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新花布新衣服|苏少版(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新花布新衣服|苏少版 (31)
教学目标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和绘制花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图案设计方法和色彩搭配技巧,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观察和绘制花布,学会设计简单的图案,并将设计的花布应用于衣服的制作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图案设计的方法和色彩搭配的技巧,能够独立设计出美丽的花布图案。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将设计的花布应用于衣服的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花布样品、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 引入:教师展示一些花布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花布。
2. 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花布的图案和色彩,引导学生发现图案的重复性和色彩的搭配规律。
3. 设计:教师讲解图案设计的方法和色彩搭配的技巧,引导学生尝试设计自己的花布图案。
4. 绘制:学生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设计的花布图案。
5. 应用:教师引导学生将设计的花布应用于衣服的制作中,可以
让学生用剪刀剪下自己设计的花布图案,并粘贴在衣服的图纸上。
6.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花布和衣服,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板书设计
1. 新花布新衣服
2. 内容:图案设计的方法、色彩搭配的技巧、花布的应用
3. 示例:展示一些花布样品和衣服的设计图
作业设计
1. 让学生回家后,用今天学到的图案设计方法和色彩搭配技巧,
为自己设计一件衣服。
2. 家长参与: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设计,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让
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美术学习情况。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和绘制花布,让学生了解了图案设计的方法和色
彩搭配的技巧,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
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察和发现,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培
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
活动的步骤和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掌
握教学内容,以及如何处理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
1. 引入
在引入阶段,教师应通过展示花布样品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些
样品应具有多样性,包括不同的图案、颜色和风格,以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见过这样的花布吗?”“你们最
喜欢哪一块花布?”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花布的特点,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2. 观察
在观察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花布的图案和色彩。
教师
可以提出具体的问题,如“你们发现这些花布的图案有什么特
点?”“这些花布的颜色是如何搭配的?”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
帮助学生发现图案的重复性和色彩的搭配规律。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
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设计
在设计阶段,教师应讲解图案设计的方法和色彩搭配的技巧。
教
师可以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并解释设计过程中
的思考和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如何从一个简单的元素(如一个
圆点、一条线条)出发,通过重复、旋转、镜像等手法,设计出一个
复杂的图案。
在色彩搭配方面,教师可以讲解一些基本的色彩理论,
如对比色、互补色等,并展示如何运用这些理论进行色彩搭配。
4. 绘制
在绘制阶段,学生将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设计的花布图案。
在绘制之前,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图案的重复性和色彩的搭配,并鼓
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在绘制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
5. 应用
在应用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设计的花布应用于衣服的制作中。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衣服的图纸,让学生用剪刀剪下自己设计的花布图案,并粘贴在衣服的图纸上。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自
己的想象力,设计出独特的衣服款式。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
考如何将设计的花布与衣服的款式、颜色等进行搭配,培养学生的审
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6. 展示
在展示阶段,学生将展示自己设计的花布和衣服,教师给予评价
和鼓励。
教师应注重评价学生的设计过程和努力,而不仅仅是结果。
教师还可以邀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续)
7. 反馈与评价
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后,教师应提供一个反馈与评价的环节。
这个环节不仅是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更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思维方式
的肯定和指导。
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的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到自己作品的优点和改进空间。
评价
标准应包括图案设计的创意、色彩的搭配、以及作品的整体美感。
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处理
难点1:图案设计的创意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创造出独特而美观的图案可能是一个挑战。
为了克服这个难点,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图案模板,让学生
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和创新。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从自然、生活中
寻找灵感,如花朵、动物、几何图形等,这些都是设计图案的好素材。
难点2:色彩的搭配
色彩搭配是另一个可能的难点。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基本的色
彩搭配原则,如使用对比色、邻近色等,来帮助学生。
教师可以让学
生在实际操作中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通过实践来学习和掌握色彩搭
配的技巧。
难点3:作品的实际应用
将设计的花布应用到衣服制作中,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如将设计图案应用于领口、袖口、裙摆等部位,来引导学生。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模板或样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如何应用设计。
教学过程中的教具与学具应用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参与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教师应设计一些互动环节。
例如,在观察阶段,教师可以让两名学生上来挑选自己喜欢的花布,并分享
他们喜欢的理由。
在设计阶段,教师可以让几名学生上来展示他们的
初步设计,并让其他学生提供反馈。
这些互动环节不仅增加了课堂的
趣味性,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过程中的个别化指导
由于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不同,教师应提供个别化指导。
对于设计
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复杂的图案和更高的挑战,鼓励他
们发挥创造力。
对于设计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
和指导,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自信和技能。
通过这种个别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