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因素
作者:孙栋栋
来源:《财会学习》 2018年第13期
文 / 孙栋栋
摘要:目前,股权激励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长期激励方式之一。

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市场有效性的缺失、外部监管体制的不健全等因素引起的股权激励风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系统分析了内部企业治理及外部市场环境对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提出合理契约的设计以使其更好地体现建立长期激励机制的目的。

关键词:委托代理;股权激励;契约设计
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重要特征,其对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有直接性的影响,企业所有的股东通过相应的器乐进行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决策,有效的提高企业管理层决策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企业的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目标函数并不完全相同,两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当中存在着利益冲突,这就产生了激励不相容问题。

由美国辉瑞制药 1952 年首先推出的管理层股权激励目前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普遍方法之一,这种方法通过让管理层持有股票或股票期权,让企业的管理者加入到企业的股东行列,有效的将管理层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有机的结合。

股权激励理论上可以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的价值,解决激励不相容问题。

目前股权激励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内上市公司使用,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市场有效性的缺失、外部监管体制的不健全等因素引起的股权激励风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系统分析了内部企业治理及外部市场环境对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以使其更好地体现建立长期激励机制的目的。

一、公司治理对股权激励的影响
公司治理包括董事会治理、大股东治理、融资结构等,无论是哪种治理机制,都可以有效的对公司进行治疗,多种治理机制相互结合,共同完成公司的治理,为公司提供了内部约束。

公司治理关键在于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包括大股东治理、债权融资约束、董事会治理、监事会监督等。

通过对股权激励方案制定、申请程序规定、执行过程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会计与税收制度等股权激励方案的审批与实施过程中进行各种强制性规制,实现正向效应① 。

( 一 ) 股东大会
目前股东大会主要负责的事项包括对股权激励契约中的激励对象的确定依据和范围、激励数量、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期、标的股票禁售期、激励条件、行权价格等内容进行表决。

为加强对管理层的制约,需要增加激励条件中的考核指标,避免指标过于宽松,不能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

( 二 ) 薪酬委员会
通过建立薪酬委员会,并保持其独立性,减弱经理人对激励契约设计与实施的干预力度。

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是影响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较高,在设计薪酬契约方面更加有效。

为确保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需规定高层管理者不得参与,以减弱其
对干预力度,并以此作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制度性约束。

同时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薪酬委员
会运行机制,如委员会成员的选聘、考核与薪酬制度等,确保其能有效地履行职责。

薪酬委员会可以在特定的时间要求上市公司聘请财务顾问,对公司的激励计划进行全方面
的分析,判断其可行性以及对公司发展的利与弊,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后期可以加强外部
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要求中介机构对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相关信息披露发表独立意见,增加
公信力和透明度。

( 三 ) 监事会
作为对董事会监督的补充,监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和制衡也至关重要。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
监事会的机构设置,落实监事议事规则,真正起到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确保股权激励在实施
过程当中,管理层不出现业绩造假等过激行为,使得激励出现负效应。

( 四 ) 债权人
债权人在股权激励契约设计中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为确保债权人的经济利益不因管理层
的背德行为或者非理性投资行为受损,债权人可要求在债务合同中加入相关条款,对管理层进
行约束。

二、外部市场对股权激励的约束
外部市场指经理人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政治法律途径等为公司提供外部约束的市
场环境,股权激励效应需要通过各市场环节相互传导才能发挥出来其作为长期激励机制的作用,因此完善的市场环境是股权激励效应得以发挥的重要前提。

积极构建有效的外部约束环境,包
括完善的经理人市场、稳定有效的资本市场、公平竞争的产品市场等,以防止股权激励成为公
司管理层自我操纵的隐蔽机制,从而清除阻碍股权激励制度得以健康前行的障碍。

( 一 ) 经理人市场
经理人市场旨在克服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并为公司提供了广泛筛选、鉴
别职业经理人候选人素质和能力的基础制度,其核心是职业经理人的竞争选聘机制。

作为股权
激励效应充分体现的重要支撑,经理人市场一般是通过声誉显示的信号传递功能、以及运用竞
争效应形式构建市场选择与评价机制、市场控制机制来提供外部约束作用。

( 二 )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不仅是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具体体现,也是股权激励机制实现的有效途径。

我国
资本市场信号传递功能的缺失与外部制度约束功能的薄弱是阻碍股权激励制度有效推行的主要
瓶颈。

如市场上的大部分价格信号是反应对股票追逐的现状,而不是公司内部的实际价格,所
以说对公司的资质进行评价不能一味的通过股票来判断。

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公司的管理层
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将股票价格继续抬高,相反,在市场低迷的时候,管理层即使再努力也
未必能够促进股价的提升,这不仅是对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客观评价,更是对经理人综合能力的
有效证明,由此可见,加强公司在资本市场的竞争是很有必要的,另外,企业加强经理人综合
能力的提升也是很重要的。

在市场有效性程度不足与相关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推行
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践效果将大幅缩减,甚至引发新的道德风险,所以说,加强公司在资本市场
竞争相关体制的完善是必要的。

我国资本市场只有实现从政策性工具向真正实现资源配置的场
所转变,其股价信号能真正反映企业的客观价值,股权激励制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资本市场所提供的上市公司价值信息的真实性与否,是对经理人进行股权激励的重要前提。

虽然公司业绩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在这种投机性较强的资本市场里,公司经
理人员的努力与从市场获得较高的回报并不存在明确的正向关系。

( 三 ) 产品市场
产品市场的约束效应是通过经理人市场间接传递的,产品市场的充分竞争,经理人市场的
信号传递与竞争功能才会增强。

产品市场的充分竞争需要公平的法律环境的支持,即打破地区
与专业领域,对于同类产品在产品市场上不能有歧视或限制,同时要防止垄断的发生。

只有在公平竞争的法律环境之下,产品市场的充分竞争才可能出现,才能真正有效地从外
部约束经理人的经营行为。

但由于产品市场控制作用的滞后性,因此需要与其他机制与途径的
配合。

三、结论
以股权激励契约的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为中心,上市公司应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构
建以薪酬委员会有效运作、独立董事监督、大股东治理与债权人约束等构成的内部约束机制。

逐步规范实施细则,完善以申报审核规定、执行过程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会计处理制度等为
主体的政府与行业监管机制。

优化外部市场环境,搭建以经理人市场、资本市场、产品市场组
成的运作实施平台是股权激励实现预期效应的前提与保障。

注释:
①陈仕华、郑文全,公司治理理论的最新进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管理世界,2010 年 2 月, 156-166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