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乙卷配套典型主观题各个击破 之 小说中的心理描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考乙卷配套典型主观题各个击破之小说中的心理描写
“考一题、会一类”之2021年高考乙卷真题回放:
(2021年全国乙卷《秦琼卖马》)9. 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9.参考答案:①先是无意购买:他看出瓷器是赝品,并不说破,以“小本生意”为由婉拒;②然后是有意相帮:表示再想想,留下王超杰并细心安排吃住;③最后决意相助:对戏剧的热爱、对世道人生的感悟,让他知假买假,慷慨解囊。

★★★关于心理描写的考点:
一、分析心理变化过程(如2021年高考乙卷第9题)
二、考查心理描写的方法
三、分析心理描写的作用
下面是详细总结。

一、分析心理变化过程。

典型例题参考:
(一)刘正权《王孙》8.小说中随着情节的发展“他”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答:①开头部分晋升无望,沮丧失落。

小说开头部分写“他”受到中央环保督察组警告,感到晋升无望。

沮丧失落。

②治疗后心情好转,恢复信心。

在老中医的治疗下,他身体好转,逐渐恢复信心,“有了出去走一走的欲望”。

③最后幡然醒悟,坚定决心。

通过老中医的介绍,了解了黄芪的特点,幡然醒悟,坚定了背水一战治理污染企业的决心。

(二)陆涛声《挑脚》 8.文中画线部分是荣福挑小麦上船的情节,请结合上下文分析荣福的心理活动。

答:①上船前,准备充分,信心十足。

荣福挑320斤的小麦,并事先多准备了一根茶缸粗的毛竹杠棒,表明这表明他对比赛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充分的预想和准备,赛前就有必胜的信心。

②挑小麦踏上船站定后,轻松自得。

对荣福“故意耸耸肩晃了晃担子”的细节描写,表现出他将三百多斤小麦挑到船上之后的轻松自得的心情。

③挑小麦从船上返回岸边时,满足与自豪。

对荣福“稳笃笃”“不紧不慢”以及望着长根气都不喘的描写,表现了他战胜长根的满足与自豪。

我的总结: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需要按照时间节点、按照人物的心理变化顺序进行分析概括。

另外,还要多多积累心理描写的词语哦!
二、心理描写的基本方法
1.直接描写:①主人公内心独白;②作者直接描述人物心理;
③议论性描写(即“心理分析”)④以言行、动作、神态、表情写心理
⑤以人物本身的梦境、幻觉写心理
示例一:以内心独白为主例如:(《安娜·卡列尼娜》)……就在这一刹那,一想到自己在做什么,她吓得毛骨悚然。

“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呀?”她想站起来,闪开身子,但是什么巨大的无情的东西撞在她的头上,从她的背上碾过去了。

“上帝,饶恕我的一切!”
示例二:作者直接描述。

例如(高尔基《母亲》)这些想法好像烧痛了她,剧烈地刺激她的头脑,好像一根根燃烧着的绳子抽打着她的心。

……母亲觉得,有一种敌对的力量执拗地紧抓住她,紧压着她的肩膀和胸部,玷辱她,使她陷在死一般的恐怖里。

……
示例三:议论性心理描写。

看起来似乎仅仅是在议论,实则包含了人物的心理状态。

例如(汪曾祺《捡烂纸的老头》):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

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2.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1)以环境暗示、烘托心理。

例如路遥《平凡的世界》:天开始模模糊糊地黑起来了。

城市的四面八方,灯火已经闪闪烁烁。

风温和地抚摸着人的脸颊。

隐隐地可以嗅到一种泥土和青草芽的新鲜味道。

多么好呀,春夜!
(2)以幻觉暗示心理。

例如茅盾《子夜》: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

吴老太爷向前看。

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
(3)以动作暗示心理:欧也妮把金路易铺在桌上,他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呆望着同一件东西;也像孩子一般,他露出一点儿很吃力的笑意。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已经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

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三、心理描写的作用
典型例题参考:
(一)(德国)海因里希伯尔《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我环顾这间宽大的美术教室,可是图画都被人取下来了,角落里堆放着一些凳子,像一般的美术教室那样,为了使室内光线充足,这里有一排窄长的高窗户。

从这些凳子和高窗户上能看出什么来呢?我什么也回忆不起来。

如果我在这个小天地里呆过,我能不回忆起什么来吗?因为这是我八年来学习画花瓶和练习写各种字体的地方,有细长精致的罗马玻璃花瓶出色的复制品,他们由美术教师陈放在教室前面的架子上,还有各种字体:圆体、拉丁印刷体、罗马体、意大利体。

在学校所有的课程中,我最讨厌这门课了。

我百无聊赖地度过这些时光,没有一次我能把花瓶画得像样,能把字描好。

面对这回音沉闷而单调的四壁,我所诅咒的,我所憎恨的又在哪里呢?我回想不起什么来,于是默默地摇摇头。

那时,我用橡皮擦了又擦,把铅笔削了又削,擦呀……削呀……我什么也回想不起来……
我记不清是怎么受伤的;我只知道我的胳膊不听使唤了,右腿也动不了了,只有左腿还能动弹一下。

我想,他们大概把我的胳膊捆在身上了,捆得这么紧,使我动弹不得。

我把第二个烟头啐了出去,落到干草垫之间的过道里,我试着要活动活动胳膊,可是疼得我禁不住要叫喊起来。

我又叫喊开了,喊一喊就舒服多了。

另外我也很生气,因为我的胳膊不能动弹了。

问:这几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各有什么作用?
答:这段文字主要用了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

①这里的心理描写其实是“我”的内心独白。

作用是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了“我”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特定的心理活动,展示了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真实可感。

②这里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老人与海》中有大量的内心独白,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①便于读者揭示人物最隐秘的内心世界,更好地解读人物的性格。

将主人公的内心活动用语言毫无隐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能够从灵魂深处去理解人物的性格。

②让主人公形象具有立体感,更好地塑造出老人硬汉的性格。

不仅让读者看到主人公的现在,而且看到他的过去,表现了桑迪亚哥决不屈服的坚强内心。

③通过内心独白揭示出面对困难依旧优雅,精神上永远不被战胜的主题。

④内心独白具有深刻的哲理,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意义。

我的总结:
心理描写的作用:①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更好地展现人物性格,或促使人的性格发生变化;
②承上启下,展示情节的变化或反转,推动情节发展;
③突出作品……的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