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无线网络-1

合集下载

第5章 路由协议1

第5章 路由协议1

200.200.1.0/24 200.200.0.1
说明:
1、管理员配置RIP协议时,只需要考虑本路由器的网 络连接,与其它路由器的连接情况无关。
2、当路由器发布路由更新时,只有那些用network声 明过的网络会被发送给邻居路由器。
3、对于使用私有IP地址的网络,其地址不应该路由 到外网上,所以这种网络不应该使用network声明。
内部网关协议(IGP):RIP、IGRP、IS-IS、OSPF、 EIGRP等。
其中IGP根据其原理又分为距离向量路由协议(DV)、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LS)和混合路由协议。
路由要点
路由表结构: R 66.0.0.0/8 [120/1] via 200.1.1.2, 00:00:10, Serial 0/0
配置举例
R1 S1:200.1.1.2/24 S0:200.1.1.1/24 R4 S1:30.1.1.2/24 R3 S0:30.1.1.1/24 S1:20.2.0.2/16 E0:190.1.1.1/16 PC 190.1.1.2/16 各S1端为DCE端。 S0:20.1.0.1/16 S1:20.1.0.2/16 R2 S0:20.2.0.1/16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OSPF(最短路径优先协议)属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在这种协议下,路由器会通过探查,获取整个网络(自治 系统)的拓扑结构,并用Dijkstra算法生成一颗最小生成 树(SPF)。路由表就是根据最小生成树的路径生成的。 在OSPF中,每当网络发生变化(增加新路由器、网络故 障)时,就会发送链路状态通告(LSA),各路由器就根据 这些LSA构建拓扑信息数据库,再生成SPF和路由表。
RIP的配置
路由器默认是不启用任何路由协议的,所以对于需要配 置动态路由的路由器需要手工启用路由协议。

第5章 无线通信网

第5章 无线通信网
理论上的分组交换速度大
约是 170kbps, 而实际速度只有 30~70kbps 。
对 GPRS 的射频部分进行改进的技术方案称为增强数据速率的 GSM 演进 C 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 EDGE) 。 EDGE 又称为增强型 GPRS CEGPRS), 可以工作在已经部署
142 l
网络工程师教程(第 5 版)
3. 第二代移动通信升级版 2.5G
2.5G 是比 2G 速度快、但又慢千 3G 的通信技术规范。 2.5G 系统能够提供 3G 系统中才有
的 一 些功能,例如分组交换业务,也能共享 2G 时代开发出来的 TOMA 或 CDMA 网络。常见的 2.5G 系统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PRS
系统中使用。
IMT-MC (Multi-Carrier): 即 CDMA-2000, 属千频分双工模式,是第二代 CDMA系统
的继承者 。
IMT-TC CTime-Code): 这一标准是中国提出的 TD-SCOMA, 属千时分双工模式。 IMT-SC CSingle Carrier): 也称为 EDGE, 是一种 2.75G技术。 IMT-FT (Frequency Time): 也称为 DECT 。 OFDMA
GPRS 的网络上,只需要对手机和基站设备做一些简单的升级即可。 EDGE被认为是 2 . 75G 技术,
采用 8PSK 的调制方式代替了 GSM 使用的高斯最小移位键控 CGMSK) 调制方式,使得一个码
元可以表示 3 位信息 。 从理论上说, EDGE 提供的数据速率是 GSM 系统的 3 倍。 2003 年, EDGE
在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不同用户传输的信号不是用频率或时隙来区分,而是使用不同的 码片序列来区分 。 如果从频域或时域来观察,多个 CDMA 信号是互相 重叠 的。接收机用 相 关 器可以在多个 CDMA 信号中选出预定的码型信号,其他不同码型的信号因为和接收机产 生 的

移动通信第五章宽带IP技术

移动通信第五章宽带IP技术

第5章 宽带IP网络
5.1 宽带IP网络发展的关键问题 5.2 综合业务模型 5.3 区分业务模型 5.5 标签交换与MPLS
第5章 宽带IP网络
区分业务模型的基本概念
针对每个分组流的服务被针对每个聚合分组流 的服务代替
边缘路由器对分组进行分类和管制 DS字段的不同值对应着不同的分组在每一跳上
常见的队列调度算法
先进先出(FIFO)队列 严格的优先级排队 公平排队或循环排队 分级的基于级别的排队
第5章 宽带IP网络
综合业务模型的优缺点
能够提供绝对有保证的QoS 使用现有的路由协议决定流的通路 QoS能够工作在单播和多播下 可扩展性差 对路由器的要求较高 不适合于短生存期的流 IP分组流的自动识别和分类技术还不成熟
标签映射消息
标签映射消息
标签映射消息
A
FEC
192.2.5/24
B
输入 端口1,标签5
输出 端口2,标签9
FEC
192.2.5/24
C
FEC
192.2.5/24
FEC
192.2.5/24
D
输入 端口1,标签9
输入 -
输入 端口1,标签2
输出 端口4,标签2
输出 端口3,标签5
输出 -
第5章 宽带IP网络
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以无连接工作方式的 IP网不是天生不安全的
采用管理和技术等多重策略确保网络的安全 性和可信任性
第5章 宽带IP网络
纵深防御战略
纵深防御战略由各项政策、人、技术和运行 管理等方面构成的多维结构、多层次的信息 保证结构组成。
第5章 宽带IP网络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架
人才保障 培训 感知

