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某实验中学听课后的收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赴某实验中学听课后的收获、感想和几点思考金秋送爽,也为我们送来了赴某实验中学听课的好消息。

这无疑为我们这些将来要踏上教学岗位的“潜在新手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好机会。

优秀的教师,精品的课程,使我受益良多,感慨万千。

再次回到高中课堂,我还能像一名真正的学生一样完全沉浸在其中,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教师的魅力和课程的吸引力深深地触动了我。

一、夯实一种理念:学生是主体。

可以说对我们而言,这次听课是新课程理念的一次实践展示教育。

在此之前,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就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冷冰冰的字眼,我一直以为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所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是一句泛泛的口号,是不可企及的高度,但实验中学所提供的这一系列精品课程无一例外的都充分践行了这一理念,让我看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可能性和可喜成果,为我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模仿和学习的蓝本,坚定了我践行“学生为主体”理念的决心。

二、传播一种态度:步步问目的。

在与留美学者、英语学习模式和学习策略研究专家刘鹰老师的交流中,他提到了教学设计的终极目的:一切为了学生有效地学习,谈到为践行“让学生主宰课堂”的新课改要求,教师需要设计各种各样的学生参与模式,那如何进行取舍,就需要教师时刻反思或反问:这样设计目的何在?这种思路可以说彻底颠覆了我原来的想法,在为数不多的几次备课过程中,我更多的是从课程的新颖性、趣味性上来考虑方式方法的选择,往往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很少去思考这样做是否应当、是否多余、是否达到了该有的目的。

可以说,这次听课让我对教学设计有了一种新的态度,形成了一种目的论的观点。

三、掌握一种方法:小组讨论。

不同科目的教学活动都有其独具特色的教学
方法,如这次精品课展示中地理教学中的操作演示和绘图、化学物理中的实物演示实验等,但无论是什么科目,小组讨论法都会是其教学过程中的必用手段。

不难发现几乎每一堂公开课都会不约而同地安排小组讨论的环节,究其原因,首先要说的是,有效的小组讨论法确实是解决课堂检测问题、实现课堂学生参与最大化的最佳途径,更要注意的是小组讨论环节已经成为评定课程好坏的重要参考标准。

于是,泛滥式的小组讨论涌现在各个学科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成了为讨论而讨论的虚职环节,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和魅力。

那么,真正掌握小组讨论法就成为组织有效课堂的必备武器。

下面就以课程展示中历史课中的小组讨论为例分析一下有效的小组讨论的特点。

乌老师的课题是《辛亥革命》,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分为百年回望—溯源辛亥、百年庆祝—纪念辛亥、百年余响—感悟辛亥三个板块,在第二个板块中以与辛亥革命密切相连的三个城市“广州、武汉、南京谁更有资格举办百年纪念活动”为话题,将同学分成广州组、武汉组和南京组。

讨论期间,三小组的成员分别从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阐述自己城市的优点,唇枪舌剑,气氛热烈,使得全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

可以说,这节课的讨论是整个展示中最为成功的一例。

总结一下,这次小组讨论成功的原因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话题具有时代性;话题材料丰富;与教材相结合。

我觉得小组讨论需不需要主要看课程需不需要,就像前面所说一切都要有一定的目的;如若需要,那么分组的切入点就显得很重要,分组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再者就是材料要丰富,让学生有话可说,并注意与教学内容的链接和转换。

四、引发一种思考:课堂教学是预设还是生成?其实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都
是预设教学的实践体,教师在课堂上的启发和引导都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所有的一切都只为了学生说出我们事先预设的那个点,然后再进行下一部分。

但这又与我们的课程理念相悖,课程理念强调的是解决那些困扰学生的疑惑,无论那是什么,是否有预设。

这就形成了整个社会都在期待预设课堂下达到生成课堂的效果的怪现象。

在我看来,两者是不矛盾的,就看教师的准备情况和教师的专业水平如何。

每节课都是以预设课的形式开始的,教师要进行充分地准备,预设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根据学生的各种回答,生成各种教学结果,最后,由教师再根据某些回答回归预设,结合已知结果,达到课程教学目的。

五、带来一种追问:我准备好了吗?这次课程展示活动的一大特点就是在最后都会安排一位教育专家就这个课程进行点评并对教师发展提出相应的要求。

这对于将来要踏上教师职业的我来说,无疑就是一个连环问的过程。

前面曾提到的英语教学研究专家刘鹰老师就说过想做教师是很不容易的,首先就要扪心自问:你准备好了吗?教师职业是很苦很累,你的身体和心理是否已经做好了承担这份苦累的准备;其次,你是否已经拥有了与学生打成一片,赢取他们信任的资本和能力;再次,你是否有自我反思的意识,是否有想要减轻自身负担又有利于孩子们学习的想法;此外,山东师范大学历社学院的仇世林教授也对教师提出了几点意见和要求:多读书、多思考,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善于教学反思;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积极的交流和合作。

我想这些都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必备的条件,也会成为我鞭策自己学习和进步的标杆。

其实在听课回来后,我就一直在拿这些问题和要求来衡量自己,愈发的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作为一名教师的辛劳和不易。

我想:“我准备好了吗?”这个问题我会一直问下去。

六、抹不去的遗憾:错失了政治公开课。

如果说这次活动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与政治课失之交臂。

当14号接到通知的时候,政治课已于11号就上完了。

拿到课程安排的时候,看到许多优秀教师的名字列在政治公开课一栏,心中颇感遗憾。

想要是能与这些老师有一次正面的交流该是件多幸福的事啊,其他课程都如此精彩,相信政治课只会更加精彩。

真心盼望下次政治公开课的到来。

这次活动给予我很多东西,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明确的方向、前行的勇气和信心。

它让我明白只要肯下功夫,一切美好的理论都有成为现实的可能。

海德格尔曾说过:教师只要心中有爱,腹中有书,指上有金,就可以诗意的栖居了。

我诚心地期盼着就像这位大师说的那样诗意的栖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