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专版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专题03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试题202003052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提分训练 ( 三)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 夯实基础练 |
1.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有一本剖析清代命运的著作,她在书中说:“不只一个王朝,并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因为19 世纪60 年月的一些优秀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虎口余生,再持续了60 年。
”“这些优秀人物的非凡努力”是指()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19 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变法人士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剧烈的拌击,这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发作用,促进了中国人的觉悟。
以下对“思想启发”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 鼓舞个人创办工矿公司
B. 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的改革
C. 人们开始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D. 人们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3.梁启超曾撰文指出:“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 ?简单说第一,感觉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管中国人的事;
第二,感觉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应了辛亥革命()
A.加强了公民的民族意识
B.颠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认可帝国主义的在华权力
D.使中国走上了兴盛的道路
4.1912 年元旦,《申报》登载了这样一条庆祝口号:“中华民民万岁” 。
《申报》把“国”字改写“民”为主要
是为了表现()
A.三民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B.民国成立,封建制度终结
C.中华民国主权在民的思想
D.人民仍处在专制统治之下
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刊物,并在创刊号上发布《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军号。
这里的“刊物”指的是()
A. 《民报》
B. 《青年杂志》
C. 《时务报》
D. 《国闻报》
6.[2019 ·呼和浩特 ] 1862 年清政府开设京师同文馆后,新式学堂在各派其他主持下不停成立。
请判断以下学
堂成立的先后次序()
①北洋西学堂②南洋公学
③福州船政学堂④京师大学堂
A. ①②④③
B. ②④③①
C. ③①②④
D. ④①③②
7.[2019 ·岳阳 ]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中兴梦,进行了四次重要研究。
以下般配错误的选项是
()
A.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B.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C.戊戌变法——变法图存
D.新文化运动——实业救国
8.[2019 ·海南 ] 人民民众是创建历史的主体。
优秀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以下搭配正
确的一组为()
A.林则徐——“实业救国”的践行者
B.邓世昌——“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
C.张謇——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豪
D.李大钊——马克思主义思想流传的前驱
9.以下是两幅商标图片,从左至右挨次为:东亚公司“抵羊 ( 洋 ) ”牌商标 (1932 年创办 ) ;华强火柴厂“ 7·7”牌火花 (1937 年创办 ) 。
商标图案的设计表现了民族资本家如何的民族感情()
A. 实现民生幸福C. 发展民族经济
B. 成立民主共和D. 反对帝国主义
10.[2019 ·淮安 ] 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南通大生纱厂、上海福新面粉公司等一组史料。
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中国近代()
A.民主政治的进度
B.新式教育的出现
C.民族工业的发展
D. 社会生活的变化
| 能力提高一|
一、选择题
1. [2019 ·广东] 1872年到1875年间,120名赴美留学幼童中,人数居前三位的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为84人、 20 人和9 人;甲午中日战争后,留学生的散布逐渐向长江流域延长。
留学生地区散布的变化()
A. 加快了科举制度的崩溃
B. 与近代化进度基本一致
C. 推进了洋务运动的开始
D. 加剧了中国的半封建化
2.史载:新政举措颁行后,山西省成立了府务局,负责包办全省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 45 万两开设纺纱、
织布厂,引入机器生产。
这说明维新变法()
A.必定程度上推进了近代工业发展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发
C.法律在山西落实得最好
D.促进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
3. [2019 ·潍坊] 1901年,“建设新中国”一词在报刊上屡次出现,有人倡言“颠覆旧政府”“立党救国” 。
这反应了()
A. 维新变法影响深远C. 革命思想快速流传
B. 中国联盟会力量壮大D. 公民党政权岌岌可危
4.福泽谕吉就社会转型问题指出:吸取欧洲文明,一定先其难者尔后其易者,第一改革人心,而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这样推理,中国近代化最初应发生的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
B. 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戊戌变法
5. [2019 ·淄博 ] 成立民主共和国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成就之一。
这一成就来自()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二、非选择题
6.阅读资料,达成以下要求。
资料一中日两国在隋唐期间交往亲密。
隋朝时,已有日本遣隋使来中国。
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遣唐使来
中国达 13 次之多。
日本同宋朝来往亲密,日本的宝刀和折扇在中国很受欢迎。
宋朝人夸赞日本的折扇“巧夺天工”。
资料二问题不在于日本谋求兴盛的改革,而在于“实现现代化此后的日本介入了亚洲”。
日本“不可以接受自己的既得权益遇到周边国家民族主义觉悟的威迫从而堕入无止境的军事侵略,为了垄断东亚和西太平洋
地区的统治权,日本军队采纳的行动损害了包含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实在是愚笨之至”。
资料三日本内阁高市早苗和加藤胜信19 日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中外国交部讲话人表示,中方果断反对日本政要的错误做法。
——据新华网2016 年10 月电(1)据资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唐宋期间中日友善来往的史实。
(2) 据资料二指出日本军事侵略的目的。
并联合所学剖析日本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
化的影响。
7.阅读资料,达成以下要求。
发展历程
资料一近代中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图
历史影响
资料二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在必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
思想解放 ( 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 确立了物质基础,推进了中国近代化进度。
