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初二道德与法治上册2024-2025学年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绵阳市初二道德与法治上册2024-2025学年
达标考试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关于宪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所有问题
B.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 宪法与普通法律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D.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与普通法律一样
答案:B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答案:C
3.下列关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B. 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C.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D. 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答案:C(注意:C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而非基本权利)
4.初中生小明放学后与同学去网吧上网,并通宵未归。
小明的行为侵犯了以下哪
项家庭保护的内容?
A. 监护和抚养
B. 尊重、教育和引导
C. 家庭成员间的平等和相互扶助
D.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答案:B
5.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做到:
A. 依赖网络,避免现实交往
B. 畅所欲言,随意宣泄情绪
C. 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D. 隐瞒真实信息,保护个人隐私
答案:C
二、多选题(每题4分)
1.下列关于网络交往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网络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B. 网络交往可以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人际交往的新通道
C. 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D. 网络交往可以完全替代现实生活中的交往
答案:A, B, C
解析:网络交往确实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可以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人际交往的新通道,并且它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但网络交往不能完全替代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更加真实、具体,具有不可替代性。
因此,D选项错误。
2.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以下哪些行为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
A. 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
B. 对他人意见不同就打断其发言
C. 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D. 友善待人,平等待人
答案:A, C, D
解析:尊重他人包括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友善待人、平等待人等。
打断他人发言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因此B选项错误。
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以下哪些做法符合关爱他人的策略?()
A. 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
B. 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
C.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D. 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不需要任何策略
答案:A, B, C
解析:关爱他人确实需要讲究策略,包括在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面
对复杂情形时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以及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关爱他人并不等同于关爱自己,且关爱他人确实需要策略,因此D选项错误。
4.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以下哪些行为体现了对规则的敬畏?()
A. 闯红灯过马路
B. 排队时遵守秩序
C. 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D. 遵守交通规则,不酒驾
答案:B, C, D
解析: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闯红灯过马路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不体现对规则的敬畏。
而排队时遵守秩序、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遵守交通规则不酒驾等行为都体现了对规则的敬畏和遵守。
5.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以下哪些行为体现了诚信原
则?()
A. 答应别人的事,无论多难都要做到
B. 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词
C. 捡到他人财物,及时归还
D. 借钱不还,以种种理由推脱
答案:A, B, C
解析:诚信原则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而有信、实事求是、不欺骗他人。
答应别人的事,无论多难都要做到,体现了对承诺的坚守;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词,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捡到他人财物,及时归还,是诚信在物质利益面前的体现。
而
借钱不还,以种种理由推脱,则是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三、判断题(每题3分)
1.题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
答案:√
2.题目:社会规则包括法律、纪律、道德、风俗等,其中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
实施,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
答案:√
3.题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
答案:√
4.题目: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有时难免发生矛盾。
()
答案:√
5.题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是指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
自由。
()
答案:×(解析: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不仅包括政治权利和自由,还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权利和自由。
)
6.题目: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
答案:√
7.题目:在网络交往中,我们要真诚待人,可以毫无保留地公开自己的所有真实
信息。
()
答案:×(解析:在网络交往中,确实需要真诚待人,但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
不应毫无保留地公开所有真实信息。
)
8.题目:个人成长离不开集体,集体的发展也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
答案:√
9.题目:在集体中,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之间不可能存在冲突。
()
答案:×(解析:在集体中,由于个人意愿的多样性和集体规则的统一性,两者之间有时会出现冲突。
)
10. 题目:在集体中,我们应学会“自治”,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
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
答案:√
四、填空题(每题3分)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________ 。
•答案:总章程
2.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________、法
律________ 和法律________ 。
•答案:地位、权威、效力
3.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________ 和________ 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
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答案:民主监督、民主评议
4.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________”。
•答案:通行证
5.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更要遵守________ 。
•答案:法律
五、问答题(每题5分)
题目1:(5分)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责任感?
答案:
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责任感,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作为学生,我们要认真学习,遵守校规校纪,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为班级争光。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不逃避困难,勇于面对挑战。
在家庭中,我们要尊重父母,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关心家人,为家庭和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热点,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通过这些实际行动,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起强烈的责任感,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题目2:(5分)
请谈谈你对“法治精神”的理解,并说明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答案:
法治精神是指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依法办事、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它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尊重法律权威,遵守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治精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保障了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其次,法治精神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减少了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最后,法治精神还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提高了人们的法治素养和道德水平。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弘扬法治精神,让
法治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
题目3:(5分)
举例说明如何在网络交往中保护自己的隐私?
答案:
在网络交往中保护自己的隐私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自己的隐私:首先,不要随意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其次,在社交媒体上设置适当的隐私权限,限制陌生人查看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动态;再次,注意保护自己的密码安全,不要使用过于简单或容易被猜到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最后,如果发现自己的隐私被泄露或受到侵犯,要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并寻求法律帮助。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
题目4:(5分)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心态、积极应对?
答案: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我们应该首先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被负面情绪所左右。
其次,要认识到挫折和困难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它们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和品质。
然后,我们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以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