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襄阳市第二十中学:王建新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可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全面性”是素质教育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对素质教育“全面性”的表达。基础教育首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使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这也是对素质教育“全面性”的阐述。二是“新”,即在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新要求。
素质教育内涵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反映了新世纪大教育的时代要求,同时也体现了未来终身教育对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更新理念,全心全意实施素质教育
教学思想是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灵魂和统帅,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能够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地发展;不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会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损失,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取得共识。比如现在有几种说法,一种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没有什么不同。理由是素质教育也要考试,“应试教育”也讲素质;第二种是大同小异,或小有差异。认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一点差异,差异就是少一点活动,少一点音乐和体育,所以不必做什么大的改动,加一点就行了,对“应试教育”作点修补就可以了;第三种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互相渗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说我是“应试教育”我就是“应试教育”,你说我是素质教育我就是素质教育。于是把升学率的经验改一改,贴个标签,就成了素质教育的经验;第四种是素质教育重要,“应试教育”也很重要,二者同等重要。实际上,这些看法是要混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差别,尽量把“应试教育”说成是素质教育,如果都这样搞,那实施素质教育很容易,贴上标签,全国一下子都是素质教育了。
然而,当前小学教学偏重智育,忽视德育美育;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偏重教师权威,片面强调共性,无视学生的个性、感情、兴趣、爱好、差异和人格;偏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包办学习过程,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抑学生的自主性。长此下去,将使学生驯服奴化,人格失调;思维定势,不善思考;盲目崇拜,不敢怀疑;因循守旧,不能创新;缺乏闯天地、担风险的勇气,丧失独立生存、应付挑战的竞争力,这些都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格格不入。因此,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
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学人文化改造,培育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是当前教育变革的一项新课题。
二、少些包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也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就课堂教学而言,这个“人”无疑就是全体学生。因此,作为小学老师,在授课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然而应试教育的误区就在于,一方面,施教者未能完全明白这一点,只强调了自己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教学方法是满堂灌、一家言,久而久之,学生只是接收器、盲从者,谈不上应用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施教者缺乏“全体”意识,注意的只是几个学习尖子。围绕尖子施教,针对好生发问,冷落了其它学生。这种做法大大挫伤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其具体施行办法如下:
1、形式灵活,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
所谓“全”,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因此在教学上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在知识传授上要因材施教。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自身条件不同,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刀切,要做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脑可动,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各有所得。
2、教师当“导演”,培养学生的能力。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无视或轻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放任学生自流,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害的。当然,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等于以教师的责任和权威去压抑学生,而是要善于把学生的上一个发展阶段和目前阶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找到自主学习的道路。因此,小学教学中教师应摆正位置,在课堂上当好“主持人”,控制教学过程,控制学习方向,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当好“向导”,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基本技能和工具;当好“咨询者”,及时释疑解惑;当好“发动机”,提供成功的机会,激起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鼓足学习干劲。
3、更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交流活动,是师生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它包含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延伸三个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优化教学过程对于小学教学实施素质
教育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就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言,并不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是在问题和情境之中,教师去努力激发学生认知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完成学习的过程。只有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不能把自己作为中心,而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的学生观,这是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问题。
(1)研究学生,准确放矢
研究学生,把握学生思想实际,是提高学生学习素质的关键,
(2)“变式”导课,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恰当地破题导入,不但提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且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预备状态。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材内容采取不同方法。“变式”导课,激发兴趣,把学生带入相应的情境之中,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为体会中心渲染气氛。
(3)善于组织讨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主要靠学生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强化,在语文教学中,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组织讨论。善于组织讨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扬教学民主,优化学习环境,实现自我教育;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教师讲解的单向、单调,把知识强加于学生等弊端;有利于活跃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三、建立新的评价制度,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还要不要考试,要不要分数,对素质教育应如何评价?这是目前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基础教育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崇尚“应试学力”,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数,人为的把考试作为强化教育教学的唯一手段,把文化课考试成绩作为教师奖惩、评聘、进级、晋升的唯一根据,学生和学校的优劣,也以此而定乾坤。教师和学生都在为考试和分数而辛苦,其弊端和危害不言自明。
其实,考试绝不是“应试教育”的专利,考试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性环节,是评价素质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不能把教学中正常的考试与“应试教育”等同,认为反对“应试教育”就是反对考试。
我们对教育的评价原来基本上是分数评价,为什么大家重视百分制?百分制评价得很精确。现在要改变单纯的分数评价,必须下大功夫。首先一点是不“唯分”。如果评价“唯分”就和“应试教育”很难区别开来,很难划清界线。我们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