无线通信网络第5章-天线与传播

无线通信网络第5章-天线与传播
Refraction – bending microwaves by the atmosphere
Velocity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is a function of the density of the medium
When wave changes medium, speed changes Wave bends at the boundary between mediums
Attenuation
Strength of signal falls off with distance over transmission medium
Attenuation factors for unguided media:
Received signal must have sufficient strength so that circuitry in the receiver can interpret the signal
Propagation Modes
Ground-wave propagation Sky-wave propagation Line-of-sight propagation
Ground Wave Propagation
Ground Wave Propagation
Follows contour of the earth Can Propagate considerable distances Frequencies up to 2 MHz Example
Free Space Loss
Free space loss equation can be recast:
LdB 1l0oP P grt 2l0og 4 d

第5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胡远萍)

第5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胡远萍)
‹#›
5.3.3 配Leabharlann 无线路由器 3、进行简单的设备管理,加入一些安全 的过滤机制。
设置方法: • 将主机有线网卡与无线路由器的LAN口相连, • 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无线路由器的 默认IP地址(一般http://192.168.1.1) • 输入帐号与密码进入配置程序(默认通常为 admin/admin)登录进入无线路由器进行配置。
应用情境
王明家里有一台台式计算机通过 ADSL宽带连入了Internet,王明自己和 爱人也从事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工作,都 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想将这两台笔记 本电脑用无线的方式与台式机组成家庭 无线局域网,并且也能够连入Internet。 好友小李小李推荐他使用无线路由器并 帮其建好了家庭无线局域网。
无线个人网络(WPAN 使用蓝牙技术) 无线局域网(WLAN) 无线广域网(WWAN 或无线宽带)
‹#›
5.1 认识无线局域网 • 基本服务集 (BSS) :将无线局域网进行结 构化的划分后,每个单元称为一个BSS。 其组成有三种方式: 1、集中控制方式:每个单元由一个中心站 控制。 2、分布对等式:BSS中任意两个终端可直 接通信,无需中心站转接。 3、集中控制式与分布对等式相结合的方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
第五章 无线局域网及其设备
项目二:局域网基础与组网技术
‹#›
项目二: 项目二:局域网基础与组网技术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理解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 (2)理解无线局域网工作原理和 ) 拓扑结构 (3)了解无线局域网标准和蓝牙 ) 技术
[实践内容 实践内容] 实践内容
(1)了解各种常见的无线局 ) 域网设备 (2)掌握无线局域网的组建 ) (3)掌握无线局域网本地连 ) 接的配置 (4)掌握无线路由器的配置 )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5章网络层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5章网络层ppt课件

5.2.1 在节点交换机中查找转发表
1. 广域网中的主机地址结构
+ 分组往往要经过许多节点交换机的存储转发才到达目的地。 + 每一个节点交换机中都有一个转发表,里面存放了到达每一个
主机的路由。那么广域网中的主机越多,查找转发表就越费时 间。 + 在广域网中一般采用层次地址结构:前一部分表示该主机所连接 的分组交换机的编号,后一部分表示所连接的分组交换机的端 口号(或主机号)。
3. 数据报和虚电路优缺点分析
1)传输短报文时数据报服务有优势 + 若报文长度较短,在128个字节之内,可采用128个
字节为分组长度,则往往一次传送一个分组就可以 了。这样,用数据报既迅速又经济。若用虚电路, 为了传送一个分组而建立虚电路和释放虚电路就很 浪费网络资源。 2)虚电路服务减少数据流量的额外开销 + 在交换节点进行数据存储转发时,若使用数据报, 每个分组必须携带完整的地址信息。而使用虚电路 时,每个分组不需要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而仅需 要有个很简单的虚电路号码的标志,这就使分组的 控制信息部分比特数减少,因而减少了额外开销。
完成虚电路服务过程的步骤:
(1) 虚电路的建立 所谓建立一条虚电路,实际上就是填写源节点与目的节
点之间沿途各节点的入口出口表。 (2) 数据传送 虚电路建立后,所有待发的数据分组均由此虚电路传送。
这样,在传输一个分组时,分组头部不需要填入目的节 点的完整地址,只要带上虚电路号就可以了。 (3) 虚电路的释放 当数据传输结束后,源主机发一呼叫清除分组给目的主 机,目的主机送回一清除确认分组给源主机。至此,该 虚电路就释放了,即从入口出口表中删去相应信息。
– 当网络发生拥挤时,数据报服务可以迅速为单 个分组选择流量较少的路径。

第5章无线局域网

第5章无线局域网

802.11网络的基本元素——BSS
基本服务集BSS:Basic Service Set,将无线局域网进行结构化的 划分后,每个单元称为一个BSS
5.1.3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1. 基本服务集和无线局域网的设备类型
Stations (STA):任何的无线终端设备 AP (Access Point):一种特殊的STA SSID:Service Set ID 服务集识别码
常见有PCI接口、Mini PCI接口、PCMCIA接口、 USB接口。
2.无线路由器的选择
(1)采用的无线网络标准 IEEE 802.11b:家庭用户以及各种小型局域网用户
适用 IEEE 802.11g:兼容IEEE 802.11b IEEE 802.11n等
(2)有效传输距离 对于无线网络设备而言相当重要,影响联网效果。 实际应用应看重信号穿透能力,可采用天线或其它提高发 射功率的方法。
ESS (Extended Service Set):是采用相同的SSID的多个BSS 形成的更大规模的虚拟BSS
2. 对等无线网络
WLAN有两种主要的拓扑结构 对等无线网络:无基础设施拓扑结构 结构化无线网络:有基础设施拓扑结构,基础设施
是指用户已经建立的有线局域网或无线基站。
对等无线局域网又称为临时结构网络或特定结构网络(Ad Hoc Networking),这是因为无线站点之间的连接都是临时 的、随意的、不断变化的,它们在互相能到达的范围内动态 地建立并配置它们之间的通信链路。这种拓扑结构对于小型 无线网络来说,是一种最方便的连接方式,最适用于需要临 时搭建网络的场合,如运动会、展览会、抢险救灾等。
(3)红外线技术 红外线是一种光线,具有普通光的性质,可以以

