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月考(一)参考答案
1. B (A项"发”应读“fd” ; C项“叟”应读“s8u” ; D项"吮”应读"shtin” )
2. D (A宣一喧B查一杳C靖一淆)
3.A(“几笔淡墨”不宜用“时断时续”修饰。
远望长江,长江不可能是“一缕”、“一寸”、“一丝”。
根据前面营造的意境,“肃穆” 一词太严肃,“典雅”与“持重”均不宜修饰“宗教风俗画”。
“徘徊”与作者的心境不合,“驰骋” “飞奔”则与情境及“山道”不够和谐,也不如“蜿蜒”形象贴切。
)
4. C (A、"并以'小步慢走’”后缺少中心语“的方式”。
B、并列短语结构应一致。
“乡间小屋用花
草精心装饰”应改为“用花草精心装饰的乡间小屋”。
D、主语缺失。
“是借鉴了”前应加上“这门课程”。
)
5. D (“正宫”是宫调的一种,表示声音的高低。
)
6. A (A项只是“有人”用来证明“作家在知识上的优势能够成全他们的文学思考和创作”的论据。
)
7. C (C项“曹雪芹通过《红楼梦》向世人展示了他对世界的理性认识”不成立,作者举例旨在证明
“文学的特征不是认识世界而是感受世界,不是理性活动而是情感活动”。
)
8. D (A见文章第二段:“学者和作家都在致力于人类命运和人生幸福的思考”。
B见文章第五段:
“对于作家来说,更重要的不是拥有知识而是拥有文化。
即使对于学者,也是如此。
”C见于第九段:“所以,一个艺术工作者和关注灵魂出路的人,对于人类既有知识保持适当的警惕和明敏的反省常常是必要的和明智的。
”)
9. C (宝,动词,珍藏)
10.C①是传是楼的情况②是对于藏书、守书的看法。
⑥是作者说自己的读书现状。
11. B (“本来想把金玉珍玩、鼎彝尊肆之类的宝贵文物传给子孙”于文无据。
)
12.(1)我正把这些事例看作鉴戒。
既然这样,那么,我拿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以……为,然则,汝曹各1分)
(2)皇帝以下,名公贵卿又常常用许多钱物去换书。
(其,厚,易各1分)
(3)遵循这条道路,即使传给子子孙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循,虽,宾语前置各1分。
)
13.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
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
译文:假若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象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弟和君上象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呢?还会有不慈爱的吗?看待弟弟、儿子与臣下象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都没有了。
14.(1)上片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潇潇”状其雨势之狂猛;“洒
江天”状暮雨铺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
“霜风凄紧”以下写雨后景象:以关河、夕阳之冷落、
残照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景象,渲染了萧瑟、峻肃的悲秋气韵,寄寓离别之情。
(2)这句话是从女子即“佳人”的角度写思念之情的。
作者羁旅在外,思念家乡,在前面部分的景、情中都有体现。
作者在此想象佳人也在远方思念''我”,她在妆楼上盼“我”归去,还好几次认错了归舟。
虚实结合,将单向的思念变成了双向思念,使得感情更为深沉,表达上也更加曲折婉转。
15.略
16.AC(A错在“石头”对象上.C错在不是比喻,是抒写对象)
17.石头是有遗形独立、表达着极大的自自、不在乎自己位置的坦然、宁静等特点(2分);
石头是文章的意象,表现出人具有的一种孤独的存在,一种坦然的姿态和孤傲的精神。
(2分)(共4分)
18.用世人的喧嚣、霸道与石头、太上老君的超然、宁静构成对此(1分),突出作者精神上的孤独与
寻求(2分),为他决定去爬笔架山作铺垫。
(1分)(共4分)
19.指勤奋工作的态度、精神独立、不流于一般、思想的深度。
(2分)
探究:1)指出内涵2)联系例证展开解说3)作出结论(6分)
20.关汉卿是一位坚强不屈、誓与黑暗势力作斗争、充满反抗精神的正直的全能戏剧家。
21.发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
的冲突及其悲剧的结局为基本特点的,后为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的一种主要戏剧类型。
解析:"下定义”实际就是把短句转化成长句。
短句变长句为句式变换的常见形式之一,一般是找出关键句子作主干,其余分句依据内容分作修饰成分。
组合时要注意一下逻辑顺序,且把重复成分删去,同时还应注意要以单句的形式组织答案。
22.(1)重现《雷雨》式的时代背景;(2)戏剧故事情节必须充实有力;(3)戏剧冲突强烈分明,人
物形象丰满,凸显悲剧色彩。
