果[J].
糖尿病新世界,2021,24(24):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