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货币概念及购物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货币概念及购物计算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货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货币的概念和在购物中的计算方法也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教案将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一系列有趣而具有实用性的课程,旨在帮助他们掌握货币概念和购物的计算方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货币概念和基本单位;
2.能够熟练使用货币计算,在购物中实现价值交换;
3.培养学生的消费观念和金钱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货币概念及基本单位
(1)货币的概念
讲解货币的概念,即货币是用来交换物品和服务的一种普遍接受的支付手段。
并且让学生知道货币不仅有实物货币,还有电子货币等。
(2)货币的基本单位
介绍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的概念及用法,并简要介绍美元、欧元等其他国家货币的基本单位。
2.购物中的货币计算
(1)货币计算
讲解货币的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方法,如元、角、分的加减运算、运用小数点两位保留做四则运算。
(2)购物的计算方法
讲解购物清单、物品价值与支付金额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让他们练习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
Step1:引入
老师出示一些硬币与纸币的图示,向学生让他们选择是否认识。
Step2:学习货币概念及基本单位
1.了解货币概念及基本单位。
2.学生可自主收集国内外货币的图样,进行展示。
Step3:购物计算实操
1.以购物为背景,老师设计大量购物场景和购物清单进行实操操作。
2.手段多样化,可以使用单选/多选题,空格填空,手机应用组织游戏比赛等形式。
Step4:评估
使用测验、学生小结、班内测评和班间对抗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
四、教学方法
1. 同步性课程设计
在设计教材时,要确定教材与同步掌握的知识点或技能情况相适应,以保持同步。
2.案例式教学
通过实例的演示和学生的实践操作,在重点知识点和实际问题上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3. 活跃研究氛围
开展课外阅读,主题研讨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分享对货币及消费方面的见解和经验。
五、教学资源
1.教师可使用裙币、乐学一书等有关课程资源。
2.尽可能在教材上加入实际案例,图片,表格等活跃教学氛围。
六、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数学计算方法,使买家支付金额与卖家需要收取的金额正确一致。
2.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程度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3.停止购物场景的重复运用,保证学生的参与度。
七、教学注意事项
1.要完全明确运算方法的用法,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操作。
2.教师要重视语言描述、符号解释的规范化教学。
3.充分利用图片与实物、支票等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4.创设购物场景,多次重复运用以确保学生掌握技能。
货币与购物是生活中必备的技能,教学设计需强调实用性。
本教案设计设有丰富的实操,旨在让学生快速掌握货币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在实践中体会货币的作用,养成正确的购物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