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6章第1节第2课时化学反应与电能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人教版必修二.doc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第2课时化学反应与电能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第2课时化学反应与电能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第2课时化学反应与电能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1.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有错误的是( )A.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B.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C.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D.电流的方向由正极到负极答案C解析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金属为负极,不活泼的为正极,C项错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正确;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出,由正极流入,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相反,B、D两项正确。

2.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答案B解析手机用的电池是可充电电池,A项正确。

铜锌原电池中,Cu为正极,Zn为负极,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B项错误。

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项正确。

锌锰干电池中,Zn为负极,D项正确。

3.某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可能为稀硝酸B.锌可能为原电池正极C.铁的质量不变D.铜可能为原电池正极答案D解析由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电池的负极为铁,则正极应是比铁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在反应中负极不断被消耗,由于反应中放出了氢气并生成了Fe2+,故知电解质溶液不是稀硝酸。

由以上分析可知正确选项为D。

4.如图所示装置中,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

下表所列M、N、P物质中,可以组合成该装置的是( )选M N P项A 锌铜稀硫酸B 铜铁稀盐酸C 银锌硝酸银溶液D 锌铁硝酸铁溶液答案C解析M棒变粗,N棒变细,说明N棒是负极,金属活动性相对于M棒较强。

M棒变粗说明M棒上有金属析出。

5.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酸蓄电池。

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放电时的电池反应如下:PbO2+Pb+2H2SO42PbSO4+2H2O。

江苏专版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分层作业9化学反应与电能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江苏专版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分层作业9化学反应与电能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分层作业9 化学反应与电能必备学问基础练1.(2024·江苏宿迁阶段练习)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H2O+2e-2Ag+2OH-B.乙:锌筒既是负极材料又是负极反应物C.丙: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D.丁:放电时H+移向Cu电极,故Cu电极旁边溶液中H+浓度增大2.(2024·江苏连云港海州期中)某原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将电能转换成化学能B.铁棒是正极C.碳棒发生氧化反应D.电子从铁棒经外电路流向石墨棒3.(2024·江苏盐城响水清源中学月考)某科学探究小组为探究电化学原理,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试验。

下列对试验中视察到的现象或相关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有红色的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 铜片为负极C.无论a和b是否连接,反应的本质相同,铁片均会被氧化,溶液中均有Fe2+生成D.a和b用导线连接时,溶液中的Cu2+应向铜电极移动且能更快地在铜电极上析出铜4.(2024·河南郑州高一期中)LED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固态半导体器件。

某探讨小组设计的用原电池装置驱使LED等发光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化B.锌片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假如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不会有电流通过D.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发生的反应为2H++2e-H2↑5.某同学依据反应Fe+2H+Fe2++H2↑,利用下列各组材料设计原电池,你认为能组成相应原电池的是( )选项 A B C D两极材料Fe片、石墨Fe片、Zn片Fe片、Cu片Fe片、Cu片插入溶液稀硫酸稀硫酸蔗糖溶液AgNO3溶液6.(2024·江苏连云港阶段练习)如图所示为氢氧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电极是电池的负极B.B电极发生氧化反应C.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O2+4H++4e-2H2OD.该电池具有无污染、原料来源广泛、可以持续产生稳定的电流等优点7.(2024·杭州师大附中高一期中)某干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总反应为Zn+2N Zn2++2NH3↑+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片不断溶解,说明Zn失去电子,被还原B.溶液中的N在石墨表面得到电子被氧化C.电子由Zn电极经外电路流向石墨电极D.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该装置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8.(2024·江苏盐城阶段练习)将纯铁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D.产生气泡甲比乙慢9.X、Y、Z、M、N代表五种金属,有以下反应:①Y与M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M上冒气泡;②M、N为电极,与N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子从M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入N极;③Z+2H2O(冷水)Z(OH)2+H2↑;④水溶液中,X+Y2+X2++Y。

2021_2022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2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2021031

2021_2022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2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2021031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2019·某某高二检测)已知25℃、101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1,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热指的是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B.HCl和NaOH的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Cl(aq)+NaOH(aq)H 2O(l)+NaCl(aq)ΔH=-57.3kJ·mol-1C.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 2SO4(aq)+2NaOH(aq)2H2O(l)+Na2SO4(aq)ΔH=-57.3kJ·mol-1【解析】选B。