网络工程师之第5章 无线通信网

网络工程师之第5章 无线通信网

第5章无线通信网5.2 无线局域网WLAN(重点掌握)IEEE 802.11标准名称工作频段调制技术最高速率802.11b 2.4GHz DSSS 11Mbps802.11a(未应用) 5.8GHz OFDM 54Mbps802.11g 2.4GHz DSSS、OFDM 54Mbps802.11n 2.4GHz、5.8GHz OFDM 600MbpsIEEE 802.11定义了两种无线网络拓扑结构:第一种:有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在该拓扑结构中,无线终端通过接入点(AP)访问骨干网络。

一个AP覆盖的区域叫做一个基本服务区(BSA),一个AP控制的所有无线终端组成一个基本服务集(BSS)。

第二种:点对点连接的移动自组网络这种网络不需要AP的支持。

是一种由一些处于平等状态的移动站之间相互通信组成的临时网络,称为Ad Hoc。

移动站之间通过无线网卡可以直接通信。

5.2.2 WLAN通信技术1 红外线技术——红外线(IR),不会穿透墙壁或其他的不透明物体。

2 无线电射频技术1)FHSS——跳频扩频技术,载波可以在一个很宽的频带上按照伪随机码的定义从一个频率跳变到另一个频率。

将2.4GHz的频道被划分成75个1MHz的子频道。

2)DSSS——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将2.4GHz的频道被划分成14个22MHz的子频道。

临近的通道相互重叠,在14个频段内,只有3个频段是互相不覆盖的。

(中国13个)3)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5.2.3 无线通信网MAC 子层CSMA/CACSMA/CA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协议。

可以有效解决隐蔽站和暴露站问题。

802.11定义了一个帧间间隔时间(IFS ):802.11定义了RTS/CTS 机制对信道进行预约。

即:任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帧之前,都需要等待一个DIFS 时间,然后再发送一个“请求发送”帧RTS ,目标端在收到RTS 后等待一个SIFS 时间,然后再发送一个“允许发送”帧CTS 。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题库第5章 无线通信网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题库第5章 无线通信网

第5章无线通信网练习【试题1】:在 802.11 定义的各种业务中,优先级最低的是(57)。

(57)A.分布式竞争访问 B.带应答的分布式协调功能C.服务访问节点轮询 D.请求 / 应答式通信【试题2】:设置计算机的无线网卡,使该计算机与实验室的无线访问点LabAP之间的通信能够受密码保护,指定密钥为2350AD9FE0,则下图中应设置(43)。

(43)A.SSID为LabAP,网络验证为开放式,数据加密为WEPB.SSID为2350AD9FE0,网络验证为开放式,数据加密为WEPC.SSID为LabAP,网络验证为WEP,数据加密为开放式D.SSID为2350AD9FE0,网络验证为WEP,数据加密为开放式【试题3】 802.11g工作在全球通用的(62) ISM频段,最高数据速率可达(63)。

(62)A.1GHz B.2.4GHz C.5GHz D.10GHz(63)A.1Mbps B.11Mbps C.54Mbps D.100Mbps【试题4】 802.11标准定义了3种物理层通信技术,这3种技术不包括(27)。

(27)A.直接序列扩频B.跳频扩频C.窄带微波 D.漫反射红外线【试题5】 802.11标准定义的分布式协调功能采用了(28)协议。

(28)A.CSMA/CD B.CSMA/CA C.CDMA/CD D.CDMA/CA【试题6】校园网的部分区域采用了无线网络,请根据无线网络的技术原理回答以下问题:1、校园网在部署无线网络时,采用了符合802.11g标准的无线网络设备,该校园网无线网络部分的最大数据速率为(6)。

(6)A.54Mb/s B.108 Mb/s C.11 Mb/s D.33 Mb/s2、在学校学术报告厅内部署了多个无线AP,为了防止信号覆盖形成的干扰,应调整无线AP的(7)。

(7)A.SSID B.频道 C.工作模式D.发射功率【试题7】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i提出了新的TKIP协议来解决(66)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NGI-第5章-高层宽带协议081114PPT课件

