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二十二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2年模拟题组)模拟试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2年模拟题组
一、选择题
1.(2018河北唐山古冶二模,24)下表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
从表中能够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
时间数额(亿美元)
1980年520
1997年4000
1998年4300~4400
2.(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23)二战以来,人类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但局部
战争时有发生,如:朝鲜战争、中东战争、科索沃战争等。
这些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是( )
3.(2018河北唐山路南二模,24)2017年10月,台湾远东国际商业银行揭露,其电脑系统遭境外黑客植入恶意程序远程控制转账。
台湾警方通过国际刑警组织通报,欧洲、美国和中国警方配合追回了大部分赃款。
材料所述现象说明( )
4.(2018河北承德双桥模拟,24)一位史学家说:“它是人类智力解放的里程碑,不仅是人的四肢的延伸,而且还是人脑的延伸,以至于部分代替人的脑力劳动。
”材料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
5.(2017河北唐山路南一模,11)1997年1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向危地马拉派驻军事观察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动用了否决权,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大使在投票后指出,危地马拉政府执意邀请台湾当局参加危地马拉和平协定签字仪式,为其从事分裂中国的活动提供场所。
中国对决议草案投反对票,完全是危地马拉的错误行径造成的。
由此可知中国动用否决权的主要原因是危地马拉违反了联合国( )
6.(2017河北邯郸一模,18)有人说,“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 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
一些地区性冲突至今难以合理解决,继续影响着地区局势的发展;从两极格局到新格局出现之前的过渡期内,地区战乱和冲突不断;留存于世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在危及人类的安全……这些不妨称之为冷战的“伤痕遗产”。
“冷战”留下的“伤痕遗产”不包括( )
A.中东地区战火频仍
C.朝鲜半岛分裂状态
D.美、俄拥有大量核武器
7.(2017河北石家庄18县市模拟大联考,18)“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
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也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
东
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对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C.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二、非选择题
8.(2018河北保定二模,28)探究问题。
材料2017年12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国会提交的任内首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宣称美国已经进入“竞争的新时代”。
面对大国竞争,人们出现了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有人认为“竞争”会激化国与国的矛盾,造成政局不稳,威胁世界和平。
过去百年来,有机会成为美国“竞争者”的国家屈指可数,先后是全球殖民时代的英国,二战前的德国、日本,二战后的苏联,冷战后的日本、德国。
这其中,真正堪称美国全球竞争对手的,即能从制度、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层面全方位威胁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只有苏联。
然而,苏联领导集团在与美国冷战中走上了全球争霸道路,严重忽视甚至错置了内部机制体制建设,摒弃了造福农工劳苦大众的初心,写就了以错误方式进行错误竞争导致自身败亡的历史教训。
【观点二】有人认为“竞争”不一定等于冲突,可以在竞争中发展。
如随着大国间的竞争首先是经贸、科技领域的竞争,特朗普明确把经济安全纳入国家安全范畴,把“促进美国的繁荣”确定为美国的战略支柱;其次,竞争也会在战略安全范畴和军事发展中加剧进行,随着美国国防战略的制定,中国也逐步拉入全球战略稳定的博弈与谈判中。
再有,促使一个国家及其人民迈上更高的文明台阶。
(1)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主要的两个竞争国。
(2分)
(2)材料中表述的关于竞争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个,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证。
(10分)
答案精解精析
一、选择题
1.D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
从表格可以看出,从1980年到199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数额急剧上升,并没有具体指哪一个国家,所以排除A、B两项。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与政治格局多极化无直接关系,故排除C项。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故本题选D项。
2.A 本题考查霸权主义的知识。
二战以来,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以及对现代战争的恐惧,人类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
但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到处干涉别国内政,在朝鲜战争、中东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都有美国的参与,故选择A。
3.C 本题考查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从材料可知,台湾警方在办案的过程中,得到了国际刑警,欧洲、美国和中国警方的配合,可见合作是解决国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故选择C。
4.A 根据材料中的“人类智力解放的里程碑”“人脑的延伸”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计算机技术,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
故选择A。
5.C 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
由材料可知,危地马拉不顾中国反对,执意邀请台湾当局参加和平协定签字仪式,其企图分裂中国的行为干涉了中国内政。
故本题选C。
6.B 二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受此形势的影响,印度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和冷战无关。
故选择B。
7.B 根据材料可知,当今世界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主权都已经被划分完毕”的说法既不准确,也不是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8.答案(1)英国与德国。
(2分)
(2)示例一:我同意观点一。
(2分)因为:随着 20 世纪初,日本的崛起,在远东太平洋地区与美国展开竞争,威胁了远东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美苏争霸下,为了在竞争中占优势,苏联忽视内部体制的建设,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下,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因为意识形态的对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所以,我同意观点一“‘竞争’会激化国与国的矛盾,造成政局不稳,威胁世界和平”。
(2分) 示例二:我同意观点二。
(2分)因为:美苏冷战下,为了在竞争中占优势,各国会重视科技,积极发展经济,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1992 年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与世界接轨,所以说竞争能够激发制度创新;两极格局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一定程度遏制了世界性的战争。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所以,我同意观点二“‘竞争’不一定等于冲突,可以在竞争中发展”。
(2分)
解析第(1)问,注意材料中时间限定“19世纪末20世纪初”。
根据所学可知,当时世界上最主要的两个竞争国是英国和德国。
他们的竞争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2)问,首先,要归
纳材料中的观点一、二分别是什么;其次,就赞同哪种观点作出选择;然后,选择你认同的观点进行论证,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最后,扣题,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