资料三下边为民族资本主义公司增加表
时间厂家(数)创业资本数( 元 )工人人数( 人 )
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
1920年1759500620000557622
(1) 据资料一归纳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色,并联合所学剖析其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日趋萎缩”的主要原由。
(2)据资料二归纳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度中的作用。
(3) 据表格剖析民族资本主义公司的增加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踊跃影响是()
A.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 近代公司在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C. 民族财产阶级此后登上政治舞台
D. 为民主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确立了基础
| 能力提高二|
一、选择题
1. 下边四幅图片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创办的工业,此次运动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
局合并。
这反应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公司()
A.完整无力与外国公司抗衡
B.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C.完整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权力的入侵
3.20 世纪初《民报》等报刊以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警世钟》《猛回头》等著作宣扬的中心主张是()
A. 革命
B. 反帝
C. 迁都
D. 改革
4.[2019 ·雅安 ] 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不屈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
为波浪汹涌的时代潮流。
他是()
A. 秋瑾
B. 章炳麟
C. 陈天华
D. 孙中山
5. 中山陵的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公众”。
孙中山为“唤起公众”拟订的革命大纲,此中心是
()
A. 三民主义
B. 民族主义
C. 民权主义
D. 民生主义
6.西方报纸称:“甲午此后,中国有三党:保守党意在保留现有之场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
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保守党、中立党、维新党分别指()
A.固执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B.抵挡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固执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D.固执派、抵挡派和洋务派
7.20世纪初迫于局势压力,不敢束手待毙的清政府终于困难地迈出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
“重要一步”即()
A.取销科举制
B.创办新式学堂
C.公布《奏定学堂章程》
D.推行“八股取士”
8.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波折的发展历程。
以下图是其发展表示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
以下哪一事件客观上减小了F2()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迸发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民族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非选择题
9.阅读资料,达成以下要求。
资料一1898 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概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制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慕成治体。
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 采用 ) 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
资料二孙中山在阐释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后总结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肯少量满族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肯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肯少量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
资料三辛亥革命颠覆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新成立的政体闻名
无实。
这是因为辛亥革命并无使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随之消亡,旧的观点、旧的礼教,依旧左右
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资料四八十年来,中国人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从而“中体西用”,从而自由同等仁爱,从而民主
和科学。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己,此中每一步都陪伴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1) 据资料一归纳康有为主张“近采日本”的原由。
并联合所学指出1898 年变法的历史意义。
(2) 据资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孙中山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在辛亥革命中的主要成就。
并比较孙中山与康有为所主张的政治体系的实质属性。
(3) 据资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后成立起来的政体闻名无实的主要原由。
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如何的努力?
(4)据资料四归纳近代中国认知世界表现的特色;并联合所学剖析这些认知对中国社会的共同作用
【参照答案】
夯实基础练
1.A[ 分析 ] 资猜中“19 世纪60 年月的一些优秀人物的非凡努力”是重点信息。
联合所学知识可知, “一个王朝”指清王朝,“19 世纪60 年月一些优秀人物的非凡努力”应当是19 世纪60 年月地主阶级进行的自救运
动 , 即洋务运动。
应选 A 项。
, 2.B [ 分析 ] 此题考察戊戌变法的有关知识。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发的作用。
在中国近代化的研究中戊戌变
法学习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 , 主张成立君主立宪制 , 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道路 ,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
启发的作用, 故“启发”是指派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改革。
应选 B 项。
3.A[ 分析 ] 此题主要考察剖析史料的能力和对辛亥革命意义的理解。
由资料“第一, 感觉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管中国人的事”可知, 这重申了反对帝国主义干预中国内政, 表现了民族意识; “第二, 感觉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重申了主权属于人民, 人人有权来管理自己的国家, 表现了民想法识。
梁启超对辛亥革
命的评论主要从促进公民民族意识觉悟的角度必定了辛亥革命所起的踊跃作用。
应选 A 项。
4.C[ 分析 ] 此题考察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 《申报》把“国”字改写为“民”, 主假如表现了新成立的政权在人民手中 , 表现了中华民国主权在民的思想。
应选 C 项。
5.B[ 分析 ] 此题主要考察新文化运动的有关史实。