NGI-第5章-高层宽带协议081114PPT课件

5.1 网络服务质量
5.1.1 IP网中的QoS
1.网络服务质量(QoS):是指IP网络按照应用的要求成 功传输IP数据包的能力。端到端的 QoS则是关心的重点。网 络QoS有:
●“保证型”:保证按应用要求完成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具 体实现是通信前按要求预留资源,确保带宽。如ATM、RSVP 等。保证型的QoS可靠但利用率低且协议复杂,难于实现。
5.1 网络服务质量
5.1.3 区分服务模型(DS) 区分服务(DS,DiffServ)是一种面向网络的解
下一代互连网技术(NGI)
第1章 NGI概述 第2章 NGI主要传输技术 第3章 宽带IP交换技术 第4章 IPv6协议 第5章 高层网络协议 第6章 无线网络技术 第7章 宽带接入技术
第5章 高层网络协议
主要内容: ➢ 5.1 网络服务质量
5.2 资源预约协议(RSVP) 5.3 流传输协议(RTP和RTCP) 5.4 会话发起协议SIP
为了实现转发和通信量控制,每一个进入的分组在入口处,首先 由分类程序映射到不同的类,一个类可以对应一个流,或一组具有相 同QoS需求的流。类的选择基于IP头部中的流类型字段值。路由选择 程序由分组的类和它的目的地址,决定下一跳地址。
资源预约协议(RSVP)在给定QoS级别上为新的流在路由器间 或路由器与端系统间申请资源预留,建立和维持转发通道,更新通信 量控制数据库,并调用准许控制功能,根据承诺水平和当前网络负荷 状态,给予是否准入许可。由管理代理修改通信量控制数据库,并指 导准许控制模块设置准许控制策略。
●“尽力型”:尽量按应用要求将数据包送到目的端点,不 轻易丢掉。 IP网络中的QoS往往采用“尽力型”,利用优先 级等抢占策略处理轻重缓急。
5.1 网络服务质量

第5章--微波网络理论

第5章--微波网络理论

ad
S11 S22
由此可见,一个对称二端口网络的两个参考面上的输 入阻抗、输入导纳以及电压反射系数等参量一一对应 相等
第五章 微波网络理论
(三) 无耗网络 利用复功率定理和矩阵运算可以证明,
[S]T [S * ] [1]
或写成
S11 S12
S21 S22
SS1211
S12 S22
1 0
[
~ Z]
[Z~]T
~ [Y ]
[Y~]T
[S] [S]T
第五章 微波网络理论
若n端口微波网络无耗,则
[S ]T [S*] [I ]
若n端口微波网络的端口j与端口k 在结构上对称,则网络参 量具有下述性质
~~ Z jj Zkk
~~ Yjj Ykk
S jj Skk
二.移动参考面对S的影响
设各口参考面 T n向网络方向平移l n至新参考面T n’,新参考 面 所确定的网络散射参量为S’,则有
Z22
I
2
各阻抗参量元素定义如下
Z11
U1 I1
I2 0 表示T2面开路时,端口(1)的输入阻抗;
Z 22
U2 I2
表示T1面开路时,端口(2)的输入阻抗;
I1 0
Z12 Z 21
U1 I2
U2 I1
表示T1面开路时,端口(2)至端口(1)的转移阻抗; I10 表示T2面开路时,端口(1)至端口(2)的转移阻抗。
~ ~~ [I ] [Y ][U]
第五章 微波网络理论
散射参量矩阵方程为
U~~r1
U r2
~
U rn
S11 S21 Sn1
S12 S22
Sn2
S1n S2n

第5章_令牌环FDDI和无线局域网.

第5章_令牌环FDDI和无线局域网.

Page 10
5.5 局域网操作系统

1 2 3 4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分类 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几种典型的局域网操作系统
2018/8/13
Page 11 返回本章首页
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网络操作系统(NOS,Network Operating System)是管理计算机网络资源的系统软件, 是网络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网络操 作系统既有单机操作系统的处理机管理、内存 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等功能, 还具有对整个网络的资源进行协调管理,实现 计算机之间高效可靠的通信,提供各种网络服 务和为网上用户提供便利的操作与管理平台等 网络管理功能。
Page 17


2018/8/13
C/S运作模式原理
2018/8/13 Page 18



C/S模式网络操作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每个局域网上至少具备一台服务器,专为网络 提供共享资源和服务,因此对服务器要求较高。 客户机可以访问网络服务器上的全部共享资源, 但本机资源只供本机用户使用。 具有良好的网络性能并适合于较大规模网络。

令牌环网络的覆盖范围没有限制,但站点数却受到一定 限制。使用STP时可连接2~260台设备,而使用UTP时 只能连接2~72台设备。 2018/8/13 Page 1

站点
环路输入
干线耦合器
环路输出
接收缓冲区
发送缓冲区
网卡
站点
干线耦合器
图4.14 Token-Ring网络原理图
图4.15 干线耦合器原理
第五章 令牌环、FDDI、无线局域网网
5.1令牌环网络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实战第五章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实战第五章

XXGC
终端节点
协调器
无线数据传输原理图
实训 5-1 无线数据发送和接收 知识链接
1 设备类型
在ZigBee无线网络中,存在3种逻辑设备类型, 即:协调器(Coordinator)、路由器(Router) 和终端节点(End-device)。 ZigBee网络通常由一个协调器以及多个路由器和 多个终端设备组成,绿色节点为协调器,蓝色节 点为路由器,橙色节点为终端设备,如右图所示。
afAddrType_t *dstAddr:该参数包含了目 的节点的网络地址以及发送数据的格式。 endPointDesc_t *srcEP:该参数的作用就 是指定端口号。 uint16 cID:这个参数描述的是命令号。 uint16 len:该参数标识了发送数据的长度。 uint8 *buf:该参数是指向发送数据缓存区的 指针。
/* Coordinator Settings */ -DZDO_COORDINATOR -DRTR_NWK
//开启协调器功能 //开启路由器功能
不同的是,如果路由器和终端节点的 ZDAPP_CONFIG_PAN_ID值设置为非0xFFFF 值,则会以ZDAPP_CONFIG_PAN_ID值作为 PANID。
实训 5-1 无线数据发送和接收
如果协调器的PANID的设置值为小于等于 0x3FFF的有效值,协调器就会以这个特定的 PANID值建立网络。但是,如果在默认的信道 上已经有了该PANID值的网络存在,则协调器 会继续搜寻其他的PANID,直到找到网络不冲 突为止。
ZigBee网络示意图
实训 5-1 无线数据发送和接收
协调器是整个网络的核心,它最主要的作用是启 动网络,其方法是选择一个相对空闲的信道,形 成一个PANID(网络编号)。它也会协助建立 网络中的安全层及处理应用层的绑定。当整个网 络启动和配置完成之后,它的功能就退化为一个 普通路由器。

