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一高中地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一高中地理同步测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②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生存的天体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④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关于地方时和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B.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西边的时刻总比东边的时刻早
C.北京东8区的区时为8点,日本东9区的时间应比北京早1小时为7点钟
D.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的东8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
3.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和昼夜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日界线,阴影表示黑夜。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苏瓦、阿洛菲两地比较()
A.日期相同,区时阿洛菲早
B.日期苏瓦早,区时两地相同
C.日期苏瓦早,区时阿洛菲早
D.日期苏瓦晚,区时阿洛菲早
【2】图示时刻,地球分属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A.1∶11B.1∶5C.1∶7D.7∶17
4.长江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哪岸被冲刷得厉害些()
A.南岸B.北岸C.东岸D.西岸
5.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京的地方时早于伦敦的地方时②太阳将西升东落③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向右偏④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8点,一场足球赛将在伦敦开赛。

香港李先生要去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需17个小时,问李先生最晚应何时乘飞机前往伦敦()
A.24日8点B.24日6点C.23日17点D.23日14点
7.下图为以极点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为m日,空白部分为(m+1)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P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
A.90°E,6:00B.90°W,6:00C.90°E,18:00D.90°W,18:00
【2】此时北京时间为()
A.m日22点B.m日16点
C.(m+1)日14点D.(m+1)日8点
8.下图中的圆圈表示地球的赤道,圆心表示极点,圆圈外的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当从甲地向极点方向发射导弹时,导弹前进的方向最有可能的是()
A.①方向B.②方向C.③方向D.以上三个都不是
9.2010年10月25日22时42分(北京时间),在印度尼西亚岛西南海域(3.5°S,100°E)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

地震发生时,某地的区时为10月25日6时42分,则该时区的中央经线为()
A.0°B.30°W C.90°W D.120°W
10.北京某中学学生周强的生日是7月7日,他想在一年连续过两个生日,下列做法哪个能实现()
A.在东十二区过完7月7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
B.在西十二区过完7月7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
C.在东十二区过完7月6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
D.在西十二区过完7月6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
11.一条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这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图示正确的是()
A.B.C.D.
12.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斜线部分为4月30日。

回答下题。

【1】北京时间为5月1日2点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
【2】北京时间为5月1日11点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3】北京时间为5月1日14点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13.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

读后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肯定位于西半球的是
A.乙和丁B.甲和乙
C.丙和丁D.甲和丁
【2】判断甲地位于丙地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14.下图是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晨线(线上数据为经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伦敦)时间( )
A.1:20B.9:20C.0:40D.21:20【2】若a点纬度为700S,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B.天山牧民利用云杉林以上的牧场放牧C.印度河河水进入丰水期D.南极点的太阳高度角为200
二、综合题
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节气为________。

(2)A点的地理坐标为经度___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___。

(3)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点,北京时间为________点。

(4)由B点向正北发射的导弹在没有纠偏时将偏向________(东或西)方飞行,若由B点向正东发射,导弹的偏向情
况是________。

(5)图中C点当地__________时日出,__________时日落。

(6)A、B、C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全国高一高中地理同步测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②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生存的天体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④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A
【解析】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使地球产生昼与夜;昼夜交替进行是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选择A项。

2.关于地方时和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B.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西边的时刻总比东边的时刻早
C.北京东8区的区时为8点,日本东9区的时间应比北京早1小时为7点钟
D.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的东8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
【答案】D
【解析】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地方时是越向东时间越早,区时就是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所以D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3.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和昼夜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日界线,阴影表示黑夜。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苏瓦、阿洛菲两地比较()
A.日期相同,区时阿洛菲早
B.日期苏瓦早,区时两地相同
C.日期苏瓦早,区时阿洛菲早
D.日期苏瓦晚,区时阿洛菲早
【答案】C
【解析】图示阿洛菲位于苏瓦的东侧,故阿洛菲的区时较苏瓦早;由东时区经过日界线进入西时区,日期要减一天,所以日期苏瓦早。

选C正确。

【2】图示时刻,地球分属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A.1∶11B.1∶5C.1∶7D.7∶17
【答案】D
【解析】图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165°E,为6:00,则东十二区时间为7点;地球上新旧一天是由0:00到180º经线为界的,即新的一天占7个时区,旧的一天占17个时区。

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约7:17。

选D正确。

【考点】考查时间和日界线。

【知识拓展】国际日期变更线(180度经线)以西为东十二区,以东为西十二区,因此从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一天,而从东向西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加一天。

