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要具备的“五种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材料要具备的“五种思维”
对于写材料一族,应该具备哪些思维,才能实现加班少、成果
好的质朴愿望呢?要有“五种思维”:
一要有逻辑思维。
这是一篇好的文章的基础和前提。
文章好首先要框架好、逻辑顺,这样才会纲举目张。
记得当初写材料的时候,领导经常皱着眉头说,这稿子没法改…这里面,关键的问题就出现在逻辑上,前后交叉,大小不分,要改就得重新布局。
说的形象一点,就是不在一个辈分上。
比如,我们第一层标题是加强的建设,那么从横向分的话,第二层就应该从“五位一体”来破;从纵向分的话,就应该从强化意识、扭住重点、掌握方法、健全机制等来破。
反之,如果谈XX的建设,第一部分写加强思想建设,第二部分写注重把握重点,这就属于逻辑混乱;或者说,第一部分写加强思想建设,第二部分写提升X的科学化水平,这也是逻辑混乱,乱在思想建设与X建科学化水平是“儿子”与“老子”的关系。
因此,无论写什么样的文章,脑子里都要有清晰的逻辑脉络,在此基础上再想谋篇布局的事情。
二要有理性思维。
我们平时读XXXXXX的讲话,很突出的一个感受就是朴实的话语中蕴含着很强的思想性。
因此也可以看出,语言的华丽与思想的深刻并没有一毛钱关系。
那么,思想从哪里来?从理性思维中来。
理性思维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体现在对全局的把握上,就是写文章要跳出局部看整体、跳出本级看上级,这样能够体现出材料的大局观念和境界胸怀。
再如,体现在对规律的揭示上,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讲人才队伍建设要体现选人用人导向、润才育才机制,讲XXXX建设要体现权力运行监督、突出关键少数,等等。
还如,体现在对趋势的研判上,就是要通过对历史的总结和现状的研判,指出大势所趋,正如XXX讲的“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三要有务实思维。
XXXXXX曾专门指出,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
我们起草任何材料,关键也在一个“真”字。
我们反复说,无论是政府公文,还是企业行文,很重要的是贯穿
一条工作线,就是要言之有物,不能假大虚、高空远。
当然,我们说讲“干货”,并不是让罗列一堆数据和琐碎的事项,而是要有选择地进行表述。
具体讲,一方面要体现在实际情况上,就是要有侧重、有分类、有鉴别地把实际情况列出来,以“像、准、实”的标准来展示实情。
另一方面要体现在问题导向上,也许文中没有过多的具体事例,但都是对着当前的问题讲,对着存在的矛盾讲,对着解决问题的方法讲,这样的文章也是有“干货”、有“嚼劲”的好文章。
四要有求异思维。
文贵求新,思贵求异。
好的文章,往往是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文章。
公文更是如此,因为公文本身就有很多需要遵守的规范、程式,要做到求新求异很不简单,所以我们说公文的创新是“戴着镣铐跳舞”。
要做到求异,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要善于创新。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值得挖掘的“富矿”,就是自身的特色,因为只有特色的才是个性的,不可复制的。
因此,在起草材料的时候,要把自身的特色放在醒目的地方,很凝练地表达出来。
同时,平时注意分析和梳理自身不同于人的特点和个性,以备不时之需。
五要有精品思维。
唐代诗人卢延让有个名句,就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道出了成就文字精品之道。
公文写作更是这样,从来都是会议不开,改稿不止。
只要领导不定稿,材料就得不厌其烦地精雕细刻、精耕细作。
精品思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是否定的视角,对自己起草的材料,要敢于用否定的视角去审视,多想一想表述是否准确、论述是否精炼、言语是否达意等等,还能不能进行更好地修改和提升。
其次是极致的态度,就是要做到极致、突破极限,每次材料交稿后,感觉已经是突破自己的认知层次了,确实用了“洪荒之力”了,感觉已经很满意了,对明天没有别的想法了,那就证明材料真的可以出手了。
每次都这样起草材料,才会日日行以致千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