第5章-宽带IP网络

第5章-宽带IP网络
根据预置的一些规则,分类器对进入路由器
的每一个分组进行分类。
(4)队列调度器(Scheduler)
它主要是基于一定的调度算法对分类后的分
5.2.3
网络节点为了适配不同的网络速率及缓冲通
信的突发量,一般都设有排队机制(如图5-1所
图5-1 分组队列调度
(1)传统的先进先出(FIFO)队列
所有分组都进入同一个队列,先到达的分组 先接收服务。
② IP报文标签的产生和分配所需的网络拓扑 和路由信息则是通过现有的IP路由协议获得的, 不用进行2层地址和3层地址之间的转换就可以实 现IP地址和标签之间的映射。
5.5.2 MPLS
目前MPLS实现信令的方式可分为两类,一
类是标签分配协议/约束路由—标签分配协议
(LDP/CR LDP),它支持IP QoS,还考虑了
区分业务是由综合业务(Int-Serv )发展 而来的,它采用了综合业务分类思想,抛 弃了分组流沿路节点上的资源预留。区分 业务区域的主要成员有:核心路由器、边 缘路由器、资源控制器(Bandwidth Broker,BB)。区分业务模型的网络结构 如图5-2所示。
图5-2 区分业务模型网络结构
(4)分级的基于级别的排队(CBQ)
业务被分成不同级别,每种级别又可细分成 若干子级 (Sub-class)。
5.2.4 综合业务模型的优缺点
1
① 能够提供绝对有保证的QoS。
② RSVP在源和目的地间可以使用现有的路 由协议决定流的通路。
③ 设计综合模型开始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得 QoS能够工作在单播和多播下。
2.QoS
互联网工程部(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已经建议了很多服务模型和机制, 以满足QoS的需求。主要有:综合业务模型、区 分业务模型、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流量 工程和约束路由。 IETF提出的Integrated Services/RSVP和 Differentiated Services是两种IP网络提供QoS的 模型。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件(第5章)局域网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件(第5章)局域网基础

第五章 局域网基础
§5.3 传统以太网 5.3
5.3.3 10BASE-2 10BASE10BASE1.10BASE-2的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细同轴电缆(Coaxial Thin Cable) (2)BNC T型连接器(BNC T Connector) (3)BNC连接器(BNC Connector) (4)BNC圆柱形连接器(BNC Column Connector) (5)BNC终端匹配器(BNC Terminal Connector) (6)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 细缆以太网示意图
第五章 局域网基础
优点: 优点: 1)结构简单、建网容易、便于管理 2)易于扩展,添加新站点方便 3)故障检测和隔离方便 4)传输速度快 缺点: 缺点: 1)中央节点负担重,可靠性低 2)通信线路的利用率低 图例
第五章 局域网基础
4.星型总线结构和星型环混合 4.星型总线结构和星型环混合
实际网络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其拓扑结构也不一 定是单一结构。它们往往是几种结构的混合体 1)星型总线结构
第五章 局域网基础
2.令牌环 令牌环的技术始于1969年,这就是所谓的Newhall环 路。 在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中,使用了令牌,它是 一种被称作令牌的特殊的二进制比特格式的帧。 环路上只有一个令牌,因此任何时刻至多只有一个 结点发送数据,不会产生冲突。而且,令牌环上各结点 均有相同的机会公平地获取令牌。 令牌环的工作原理
第五章 局域网基础
2.宽带系统 当特性阻抗为75Ω的同轴电缆用于频分多路复用FDM的 当特性阻抗为75Ω的同轴电缆用于频分多路复用FDM的 模拟信号发送时,称为宽带。主要特点如下: (1)发送模拟信号,并采用FDM技术。 )发送模拟信号,并采用FDM技术。 (2)采用总线/树型拓扑结构,介质是宽带同轴电缆。 )采用总线/ (3)传输距离比基带远,可达数十公里。 (4)采用单向传输技术,信号只能沿一个方向传播。 (5)两条数据通道,且端头处接在一起。 (6)结点的发送信号都沿着同一个通道流向端头。 (7)在物理上,可采用双电缆结构和单电缆结构来实 现输入和输出的通道。 宽带传输技术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教程第5章因特网基础精品PPT课件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教程第5章因特网基础精品PPT课件
第5章 网络互连与Internet
第5章 (因特网)Internet基础 Internet
是由成千上万个 网络互联起来的规模 空前的超级计算机网络
返回本章首页
第5章 网络互连与Internet
5.1 Internet为我们提供什么
5.1.1 丰富信息资源 5.1.2 快捷的通信服务 5.1.3 方便的电子商务
第5章 网络互连与Internet
图5-3 给出了以上三种接入方法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第5章 网络互连与Inter终端方式是用户进入Internet最简单的方式, 通过电话拨号进入一个提供Internet服务的联机(On-Line) 服务系统,通过联机服务系统使用Internet服务的方法。 用户使用这种方式需要以下配备: ✓计算机(PC 386以上); ✓调 制 解 调 器 ( Modem , 速 率 为 14.4Kbps 、 28.8Kbps 、 33.6Kbps、56Kbps); ✓电话线; ✓ 标准的通信软件; ✓在所选择的ISP那里申请一个账号。
返回本节
第5章 网络互连与Internet
5.2.2 Internet的组成
主干网络
网关 1
网关 2 核心网关 网关n
自治系统 1
自治系统 2
自治系统 n
图5-1 使用自治系统组成Internet的体系结构
第5章 网络互连与Internet
主干网络
自治系统
自治系统
网关
网网 关关
网关
网关
网络
网络
网络
C 类地址 1 1 0
net-id 24 bit
host-id 8 bit
D 类地址B1类1 1地0 址的网络号字多段播 n地e址t-id 为 2 字节

