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观评课记录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观评课记录及教学反思
观评课记录
学校优秀教师观摩了我执教的《刷子李》一课后,学校组织大家进行评课议课,会上大家各抒己见,既肯定了教学中的优点,又指出了不足。

现记录如下:
赵老师:《刷子李》是一篇讲读课文。

这节课王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去朗读,去实践。

具体有以下优点:
1、能把握文本,抓住了重点词句,师生的脑海中都有一个清晰的脉络。

2、以生为本,以读为魂,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交流中领悟课文的精彩。

3、练笔这一环节安排的也不错,它总结了曹小三对师傅绝活看法的心理变化,实际上体现了师傅的高超技艺。

4、值得商榷的地方:时间很紧,学生自己感悟的不多,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少了一点。

李老师:我听了组里王老师上的《刷子李》一课,觉得教学效果不错。

整堂课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教师只是服务者,帮助者,促进者,引领者。

一开始,王老师就让学生整体感受:“刷子李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让学生去概括:刷子李技艺高超。

又让学生用一个字
“奇、牛”概括刷子里的刷墙技术。

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另外,教师以“奇”为中心主线,引领学生感悟文本:刷墙的效果奇、刷墙的规矩奇,刷墙的动作奇。

在板书中也引领学生对刷子李的“奇”进行了梳理,让学生在脑海中有了一个完整的刷子李的“奇”的特点。

建议:教学时可加强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郭老师:《刷子李》一课生动有趣,幽默风趣,故事一波三折,人物形象富有传奇色彩,是一篇艺术性和趣味性都较强的文章。

王老师的教学有很多优点:
1、生字教学扎实有效,既注重了读音和字形的指导,还拓展了词义的理解。

2、注重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填补课文的空白,丰富学生的理解,增加学生理解的深度广度。

3、教学主线明确,过程严密。

从词入手进行拓展,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不足:教师教学时过于追求全面,有些地方的启发不到位,导致学生“知而无言”,未能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的思维。

田老师:今天听了王老师的《刷子李》一课的教学,感觉有很多优点值得我学习:
1、猜谜语导入符合学生特点。

既复习了本学期认识
的人物形象,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小练笔使学生的感受得以体现。

学生走进了曹小三的心里,感悟到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

学生写得很精彩。

3、教师语言富有感染力,结尾总结刷子李说话有底气的原因时,让学生认识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任何技艺都是靠平时刻苦练出来的,这可是师傅的经验,也是曹小三这一天的收获。

《刷子李》教学反思
《刷子李》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围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这一主题,安排了两篇课文,这两篇课文向我们刻画了几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形象。

本课选自冯骥才的民间世人轶事集《俗世奇人》,他文笔生动,妙趣横生。


刷子李”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中的奇人高手,他绝妙的粉刷技艺无人可比。

本文生动有趣,幽默风趣,故事一波三折,人物形象富有传奇色彩。

是一篇艺术性和趣味性都较强的文章。

这篇课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既为奇人,则轶事多多,但作者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

学习本课一要感悟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二要学习
作者抓住细节描写,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方法。

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组织教学:
1、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语文阅读课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里?作者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有哪些描写最精彩的句子等问题交流讨论。

在此过程中,学生阅读,发现,朗读,咀嚼,感受。

学生反复朗读感悟,斟酌品读。

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的阅读水平。

2、在学生交流过程中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引导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采用了直接描写“刷子李”刷墙的的情景:刷墙时的动作美,刷墙后的效果奇。

组织学生一句一句地品读,边读边想象情景:刷墙时的动作给人美感,刷墙时发出的声音好似乐曲,完成的作品好似一面天衣无缝的屏障等。

学生通过动作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感受“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也直观地了解了可以怎样突出技艺高超。

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刷子李的徒弟检查黑衣服并发现小白点这种一波三折的侧面描写烘托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本文采用的就是直接
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3、拓展:推荐学生读课外读物《俗世奇人》,感受作者的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加语言积累。

由于在教学设计中结合了学生的学情,学生对曹小三的心理描写想象很精彩:感受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侧面描写烘托刷子李高超的技术。

从而整体理解刷子李的技艺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靠平时刻苦练出来的,这可是师傅的说话有底气的原因,也是徒弟的感悟。

学生整堂课都很专注,下课之后,普遍认为这节课时间过得太快,意犹未尽。

回顾整个课堂,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虽然我十分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但在评价中不免有些流于形式,如评价的不够新颖,不能针对个体进行准确评价。

今后要加强评价的新颖性和准确性的训练,要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再者,要进行写作方法的归纳时,可尝试让学生试着用这种方法口头作文,做到现学现用。

此外,整节课中朗读能力的训练不足,大多数学生没有朗读的机会,没有的得到充足的训练,语言赏析还不够深入,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文本津味语言特色,从而深刻解读带有天津烙印的刷子李的生命形态,挖掘人物背后的厚重的民俗文化意蕴,是努力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