当日界线西侧是星期日12点时,日界线东侧还是星期六的12点中,两者相差24小时(一天)。

因而,当飞机由
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退一日,反之日期要进一日。

同时为了考虑到行政管理上的便利,日界线并不严格地指东经180度的经线。

而是由北极沿东经180度经线,折向白令海峡,绕过阿留申群岛西边,经萨摩亚、斐济,汤
加等群岛之间,由新西兰东边再沿180度经线直到南极、在一般的世界地图上,也都将此线标出来,以便识别。

也是东西十二区的分界线。

日界线西侧的东12区,成了全球最东的时区,它的时刻最早;日界线东侧的西12区,则成了全球最西的时区,它的时刻最迟。

4.长江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哪岸被冲刷得厉害些()
A.南岸B.北岸C.东岸D.西岸
【答案】A
【解析】长江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水向右偏转,长江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南岸侵蚀较为严重,A正确。

5.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京的地方时早于伦敦的地方时②太阳将西升东落③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向右偏④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造成:一偏东地方的地方时较偏西地方早;二太阳东升西落;三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故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造成的现象②③正确。

6.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8点,一场足球赛将在伦敦开赛。

香港李先生要去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需17个小时,问李先生最晚应何时乘飞机前往伦敦()
A.24日8点B.24日6点C.23日17点D.23日14点
【答案】A
【解析】伦敦时间18点,北京时间为18点+(0+8)=12月26日2时。

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需17个小时,所
以乘飞机时间是12月25日2时-17个小时=12月24日9时,路上耽搁一小时,所以最佳时间是24日8点乘飞机。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7.下图为以极点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为m日,空白部分为(m+1)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P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
A.90°E,6:00B.90°W,6:00C.90°E,18:00D.90°W,18:00
【答案】A
【解析】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为m日,空白部分为(m+1)日,P点的经度和地方
时分别为90°E和6:00,所以A正确。

【2】此时北京时间为()
A.m日22点B.m日16点
C.(m+1)日14点D.(m+1)日8点
【答案】D
【解析】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为m日,空白部分为(m+1)日,P点的经度和地方
时分别为90°E和6:00,此时北京时间为(m+1)日8点,所以D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8.下图中的圆圈表示地球的赤道,圆心表示极点,圆圈外的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当从甲地向极点方向发射导
弹时,导弹前进的方向最有可能的是()
A.①方向B.②方向C.③方向D.以上三个都不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的应用。

根据图示的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故判断为北半球,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面对运动方向,①方向为向右偏。

9.2010年10月25日22时42分(北京时间),在印度尼西亚岛西南海域(3.5°S,100°E)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源
深度约10千米。

地震发生时,某地的区时为10月25日6时42分,则该时区的中央经线为()
A.0°B.30°W C.90°W D.120°W
【答案】D
【解析】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2010年10月25日22时42分,某地的区时为10月25日6时42分,根据两
地的区时差可计算出两地时区差 =|22:42-6:42|=16,北京时间在东八区,因此该地时区应在西八区,则其中央经线
应为815°W。

D项120°W是正确选项。

10.北京某中学学生周强的生日是7月7日,他想在一年连续过两个生日,下列做法哪个能实现()
A.在东十二区过完7月7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
B.在西十二区过完7月7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
C.在东十二区过完7月6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
D.在西十二区过完7月6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日期变更线。

自西向东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减去一天,可以实现在一年内连续过两个生日。

所以在东十二区过完7月7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11.一条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这
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图示正确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选项中A图河流上游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则水流都向南岸冲刷,则北岸泥沙淤积,其下游位于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则水流都向北岸冲刷,南岸泥沙淤积,故A符合题意;B图河流上下游均位于北半球,
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则河流上游、下游水流都向南岸冲刷,北岸泥沙淤积,故B不符合题意;结合题意一条向南
流的河流,C、D图中的河流自南向北流,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斜线部分为4月30日。

回答下题。

【1】北京时间为5月1日2点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
【答案】A
【解析】方法一:北京时间为5月1日2点,可推算出0时经线应为:120°E2小时15°小时=90°E。

结合地球
自转方向,A图中0时经线大致为90°E,B图0时经线大致为45°E,C图中0时经线大致为135°W,D图中0时经线大致为90°E。

所以A图正确。

方法二:由题干可知,斜线部分为4月30日,则另一条日期分界线应为0时经线。

A图中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可推
算出0时经线经度大致为90°E,则东八区区时,也就是120°E地方时应为0(120°90°)15°小时=2小时。