第5章无线传输试题答案

第5章无线传输试题答案

第5章无线传输技术一、填空题1.微波中继通信是利用__微波___作为载波并采用中继方式在地面上进行的无线电通信。

2.微波中继传输系统中包含各类微波站,其中有终端站、中继站、__分路站_______和____枢纽站_____。

3.微波通信中,在一条微波线路只有一个波道的情况下,其频率分配大多采用__二频制_______方案。

4. 卫星通信是微波通信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利用__卫星_______作为中继来转发微波信号。

5.根据信号与信道变化快慢程度,衰落分为快衰落和__慢衰落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超短波通信只能靠直线方式传输,传输距离约(A)km。

A.50B.100C.150D.2002.长波通信(包括长波以上)主要由( B)传播,也可在地面与高空电离层之间形成的波导中传播,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

A.天波B.地波C.空间波D.流星余迹3.短波通信也称高频通信,主要靠(A)传播,可经电离层一次或数次反射,最远可传至上万公里。

A.天波B.地波C.空间波D.流星余迹4.( C)即直达波,沿视距传播。

A.地波B.天波C.空间波D.大气层波5.超短波通信的特点是( A )。

A.工作频带宽B.天线尺寸大C.传输距离远D.主要靠天波传播6.无线通信中的码分多址是一种利用(A)所形成的不同码序列实现的多址方式。

A.扩频技术B.调制技术C.编码技术D.均衡技术7.频分多址是按照( B )的不同给每个用户分配单独的物理信道,这些信道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分配,在用户通话期间,其它用户不能使用该物理信道。

A.时间B.频率C.空间D.码序列8.以传输信号空间位置的不同来划分并建立多址接入的方式称为( C)。

A.FDMAB.TDMAC.SDMAD.CDMA9.将接收到的各支路信号进行相同的加权后,再进行合并的分集合并技术是(A)。

A.等增益合并B.开关式合并C.最大比合并D.选择式合并10.(D)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产生空间定向波束,使天线主波束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到达方向。

第5章无线接入网结构

第5章无线接入网结构

第5章无线接入网结构Fabio Longoni and Atte Länsisalmi5.1 系统结构本章将对包括逻辑网络元素和接口在内的UMTS系统结构作一个全面介绍。

UMTS系统采用的结构与大家熟悉的所有第二代系统及部分第一代系统是一样的。

参考文献中将列出有关的3GPP规范。

UMTS系统包含很多逻辑网络元素,每个元素都有特定的功能。

标准中的网络元素都是在逻辑层上定义,这通常对应于相似的物理实现,特别是因为系统中存在相当数量的开放接口。

(因为接口两端的设备可由不同的设备制造商提供,所以对开放接口的定义必须非常详细。

)网络元素可以根据其功能的相似性或者所归属子网的不同进行分类。

按照功能,网络元素被分成无线接入网(RAN,UMTS Terrestrial RAN=UTRAN)和核心网(CN)。

无线接入网负责处理所有与无线通信相关的功能,核心网负责电话的交换和路由查找,以及与外部网络的数据连接。

要完备整个系统,还必须定义用户设备(UE),它连接着用户和无线接口。

高层系统结构如图5-1所示。

图5-1 UMTS高层系统结构从规范和标准的角度来看,UE和UTRAN协议完全都是新的,这些新协议的制定都是基于对WCDMA新无线技术需求的考虑;而CN的协议来源于GSM规范。