1915年 ,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并在创刊号上发布《敬告青年》一文 , 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军号。
应选B项。
6.C[ 分析 ]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福州船政学堂创办于洋务运动期间; 北洋西学堂与南洋公学创办于甲午中日
战争后 ;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 1898年。
故正确次序为③①②④,选 C项。
7.D[ 分析 ] 联合所学知识可知 ,1915 年 ,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并发布《敬告青年》一文 , 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旌旗 , 掀起新文化运动。
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带动了好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新文化运动——实业救国”的般配是错误的。
应选D项。
8.D[ 分析 ]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新文化运动中, 李大钊第一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他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流传的先
驱 , 故 D 项切合题意。
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 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豪, 张謇是“实业救国”的践行者, 应选 D项。
9.D [ 分析 ] 此题主要考察读图剖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在于两个公司创办时间“1932 年”“1937 年” , 此时正值日本侵华战争期间。
因此商标图案的设计表现了民族资本家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情怀。
10.C
能力提高一
1.B[ 分析 ] 依照资料并联合所学知识可知,1872年到1875 年间 , 中国差遣幼童留美时正在进行的近代化研究
是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后, 外国对中国的侵略由东南沿海向长江流域扩展, 因此留学生的散布逐渐向长江
流域延长, 留日学生数目显然增加。
因此留学生地区散布的变化与近代化进度基本一致, 应选 B 项。
2.A
3.C[ 分析 ] 依据题干中“颠覆旧政府”“立党救国”等信息并联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辛丑合约》签署后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国内革命情绪高涨, 财产阶级革命思想流传快速, 应选 C项。
4.A[ 分析 ] 此题考察对中国近代化的特色的认识。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的历程。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有名思想家, 对欧美近代化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 主张先思想解放 , 以后是制度革命和器物革命。
假如依照福泽谕吉的说法, 中国应当先进行新文化运动。
应选A项。
5.C[ 分析 ] 此题考察辛亥革命。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辛亥革命后成立了财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应选 C项。
6.(1) 鉴真东渡日本; 遣唐使到达中国; 宋朝中日贸易屡次。
(2)目的 : 垄断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权。
影响 : 甲午中日战争后 , 中公民族危机加深 , 先进中国人掀起救亡图存
的维新变法运动 ,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1931 年 -1945 年日本侵华战争 , 造成中国大批人员和物质损
失 , 中国近代化需要的和安稳固环境丧失, 客观上阻挡中国近代化。
7.(1) 特色 : 波折、困难。
进入“黄金时代”的原由: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帝国主义临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
侵略。
“日趋萎缩”的原由: 公民党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2)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必定的抵制作用; 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确立了物质基础。
(3)D
1.A[ 分析 ] 此题考察洋务运动。
从19 世纪
能力提高二
60 年月开始 , 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先期创
办军事工业, 如安庆内军器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19世纪70 年月 , 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
业 , 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察看四幅图片并联合所学知识可知, 此次运动是洋务运动。
应选 A 项。
2.D[ 分析 ] 依照所学知识可知 ,19 世纪70 年月 , 洋务派提出“求富”的口号, 创办民用工业。
民用工业的兴办 ,部分地抵制了外国经济权力的扩充。
应选D项。
3.A[ 分析 ] 此题考察财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流传。
《民报》是中国联盟会的机关报, 因此宣传的是财产阶级革命思想。
应选 A 项。
4.D
5.C [ 分析 ] 此题考察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财产阶级革命政党。
其主要大纲是 : 驱除鞑虏1905 年 , 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联盟会 , 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 , 恢复中华 , 创办民国 , 均匀地权。
后在《民报》发刊词大将其概
括为民族、民权、民生, 即“三民主义”, 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民权主义即成立财产阶级共和国, 是三民主义的中心。
应选 C 项。
6.A
7.A [ 分析 ] 中国近代化不单波及政治、经济和思想的近代化, 还包含教育、文化、民俗等一系列社会改革。
包头专版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专题03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试题20200305219
1905 年 , 清政府取销科举制, 迈出了教育近代化的重要一步。
应选 A 项。
8.B
9.(1)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挣脱了民族危机,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宽泛而长久的
影响。
(2)1905 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中国联盟会, 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财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联盟会的
革命大纲是“驱除鞑虏 , 恢复中华 , 创办民国 , 均匀地权”。
创办民国是政治革命的目的, 它其实是要求在中国
成立财产阶级共和制。
康有为主张的君主立宪制和孙中山主张的共和制都是财产阶级政治体系。
(3) 致使辛亥革命后成立起来的政体闻名无实的主要原由是封建思想的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 当时先进的中国财产阶级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与封建思想进行斗争。
(4)特色 : 近代中国认识世界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背景下 , 与救亡图存相陪伴 ; 中国近代研究经历从技术到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的演变 ; 陪伴着新旧之争。
作用 : 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度 ,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