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舞评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
整的表演,让学生再次以“亲自参与”的方式感受音乐本身与踢踏
节奏融合的魅力。
三. 节奏创编注重了节奏练习的“即兴性”原则。
奥尔夫教育思想中就提到:“节奏训练不是简单的操练或机械 训练,其所发所动,就必定是即兴的。”教者邀请所有同学在《大 河之舞》的音乐旋律中自由地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即兴伴奏, 在这种启发与讨论中即兴创编,既能对前面的节奏训练起到巩固的 作用,又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发现学习在即兴表演 中都十分投入,有模有样,并且有了前面的学习,学生们不是盲目 瞎打,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像个小小演奏家!
大河之舞评课
课题 大河之舞
教
《大河之舞》有两个欣赏点:
一是音乐本身的旋律特点;
学
二是踢踏舞的节奏及相关文化(而踢踏舞的节奏实际上也是音乐
现
的一部分)。
象
教者能够在教学中准确地抓住这两个“点”,让节奏的训练与音
乐本身的欣赏相融合,层次鲜明。
描
述
教者之所以能把握好这两个“欣赏点”,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将
《大河之舞》这个片段的音乐特点分析得比较透。这段音乐主题旋律
重复了六次,而每一次加入的踢踏节奏都不同,起节奏由简单到复杂,
我
但节奏的强弱非常明显。教者紧紧抓住这些特点对学生进行启发:
的
一. 在欣赏之前让学生们产生正确的欣赏意识。
认
先听纯粹的踢踏舞鞋发出的有节奏的音响,再观看有音乐旋
识
律的踢踏舞表演,让学生懂得踢踏舞者不仅是舞蹈表演者,也是音
及
乐的演奏者,这样,学生在后面的欣赏时就能提醒自己将踢踏节奏
原
与音乐旋律结合起来欣赏。
因
二. 审美过程条理清晰:
分
先熟悉旋律。学生在数旋律重复了几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反复
析
听了几次,再由小提琴慢速带唱。
再分段听踢踏节奏。启发学生发现其节奏也有层次的,那就是
由简单到复杂,由稀疏到密集,这正好符合学生对节奏学习的由易
到难的学习过程。
将所有的乐段节奏都梳理清晰后进行分组表现、接龙表现等完