中和热是指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生成1molH2O(l)时放出的热量,A错误、B正确、D错误;因H2SO4的浓溶液与水混合时要放热,故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C错误。

2.(2019·某某高二检测)在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反应前酸、碱溶液的温度要相同B.环形玻璃棒搅拌能加快反应速率,减少实验误差C.为了使反应均匀进行,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D.为了使反应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解析】选C。

反应前酸、碱溶液温度要相同,不相同时误差较大,A项正确;环形玻璃棒搅拌能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B项正确;分次加入混合时,容易造成热量损失,使测定结果不准确,C项错误;为了使反应进行更完全,可以使酸(碱)适当过量,D项正确。

【补偿训练】(2019·某某高二检测)某同学用50mL0.50mol·L-1的盐酸与50mL0.55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并计算中和热,造成测得的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B.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C.将50mL0.55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1的氨水D.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解析】选D。

人教高中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1)

人教高中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1)

人教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X2(g) +Y2(g)⇌2Z (g)。

已知X2、Y2和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当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Y2为0.2mol·L-1B.Z为0.3mol·L-1C.X2为0.2mol·L-1D.Z为0.4mol·L-1【答案】B【详解】A.若Y2为0.2mol·L-1,Y2减少0.1mol·L-1,根据方程式,消耗X2 0.1mol·L-1,则X2的浓度0,可逆反应不可能彻底进行,故不选A;B.若Z为0.3mol·L-1,Z增加0.1mol·L-1,根据方程式,消耗X2 0.05mol·L-1、消耗Y20.05mol·L-1,则平衡时X2的浓度为0.05mol·L-1、Y2的浓度为0.25mol·L-1,符合可逆反应的特征,故选B;C.若X2为0.2mol·L-1,X2增加0.1mol·L-1,根据方程式,消耗Z 0.2mol·L-1,则Z的浓度0,可逆反应不可能彻底进行,故不选C;D.若Z为0.4mol·L-1,Z增加0.2mol·L-1,根据方程式,消耗X2 0.1mol·L-1、消耗Y2 0.1mol·L-1,则平衡时X2的浓度为0、Y2的浓度为0.2mol·L-1,可逆反应不可能彻底进行,故不选D;选B。

2.下列过程中ΔH小于零的是( )A.Ba(OH)2与 NH4Cl 固体混合B.氯化铵分解得氨气C.碳酸钙分解得二氧化碳D.实验室制备氢气【答案】D【分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金属与酸或水反应、中和反应、铝热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Ba(OH)2•8H2O与氯化铵的反应。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习题:化学反应与电能(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习题:化学反应与电能(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2课时化学反应与电能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原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1.(2020浙江宁波高一期中)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大量气泡的是()2.(2020河南新乡高一期中)某原电池,两电极一为碳棒,一为铁片,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a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稀硫酸B.a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C.a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稀硫酸D.b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3.(2020宁夏青铜峡高级中学高一期中)如图是Zn、Cu和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下列是某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下的结论。

其中正确的一组是(深度解析)①Zn为正极,Cu为负极②H+向负极移动③电子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④Cu极上有H2产生⑤若有1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的H2为0.5mol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④4.(2019天津静海第一中学高一下月考)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用导线连接时,Fe片上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S O42-向铜电极移动题组二原电池原理的应用5.(2020湖北孝感高一期中)X、Y两根金属棒插入Z溶液中构成如图所示装置,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X棒变粗,Y棒变细,则X、Y、Z溶液可能是下列中的()编号X Y Z溶液A Zn Cu稀硫酸B Ag Zn硝酸银溶液C Cu Ag硫酸铜溶液D Cu Zn稀硫酸6.(2019江苏扬州中学高一下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铬和铁的活泼性,设计如图所示装置,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若铬比铁活泼,则电子经外电路由铁电极流向铬电极B.若铁比铬活泼,则溶液中H+向铁电极迁移C.若铬比铁活泼,则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D.若铁电极附近溶液pH增大,则铁比铬活泼7.(2020山西运城高一开学考试)有A 、B 、C 、D 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A 、B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 2SO 4中,A 极为负极;②C 、D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 2SO 4中,电流由D →导线→C;③A 、C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 2SO 4中,C 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 、D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 2SO 4中,D 极发生氧化反应。