因此此时北京时间应为5月1日2时,所以A图正确。

【2】北京时间为5月1日11点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
【答案】C
【解析】北京时间为5月1日11点,则0时经线的经度应为:120°E(2411)小时15°小时=135°W,结合
地球自转方向,A图中0时经线大致为90°E,B图0时经线大致为45°E,C图中0时经线大致为135°W,D图中
0时经线大致为90°W。

因此C选项正确。

【3】北京时间为5月1日14点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
【答案】D
【解析】北京时间为5月1日14点,则0时经线的经度应为:120°E(2414)小时15°小时=90°W,所以D
图正确。

13.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

读后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肯定位于西半球的是
A.乙和丁B.甲和乙
C.丙和丁D.甲和丁
【答案】C
【解析】根据四地昼长可求出四地正午的当地时间,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四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这样就可求出四地所处的经度,然后找出位于西半球的地点即可。

经计算可知,甲地位于120°E经线上,乙地正午的北京时间不确定,故乙地所在经度不确定,丙地所在经线为172.5°E,丁地所在经线为75°W,所以丙、丁两地一定位于西半球。

【2】判断甲地位于丙地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答案】D
【解析】根据甲地的昼夜长短判断甲地位于赤道,而丙地出现昼长夜短,此时为12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故判断南半球昼长夜短,丙地位于南半球,结合上题分析的两地的经度位置判读,甲位于丙地的西北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和地方时的计算。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当地正午12时的北京时间可计算当地经度。

12月时的昼夜长短状况可判读当地的纬度。

本题还可考查四地的纬度高低判断设计试题。

14.下图是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晨线(线上数据为经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伦敦)时间( )
A.1:20B.9:20C.0:40D.21:20
【答案】A
【解析】结合图示, a点在0°西侧,应为20°W;所以c点所在的160°应为160°E。

该线为晨线,则a点所在的20°W地方时应为0:00,结合地方时计算公式可知:国际标准时间(伦敦)时间也就是0°地方时=0:00+20°∕15°∕小
时=1:20,所以A正确。

【2】若a点纬度为700S,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B.天山牧民利用云杉林以上的牧场放牧
C.印度河河水进入丰水期D.南极点的太阳高度角为200
【答案】D
【解析】结合图示,b点所在经度为70°E为晨赤交点,地方时为6点,可以计算出c点的地方时为12点,即12
点日出,意味着该地处于极夜状态,该纬度为70°N,太阳直射20°S时70°N正好出现极夜,可见图中所示日期在
冬至日前后,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由于只能知道太阳直射20°S,无法确定太阳直射点将向何方移动,
因此无法确定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A错误。

北半球为冬季,天山牧民应赶着牛羊下山躲避风雪,B错;印
度河地区处于旱季,印度河河水进入枯水期,C错。

太阳直射20°S,南极点发生极昼,正午太阳高度应等于太阳
直射点纬度数值20°,D正确。

二、综合题
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节气为________。

(2)A点的地理坐标为经度___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___。

(3)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点,北京时间为________点。

(4)由B点向正北发射的导弹在没有纠偏时将偏向________(东或西)方飞行,若由B点向正东发射,导弹的偏向情
况是________。

(5)图中C点当地__________时日出,__________时日落。

(6)A、B、C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答案】(1)夏至(2)150°E66°34′N(3)1210
(4)东没有偏向(5)420(6)B A
【解析】(1)结合图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节气应为北半球夏至。

(2)图中A点在北极圈上,纬度为66°34′N;图中经度的均等分布,每相邻两条经线间隔经度30°。

结合图示中0°经线所在位置, A点所在的经度应为150°E。

(3)图中A点位于昼半球中间经线上,正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地方时应为12点;因A点位于150°E,则120°E地方时=12:00-(150°-120°)15°小时=10:00。

(4)B点位于赤道上,向正北发射的导弹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将向右偏转。

也就是正北方向的右侧偏转,将偏向东方飞行。

若由B点向正东发射,则沿赤道飞行,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将不会发生偏转。

(5)结合图示,图中C点位于30°E,地方时为4点,且刚好位于晨线上,所以C点当地4点日出。

日落时间=12+(12-日出时间)=20。

(6)结合图示,A点位于北极圈,B点位于赤道,C点位于北温带地区。

地球自转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零。

所以三地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B>C>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