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我们怎样学地理 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
教学目标
1.绘制学校(或社区)平面图,了解地图的制作过程和主要种类,知道地图的三要素。
2.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应用比例尺量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识别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3.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4.结合生活实际,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5.结合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6.结合实例说明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学会观察和思考地理问题,并逐渐养成在户外观察自然现象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懂得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
2.常见图例的识别。
3.了解学习地理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4.地图的选择和应用。
【教学难点】
1.理解比例尺的大小与所表示的范围、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2.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和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播放:视频《地图的作用》。
介绍:地图的利用范围广泛,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地图来辨别方向、定位、导航等。
总结:我们已经知道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学科,掌握地理知识,并且学会运用地理解决实际问题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素质。
那么我们该怎样学习地理?“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最重要工具”,学会看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之一。
【新知讲解】
一、学会使用地图
展示:校园平面图。
提问: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1)是不是图中那所学校象图中的那样小?画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要用一张像校园那么大的白纸来画吗?
(2)把校园中的事物像画美术作品那样真实地画在纸上吗?
(3)如何让人看明白哪里是教学楼?哪里是运动场?
学生自由发言。
提问:地图主要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
学生:根据平面图上的关键信息,指出地图上应该包含三大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讲述:把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景物,按一定比例缩小(比例尺),并用符号表示不同的地物(图例),并用文字、数字标明(注记)。
(一)地图三要素
1.方向
引导:引导学生思考辨别方向的方法有哪些?
(1)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所指方向进行辨别;
(2)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讲述:画图讲解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接着引导学生回答地图上任意两点的相对位置,讲解有指向标的地图的方向确定,并比较指向标定向和基本定向的不同之处。
过渡:既然知道了在图上怎样辨别方向?在野外,我们可以运用什么方法来辨认方向?
引导: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中P12活动,在野外判定方向的方法有利用指南针、北极星、太阳等确定方向。
2.比例尺
设问:如果你要绘制一幅学校的地图,需要选用多大的纸张?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回答教师问题。
讲述:比例尺的概念、公式、表示方式及其转换,着重强调比例尺计算中统一单位的重要性,并引用数学中的分式概念进行归纳: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反之愈大。
展示:两幅图幅相同,但比例尺不同的地图。
提问:(1)两幅图的图幅大小有什么区别?
(2)比例尺大小有什么区别?(分母)
(3)表示的范围大小有什么区别?
(4)表示内容的详略有什么区别?
归纳总结:当图幅大小一样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图中的内容越详细。
反
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图中的内容越简略。
练习: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
3.图例和注记
设问:如何让你的地图让被人能看懂呢?
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地图图例和注记。
讲述:图例及注记的含义和作用。
学生:读教材P14“地图上常见的图例”,认识一些基本的图例。
过渡:认识了地图的基本要素后,我们再看看庞大的地图家族的种类。
(二)地图的种类
展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讲述:地图的分类。
(三)遥感影像及电子地图
展示:遥感影像及电子地图。
思考:遥感影像的优势及应用?我们现在常用的电子地图与传统纸质地图的区别?
归纳总结:遥感影像具有覆盖面大、信息丰富、空间位置准确、快捷、直观。
广泛应用于在地质测绘、城乡规划、农林水利、环境监测、国防建设等领域。
电子地图克服了传统地图携带不方便、内容更新较慢等不足,具备快速获取地理信息的优点,广泛用于定位、导航、个人出行、交通管理等方面。
二、学会收集地理信息
提问: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阅读地理书籍是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途径,访问互联网站是便捷途径。
三、学会思考地理问题
讲述:我们学习地理不仅要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还要通过对比、分析与综合等方法,探究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善于提出各种地理问题,敢于对某些地理结论提出疑问。
多角度观察、认识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既要看到它们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们不利的一面,并且能够产生一些联想与创意。
四、学会开展地理考察
提问:如果我们开展地理考察,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进行地理考察,我们要准备好地图、笔记本、指南针、望远镜、相机等工具,学习并掌握一般的地理观察、摄影、素描、标本制作等技能。
【课堂练习】
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中,其指向标的箭头指示的方向()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2.某人驾驶汽车从图中a向b、c方向行驶,其
行驶方向是()
A.先向东,后向东北
B.先向东北,后向北
C.一直向北
D.先西南,后向南
3.下列四幅图中,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
4.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
比例尺为1:6 000 000,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
A. 18千米
B. 180千米
C. 1800千米
D. 18000千米
5.当驾驶员不认识路,打开车上的导航地图,选择路线,边看图边行驶,可以省时省力,准确到达目的地。
车载导航地图属于()
A.地形图 B.农业图 C.交通图 D.政区图
答案:
1.D
2.B
3.D
4.B
5.C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学会使用地图,其中方向判定和比例尺是本节课的重点,我们要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记住并应用比例尺定义、公式、表示形式及其转化、大小等,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工具”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
板书设计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
一、学会使用地图
1.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地图的分类
3.遥感影像和电子地图
二、学会收集地理信息
三、学会思考地理问题
四、学会开展地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