解析:三个观众对《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评论即为应提的建议,可分别从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三方面来概括。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前,杭州图书馆引起了无数网友和一些主流媒体的关注.杭图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实行“零门槛”阅览,因此常有气丐、拾荒者和农民工进门阅览,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
有读者无法接受,找到褚树青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树青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
此消息在网上传播开后,被感动的网民把杭图称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
馆长褚树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慨叹,公共图书棺零门槛开放本来就是正常之事,也已做了多年,瞬间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值得反思。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
(1)知识面前人人平等;(2)弱势群体的权利也需要尊重;(3)共享创造和谐;(4)社会呼唤人文关怀;(5)公共服务应惠及全民;(6)关注弱势群体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参考译文】
昆山徐健董先生,在他的住宅后面造了一幢楼房,共有七间,同时命工匠砍削木材,起造大橱,贮书若干万卷,区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部中附以经传义疏等方面的书,史部中附以日录、家乘、山经、野史等方面的书,子部中附以I、筮、医药等方面的书,集部中附以乐府、诗余等方面的书,共有七十二个橱,按照部类置放,都有一定秩序,白色的标签,浅黄的有套,打开橱门,灿然在目。
于是先生召集儿孙,登楼而教训他们说:“我用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我们徐家先世,本来就身家清白,以读书应试起家,我耳濡目染已很久了。
我曾感慨那些做父祖辈的,有的想把土地家产传下去,而子孙不一定能世世代代富下去;有的想把金玉珍玩、鼎彝尊肆之类的宝贵文物传下去,而子孙又不一定能够世世珍藏这些东西;有的想把园池台榭、舞歌车马之类传下去,而子孙后代又不一定能世世享受这些娱乐。
我正把这些事例看作鉴戒。
既然这样,那么我拿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这时他指着书高兴地笑着说:“我传给你们的,就是这些了!”于是就以“传是"两字作为楼名,而要我作一篇记。
我体衰多病,不能一下子写出来,先生多次写信催促,最后我只得用下面这些话来回复先生:
书遇到的灾难太厉害了!从汉代以来,皇帝常常用官家的丰厚赏金去买书,皇帝以下,名公贵卿又常常用许多钱物去换书,有的亲自动笔,有的雇请抄手,加以誉录。
但是聚集不久,就常常遭故散失,由此可知藏书之难了。
不过,我以为藏书之难还比不上守书之难,守书之难又比不上读书之难,更比不上亲身去实行了而有所体会之难。
所以藏书而不能守,同不藏书没有什么两样;守住了而不能读,同守不住没有什么两样。
虽然已经读了,而如果嘴上是一套,实行的又是另一套,心中想的和实际做的不一致,采了它的花而忘记了它的果实,那么就是用记诵之学来骗骗众人而欺世盗名的人了,同不读书又有什么不同呢?
古代善于读书的人,开始时博览,到最后就专攻,博览群书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广博,专攻一门也不是抱残守残。
善于读书的人以性命之理为基础,而最终则要体现在事业和功绩中:循着流追溯源,没有什么不能弄明白的;明白了道理再去实行,没有不能做到的。
尊重所听到的教诲,力行所学到的道理,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能这样吗?
现在健董先生已经拿出从书中得到的道理,上能得到天子的器重,次能被朝廷士大夫所敬重和取法,借
此以为国家大业增添光彩,以报答称扬美善的命令,绰有余裕,再推而广之,用以训敕后辈,使他们能先后跻身巍科,取得高官厚禄,在当世被人一致称道,我只有赞叹不绝,以为读书的好处实在太大了!遵循这条道路,即使传给子子孙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像我这个人就没有资格参预其中了。
平时愚笨无才,苦于有书而不能读。
现在到了晚年,又只能蜷伏在穷山僻壤之中,孤陋寡闻,过去学到的都已衰退了,本来没有资格来为这座楼作记。
不是已勉强应承先生之命,姑且写这些话回复,先生能否原谅我的老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