人教高一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人教高一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人教高一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一、选择题1.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图所示(A、B为多孔性碳棒)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体积V 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H-由A端移向B端B.0<V≤22.4 L时,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2O2 +KOH=KHCO3 +2H2OC.22.4 L<V≤44.8 L时,负极电极反应为:CH4 +9CO32-+3H2O-8e-=10HCO3-D.V=33.6 L时,溶液中阴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O32-)>c(HCO3-)>c(OH-)【答案】C【解析】【分析】n(KOH)=2mol/L×1L=2mol,可能先后发生反应①CH4+2O2=CO2+2H2O、②CO2+2KOH=K2CO3+H2O、③K2CO3+CO2+H2O=2KHCO3。

【详解】A、燃料电池中,通入CH4的一端为原电池的负极,通入空气的一端为原电池的正极,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OH-由B端移向A端,故A错误;B、当0<V≤22.4L时,0<n(CH4)≤1mol,则0<n(CO2)≤1mol,只发生反应①②,且KOH过量,则电池总反应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故B错误;C、当22.4 L<V≤44.8L,1mol<n(CH4)≤2mol,则1mol<n(CO2)≤2mol,发生反应①②③,得到K2CO3和KHCO3溶液,则负极反应式为CH4-8e-+9CO32-+3H2O=10HCO3-,故C 正确;D、当V=33.6L时,n(CH4)=1.5mol,n(CO2)=1.5mol,则电池总反应式为3CH4+6O2+4KOH=K2CO3+2KHCO3+7H2O,则得到0.5molK2CO3和1molKHCO3的溶液,则c (HCO3-)>c(CO32-)>c(OH-),故D错误;故选C。

【点晴】本题考查了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重要考点,计算要求的综合性较强,本题难度较大。

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_2化学反应与电能课后作业含解析2

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_2化学反应与电能课后作业含解析2

化学反应与电能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装置甲的锌片上和装置乙的铜片上均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B.甲、乙装置中的能量变化均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装置乙中的锌、铜之间用导线连接电流计,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D.装置乙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Zn2+解析:装置甲发生反应Zn+2H+===H2↑+Zn2+,锌片上有气泡产生,装置乙属于原电池装置,铜为正极,发生反应2H++2e -===H2↑,铜片上有气泡产生,A正确;装置甲中没有发生电能的转化,B错误;装置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锌、铜之间用导线连接电流计,可观察到指针偏转,C正确;装置乙中,Zn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D正确.2.如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B)①Zn为正极,Cu为负极;②H+向负极移动;③电子是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④Cu极上有H2产生;⑤若有1 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的H2为0.5 mol;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A.①②③ B.③④⑤C.④⑤⑥ D.②③④解析:在该原电池中,Zn比Cu活泼,故Zn作负极,Cu作正极,电子由Zn流出经导线流向Cu;负极反应为Zn-2e-===Zn2+,正极反应为2H++2e-===H2↑,故每转移1 mol电子时,产生0.5 mol H2;在溶液中H+向正极移动,SO错误!向负极移动。

故①②⑥错误,③④⑤正确,选B项。

3。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M为活动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

下列关于此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N上有气体放出B.M为负极,N为正极C.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D.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由M到N解析:根据题意可知,M为负极,N为正极,且N极上有H2放出,导线中电流应从N到M。

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六章第一节第1课时化学反应与热能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doc

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六章第一节第1课时化学反应与热能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doc

化学反应与热能[学业达标]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成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①④ B.②③C.①④⑤ D.②④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4.下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

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硝酸铵 B.生石灰C.氯化镁 D.食盐5.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随反应过程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过程D.从图中可以看出,HBr的能量一定高于H2的能量6.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生成2分子AB(g)吸收b kJ热量B.该反应热ΔH=+(a-b) kJ/mol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7.已知断裂1 mol共价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H—H:436 kJ,I—I:151 kJ,H—I:299 kJ,下列对H2(g)+I2(g)△2HI(g)的反应类型判断错误的是( )A.放出能量的反应 B.吸收能量的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 D.可逆反应8.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