正是因为WCDMA 系统采用GSM的CN,使得其便于全球化市场的推广,也可以加速UMTS系统的引入和发展,便于实现全球漫游。

另一种是根据所属子网的不同进行分类,在这个意义上,UMTS系统是模块化的,并且它可能含有多个同一类型的网络元素。

原则上对于一个特征齐备、可运行网络的最低要求是每种类型的逻辑网络元素至少有一个(注意,一些特征以及相应的网络元素是可选的)。

正是由于可能存在多个同一类型的元素实体,才能将UMTS系统划分为若干子网,各子网既可以独立地进行工作,又可以协同工作,并且通过唯一的标识相互加以区分。

这样的子网叫做UMTS 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公众陆地移动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频率分集
在多个不同频率的载波上传输相同的信息 要求相邻载波频率的间隔等于或者大于信道的相干带宽
时间分集
同一携带信息的信号在不同的时槽发送 相邻时槽的间隔等于或者大于信道的相干时间。 前面介绍的交织技术可以看作一种隐式的时间分集,
15
空间分集
也被称为天线分集,是无线通信中使用最多 的一种分集方式
使用两个或多个天线,并且通过选择相邻天线 间的空间距离足够远以保证信号的多径分量可 能发生衰退时是相互独立的 根据多个天线安装在无线信道的哪一端:
接收分集:使用一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 发送分集: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一个接收天线 收发分集:发射和接收端都使用多个天线 多输入 多输出( 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 )
16
自适应均衡( Equalization) 自适应均衡(Adaptive Equalization)
《计算机网络教程》电子教案
第五章 无线网络 无线通信基础与GSM
主要内容
5.1无线通信基础
无线信道 改善无线信道性能 多路访问机制
5.2 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概述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
2
无线通信基础:天线
天线:
全向天线: 全向天线:
天线辐射的电磁能的方向是全方位的,且各 个方向辐射出功率相等
定向天线
L p = 10 lg Pt 4πd = 20 lg ( dB ) Pr λ
λ =c/ f
d以km为单位,f以MHz为单位
5
L p = 32.45 + 20 lg f + 20 lg d
噪声
噪声: 噪声:影响两个无线节点间信号的视线传播而导致衰减和失真的因素 热噪声: 热噪声
由于电子的热搅动而引起的可以看作是温度在绝对零度之上时物体的 一个基本特性 均匀分布在信道的整个频谱上,常称为白噪声 白噪声 与信道的带宽和温度相关,与频率无关 加性白高斯噪声AWGN(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信道 加性白高斯噪声 文献在讨论仅含有热噪声的信道时常这样假设 加性指噪声与信号之间的关系遵从叠加原理的线性关系 高斯是指噪声分布服从正态(高斯)分布。 多个不同频率或者相同频率的信号可能同时进行传播 互调噪声:系统本身允许的其他频率信号的传播而导致的两点间的信 互调噪声 号传播出现的非线性因素 串扰: 串扰:信号传输的路径上由于接收到本身并不希望的其他信号而产生 的干扰。 脉冲(突发)噪声:由于闪电、电锯等电磁干扰而导致短时期的信号出现 脉冲(突发)噪声 比较大的噪声干扰
慢衰退: 慢衰退:描述的是中等范围的特性
反映了在中等范围(数百波长数量级)内的接收信号电平平均 值起伏变化的趋势 指移动用户的信号在传播路径上受到地形地物及高大建筑物等 的阻挡产生传播半盲区即阴影效应(Shadow Effect)而产生的 损耗, 变化速率相对来说要慢一些,一般用对数正态(Log-normal) 分布来描述。
18
扩频技术
通过数学函数把要传输的窄带信号(可能只有几千Hz)扩散到一个更 加大的频谱(上兆Hz),在接收方进行相反的操作来重构原来的窄带 信号。 通过一个伪噪声序列PN进行控制, 产生的信号具有伪随机和类似噪声的 特性
增加带宽来提高抗干扰能力
C = H log 2 (1 + S / N )
非常适合于多用户同时使用,并且不会产生明显的干扰: 由于PN一般近似正交,接收者知道正确的PN序列经相关运算后完 成解扩运算 来自其他用户的不相关信号只是在接收机的输出产生很小的宽带 噪声。 抗多径干扰:宽带信号是频率选择性的 任意时间只有一部分频谱受影响 针对码间干扰,那些延迟到来的信号与当前正在接收的信号是采 用不同的PN,两个多径信号的相关性很低
4
无线信号的空间传播模型
无线信号本身的传输特性:距离越远,衰减越大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在理想条件下即两点间直线传播且 没有任何地表或者障碍物的阻隔、没有损伤源存在时带 信号的波长 来的信号衰减 接收功率
接收天线增益
发送功率
距离
发送天线增益
自由空间路径损耗:不考虑天线增益情况下发送功率与接 收功率之比,常以分贝为单位:
编码增益指的是经过编码后的信息在信道上传输的误码 率相比不采用编码的信息获得的误码率的改善情况 卷积码相比分组码可以获得更大的编码增益。
( )
卷积码编码器
k*L比特的移位寄存器保存最近 的k*L个输入比特 最右端的k个移位寄存器的内容 被丢弃 新的k比特信息进入最左边的移 位寄存器 通过n个半加器将移位寄存器中 的某些比特加在一起作为输出。
交织:用于纠正比较长的突发差错
把突发差错转换为随机差错,然后可利用信道编码进行纠错。 将信息比特的顺序打乱,突发错分散到不同的位置
分组交织
把待编码的mХn个比特放入一个m行n列的矩阵中,m称为交织 器的深度 编码时数据以列方式写入,一旦矩阵填满,按照行的方式读出。 解码时采取相反的操作:数据以行方式填入,以列的方式读出。 交织深度越大,则纠正突发差错的能力越强,但带来一定的延 迟,无线系统采用的交织器延迟都不超过40ms。
