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2周 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思考理解并归纳
使学生形成阶段知识的整体感知
环节四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是什么?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
(1)哲学依据: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②物质运动的规律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2)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又总是在不断扩展和加深。——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3)就每个个人以及认识的每一次实现而言,认识是有限的;但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认识的总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学生探究
交流发言
合作探究:
为什么说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要在意识指导下进行实践;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所以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结合课文探究P39
材料一:每当乔布斯有开发新产品的想法时,他会对设计师们说:“把它做出来”。iMac、iPod、iPhone以及iPad都是由苹果的天才设计团队设计研发,并由熟练工人们加工组装而成。
小结: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存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回忆旧知
引入新课学习
环节一
一、意识活动的特点
课堂探究:P38页
(1)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2)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探究提示:(1)最蹩脚的建筑师在建筑之前,就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对建筑物的主观构造,形成了计划、草图。而蜜蜂再灵巧,也只是本能地去建筑蜂房,而不会先形成对蜂房的认识而去建筑。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未知≠不可知)
★怎样理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由于世界的无限性,人类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制约,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二)、如何更好的将系统的理论知识深入到学生的生活———树立学习意识
针对经济生活大部分知识点理论性较强、高一学生的生活阅历又有限的实际,虽然我在本堂课教学中采取了情景教学法、讨论法等,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理论知识的忽视。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加强自己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树立学习意识。
(2)马克思这段话说明:人比动物高明的地方在于: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指导人们顺利开展实践活动。课本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强调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目的性。从而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
交流发言(本能和意识)
结合意识的本质,深刻认识人所独具的意识活动的特点。
(2)正确区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和“意识能动型”和“主观能动性”(见点金训练P34页)
(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不是一回事,二者并不是同一个问题。
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二是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
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即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四、教学反思:
(一)、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树立学生意识
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应积极树立学生意识:包括对课前学情的了解、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状况的预测;课上深入贯彻情景教学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课下布置的作业以巩固性发展性目的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学生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难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教学过程
预设环节名称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设计意图
导入
意识的本质
复习上一框《意识的本质》:
1.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生理基础看,意识人脑的机能。3.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4.从本质看,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材料二:“即使世界明天毁灭,我也要在今天种下我的葡萄树。”
合作探究:乔布斯是如何引领“苹果”改变世界的?
归纳一: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归纳二: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改造世界过程中发挥的不同作用
环节三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原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失去斗志。
课堂探究:(P40)
有人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万万不能的。”精神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极大的影响。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1)精神是一种意识,意识来自于客观事物,没有客观事物就没有意识。人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进行实践,但并不是所有在意识指导下的实践都能取得成功。所以精神不是万能的。
方法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要求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应注意以下两点:
(1)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不能等量齐观。前者是前提和基础、是第一位的,后者受前者的制约,是第二位的。
深刻理解人的意识和动物的本能的区别[来
环节一
环节二
课堂深化
二、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问题:人为什么能够认识世界呢?人的意识活动的有哪些特点呢?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不同于动物的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不同于动物的适应性活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⑴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2)重要性:
A.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B.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怎么办?
(1)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
(2)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积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培养坚强的意志,克服悲观、消极思想和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思想,不断奋进。(2)在学习和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发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
(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结合文探究P40
合作探究、激发潜能
环节3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探究五:见书47页,上述教育方式各有什么特点?不同的教育方式对文化传承具有哪些影响?
思考回答探究二的问题,并且得出教育的特点和作用
合作探究、激发潜能
环节二
二、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我们认识了世界后,我们的意识是否就完成任务了呢?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理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
②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遭到失败。
意识的作用
课题名称
意识的作用
科目
政治
年级
适用班级
必修4
二单元(章)
五课(节)
教学时间
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意识的作用,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要求,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能力目标:
(1)运用物质和意 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并联系现实,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⑴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⑵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人类意识这个“思维的眼睛”,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它可以逐步解开自然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
使学生形成阶段知识的整体感知
使学生形成阶段知识的整体感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