如图表示N2(g)与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 N2(g)与1 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B.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C.通常情况下,N2(g)与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g)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9.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反应装置或图像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A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B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C 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D 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等级突破]10.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

人教高一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人教高一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人教高一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8=8Li2S x(2≤x≤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答案】D【详解】A.原电池工作时,Li+向正极移动,则a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随放电的多少可能发生多种反应,其中可能为2Li2S6+2Li++2e-=3Li2S4,故A正确;B.原电池工作时,转移0.02mol电子时,氧化Li的物质的量为0.02mol,质量为0.14g,故B正确;C.石墨能导电,利用石墨烯作电极,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故C正确;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转移电子数越多,生成的Li和S8越多,即电池中Li2S2的量越少,故D错误;答案为D。

2.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锈蚀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更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答案】D【详解】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因为在铝制品表明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错误;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二者的化学性质不相同,B错误;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但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均为8,例如铁离子等,C错误;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更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D正确;答案选D。

高中化学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第2课时 化学反应与电能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第2课时 化学反应与电能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化学反应与电能(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锂离子电池B.风力发电机C.偏二甲肼燃烧D.太阳能集热器A[锂离子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机能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偏二甲肼燃烧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太阳能集热器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2.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水果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作负极B.锌片发生还原反应C.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根据金属活动性可以判断锌作负极,铜为正极,A错;锌作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错;该装置是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错;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D对。

]3.如图是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示意图。

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为负极,其附近的溶液变蓝,溶液中有Cu2+产生B.电路中的电流方向由锌片流向铜片C.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D.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LED灯将不会发光C[锌片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片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片上有气泡产生,A 错;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即由正极(铜片)流向负极(锌片),B错;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C对;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由于柠檬汁中含有柠檬酸,溶液呈酸性,LED灯也会发光,D错。

]4.将铁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盐酸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负极有Cl2逸出,正极有H2逸出B.负极附近Cl-的浓度减小C.正极附近Cl-的浓度逐渐增大D.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不变D[铁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盐酸溶液中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发生反应Fe -2e-===Fe2+,银作正极,发生反应2H++2e-===H2↑,故A错误;溶液中Cl-移向负极,负极附近Cl-的浓度增大,正极附近Cl-的浓度逐渐减小,而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不变,B、C错误,D正确。

2021年春高一化学新人教版第二册课后同步:6.1.2化学反应与电能

2021年春高一化学新人教版第二册课后同步:6.1.2化学反应与电能

2021年春高一化学新人教版第二册课后同步:6.1.2化学反应与电能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燃料电池是燃料(如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溶液是强碱溶液。

下面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B.负极反应式:CH4+8OH--8e-CO2+6H2OC.随着放电的进行,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不变D.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2.可以将反应Zn+Br2=ZnBr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中,分别表示正极反应和负极反应的是①Br2+2e-=2Br-②2Br--2e-=Br2③Zn-2e-=Zn2+④Zn2++2e-=ZnA.②和③B.②和①C.①和③D.④和①3.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2OH--2e-=ZnO+H2O;碳棒:O2+H2O+2e-=2OH-。

据此判断,锌片是( )A.正极并被还原B.正极并被氧化C.负极并被还原D.负极并被氧化4.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 Mg = Mg2++ 2Ag +2Cl-。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Mg为电池的正极B.负极反应为AgCl+e-=Ag+Cl-C.不能被KCl 溶液激活D.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5.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只有(甲)B.只有(乙)C.只有(丙)D.除(乙)均可以6.某科学探究小组为探究电化学原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下列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有关结论错误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有红色的铜析出,该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为负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被氧化,溶液中均有Fe2+生成D.a和b用导线连接时,溶液中的Cu2+应向铜电极移动7.如图所示,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质量减少,B极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B.A、B、C可能分别为Zn、Cu、稀盐酸C.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D.A极发生氧化反应8.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9.有a 、b 、c 、d 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a b d c >>>B .b c d a >>>C .a b c d >>>D .d a b c >>>10.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

2021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六章第1节第2课时化学反应与电能练习 人教版必修2