随机交织:N个比特的分组根据伪随机序列来按照随机 方式输出 卷积交织则是利用输入和输出换向器和移位寄存器组来 实现的,经常用在卷积码中
14
分集(Diversity) 分集(Diversity)
为改进链路抗衰退性能,接收端寻找多条独立多径信号路径: 传输相同信息、且具有大致相等的平均信号强度和相对独立的衰 退特性 考虑到所有信号分量同时衰退的可能性比较小,可通过把这些信 号按照适当的方式合并来获得传输的信号 选择合并:通过检测这些独立多径分量的信噪比,然后选择具有 最大信噪比的信号 最大比、等增益和平方律合并等。
数字调制:
根据每个信号符号携带的比特数分为二进制调制和多进制调制 线性调制:传输信号s(t)的幅度和/或相位随着要调制的数字信 号m(t)的变化而线性变化 非线性调制:传输信号幅度是恒定的 自适应调制:通过检测信道的SNR或者误码率,动态地改变调制方 案和调制速率 11
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发送的信息添加冗余
反射
路灯
衍射
散射
7
衰退(fading) 衰退
衰退表示由于传输媒体或者传输路径的因素而引起的接收方接收到的 衰退 信号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接收者的信号可能是视线传播或者反射、散射和衍射传输而混合在一 起的,在无线通信文献中,经常假设信号服从如下分布:
假设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不存在一条LOS路径,则幅度服从瑞利 瑞利 (Rayleigh)分布 )分布,而相位服从[0, π]区间的均匀分布。 如果存在一条相当稳定的LOS路径,则幅度服从瑞森(Rician)分布,参 瑞森( 瑞森 )分布, 数K=LOS路径功率/多径功率 K=0时,退化为瑞利分布 k=∞时,信道退化为LOS路径,相当于AWGN信道 纳卡伽米( 纳卡伽米(Nakagami-m)分布 )分布是从实际测量中检测出来的,可用于描述 地面移动、室内环境下或者电离层反射的无线信号,主要参数m m=1时退化为瑞利分布 m趋近于无穷大时相当于一个AWGN信道 m大于等于1时,可以近似为瑞森分布。
多普勒(Doppler)效应:接收者处于高速移动过程(如车载通信) 多普勒 中导致传播频率的扩散而引起,其程度与用户的运动速度成正比
8
快衰退和慢衰退
快衰退(Fast Fading)和慢衰退 慢衰退(Slow Fading) 快衰退 慢衰退
快衰退: 快衰退:描述的是小范围(小尺度)的特性
大致反映了移动用户在数十个波长范围内接收信号的电平平均 值的相对来说比较快速的变化趋势。 瑞利衰退、瑞森衰退和纳卡伽米衰退模型属于快衰退
6
多径干扰
信号传播过程由于各种障碍物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出现 多径传输,接收方可能会接收到具有不同延迟的信号的多 多径传输 个副本而造成的干扰 反射:遇到一个相对于该 信号波长更大的障碍物 (大多数建筑物、悬崖、 大的玻璃窗等)的表面 散射:遇到一个比较大的 物体的不规则的边缘处 衍射:遇到一个相对于该 信号的波长而言要更小些 的障碍物(如电线杆和交 通标志)
跟踪:实时跟踪信道的时变特性而改变其滤波特性 均衡器的抗码间干扰的能力受到均衡计算复杂度的制约
17
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OFDM 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OFDM
一个高速的数据流分解成许多低速率的子数据流, 然后以并行方式在多个子信道上传输
传统频分复用系统:独立地产生多个窄带信号,然后搬 移到不同的频带上传输,在接收端采用滤波器加以分离。 正交频分复用: 正交频分复用: 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联合产生多个子信号,每个 子信道上的频谱是相互正交的 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上OFDM子载波的正交性仍然被保 留,使得信道干扰的影响为在每个子载波上乘以一 个信道因子 码元间隔是采用全部带宽且与OFDM传输速率相同的 单载波系统的N倍,通过选取足够大的N,使得其比 信道的时延扩展大,这样码间干扰可以忽略不计
天线只沿着一个给定的方向进行辐射 天线增益指的是在特定方向上的输出功率的 天线增益 增加
一个3dB的天线增益表示在特定方向上的输出功 率是理想情况下的全向天线的功率的一倍。 与采用的无线信号的频率、天线的有效面积相关
3
影响无线信道的因素
衰减指信号的强度随着其传输的距离增加而降低 衰减 的现象 噪声: 噪声:影响两个无线节点间信号的视线传播而导 致衰减和失真的因素 多径干扰: 多径干扰:信号在无线媒体传播过程中由于各种 障碍物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还可能会出现反射、散 射和衍射等多径传播而导致的干扰
9
窄带和宽带无线信道
多径(时延)扩展: 多径(时延)扩展: 多径传输中接收方收到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到达的多径分量间的 时间间隔 码间干扰: 码间干扰:时延扩展超过一个比特的传输时间而导致前一比特的 延迟到达的多径分量对当前比特的传输造成的干扰 相干带宽=多径扩展的倒数 相干带宽 传输信号的带宽位于信道的相干带宽之内 窄带信道 平坦衰退( 平坦衰退(flat fading)信道:传输信号的所有频率分量都会受到 )信道: 信道类似的影响 传输信号的带宽超过相干带宽的范围 宽带信道 频率选择性信道: 频率选择性信道:传输信号中某些频率分量会大量衰退,但另外 一些频率分量的衰退要弱得多 深度衰退: 深度衰退:信道上接收者接收到的信号功率下降到太低以至于无法满 足原先系统设计的最低要求 平坦衰退的信道:简单的提升发送功率的方法效率比较低 频率选择性信道:增加发送功率同时会放大符号间自干扰的程度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