2021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六章第1节第2课时化学反应与电能练习 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时化学反应与电能基础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铁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盐酸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D )A.负极有Cl2逸出,正极有H2逸出B.负极附近Cl-的浓度减小C.正极附近Cl-的浓度逐渐增大D.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不变解析:铁片、银片、稀盐酸构成的原电池,负极反应Fe-2e-===Fe2+,正极反应2H++2e -===H-浓度变大,但整个溶液中2↑,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负极附近ClCl-浓度不变,只有D项正确。

2.某小组同学用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D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图中a极为铜片、b极为锌片时,a极上有气泡产生D.图中a极为铜片、b极为锌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橙汁流向锌片解析:铜片、锌片、橙汁构成的原电池,将化学能转为电能,A项正确;锌片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项正确;橙汁显酸性,在正极铜片上生成H2,C项正确;电子由负极锌片流出,经导线流向铜片,D项错误。

3.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两份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且过量的稀硫酸中,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下列各图为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A )解析:锌粉质量相等,硫酸过量,a中加入CuSO4溶液,少量锌粉与Cu2+反应而减少,a 中生成H2量少,a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快,所以选A。

4.一学生用如图装置研究原电池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1)图中铜棒上没有气体产生B.(2)图中如果两极上都有气体产生,则说明锌片不纯C.(2)图与(3)图中正极生成物质量之比为1∶32时,锌片减轻的质量相等D.(3)图中锌片增重质量与铜棒减轻质量的比值为65∶64解析:装置图(1),锌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图(1)中铜棒上没有气体产生,故A正确;图(2)是原电池装置,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溶液中氢离子在铜电极生成氢气,锌片不纯会形成原电池,锌片表面也有气体生成,故B正确;图(2)与图(3)中负极电极反应Zn-2e-===Zn2+,图(2)中正极上电极反应2H++2e-===H2↑,图(3)中正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正极生成物质量之比为1∶32时,依据电子守恒计算两个原电池中电子转移相同,所以反应的锌的质量相同,故C正确;图(3)是原电池装置,锌作负极失电子生成锌离子,铜作正极,溶液中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锌电极减轻,铜电极增重,故D 错误。

湖北省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中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

湖北省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中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

湖北省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由Zn电极流出,经KOH溶液流向正极O-+=Fe2O3+5H2OB.正极反应式为2Fe24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D.电池工作时OH-向负极迁移【答案】D【解析】【详解】A.电子由电源的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所以电子从锌极经导线流向K2FeO4极,A错误;O-+8H2O+6e-=Fe(OH)3+10OH-,B B.KOH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则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Fe24错误;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减小,C错误;D.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OH-向负极迁移,D正确;答案选D。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要吸收热量,在化学上叫做吸热反应。

其原因是A.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C.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D.在化学反应中需要降温的反应就是放热反应【答案】B【分析】【详解】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之是吸热反应,答案选B。

3.某实验兴趣小组以Zn和Cu为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研究原电池,并对实验进行了拓展,以下实验记录错误的是A.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锌片逐渐溶解B.电子在溶液中从Cu电极流向Zn电极C.把铜片换成石墨,实验现象相同D.把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电流计指针依然偏转【答案】B【分析】以Zn和Cu为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锌做负极,金属铜做正极。

【详解】A. 铜片正极上会析出氢气即有气泡产生,负极锌片逐渐溶解,故A不选;B. 电子不能经过电解质,而是沿导线从负极流向正极,故B选;C. 把铜片换成石墨,仍具备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会产生电流,锌做负极,石墨做正极,电极上生成氢气,故C不选;D. 以Zn和Cu为电极,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Zn+CuSO4=Cu+ZnSO4,仍具备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可以形成原电池,会产生电流,故D不选;故选:B。

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第2课时化学反应与电能课时作业含解析2

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第2课时化学反应与电能课时作业含解析2

化学反应与电能[学业达标]1.对化学电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电源比火力发电对化学能的利用率高B.化学电源所提供的电能居于人类社会现阶段总耗电量的首位C.化学电源均是安全、无污染的D.化学电源即为可充电电池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燃料电池的反应物可不储存在电池的内部②锌锰干电池是一次电池,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③锂电池是新一代可充电电池④燃料电池作为汽车驱动能源已研制成功A.②③④ B.①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3.有关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外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B.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还原反应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D.原电池中正极一定是不活泼金属4.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制作的番茄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由铜通过导线流向锌B.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C.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流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5.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只有甲B.只有乙C.只有丙D.除乙均可以6.如右图所示装置,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A.A是Zn,B是Cu,C为稀硫酸B.A是Cu,B是Zn,C为稀硫酸C.A是Fe,B是Ag,C为稀AgNO3溶液D.A是Ag,B是Fe,C为稀AgNO3溶液7.如图所示,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质量减少,B极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B.A、B、C可能分别为Zn、Cu、稀盐酸C.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D.A极发生氧化反应[等级突破]8.燃料电池是燃料(如CO、H2、CH4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若电解质溶液是强碱溶液,下面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B.负极反应式:CH4+8OH--8e-===CO2+6H2OC.随着放电的进行,溶液的氢氧根浓度不变D.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与电能
(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过关练]
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锂离子电池B.风力发电机
C.偏二甲肼燃烧D.太阳能集热器
A [锂离子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机能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偏二甲肼燃烧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太阳能集热器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
2.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水果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片作负极
B.锌片发生还原反应
C.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 [根据金属活动性可以判断锌作负极,铜为正极,A错;锌作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错;该装置是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错;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D对。

]
3.如图是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示意图。

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片为负极,其附近的溶液变蓝,溶液中有Cu2+产生
B.电路中的电流方向由锌片流向铜片
C.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
D.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LED灯将不会发光
C [锌片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片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片上有气泡产生,A 错;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即由正极(铜片)流向负极(锌片),B错;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C对;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由于柠檬汁中含有柠檬酸,溶液呈酸性,LED灯也会发光,D错。

]
4.将铁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盐酸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负极有Cl2逸出,正极有H2逸出
B.负极附近Cl-的浓度减小
C.正极附近Cl-的浓度逐渐增大
D.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不变
D [铁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盐酸溶液中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发生反应Fe -2e-===Fe2+,银作正极,发生反应2H++2e-===H2↑,故A错误;溶液中Cl-移向负极,负极附近Cl-的浓度增大,正极附近Cl-的浓度逐渐减小,而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不变,B、C错误,D正确。

]
5.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

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 轴表示( )
图1 图2
A.铜棒的质量B.c(Zn2+)
)
C.c(H+) D.c(SO2-
4
C [在正极Cu上溶液中的H+获得电子变为氢气,铜棒的质量不变,A项错误;由于Zn 是负极,不断发生反应Zn-2e-===Zn2+,所以溶液中c(Zn2+)增大,B项错误;由于反应不断
不参加反应,其浓度不变,D项错误。

] 消耗H+,所以溶液的c(H+)逐渐降低,C项正确;SO2-
4
6.日常所用干电池的电极分别为石墨棒(上面有铜帽)和锌筒,以糊状NH4Cl和ZnCl2作电解质(其中加入MnO2),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干电池内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B.锌为负极,石墨为正极
C.工作时,电子由石墨极经过外电路流向锌极
D.长时间连续使用时,内装糊状物可能流出腐蚀用电器
C [根据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可知锌为负极,石墨为正极,A、B项正确;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C项错误;长时间连续使用该原电池,
由于锌筒慢慢溶解而破损,且放电过程中有H2O生成,糊状物会越来越稀,故其很可能流出腐蚀用电器,D项正确。

]
7.燃料电池是目前电池研究的热点之一。

现有某课外小组自制的氢氧燃料电池,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极是负极,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
C.b极反应式为O2+4OH--4e-===2H2O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C [该装置为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

通氢气的一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考虑到碱性环境,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C项电极反应式中O2得到电子写成失去电子,导致电极反应式书写错误。

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友好,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 8.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

由此判断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
选项M N P
A Zn Cu 稀硫酸
B Cu Fe 稀盐酸
C Ag Zn AgNO3溶液
D Zn Fe CuSO4溶液
C [该装置是原电池,M M是正极,负极上金属失电子,正极上金属阳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金属单质,则该电解质溶液是盐溶液,且N 的金属性大于M,所以符合条件的只有C。

]
9.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因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已成功研制多种锂电池。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e-===Li+
B.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
C.MnO2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e-===MnO-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